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死如歸,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出自:《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近義詞有:捨生忘死捨生取義,反義詞有:貪生怕死,視死如歸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視死如歸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視死如歸(shì sǐ rú guī)成語釋義: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成語出處:《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近 義 詞:捨生忘死捨生取義反 義 詞:貪生怕死成語用法: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辨析:視死如歸和「殺身成仁」;都含有「為了正義事業而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意思。但「殺身成仁」含有「成全仁德」的主義;視死如歸沒有。成語正音:死,不能讀作「shǐ」。視死如歸的典故/故事:鮑叔牙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齊桓公向管仲詢問改革政治、復興國家的方略大計,管仲回答說:「開闢土地,擴大城鎮,發展生產,盡地之利,我不如寧敕,請派他做主管經濟的大官;升降適度,矢令恰當,進退得體,禮儀嫻熟,我不如隰朋,請派他做主管外交的大官;早入晚出,不惜個人生命,不計較個人寶貴,冒犯進諫,我不如東郭牙,請派他做主管監察的大官;行軍整肅,戰鬥英勇,戰鼓一響,使全軍頑強挺進,視死如歸,我不如王子城父,請派他做大司馬;斷案英明,不殺不該殺的人,不冤枉無罪之人,我不如弦章,請派他做主管司法的大官。您假若只想治國強兵有這五個人就足夠了;如果您想成為諸侯的霸主,那麼,有我管仲在這裡就行了。」齊聽後非常高興。對管仲言聽計從,最終完成了霸業。視死如歸的例句:1、李大釗同志為了革命事業,視死如歸,從容就義。2、夏侯淵不像其他那些貪生怕死見利忘義的人,他視死如歸赤膽忠心。3、江姐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4、江姐非常從容地走向刑場,視死如歸。5、塔塔爾槍騎兵身穿傳統鱗甲,手持騎槍長劍,作戰視死如歸。6、當她昂首走向敵人的屠刀時是那麼從容不迫視死如歸。7、必要的時候,我們應當視死如歸,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8、劉胡蘭在敵人的屠刀面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9、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10、視死如歸的慷慨壯歌。11、責任是地久天長的承諾;責任是力能抗敵的氣概;責任是視死如歸的意志;你不想背負的卻又不得不背負的就是責任。12、職責是地久天長的承諾;職責是力能抗敵的氣概;職責是視死如歸的意志。視死如歸的成語接龍:視死如歸 > 歸心似箭 > 箭穿雁嘴 > 嘴多舌長 > 長風破浪 > 浪聲浪氣 > 氣吞山河 > 河東獅吼 > 吼天喊地 > 地地道道 > 道聽途說 > 說到做到 > 到處碰壁 > 壁間蛇影 > 影影綽綽 > 綽約多姿視死如歸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