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商業色彩濃厚的地下拳賽中,安全性難以保證,其表現之一是比賽雙方通常都不會佩戴護具。不戴護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比賽「好看」。如果不好看,就沒人來看。
記者 | 王仲昀
「五!六!七!八!」在裁判喊到「八」時,擂臺上的小龍(化名)無法支撐,倒了下去。擂臺另一邊,「金腰帶」拳手王浩然正在接受觀眾的歡呼,他剛剛用一腳鞭腿KO了小龍。被擊倒的小龍,再也沒能站起來。在重症監護室搶救20天後,年僅22歲的他,於2019年12月20日傷重去世。
目前,涉事拳手王浩然與賽事主辦方負責人都已被事發地成都警方控制,接受進一步調查。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地下拳賽」的種種不專業,飽受社會各界質疑。
初學格鬥被安排與冠軍對打心臟驟停,這下攤上大事了!
視頻來源:格鬥迷微信公眾號
練習拳擊一個月,被教練邀請參賽
在那場致命拳賽前,22歲的小龍只是成都一名普通的大二學生,愛運動,喜歡跑步和打球。然而本該青春洋溢的生活,被一擊鞭腿徹底打破。
2019年11月,小龍收到來自拳擊教練吳教練的信息,「30號有一場比賽,你願意打不?拳擊,對手59(kg),就在成都。3個回合,每個回合3分鐘。」此時,小龍僅僅是一名上過幾節課的格鬥初學者,練習時長沒超過一個月。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小龍被教練告知,對手和自己一樣,是一位體重接近的初學者。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小龍都能拿到240元出場費。
就這樣,小龍答應參賽,並在吳教練的指引下,進行參賽前的相關訓練。比賽前2天(11月28日),吳教練告知了小龍關於對手的情況。比賽的宣傳海報上寫明:3KO,11勝,0負,172cm,57kg。
之後在11月30日比賽當天,就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從比賽視頻看,一開始雙方都在互相試探,並沒有實質性的進攻。就在KO小龍前,王浩然還背上了自己的一隻手。但接下來,王浩然用腿擊中小龍左側腹部,小龍隨即緩緩蹲下,幾秒後便徹底暈過去,被救護車送往醫院。
12月1日清晨5點,小龍被緊急轉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後進入ICU。當天,醫院開具的病危通知單中顯示小龍目前診斷:1. 心臟驟停 心肺復甦術後PCAS;2. 胸腹部外傷;3. 心臟挫傷?4. 消化道大出血;5. 失血性休克;6. 凝血功能障礙;7. 代謝性酸中毒;8. 肝挫傷;9. 腎挫傷急性腎衰竭;10. MODS(腦、心、肝、腎、凝血);11. 低蛋白血症;12. 氣管插管術後。患者目前病情危重,需繼續在ICU住院治療。
事發後,主要責任雙方各執一詞
悲劇發生後,公眾最大的疑問便是:為什麼小龍的對手王浩然,可以在比賽中一擊致命?
原來,王浩然根本不是什麼和小龍一樣的初學者。他已是一名在成都格鬥圈內小有名氣的職業拳手,經營著一家泰拳館。公開資料顯示,王浩然此前有去泰國學習泰拳,曾獲得世界泰拳MFC金腰帶旗下的shark拳場的「金腰帶」,泰國曼谷泰皇杯泰拳聯賽57公斤冠軍。
考慮到如今拳擊界海量的賽事,王浩然的「金腰帶」含金量有多足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與拳擊初學者小龍,雖然體重相差不大,但實際水平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王浩然的社交媒體界面
據當事邊裁小吳(化名)回憶,比賽前一個小細節也暴露了小龍是擂臺上完完全全的小白。「比賽開始前,雙方一般會禮節性地碰拳套。當時那小子(小龍)以為對方要出拳打他,就忽然往後退,全場都笑了。」
到底是誰隱瞞了小龍作為拳擊初學者這一事實,最終造成拳擊小白與「金腰帶」同場競技?對此,他的教練吳某和主辦方成都野蠻怪獸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事發後各執一詞。吳某向小龍家屬透露,自己明確告知主辦方小龍是初學者,是主辦方匹配對手失誤。但主辦方一位股東此前表示,吳某宣稱小龍有一年半的格鬥基礎。
目前,關於這一問題,警方已介入調查,案件尚未有定論。但無論是誰的疏漏,為之付出代價的是小龍不可挽回的年輕生命。從教練到賽事主辦方,再到踢死小龍的王浩然,原本都有機會叫停這場不該發生的悲劇。
「地下拳賽」是什麼?
這起拳擊擂臺上的事故發生後,也令公眾逐漸了解到中國的「地下拳賽」江湖。
從2015年11月開張,到2016年4月初,每逢周五周六晚上人們就在這樣一個空間狹小的格鬥場進行比賽。這裡前後一共舉行了近70場,包括K1、MMA和拳擊,參與『約架』的拳手上百人次,包括學生和各種職業的人。這些比賽的組織者是一家體育文化公司,參賽者都買了保險,以防萬一,不過作為在場的裁判,看見勢頭不對也會終止比賽,到目前為止,沒有比賽選手被重傷。被問及為何會成立這樣的一個場地,這家公司的老闆小石這樣說,這是男人都喜歡的運動,而且也可以把他變得很酷,所以就做了。而體育總局在2014年開始就放開民間舉辦體育賽事的管制,這讓小石也看到了機會。2016年,《南方周末》曾在一篇名為《來酒吧「約架」》的文章中描繪過成都「地下拳賽」。而文章中提到的小石,便是此次小龍參賽的主辦方——成都野蠻怪獸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石某。此人現已被警方控制。
圖片來源:南方周末
在這種商業色彩濃厚的地下拳賽中,安全性難以保證,其表現之一是比賽雙方通常都不會佩戴護具。像小龍與王浩然的比賽中,兩人赤膊上身,完全沒有任何防護。而小龍這樣的初學者,又幾乎沒有拳擊比賽必備的抗擊打能力,因此在職業拳手眼中,處處都是「命門」。
一名從事散打多年的專業人士肖巖(化名)告訴《新民周刊》記者,不戴護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比賽「好看」。「商業比賽,多少帶有表演性質。這種比賽一般都在酒吧等場地,要賣門票。如果不好看,就沒人來看。」
希望這一次小龍的枉死,能夠給地下拳賽市場敲響整頓的警鐘。
參考資料:齊魯網、封面新聞、紅星新聞
大家還都在看這些
轉載請在評論區留言,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