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梁現瑞 李欣憶
12月26日傍晚,涼山州德昌縣,四川第四條特高壓(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長206公裡的四川段,在工程沿線五省市中,率先實現線路貫通。這為「十三五」四川電網建設劃上圓滿句號。
「極不平常」的2020年即將走過,站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與「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交匯點,過往的「考分」如何?前方的「考題」還有哪些?
近日,四川在線記者專訪了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董事長譚洪恩。
收官怎麼樣?
最看重的是安全,最滿意的是棄水電量連續四年減少
四川在線:縱向來看,包括四川在內,今年的經濟增速很可能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一損俱損,電網公司日子恐怕也不好過。
譚洪恩:縱向看,今年的形勢的確比預想得更加複雜,年初用電量一度出現負增長,但經過努力,全年用電增速仍比預期要好。
四川在線:更複雜的「更」字體現在哪?
譚洪恩:主要是「兩多」:一是多種類,既有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也有各類自然災害,包括八月的特大洪澇災害;二是多波次,年初經受嚴峻考驗,歲末再戰疫情。多重挑戰疊加,放大了外部衝擊的能級。
四川在線:橫向看呢?
譚洪恩:更多是亮點、是信心。同樣遭遇各種挑戰,但到11月底,四川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約7.6%,全國排名第三,這一增速和排名,和歷史上相比,都是比較好的。
四川在線:規模上去了,質量怎麼樣呢?
譚洪恩:那我們看質量。 棄水問題困擾四川電網多年,但是2020年,四川棄水電量連續4年下降,全省水能利用率超過了95%,「棄水窩電」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圓滿完成國家能源局給定的消納目標。 再看服務。今年營銷類投訴同比下降47%,而且是連續三年下降。(結合全省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公司在大力提升線上辦電的基礎上),供電所營業廳關停959個,佔總數75%左右,(優化出來的人員和成本充實到一線,有效提升服務質效)這是通過內部改革取得雙贏的典型案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省委彭清華書記的直接指導、推動下,我們與省稅務局聯合在全國首創「經濟景氣度稅電指數」,助力黨委政府研判經濟形勢,為我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運行3月先行轉正、逐季向好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川在線:為啥能做到比預想還好的效果?做對了什麼?
譚洪恩:主動作為,先期謀劃,厚積薄發。
就說厚積薄發的這個「厚積」,就是時間的厚度:體現在一個「早」字上;行動的速度:體現在響應快,行動快上;措施的準度:體現在精準辯識,精準施策上;改革的深度:體現在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上。假如沒有2018年在全省布局多個水電消納示範園區;假如沒有2019年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出臺棄水電價政策;假如沒有這幾年持續加大電網投入;假如沒有改革紅利的釋放,今年就不可能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效果。
四川在線:那麼放大到五年的時間段來看,給「十三五」國網四川電力的工作打分,您會打多少分?
譚洪恩:90分比較合理。主要表現是規模更大,貢獻更大,質量更優。幾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
一是用電規模穩步提升。全社會用電量從2015年1992億千瓦時提升至2020年約285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7.4%;
二是社會效益明顯提升。十三五期,年均外送綠色電能1300多億千瓦時。23年來累計外送電量1.1萬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1億噸,帶來經濟產值超過3000億元;
三是電力改革成效顯著。五年來釋放電改紅利870億元,其中電網承擔55%;
四是服務質量明顯提高。高壓客戶辦電環節和時間分別壓縮43%、82%,低壓客戶辦電環節和時間分別壓縮50%、33%。
四川在線:中間你最看重的是?
譚洪恩:安全。
四川在線:為啥?
譚洪恩:電網行業是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更是風險密集型行業。更加之四川電網可以說是可以說是特別複雜的一張網:一是四川電網在網源之間、源源(電源與電源)之間、內(省內)外(外送)之間的關係特別複雜;二是強直弱交矛盾突出;三是四川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對電網的運行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所以四川電網的安全運行難度特別大。
舉例來說,為了確保安全,四川電網布設有5000多套安全控制裝置,而好多省份不到1000套就可滿足需要。這其中一個節點出問題,就有可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系統崩潰,造成災難性後果。
但是過去5年,四川沒有發生過一次大面積停電事故,從能源方面切實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停電就是生產力啊!這是很不容易的。
四川在線:丟的10分在哪裡?
譚洪恩:過去5年,對我們來說是很困難的5年。從2018年起,公司連續三年出現虧損,我覺得這是減分項。當然,公司的虧損也幫助很多企業度過了難關,「虧了我一家,惠及千萬企」,這也是讓人比較欣慰的地方。
未來怎麼幹?
同時打兩場戰役:棄水消納戰、電力保供戰
四川在線:「十四五」馬上開始了,對於未來,在你看來,四川電網最大的痛點是什麼?
譚洪恩:「十四五」我們仍然面臨複雜的形勢,電力供需形勢將出現「拐點」,四川電網面臨「提檔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總體要打兩場戰役:棄水消納戰和電力保供戰。
四川在線:這兩場戰役看起來是彼此矛盾的。
譚洪恩:不矛盾。為什麼這麼說?這是因為電力供應與經濟發展是個動態調整、動態平衡的過程。
從短期來看,以明年為例,我們棄水消納的任務比較重,因為明年投產的發電裝機比較多,將達到1600萬千瓦,是近20年裡最多的一年。
「十四五」四川水電將大規模建設投運,目前核准在建的主要大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3600萬千瓦,預計「十四五」期將投運約3200萬千瓦;同時新能源也加快建設,2025年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目標約2000萬千瓦,約為2020年的3倍。這就對清潔電能消納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川在線:如何應對?
譚洪恩:核心是統籌兼顧。
四川在線:統籌什麼?
譚洪恩:統籌當前和長遠;統籌整體和局部;統籌電源和電網;統籌供給側和需求側。
四川在線:說得更具體呢?
譚洪恩:比如說,統籌電源和電網。我們認為,水電裝機科學有序地投產也很重要。為了避免出現大量棄水,水電投運時序應有更科學的統籌規劃協調,讓電網建設和電源建設步調保持一致,避免出現一方沒核准,一方「搶跑」的情況,源網不能協調推進,造成浪費。
四川在線:那咋又會出現保供的問題呢?
譚洪恩:從長遠來看,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加快實施,川渝地區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四川省用電需求將保持高位增長態勢,特別是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成都,輻射帶動的成都經濟圈用電增勢迅猛,迫切需要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由於四川資源稟賦和環境容量因素影響,成都都市圈難以再發展燃煤等化石能源發電廠,其主要由四川西部水電供應。受現有四川電網500千伏送出通道能力限制,如果不新增特高壓交流通道,預計從「十四五」中期開始,成都都市圈用電缺口將超過300萬千瓦,並逐年擴大。
如果電網建設「跟不上」,四川很可能出現「一邊甘孜、阿壩水電等清潔能源『窩電』送不出,一邊成都等負荷中心缺電用不上」的情況。
如果你只顧了眼前的棄水的問題,忽略了長遠的保供問題,或者只重視了整體富餘的問題,忽略了局部保供的問題,都可能出現顧此失彼。
四川在線:當務之急是什麼?
譚洪恩:當務之急就是兩個「西電東送」同步加快推進。全國範圍「西電東送」大力推進的同時,加快推進省內「西電東送」,建設連接川西水電富集的甘孜、阿壩地區和成都負荷中心的1000千伏四川特高壓交流電網。
這條輸電走廊目前已經達到極限,亟需擴容。但由於沒有廊道,我們甚至可能需要把原有通道上的220千伏線路拆除,用1000千伏特高壓來替代。
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能一頭連接水電富集區,另一頭連接成都負荷中心,既解決水電消納問題,又解決保供問題,是打贏「棄水消納戰」和「電力保供戰」的重中之重。
四川在線:展望「十四五」,老百姓最期盼的,應該還是電價有沒有下降的空間。
譚洪恩:「十三五」期間,我們累計降低省內用戶用電成本約870億元,這是電網企業實實在在的讓利。關於電價是否還有下降空間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幾個矛盾。
首先,供電成本高與用戶降電價期望的矛盾。四川電網輸送距離遠(水電站在川西,負荷中心在成都平原,500千伏平均輸電距離約450公裡,而售電量與四川相當的河南、福建、遼寧等省份輸電距離僅約50公裡),電網建設成本高(電網輸電線路多建於川西高海拔山區,建設成本是平原地區的1.6倍以上),電網運維難度大(由於輸電距離遠、地理環境複雜、自然條件惡劣,運維成本遠高於中東部地區,分別是河南、福建、遼寧的1.4倍、1.2倍和1.7倍。),導致四川供電成本較高。
即便如此,核定的四川新一輪輸配電價降幅在全國排第5位,工商業兩部制輸配電價水平排名全國第20位,輸配電價整體已處於非常低的水平。
其次,公司虧損與電網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受水電季節性閒置、供電半徑大且負荷分散等客觀因素影響,四川電網資產利用效率難以進一步提升。
同時,脫貧攻堅、西電東送、西部大開發等方面政策性投資大、回報率低,疊加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減稅降費等電價政策,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過去兩年虧損都在10億元以上,今年預計虧損額還要增加,這對四川電網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四川在線:央企四川行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辛保安提到,要高質量做好「十四五」四川電網規劃,在您看來,什麼樣的電網規劃才算得上高質量?
譚洪恩:我覺得可以歸納為12個字:立足四川、服務全國、服務四川。
「立足四川」就是要實事求是,立足四川的資源稟賦,順應能源電力發展規律,推動電源、電網、用電端協調發展,才能促進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
「服務全國」就是服從、服務國家「西電東送」戰略,服務全國經濟社會發展。電網高質量發展要放在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去考量。
「服務四川」就是為美麗四川賦能,為美好生活充電。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關於四川「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中提到「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也是國家戰略。
那麼電網規劃就要考慮從電力方面,怎樣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就是服務四川。
關於「十四五」四川電網的發展願景,我們提出了「1238」發展目標。展開來說就是:
「1」有四個方面:「十四五」期四川電網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四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實現從0到1的突破;併網水電裝機超1億千瓦;風能、太陽能裝機超1000萬千瓦。
「2」有兩個方面:一是四川電網發展要全力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落地實施。二是四川全口徑年外送電量超2000億千瓦時。
「3」:公司年售電量突破3000億千瓦時。
「8」:形成跨區8回直流外送通道。(現在是4回)
四川「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中提出了四個「高於」(GDP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高於全國、研發投入強度提升幅度高於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國)。這也對我們電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我們將以更大的投入,更好的服務,抓好國家電網戰略落地,抓好四川電網高質量發展,為促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