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桑落洲》: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

2020-12-14 騰訊網

李群玉寒露詩詞《桑落洲》: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

文:枯木

《桑落洲》

【唐】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生。

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

頹雲晦廬嶽,微鼓辨湓城。

遠憶天邊弟,曾從此路行。

李群玉(808-862),澧州(今湖南澧縣)人,晚唐重要詩人。李群玉清才曠逸,不樂仕進,專以吟詠自適,少好吹笙,善書翰,屏跡林壑,苦心為詩,與杜牧、姚合、方幹、李頻、段成式等交往酬唱,極有詩才。

《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遊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邀請李群玉進京,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回歸故裡,死後追賜進士及第。

李群玉詩詞格調清越,對仗工巧,隸事精切,詞採富豔,清新妍麗,其五言警拔,七言流麗,名句甚多,為後世所傳誦。這首《桑落洲》為其佳作之一。

關於桑落洲,歷史上幾經易屬。桑落洲位於長江中下遊的九江口,由沙渚堆積而成,因「江水漲,流一桑樹於此」而得名。秦漢隸屬於九江郡,漢代歸彭澤管轄,兩晉時期歸尋陽郡,南北朝歸江州郡,隋唐時期,屬於都昌縣管轄,宋元時期,屬於德化管轄,明清時期,屬於九江管轄。1937年,分割給安徽省宿松縣,湖北省黃梅縣,江西省九江縣,因而可以說古代桑落洲是三省所共有。

桑落洲是交通戰略重鎮,南臨鄱陽湖,中居長江,北依雷池,進可攻退可守,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詠嘆桑落洲的詩詞不少,諸如李白《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有「桑落洲渚連,滄江無雲煙」,唐人胡玢《廬山桑落洲》有:「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等,李群玉這首《桑落洲》為其中代表詩作,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賞析。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生」,「九江」即今九江市,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匯集入彭蠡澤而得名。首聯寫景,秋天寒露節氣,九江桑落洲的傍晚,江面上開始吹起北風,微微泛著波瀾。

「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浦嶼」:水中小島;「蒹葭」:江岸水邊的蘆荻。頷聯寫近景,在江中小島上,漁夫們開始生火做飯,而岸邊水草中,不時傳來野鴨子和大雁的鳴叫聲,一派靜謐的江邊圖畫。

「頹雲晦廬嶽,微鼓辨湓城」,「湓城」:湓城縣,今九江市瑞昌市境內。頸聯寫遠景,遠處天邊,低垂漂浮的雲朵,把廬山遮擋,顯得隱隱約約,朦朦朧朧;從遠處傳來的細微的暮鼓聲中,可以略微辨析湓城的方向。

「遠憶天邊弟,曾從此路行」,尾聯抒情。秋天寒露節氣,氣溫變涼,江邊肅殺靜謐,詩人看到如此悽冷的景物,寂寥孤獨,思親之情湧上心來,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兄弟,曾經在江岸邊揚帆遠行,如今遠隔一方,不知近況如何?

這首寫景抒情詩詞,詩人漂泊在外,看到桑落洲晚秋傍晚的景色,由近及遠,一點漁火,幾聲鳥鳴,透露出沉寂悽涼的氣息;遠處雲朵低沉,廬山忽隱忽現,朦朦朧朧,只能從隱約的鼓聲中辨識湓城的方向,更是顯得空寂惆悵;再向更遠處望去,那是兄弟曾經走過的地方,可是,音信阻隔,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詩人通過渲染晚秋悽涼景物,從而烘託出思親之情,因境生情,寄情於景,過渡自然,感情真摯,全詩層次井然,結構嚴謹,措辭精巧,對偶工整,整首詩沉鬱頓挫,意蘊悠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值得吟詠。

2020/10/9榆木齋

相關焦點

  • 白露|露從今夜白,邊秋一雁聲
    白露為霜《詩經·蒹葭》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白露」這一意象將整首詩歌籠罩在感傷的意境之中。火急收田種,晨昏莫辭勞。」杜甫《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 聊點雷池.龍感湖,桑落洲
    史記「雷池」一詞,是桑落洲歸屬吳國後,自孟宗同志任雷池監司馬始。然而雷池冠名則源自於公無200——220年,東吳偉大的軍事家周瑜同志,操練水師於桑落洲時,修建九洲八卦陣的雷卦。 卦象:震為雷(震卦)臨危不亂,震為雷,兩震相疊,反響巨大,可消除沉悶之氣,亨通暢達。平日應居安思危,懷恐懼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發事變,也能安然自若,談笑如常。
  • 八百裡皖江「第一鎮」匯口:訴不盡桑落洲的前世今生
    公元200年,東吳名將周瑜在桑落洲操練水師,修建城池,打造九宮八卦陣。在赤壁大戰時,東吳大將程普跟周瑜為左右都督,在桑落洲駐紮。程普軍隊紮營的地方,被後世稱之為程家營(程營鄉、程營村的來歷)。在兵荒馬亂的歲月,社會動蕩不安,人們居無定所、四處逃難,荒無人煙的桑落洲便成了江邊避難所。
  • 曲終人不見,波影漾雙鳧‖臨江仙同題
    曲終人不見,波影漾雙鳧。2、臨江仙 如題·陽關雪到底生涯輾轉,此來雲景成疏。心程非是客程如。杏衫吹落落,棹影過徐徐。碧柳才成劍氣,春風已得功夫。水痕圓到岸邊無。回眸凝落日,快意掠飛鳧。蒹葭誠有信,客子遠歸途。漫道相思何益,此身長在江湖。西風剪影一帆孤。生涯曾檢點,多少尚如初。7、臨江仙 如題·蝴蝶人語一聲驚白鷺,無端蕩起平湖。水痕圓到岸邊無。波瀾流晚照,霞色染煙蕪。似此良時何共爾,幾多世事難如。低眉自笑一懷孤。
  • 蒹葭未蒼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多悽美的故事。對於蒹葭,我還是喜歡秋末冬初,趁著白霜還未降臨,確切的說好像今天早上已經有點點了,所以不顧一切的去跟季節賽跑,難得拍了幾張在這裡抖一抖,臭美臭美。
  • 唐代湖南三大詩人之一,寫景寫物高手,李群玉十首詩作,趣味盎然
    李群玉的詩寫得非常好,在他的傳記中,有這麼的描述:詩筆妍麗,才力遒健。唐宣宗讀了他的詩之後,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李群玉是晚唐很重要的詩人,他交友很廣泛,杜牧、裴休都與他有過交往。他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與齊己、胡曾被列為唐代湖南三詩人。
  • 唐代湖南籍詩人李群玉,詩情文採甚佳,深得詩人杜牧乃至皇帝喜愛
    這雖然只有簡短的八個字,但是從中體現了世人對李群玉詩歌才能的讚賞。在詩人輩出的唐代年間,李群玉能在詩歌領域佔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足以看出李群玉的詩情文採甚好。李群玉出生於一個貧寒農民家庭,少年時期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所以他寫詩感嘆過這種生活。例如,在《金塘路中》寫道「山川楚越復吳秦,蓬梗何年是住身?」,又在《言懷》中說「此身未有棲歸處,天下人間一片雲。」
  • 林黛玉不配穿鳧靨裘?賈母:是鳧靨裘配不上林黛玉!
    一件金翠輝煌的鳧靨裘,在《紅樓夢》中引出不少故事。這件價值不菲的鳧靨裘,薛家的人,全部都不認識。薛寶琴雖然穿到了身上,卻也「不知何物」,薛寶釵問她是哪裡來的,薛寶琴只是笑道:「因下雪珠,老太太找了這一件給我的。」
  • 晚唐詩人李群玉登上石頭城,寫了一首懷古詩,含蓄耐讀
    有一位朋友問:李群玉的《石頭城》,頸聯的意思不太好懂,幫忙讀一讀。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李群玉,他是晚唐詩人,詩寫得好,名氣很大,連杜牧也慕名與他交友。提到《石頭城》,大家想到的應該是劉禹錫寫的七絕。其實李群玉的這首《石頭城》,讀起來也很有味,而且更加含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詩人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表達了什麼樣的觀點。伯業隨流水,寒蕪上古城。長空橫海色,斷岸落潮聲。
  • 白露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攝影:Dag Dahlberg,你來掌鏡《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攝影:Nori Yuasa,你來掌鏡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攝影:Rajat Pal,你來掌鏡YOURSHOT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 再見《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蒹葭的蘆葦在哪裡呢? 在河邊。那河邊的河水又有什麼性質呢?
  • 蒹葭蒼蒼否?
    翻開詩經,找到蒹葭那篇,細細摩挲那頁紙,眼前的文字實在優美,優雅婉轉,有痴心郎踏水尋伊人,又有蒹葭藏伊人,意境之深,真是耐人尋味。蘆葦就是蒹葭,可蘆葦就是不如蒹葭好聽。蒹葭啊蒹葭,就單是念著,便覺那唇齒之間,儘是溫言柔語。蒹葭蒼蒼露為霜,伊人婷婷立水旁,心心念念求不得,水邊獨坐痴心郎。不幸乃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幸而可寤寐思服,心有所系。
  • 唐朝詩人李群玉的八首詩,望鄉臺上望鄉時,不獨落梅兼落淚
    早年著名詩人杜牧遊玩於澧州,遇見李群玉,對其才華和文才稱讚不已,牧之勸他參加科舉,可惜參與一次後因落榜而不第。後來宰相巡視湖南時,讀了李群玉的詩文,憐惜其才能,讚賞不已,皇帝授他弘文館校書郎。李群玉可以說是翻版的白居易,居於湖湘之間,擅長詩文,長於才情,喜歡遊獵於山水江湖之間,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便覽文物古蹟,後辭官歸隱 ,死後被追賜進士及弟。
  • 蒹葭蒼蒼
    但是在古時候有一個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卻十分的憂傷和迷茫,《詩經•蒹葭》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抒發他的心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回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你看,對岸的亭子中,一位身材高挑,身姿婀娜,粉衣飄飄,手持一把圓扇的女子,正朝我們輕輕揮手,這不正是詩中的情景嗎?我們仿佛正置身於詩中的世界。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賞析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桃花源這麼好,漁人為什麼要離開?用4個關鍵詞讀懂《桃花源記》
    雞犬相聞漁人走到了桃花林的盡頭,看見了一座帶著小洞的山。於是,他把船安置在岸邊,進入了小山洞。走著走著,山洞變得開闊起來,最後竟到了一個有田池房舍的地方。此起彼伏的雞犬之聲和田間勞作的年輕男女,嬉戲耍鬧的孩子和神態安祥的老人,把個漁人又看呆看傻了。
  • 桑落洲獨樹浦在哪,獨樹口又在哪呢,北宋滅南唐之戰
    桑落洲獨樹浦在哪,獨樹口又在哪呢,北宋滅南唐之戰。這次屠城發生在北宋初期,《九江縣誌》記載:開寶八年(975年)十一月,宋軍攻入金陵(南唐都城,今南京),南唐亡,惟江州據城拒命,曹翰以重兵圍之。刺史謝彥實欲以城降,指揮使胡則與牙將宋德明等殺彥實固守。次年五月,城陷,翰兵屠城,殺掠殆盡。曹翰縱兵在江州殺戮搶掠,慘不忍睹。
  • 【詩詞演繹】詩經《蒹葭》
    在眾多戰歌的包圍中,唯獨一首蒹葭寫的很柔軟,甚至細膩的不像秦國人寫的。秦國那些熱愛打仗的知識分子,是怎麼寫出委婉多情的蒹葭的呢?其實古人和我們一樣,都有過青澀稚嫩的時候,也會單相思,也會愛一個人卻沒有表白,會像比蒹葭年代更早的關雎裡寫的,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秦國邊境上有一位年輕的伍長,某一天,他在巡查時遇見了同樣年輕的採藥姑娘,她美麗善良,讓年輕伍長動了真心,可她又是異族,她的村莊,是戎狄安插在邊境上的中轉站!拉開詩詞劇場的帷幕,讓我們進入蒹葭蒼蒼的時光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