板藍根:我不是神藥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板藍根又火了。

它已經「消失」了一陣,自從在2018年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裡被除名之後,板藍根就少了很多熱度。

「每當傳染病疫情出現,板藍根就保不住了」——疫情的到來炒熱了「複方板藍根對新冠病毒有效」的話題。

2020年3月10日,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種植戶移栽南板藍根苗。圖|中新社

板藍根,是如何走上「神藥」之路的?「板藍根現象」又是怎麼回事?

文 | 王乙雯 瞭望智庫觀察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抗病毒」之惑

最近,「複方板藍根顆粒和口炎清顆粒等對新型冠狀病毒顯示出體外抑制藥效」的消息一出,板藍根又被「清倉」;10月16日,相關企業股票出現漲停、漲幅超5%等不尋常現象。

幸好,科普來得很及時。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表示:「『顯示出體外抑制藥效』與最後證明有治療效果還有十萬八千裡的距離。」

庫叔也在第一時間向專家求證,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中藥鑑定與評價研究室負責人詹志來表示,對於板藍根是否「抗病毒」,這裡存在很多認知的偏差。

首先,在中醫和西醫領域裡,「抗病毒」含義不同。

在中醫領域裡,藥物功效往往是一個大的系統,即一組症狀群;而在西醫領域裡,現代藥物基本是「點」的問題,是針對具體的病原微生物等,兩者所討論的對象與範圍不同。

其次,中藥與化學藥的成分存在著「系統」與「點」的差異。

舉個例子,板藍根的成分非常複雜,可以看作是一個含有吲哚類、黃酮類、萜類、生物鹼類、有機酸、多糖等幾大類成分的集合體,一般多用於治療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痄腮、喉痺、爛喉丹痧、大頭瘟疫、丹毒、癰腫等多種疾病或症狀群,其發揮作用的機制並非簡單的直接作用於病原微生物。而通常的抗病毒類化學藥成分較為單一,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影響病毒複製周期的某個環節而實現的。因此,兩者存在較大差異。

當前,不少人談中藥的「抗病毒」作用是站在中藥材所含成分的現代藥理作用上出發,如板藍根中所含的生物鹼類成分在病毒模型上呈現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是這種表述與傳統中醫藥的作用特點並非一致,僅僅算是以現代的普遍認知方法來闡明板藍根在病毒感染類疾病治療中可能的機制而已。

如果非用今天的「病毒模型」去套,按照化學藥的思路,把板藍根的成分添加進去,有部分可以觀察到抑制效果,但不是很強。

再次,「體外有效」與「藥物有效」不同。

不少化合物在體外細胞篩選時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多數到了動物水平則並無相應的效果。因此,藥物開發研究上更重視的是動物、人體水平的作用,某些化合物「體外」抗病毒實驗有效,並不意味著動物水平有效,更不意味著人體水平有效。

最後,受近現代還原論思維的影響,但凡談及中藥的作用,我們往往會以西釋中。

關於「中西醫之差」,河南中醫藥大學藥理學科主任、藥理學專家方曉豔在接受庫叔採訪時表達了一致的觀點:「在對『抗病原微生物』藥品的研究上,中醫藥不只針對病原體本身進行『抑制性』『殺滅性』的觀測,更注重人的整體、以及由病毒引起的症狀的改善。」

這些年,從引進現代科學技術與藥學研究方法以來,就不斷有學者試圖發掘板藍根的藥理,在體外和動物實驗中也確實找到了活性物質。只是這些研究大多是實驗室研究,設計良好的臨床研究極少。

由上可知,板藍根是否抗新冠病毒,尚無答案。

2

入典溯源

板藍根入藥史,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藍」。據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藍實(「藍」的果實)「味苦,寒。主解諸毒,殺蠱蚑、注鬼、螫毒。」

中草藥植物藥材板藍根。圖|圖蟲創意

到了唐代,有關記載不斷增多,在孫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不少用板藍根不同部位入藥的藥方。

「板藍根」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宋代官修方書《太平聖惠方》中虎掌丸的藥方中。此外,官方典籍《聖濟總錄》、名醫錢乙著作《小兒藥證直訣中也都有含板藍根方劑的記載。

明後期,傳統醫學發展速度加快,《本草綱目》面世。李時珍將藍分為蓼藍、菘藍、馬藍、吳藍、木藍五種,並指出馬藍就是板藍,「即郭璞所謂大葉冬藍,俗中所謂板藍者」。雖然李時珍明確提出馬藍就是板藍,但由於古代本草著作記錄不詳、諸藍入藥療效相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官方民間對板藍根植物來源的記載都比較混亂。

直到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確規定,板藍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根。10年後,又將馬藍納入藥典,稱作「南板藍根」(即爵床科植物馬藍的乾燥根莖和根)。而現在廣泛種植、出現在各種顆粒衝劑當中的,則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

那麼,板藍根有什麼功效呢?

在《本草綱目》裡,板藍根主治「時氣頭痛、火熱口瘡、熱病發斑、熱毒下痢、喉痺……」;《本草便讀》裡說它「闢瘟解毒能涼血」;《分類草藥性》則記載「板藍根解諸毒惡瘡,散毒去火,搗汁或服或塗」。

根據現代醫典《中國藥典(2015版)》,其主要功能為「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消斑),用於溫疫時毒、發熱咽痛」等。

實際上,板藍根就是一味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中草藥。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也有相似功效。平平無奇的板藍根在平日裡被我們閒置一邊,一到流行病暴發,就成了一包難求的「神藥」。

如此大變身,板藍根究竟經歷了什麼?

3

大量種植

板藍根成為「國民藥」,可以從20世紀中後期說起。

當時農村地區缺醫少藥,大批「赤腳醫生」扛起了解決問題的重擔,他們大多使用中醫療法,在農村地區以最低廉的成本行醫救命,被形象地稱為「一根針、一把草」。

2020年5月5日,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中藥材基地種植的板藍根正值花期,吸引大量遊客。圖|IC photo

官方對傳統醫學十分重視,全國上下開展中草藥群眾運動,種植推廣中草藥,並將中草藥運用到預防醫療中,如感冒、氣管炎、痢疾等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預防。

在1975年的《赤腳醫生雜誌》、地方衛生局的《土驗單方選》中,我們可以看到板藍根。

《赤腳醫生雜誌》1975年第1期刊載有關種植板藍根的文章。

與其他藥材相比,板藍根的優點是適應性極強,處處能種。從上世紀70到80年代,有文獻記錄種植板藍根的省份就有20多個。

2020年5月18日,安徽省亳州市農民利用收割機採收中藥材板藍根。圖|IC photo

因長期推廣種植,板藍根還曾經出現過過剩情況。1983年,板藍根全國收購量超過需求量兩倍,導致積壓滯銷,產地農民虧本,大多停止了種植。

至到1988年,積壓庫存才被慢慢消化。

4

「神藥」之路

1988年,上海市A肝傳染病暴發。經歷過這場疫情的人,都知道一種據說可以防治A肝的「神藥」——板藍根。

據當時分管衛生工作的上海市副市長謝麗娟回憶,「雖然板藍根未必多麼有效,但因為有了『吃中藥板藍根可以防治A肝』的傳言,一時間,全國各地的板藍根幾乎都向上海運輸。儘管價格不斷上漲,依然供不應求,不少藥廠和銷售企業都賺了很多錢。」

上海衛生部門還製作了「大鍋藥」——用幾味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黃連、大黃、甘草等,放在大鍋裡煎制湯藥,每天送到病房給病人喝一碗。

其實,一般情況下A肝病人是可以自愈的,當時西藥裡也沒有特效藥。A肝傳染期是在發病後一個星期到10天,病人住院治療10天到兩個星期後就可以回家休養,2到4個月後就能完全康復。

「但這樣的醫學常識那時候並沒有太普及,而且病人和家屬們即使知道了也不太會相信的。」謝麗娟說:「不過,按照中醫的理論,吃清熱解毒的藥對治療A肝有一定的好處,所以這藥還是有助於病人的康復的。」

2003年非典期間,謠言引發市民搶購板藍根和白醋等商品。

2003年非典期間,哄搶板藍根的畫面離我們更近。

當時,病毒未知、疫情嚴峻,又沒有專門治療它的特效藥。在緊急狀態下,中國各大權威部門、協會學會發布了多個防治指南,其中衛生部在4月發布的《非典型肺炎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試行)》中出現了含板藍根的配方。5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科技攻關組公布了課題組篩選的階段結果。巧的是,8個中成藥裡,普通民眾看到了最熟悉的三個字——板藍根。

恐慌的氛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瀾,一時間流言不斷,板藍根身價倍增,甚至處處斷貨。人們紛紛在藥店外排隊搶購,期間一些民眾斷章取義,盲目服用過量板藍根,甚至出現了嘔吐、中毒現象。

從2009年甲型H1N1流感到2013年H7N9禽流感,傳染病疫情出現時,板藍根總是會脫銷。2014年,伊波拉病毒在西非暴發,板藍根還被捐贈給海外疫區。

在這些突發傳染病疫情中,板藍根「抗病毒」的印象被一次次加深。疫情之外,每到流行性感冒(俗稱流感)高發時期,板藍根銷量就迅速上漲。

事實上,針對流感病毒,西醫目前尚無特效藥物。療效確切、可供臨床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有兩類:離子通道M2阻滯劑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中藥板藍根只是眾多清熱解毒型中藥裡的一員,主要用於風熱感冒。如果患者表現為惡寒、流清涕,多屬「風寒夾溼」類,就不適用板藍根。

生活中,在商業推廣和不規範宣傳的影響下,加上自身「經驗」的模糊累積,我們開始產生「板藍根治百病」的錯覺,甚至認為「常喝也沒問題」。

實際上,板藍根不能「沒事兒來兩口」,過多服用板藍根可能傷及脾胃,引發皮膚過敏及消化、造血系統不良反應。

並且,板藍根並沒有你看到的使用率高。據學者統計,1993-2013年間,被使用最多的中醫防治流感藥物是金銀花和連翹,板藍根在南方排第3,在北方僅排第8。

在2018年1月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中,主打方案成了西藥奧司他韋和疫苗接種。在方案中給出的5個中醫藥方裡,板藍根並未出現。關於板藍根「包治百病」的闢謠也越來越多。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在傳染病來臨之際,有勇氣拒絕板藍根的人仍是少數。經歷了2018年的低迷之後,因減種減產利好,板藍根原藥價格在2019年7月後回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價格猛漲。

5

證明藥物有效有多難?

大家都希望能儘快有藥物來對付突如其來的病毒,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藥物的研發、生產、應用有基本的規律和時間要求,急不得。

以傳統的小分子化學藥物為例,新藥研發從無到有,要歷經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三部曲」,最後才能進入醫藥市場用於治療疾病。過程複雜又坎坷,最後成功的藥物,寥寥無幾。比如臨床前研究,就需要進行包括原料藥和製劑的藥學研究,動物體內的藥理藥效,藥代動力學,以及安全性評價在內的系統研究工作。

對新藥研發來說,僅臨床前試驗就進行3-5年很正常。再加上臨床試驗Ⅰ、Ⅱ、Ⅲ期,通常情況下,從研發到上市大致經歷8-10年。

對中藥研究來說,當前的研究模式在針對複雜體系時存在局限,抗病毒作用機理不明確、藥效物質基礎不清晰是兩大瓶頸。方曉豔指出,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現代醫學的研究手段都可用於中藥的藥效研究。但由於中藥成分複雜、活性成分含量偏低,在體內過程的效果檢測一直是中醫藥研究的難點。

新藥研發很難,但「有效藥」還是可以從治療的經驗積累中去篩選和嘗試的。然而這個過程也相當不易,且收穫甚微。

在過去7個月裡,世衛組織在30個國家的405家醫院對11266名新冠患者進行了對比試驗,隨機選擇一定數量的患者分別使用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幹擾素、幹擾素加洛匹那韋治療,剩餘患者則不使用試驗藥物作為對照。

10月1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公布了這個「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冠病毒治療隨機對照實驗」的結果: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利託那韋以及幹擾素治療在防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或縮短住院時間上幾乎沒有效果。

目前,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來說,地塞米松仍是唯一有效的藥物。譚德塞說,「團結試驗」將評估其他療法,包括單克隆抗體和新型抗病毒藥。

真正的新冠特效藥迄今仍未出現,我們仍需保持希望、耐心等待、做好防護,還有,回歸理性。

6

「板藍根現象」

2003年,我們搶醋、搶鹽、搶藥,17年後,我們還是沒有擺脫「板藍根現象」,其中緣由值得深思。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並未退去,世界範圍內第二、第三波疫情已經出現。疫情反覆,勢必影響相關藥品消費。

對公共部門、社會機構來說,在公布正在進行的項目或一項新發現、研究成果時,應該多想一步,預判到自身行為可能會引發的連鎖效應。

相關企業要明確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而不是在帶了一波銷量、引發輿論極大質疑之後,才出面解釋。

對於每一個人,遇事不要慌,要多求證、慎選擇,沒必要跟風去購買「板藍根們」。至於藥到底有沒有效果,還是要等待嚴格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

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疾病,人們並沒有發現「特效藥」,但這並不代表就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法。通過對某種疾病長期積累獲得的方法,仍然可以通過「有效藥」達到治療目的。針對冠狀病毒的研究,人類已經持續多年,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

給科學一點時間,也給自己一點信心;保持理性,保護好自己。

參考資料

1.板藍根藥用史考察|唐璇.環球中醫藥.2014年11月第7卷第11期

2.赤腳醫生與中醫藥研究(1965-1985)| 崇為偉、文癢、王小丁.南京中醫藥大學.2019

3.複方板藍根顆粒及板藍根的質量研究概況|彭婷婷、江勳、周峰.中成藥.2017.12

4.板藍根是怎樣成為「國民神藥」的| 大象公會.2020.02.01

5.板藍根受熱議 清熱解毒古有記載|南方都市報.2018.01.12

6.板藍根防不了流感|健康時報.2018.02.26

7.我國南北方地區中醫防治流行性感冒用藥的差異研究|張萌、張詔.中醫藥導報.2015年19期

8.新藥是如何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 中國醫藥報.2020.02.12

9.上海市原副市長回憶1988年上海A肝大暴發 | 2020.03.10

10.板藍根一夜爆火,網店已賣斷貨,專家提醒:體外研究等於臨床有效|鈦媒體.2020.10.19

11.板藍根抗新冠效果存不確定性|北京日報.2020.10.20

12.又搶雙黃連?我想起了當年的「板藍根」 | 樊成.新京報.2020.02.01

相關焦點

  • 板藍根是如何走上「神藥」之路的?
    2020年3月10日,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種植戶移栽南板藍根苗。圖|中新社板藍根,是如何走上「神藥」之路的?「板藍根現象」又是怎麼回事?實際上,板藍根就是一味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中草藥。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也有相似功效。平平無奇的板藍根在平日裡被我們閒置一邊,一到流行病暴發,就成了一包難求的「神藥」。如此大變身,板藍根究竟經歷了什麼?
  • 板藍根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從非典到禽流感,從甲流再到新冠,每一次流行病毒肆虐之時,就是藥店裡的板藍根漲價、脫銷的高光時刻。今年一月,板藍根原料藥價格就蠢蠢欲動,但很快被雙黃連和連花清瘟搶了風頭,但終究是還是來了。10月13日,鍾南山在一場研討會上透露,其研究團隊發現「白雲山複方板藍根顆粒具有體外抑制藥效」,輕描淡寫一句話,再度將這一「中國神藥」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順帶著把白雲山的市值拉高了50個億。
  • 一味治流感的名藥——板藍根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朱莎 2020年10月13日,鍾南山院士透露,聯合研究團隊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南藥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和口炎清顆粒等顯示出體外抑制藥效。
  • 中藥課堂——板藍根
    板藍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indigoticaFort的根。別名北板藍根、靛青根、藍靛根。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用治流感、流腦、乙腦、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神昏吐衄、咽腫、痄腮、瘡疹等。
  • 板藍根山楂丸不是萬金油 專家:久服可能砷中毒
    記者調查 發現超八成人身體不適 選擇在家「當醫生」  專家認為 不分體質 久服某種中成藥 可能致砷中毒  中成藥成了藥中的「萬金油」?是的,近日,在記者的一次調查中發現,高達87%的人,都會有點不舒服,就自己在家吃點中成藥。
  • 每天學習一味中藥——板藍根
    板藍根、大青根、板蘭、藍根、大藍根、藍靛根、靛根、靛青根莖圓柱形,直立,高40~90釐米。上部多分枝,通常全體披白粉。主根圓柱形,外表皮灰黃色。基葉叢生。橢圓形,全緣,光滑,有長柄。莖生葉互生,無柄,半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小,黃色,角果翅果狀。 藥材性狀 根呈圓柱形,長約20釐米。
  • 大青葉,有多少人知道和板藍根是同一棵植物?
    如果有看我們上一篇中藥的看到這是不是有點眼熟,菘藍,不是板藍根嗎?沒錯,菘藍的根是板藍根,那它的葉我們就叫它大青葉了。我們來看看功效是不是有所不一樣。大青葉性苦,寒。歸肺、胃、心、肝經。昨天講到板藍根最主要的是治療咽喉腫痛。其實大青葉也有點類似。首先是可以用於溫熱病的全過程。治溫病邪在衛分或外感風熱,與發散風熱藥同用、如感冒退熱衝劑。
  • 抗病毒藥熱銷,板藍根種植成熱門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塗端玉)氣溫驟降,抗病毒產品又引熱銷,板藍根今冬獲豐收價格平。記者獲悉,以安國市場最新反饋為例,秋冬熱賣藥材板藍根今年新貨產出有量,持貨者出售意願較強。與此同時,隨著全國各地氣溫下降,流感、感冒等疾病進入高發期,目前銷售終端板藍根顆粒、抗病毒口服液等產品仍持續熱銷。
  • 板藍根對新冠有效?白雲山醫藥集團回應
    此前,不少媒體報導:在「粵澳呼吸道病原體新藥聯合研究中心」第四次理事會白雲山板藍根澳門轉化研討會暨合作籤約儀式的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透露,聯合研究團隊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南藥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和口炎清顆粒等顯示出體外抑制藥效。
  • 喝板藍根預防新冠靠譜嗎?
    雖為治疫之藥但只適合熱證板藍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根。十字花科植物在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平時家裡吃的大白菜、油菜、蘿蔔、菜花等蔬菜,就是十字花科植物的葉或者根。對於菘藍這種十字花科的植物來說,根叫做板藍根,葉叫做大青葉。
  • 板藍根、奧司他韋、抗菌藥物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是不是謠言?
    板藍根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板藍根不是「神藥」,它只是普通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僅限於治療風熱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熱性疾病的治療,雖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對冠狀病毒不一定有效。無論是當年的「非典(SARS)」,還是「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自始至終都沒有推薦板藍根作為治療藥物,同時由於板藍根性味苦,寒,健康人過多服用會傷及脾胃,對於風寒等類型的感冒也不適用,因此不建議大家盲目跟風囤積板藍根。奧司他韋、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 林西縣大井鎮:板藍根種植帶來好日子
    原標題:大井鎮:板藍根種植帶來好日子 「今年雨水豐沛,溫度也適宜,種植的板藍根收成很好,而且今年價格好,每畝至少有4000元的收入。」近日,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大井鎮中草藥種植基地裡歡聲陣陣。
  • 白雲山板藍根顆粒、白雲山複方丹參片入選中國中藥品牌榜
    隨著研究技術的不斷革新,白雲山和黃中藥針對板藍根抗流感的作用聯合院士團隊進行十幾年的研究,從板藍根中分離出21種化合物,發現了多種抗流感病毒成分,並申請了21項板藍根相關的發明專利。研究證實了板藍根裡有效成分諸如多糖、木脂素和吲哚等物質,的確具有抗病毒和抗炎的雙重藥效。
  • 千畝板藍根喜迎豐收 特色種植富農家
    眼下,高辛鎮的六千多畝板藍根也迎來了豐收季。   在鬥趙莊村村民朱萬裡的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裡,五百多畝的板藍根長勢喜人。連日來,在機械化協助下,40多名村民正冒著嚴寒挖根割葉,一派冬閒人不閒的忙碌景象。今年32歲的朱萬裡原來在外務工,三年前他接觸到中藥材種植,看到了板藍根種植的廣闊前景,就在村裡成立了種植合作社,流轉一百畝土地嘗試種植板藍根。
  • 板藍根的功效 板藍根的功效主治
    板藍根的功效板藍根是人們常用於防止感冒的一種中藥製劑,市面上出售的一般是板藍根顆粒,可自行衝服。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如下:1、清熱解毒板藍根具有抗細菌內毒素的作用。細菌內毒素就是中醫所說的「熱毒」,主要是為細菌被殺死後所釋放出的毒素。
  • 板藍根又被搶沒了,專家:體外研究有效不等於藥物對人有療效
    健康時報客戶端10月18日消息,繼雙黃連、連花清瘟之後,板藍根也火了。據南方日報報導,10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關於白雲山板藍根的研討會透露,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體外研究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對新冠病毒有抑制效果。消息一出,白雲山「板藍根」迅速「躥紅」。
  • 板藍根的種植技術
    板藍根是一種常見的中國草藥,又稱靛藍根,根等大慶,我國著名的中藥材,在我國許多地區都種植北部。我國對於板藍根的需求分析較多,種植的農戶也越來越大越多。 但是種植板藍根想要高產,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板藍根的種植技術。
  • 板藍根預防感冒,可以盆栽嗎?該如何種植呢?
    板藍根,又叫菘藍、山藍、大藍根、馬藍根、藍龍根、土龍根等,板藍根分為北板藍根和南板藍根,北板藍根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根;南板藍根為爵床科植物馬藍的根莖及根。無論北板藍根還是南板藍根都是草本植物。其根經過炮製之後就是我們常見藥板藍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後苦澀,具有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利咽之功效。該如何種植呢?可以盆栽嗎?其實板藍根是可以盆栽,容易成活。下面我們看一下如何種植吧。
  • 中藥材板藍根追施用什麼肥料?板藍根怎麼用肥?板藍根用什麼複合肥?
    板藍根是家喻戶曉的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日常生活種經常用來預防感冒。但是在種植板藍根時,要想獲得高產,種植技術和施肥方法是關鍵。一起往下看看板藍根增產的方法吧!
  • 板藍根炒作熄火背後:種植面積異常、採購商觀望
    同樣大漲的還有香雪製藥(300147.SZ),也是一家生產板藍根產品的知名藥企,更是在第二天創下了年內的股價新紀錄。板藍根是一個大宗藥材品種,常年價格比較穩定,多在每公斤10元左右浮動。即使公眾需求量大,但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這款「國民神藥」也並不引人矚目。不過,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板藍根在短短幾個月中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