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縣絳縣的由來

2021-02-15 絳縣人

因公元前541年晉平公設置「絳縣」,絳縣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縣」。絳縣是龍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文物資源豐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

1

絳縣是有史可查的「天下第一縣」

2013年9月26日,《山西日報》刊發運城文物旅遊局局長柴廣勝的《「天下第一縣」考》,認為絳縣是古代中國最早設縣的地方。

柴說亦有所本。直接「線索」源自於研究山西地名的學者盧潤傑2005年9月21日發表於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文章《一個喜劇產生了天下第一縣》。

兩人依《左傳》、《說文解字》等典籍,論證「絳縣是有史可查的「天下第一縣」。

2

一段戲劇產生「天下第一縣」

清《絳縣誌》木刻印版

「縣」制是秦統一中國後推行於全國的,而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縣」名,卻產生於古代晉國。

「縣」,在未作地方行政單位之前,與「懸」為同一個字。即懸掛、聯繫的意思。西周時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國畿,畿內的土地與周王緊緊「聯繫」在一起。《說文》「縣」字解,曰:「天子畿內,縣也。」

最早創建「縣」制者,是楚國。公元前6世紀中期,楚國屢次攻陳,陳國的諸侯是虞舜的後代。楚國佔領了鼎鼎大名的虞舜後裔的土地,有些為難。周天子的王畿,不是叫「縣」嘛,楚國就在陳國土地上建立了「縣」制。但那時「縣」的建制未推廣開來。

公元前544年,晉平公14年,平公母親悼夫人放食,遇到一位來自絳的老者求於食。悼夫人見其老態龍鍾,問貴庚,老者答曰:「不知紀年。只知經歷445個甲子矣!」此老翁高壽幾何?悼夫人的隨臣求教了幾位能人,有說73歲,有說26600餘歲。從此,對年過古稀、長壽高齡者,常用「絳老」褒之。

過了3年,晉平公認為「絳」這個地方出長壽老人,太可貴了,就將「絳」取名「絳縣」。這是晉國設置的第一個「縣」。一個歷史喜劇產生了天下第一縣。(《人民日報・海外版》)

3

「天下第一縣」記載

絳縣有「天下第一縣」之稱,源自於研究山西地名的學者盧潤傑2005年9月21日發表於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文章《一個喜劇產生了天下第一縣》。文章中所講的「天下第一」是說絳縣是古代中國最早設縣的地方。

「縣」的字義最早是作「懸」而解的,《說文》中解釋是:「此本是縣[xuán]掛之縣,借為州縣[xiàn]之縣。今俗加心,別作懸,義無所取。」

《說文》成於東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在此之前的什麼時候「縣」「借為州縣之縣」?我們只能在先秦文獻中去考證。

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西周時期,較大的邑裡住著天子或諸侯,所以邑也稱為國。東周時期,一般情況是大夫所居以外的大邑,大夫派人去管理。稱為邑宰;國君所居以外的大邑,有些稱為邑,有些稱為縣。縣是直屬於國君的一個行政區域。縣行政官長一般稱為大夫。郡縣制的創立,加速了分封制度的崩潰,國家統一的可能,增進了一步。戰國時,各國都採用郡縣制。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郡縣製成為歷代沿襲的地方制度。」

朱紹侯等人主編的 《中國古代史》中說:「早在春秋初期,秦、晉、楚等國往往把兼併得來的土地和滅亡的小國改設為縣。郡在春秋末期才有,最初出現在晉,設在新得到的邊地。但地位比縣低。」

《左傳》記載,魯哀公二年(前493年),晉國的趙簡子率軍與鄭國交戰前宣布:「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左傳》記載,魯襄公三十年(前543年),二月,癸未,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往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

《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晉)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將中軍,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曰:「舉郤缺,子之功也。」

綜合以上記載和觀點,可以得知,有史可查的是:縣作為地方行政區域最早始於春秋前期的晉國。晉國設立的第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縣」,是「絳縣」。

「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這是《左傳》中最早出現有關「縣」的記載,這說明晉國在此年 (前627年)之前就有了「縣」,而《左傳》中「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的記載是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追述的,並不能證明楚文王在滅申、息當年 (前684年左右)就設了縣,晉國和楚國誰先設縣,史料無從考證。能考證的是,楚國設縣在邊境,主要出於軍事目的,晉國的縣在京畿,是作為地方行政區域而設置的,它比楚國所設之縣完善,對後世的影響也最直接。

晉歷曲沃篡統(前678年)和驪姬之亂(前657年—前651年)後,王族公子被獻公屠殺殆盡。晉國無公族,導致分封制的無法沿襲,這是「縣」制推行的直接原因。晉獻公盡殺群公子事件發生在 「絳」地;《說文》中對「寰」的解釋是:「王者封畿內縣也。」「絳」是晉國五都五遷中歷時84年的國都之一,是名符其實的「王者封畿」。絳縣作為晉國設立的第一個地方行政區域是有其地理原因的。

《左傳》魯襄公三十年關於「絳縣老人」的記載,是先秦經典文獻中,第一次出現縣制具體名稱——縣的記載。這說明此年(前543年)絳縣已經存在,絳縣設縣的具體年代,應在此年之前,而且,設縣年代可能會更早。

因為,縣制的形成、發展到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記載中說,晉悼夫人宴請到「杞」國幫助築城的民工時,因為徵用了73歲高齡的老人,而問責於絳縣的縣大夫,還因此罷免了縣裡的「輿尉」,任命這位老人擔任了絳縣的 「縣師」[絳縣博物館內現存有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刻石的《絳縣師》畫像碑;清乾隆版《絳縣誌》載有專門闡釋這個歷史事件的文章 《絳老問答》]。

按照《說文》中「寰」的釋義,結合范文瀾先生的觀點:「縣行政官長一般稱為大夫。」公元前543年,絳縣的行政官長就是「大夫」,而且有「輿尉」和「縣師」的官職,說明此時的絳縣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相當完善的行政體制。

「絳縣老人」的故事,不是一個傳說,它是有證可查的歷史記載。「絳老」被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無數次引入詩詞歌賦,《辭海》中也列入了「絳老」的詞條。

絳縣是有史可查的「天下第一縣」。

4

太陰寺的分量

絳縣是堯文化、龍舞文化、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車廂城、晉文公墓、晉獻公墓、晉靈公墓等諸多遺蹟。

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陰寺和釋迦牟尼獨木雕像等人文景觀,有沸泉龍巖洞、東華山省級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

絳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5處。

2004年西周墓群的發掘揭開古倗國地理謎團,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轄區另有周家莊、韓莊等72處新石器時代遺址以及254處明清古民居,其中柴家坡古民居群被評為2010年「山西省十大考古發現」之首。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位居太陰山

絳縣縣城東南10公裡的地方有東華山,據說可與西嶽華山相媲美。東華山也叫太陰山。山根衛莊鎮張上村裡,有一座老態龍鐘的佛教古廟太陰寺。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坐南朝北

據說天下佛寺清一色坐北朝南,太陰寺卻與太陰山同名同地,坐南朝北。

有人詠道:它把自己鎖在太陰山的陰影裡,與巍峨雄險的大山融為一體;山雄我亦雄,山青我亦青,山不倒我亦不倒。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始建於北魏時代

歷經1500年風雨之後,現存南大殿是寺內的精華建築。

南大殿前簷有「大雄之殿」木匾,為金大安二年(1086)鐫刻(據傳是金大安二年(1086年)由當時的端氏縣縣令捐獻的。)。

大殿建築風貌為金代遺構。在經過唐、金、元幾代能工巧匠的重修之後,依舊把遠古風採保存至今。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的壁畫

就在南殿之內。

原來的殿壁上,繪有金代的精美壁畫。繪畫的章法、結構、線條、著色等,可與著名的永樂宮壁畫相媲美。可惜的是早在20世紀20年代國家戰亂時期,就被當地劣紳將壁畫盜下來賣給了荷蘭人。同時賣給荷蘭人的還有3尊彌勒佛塑像的佛頭。這3尊佛像也是金代之物。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的木佛

亦在南殿。是我國最大的獨木雕臥佛:軀長4米、獨木金身釋迦牟尼涅槃臥像。造型端莊,誇張得當,神態安詳。為金代原物,在國內僅此一件,珍貴無比。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崖石刻

這處石刻位於絳縣張上村太陰寺南約5公裡處東華山「太陰寺崖」上,內容為「佛頂尊勝陀羅仁經」一卷並序一篇。

序文有「佛頂尊勝陀羅經者婆羅門僧佛陀波利儀鳳元年(唐高宗年號、即公元676年)從西國來到此上五臺山」等字樣,並記載了「佛頂尊勝陀羅仁經」的來源及與五臺山有關的內容等。

經文共約兩千字,為正楷體,每字約1.5釐米見方,雖經千年風雨侵蝕,大部分字完好無損。經文後刻有「大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的字樣,專家考證後認為,這處石刻確係五代晉朝時期作品,可能為當時太陰寺僧人所刻。

天下第一縣 絳縣

太陰寺雕藏經主重修太陰寺碑

該碑高223釐米、寬97釐米。全碑2169個字,詳細記載了《趙城金藏》雕印的緣起、發起人、雕印同地和雕印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詳見頭條)

先岔開來說一筆:

能進入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藏品,不消說,皆為國寶級的善本。寶中之寶有四件:《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和《趙城金藏》,乃國家圖書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其中《趙城金藏》是我國第一部官方刊印大藏經之覆刻本中的孤本,在佛學、版本學以及在雕版史上,皆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和意義,被佛教界譽為「天壤間的孤本秘笈」

專家稱絳縣太陰寺為《趙城金藏》主要雕印地

先是,運城文物旅遊局局長柴廣勝在對太陰寺元代石碑(該碑高223釐米、寬97釐米)碑文進行斷句和研究後,發現了它與《趙城金藏》的淵源:全碑2169個字,詳細記載了《趙城金藏》雕印的緣起、發起人、雕印同地和雕印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

然後,2011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資深專家、《中華大藏經》主編人員之一丁明夷先生來到太陰寺,仔細研讀碑文後提出:

絳縣太陰寺為《趙城金藏》主要雕印地。

一、碑文記載,藏金募刻勸緣發起人為尹矧乃,推翻了民國學者蔣唯心關於雕刻金藏的發起人是金人「潞州崔進女法珍」的說法,崔法珍為尹矧乃的弟子;

二、《趙城金藏》的補雕和後期整理工作是在太陰寺住持慈雲及其門人法澍、法滿等主持下完成的,慈雲也是尹矧乃的弟子;

三、碑文記載了向朝廷獻藏經的崔法珍曾是廣勝寺住持,這解開了藏經為什麼會在廣勝寺存放的謎團;

四、碑文證實今天的晉南地區金元時期是我國佛教文化重要的傳播中心。

專家稱這項成果將改寫《趙城金藏》的研究歷史,將會引起國內外藏經研究領域的巨大轟動。

太陰寺發現834年前國頒「執照」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絳縣太陰寺在實施保護修繕工程時,從過殿西南角處取下一塊鬆動的條石,準備重新砌築。工人翻開後,該寺文管所所長何峰發現上面有刻字,後經整理拓印,發現該條石竟是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當時的尚書禮部經絳州官府頒發給太陰寺的一道「公據」石碣

天下第一縣 絳縣

絳縣山楂全國名揚

絳縣1987年便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七大山楂基地縣之一。

絳縣10萬畝山楂樹遍布10個鄉鎮,形成大金星、敞口、大五稜、大棉球等多個優良品種,湧現出中楊、鄭柴、槐泉、東吳等18個種植面積上千畝的山楂基地。

今年,10萬畝山楂豐收,預計收穫11萬噸,產值可達2.2億元

天下第一縣 絳縣

絳縣史村櫻桃名揚南方

近年來,該縣把發展櫻桃產業作為「一村一品」工作的主方向。目前,櫻桃種植已經輻射到該縣9個鄉鎮、40多個村,種植面積發展到了近萬畝,年產量可達到225萬公斤以上,果品遠銷北京、西安、太原等地。僅此一項,可為當地農民每年增收1億元左右。如今,他們又藉助櫻桃集群產業優勢,不斷創新發展觀光農業,為農民提供了新的致富機遇,漸漸地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相關焦點

  • 山西有個「天下第一縣」,是歷史上第一個縣城,卻源自一個喜劇?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便坐落在運城市內,號稱「天下第一縣」。它是堯文化、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在此建都,它就是絳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設縣的小城。
  • 史海覓珠 | 柴廣勝:「天下第一縣」考 ​
    文 / 柴廣勝 絳縣有「天下第一縣」之稱,源自於研究山西地名的學者盧潤傑2005年09月21日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文章《一個喜劇產生了天下第一縣》。文章中所講的「天下第一」,是說絳縣是古代中國最早設縣的地方。
  • 山西一個位於三市交界處的縣城,被譽為「天下第一縣」,是堯故鄉
    絳縣的人文歷史追溯起來,甚至可以當中國所有的縣的祖宗,因為絳縣是是先秦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縣」這一名稱,有」天下第一縣「的稱號。悠久的歷史,光輝的起點並沒有讓絳縣的歷史進程一帆風順,歷史上絳縣的區域劃分一直在變動,甚至還有撤銷縣制,劃入其它縣的事情發生,從春秋時期的絳縣到東漢的絳邑縣,再到北魏分為南絳縣和北絳縣,西魏又稱其為「絳郡絳縣」,所屬的行政地也是一再變化。
  • ​紅色絳縣 | 建國前夕絳縣幹部南下紀實 / 盧廷榮 魏洲
    南下區黨委相當於一個省級組織,它包括黨、軍、群在內的省、地、縣、區4級成套班子。區黨委和行署下轄6個地委和6個專署;每個地委和專署下轄5個縣委和5個縣政府;每個縣委和縣政府下轄9個區委和區政府。這樣,南下區黨委共轄6個地、專,30個縣,199個區的成套班子,連同警衛、勤雜人員共計4100餘人。
  • 絳縣你不知道的事
    絳縣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總面積993平方公裡,總人口31萬。絳縣是堯王故裡,晉之故都,周勃封地,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3、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絳縣,屬河東郡。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縣境東北為翼城縣,西南為聞喜縣。屬河東郡;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改絳縣為絳邑縣,屬河東郡。故治在今曲沃縣城西南。4、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南絳縣,縣治在車廂城(即聚邑,今城關鎮南城村)。西魏恭帝時去「南」字,直為絳縣,治今縣南,為絳郡治。
  • 絳縣召開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會議
    為了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等森林資源保護長效機制,持之以恆推進絳縣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有力、獎懲嚴明的縣、鄉、村三級林長制體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綠色絳縣建設步伐,奮力蹚出一條具有絳縣特色、絳縣模式、絳縣成效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
  • 一席東方宅,大雅天地寬|鴻運·嘉和府16萬㎡國風景觀大盤,府開絳縣,禮獻層峰!
    從堯王故裡、晉文公建都的悠悠歷史到」天下第一縣」、「長壽之鄉」的燦爛輝煌絳縣,是我們的驕傲,也讓世人仰望2021,山西海利地產秉承「匠心築家」的信念府開絳縣,馭領城市人居未來以一席嘉和府,布局城西,締造理想人居再現東方大美風華海利地產16載實力積蓄,以精工匠築,落成遠見未來的人居著作;以時代遠見
  • 醴泉縣的由來
    我縣曾有一個歷史悠久、美麗動聽的名字叫醴泉。醴,甜酒;醴泉,甘美的泉水。《禮記》上說:「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天下醴泉萬萬千,傳奇sf通用登陸器,而以醴泉名縣者只有我縣一個。 此後,從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開始修縣誌到民國以來,歷代共修有七部縣誌,對因有哪眼醴泉而把縣名改為醴泉縣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計志書考證過的醴泉:有永壽縣的醴泉、禮泉縣舊縣村南流泉坊的龍泉、縣城北?公泉、南坊鎮泉以及縣城西的鄭公泉(據縣誌記載,我縣還有方山跑馬泉、煙霞洞的鄭子真泉、翁官寨的二龍山泉和橋北的五龍山泉)。學者方家無據想出被歲月塵土掩蓋埋沒的甘北鎮曾有一眼醴泉。
  • 絳縣縣直機關工委書記魏明輝列席絳縣法院第一黨支部6月主題黨日活動
    黃河新聞網運城訊 2020年6月1日下午,絳縣縣直機關工委魏明輝書記列席絳縣法院第一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並進行督導第一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由第一黨支部書記盧炎紅主持,嚴格按照「一室兩掛五帶(戴)」規定,採取「6+」模式進行。支部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支部書記向黨員賈亦虎同志贈送了政治生日賀卡,支部黨員現場繳納了黨費,誦讀了《黨章》。在交流討論環節,每位黨員紛紛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在民主議事環節,表決通過了黨員街巷清掃活動實施方案。
  • 絳縣太陰寺是《趙城金藏》主要雕印地
    直到現存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山西絳縣太陰寺《雕藏經主重修太陰寺碑》的發現,才無可辯駁地證實了《趙城金藏》的主要雕印地即在絳縣太陰寺。《趙城金藏》由來及價值「趙城」是地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山西有個趙城縣,成立之後與洪洞縣合併,現稱趙城鎮。
  • 貴州省縣級各個縣市區地名由來
    ;2014年12月設區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明洪武十六年(1385)和宏州更名鎮寧州,取鎮定寧謐之義也,另據《中國地名辭源》:以鎮寧山為名;1913年改設鎮寧縣,1963年設自治縣普定縣:元憲宗七年(1257)置普定府,因普裡部為名,意含「普裡部歸順中央,天下大定「;至正十一年
  • 部督故意殺人案破獲 絳縣警方十年追兇不懈
    2010年8月5日14時許,一個燥熱的午後,絳縣古絳鎮吳北坡村的薛某某在本村製造了一起驚天血案:時年44歲的薛某某駕駛摩託車竄至本村其妻兄李某喜家中,因家庭矛盾與李某喜等人發生爭執廝打,薛某某用菜刀殘忍地將李某喜當場砍死,並將其嶽父李某英及自己的妻子李某蓮砍傷,李某英後因搶救無效死亡。當時,此案震動整個絳縣,被公安部列為部督案件進行偵辦。
  • 傾情扶貧不鬆勁——記駐絳縣東冷口村第一書記張良敏
    走訪貧困戶,真心實意幫助解決困難,腳踏實地謀劃產業發展,改善村居環境……這是絳縣司法局駐冷口鄉東冷口村第一書記張良敏和扶貧工作隊隊員,自2015年駐村以來做的工作。張良敏熱心扶貧事業,踏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贏得廣泛好評。
  • 致絳縣在外人員的一封信
    絳縣在外的鄉親們: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在這決戰歲末、迎戰新年之際,絳縣縣委、縣政府向在外工作的朋友及你們的家屬表示親切的慰問!多年以來,你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以絳縣人特有的淳樸、善良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走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祖國各地不同的崗位上譜寫著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的瑰麗讚歌。
  • 絳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助力北仇張村脫貧攻堅紀實
    【產業扶貧】小韭菜成了大產業 ——絳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助力北仇張村脫貧攻堅紀實北仇張村是絳縣古絳鎮的一個小山村,地處紫金山下三面環溝、一面靠山的山旮旯裡。全村有3個居民組84戶3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2戶80人,被認定為貧困村。
  • 這組珍貴絳縣老照片,記錄了30年絳縣定格的舊時光
    1964年6月30日 王文學山西省絳縣南樊公社南柳大隊(今南樊鎮南柳村)黨支部書記周明山(中)在成熟的小麥試驗田裡和老農、技術員們鑑定各種小麥品種,準備總結增產經驗。1964年7月16日 王文學山西省絳縣南樊人民公社南柳大隊自成立人民公社以來,大牲畜頭數比公社化前增加了2.4倍
  • 三晉傳統歷史文化: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
    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絳縣南樊鎮西堡村古牌坊
  • 成湯帝——山西絳縣千年古鎮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成湯帝:山西絳縣千年古鎮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但誰能想到,千裡之外的山西晉南絳縣千年古鎮——橫水,竟有一座始建於元代之前、很少有人知道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湯廟! 5座明、清時期建築匯集一處,在絳縣境內比較罕見,在運城市13個縣(市區)也不太多。它們通過明清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晚期古建築的發展演變規律,對於研究該區域內的古建築形制結構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 【絳中時訊】逆勢崛起 全面跨越 ——絳縣中學破解發展瓶頸打造特色品牌紀實
    打造三晉第一教育微信公眾平臺
  • 新時代巾幗風採錄‖ 山西省三八紅旗手:絳縣百惠商貿有限公司總...
    今天為大家展播的是絳縣百惠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俊玲同志的先進事跡。王俊玲同志先進事跡王俊玲,女,1977年11月出生,絳縣百惠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自2004年開辦百惠第一家超市,十五年來,她帶領著百惠商貿,在競爭激烈的商超市場中,憑著一種堅韌不拔、遇到挫折不回頭的創業熱情,靠著「用愛經營、用心服務」的經營理念,以「做絳縣服務最好、最細、最精的服務團隊」為目標,正確定位,搶抓機遇,穩紮穩打,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成功,樹立了婦女自強、自立的創業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