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會講上海閒話嗎?儂曉得上海閒話哪能來額?
作為海派文化重要載體,滬語以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創新的表達記錄了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上海的城市記憶。
然而隨著社會交往環境的多元化與普通話的廣泛普及,在上海這座國際性都市,越來越少的上海人習慣開口說方言,熟知滬語的人群也逐漸老齡化。
那些具有濃厚鄉土情的滬語童謠、繞口令、順口溜等滬諺曾縈繞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如今卻逐漸消失在許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為了點燃更多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一起來說滬語的熱情,全新方言選秀節目將於6月12日周五晚7點登陸上海都市頻道。
節目由周瑾主持,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越劇王子」趙志剛,上海人熟悉的爺叔「阿慶」,知名演員餘婭、孫鳴潔與新上海人劉倩擔任評委。
語言是一座城市的個性文化名片,上海的本地語言已有數千年歷史。
作為最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吳語方言之一,滬語同樣承載了古代江東文化氣息,融匯了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具有深厚文化積澱。
它以本地吳語為基礎,在上海開埠後,融合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比如被大眾廣泛熟知的意為「我們」的詞彙「阿拉」即來自寧波話。
在外國人因貿易、傳教等原因進入上海後,一些英語詞彙也融入滬語,比如「發嗲」的「嗲」是從「dear」英譯而來。
《滬語人氣王》通過選手們的各式才藝展現滬語中多樣化的文藝趣味與獨特的韻味之美,以期喚起老上海人對於上海閒話的美好記憶,引發新上海人學習滬語,融入上海城市文化的濃厚興趣,進而激起人們對於滬語文化的重視與保護。
節目通過網絡徵集選手,其中既有來自山東的大學生,也有土生土長的老克勒爺叔,他們的滬語基礎各有不同,展現形式也各有千秋。
比賽錄製現場,說唱歌手林吾耀自創的滬語Rap燃爆全場,不僅贏得了年輕人的掌聲,也收穫了專業滬語評審的鼓勵。
被網友戲稱為「打浦橋王力宏」的抖音網紅「G僧東」則帶來了滬語脫口秀,引得觀眾爆笑連連。全新形式帶來全新活力,他們在擴大滬語大眾影響力的同時,為滬語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
雖然新潮的方式易讓作品流行,但也有一群人默默地傳承與發揚滬語傳統藝術。
堅守初心的上海滑稽戲演員與愛好者以地方傳統戲劇,展現了滬語獨特魅力。半個世紀搜集整理上海民俗文化的非遺滬諺傳承人帶來了優美的滬語童謠表演,同時他也希望能通過這個舞臺尋找到滬諺的傳承人,讓珍貴的本土文化代代相傳。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國際性大都市,只有傳承個性鮮明的豐富本土文化,保護多彩的鄉情民俗,發揚蘊含其中的人文價值與普世精神,才能讓上海在文化上屹立於世界,成為耀眼的東方文化明珠。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