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銷量目標完成度:誰家有恃無恐,誰被啪啪打臉?_易車網

2020-12-18 易車網

「太陽照常升起,一切終將過去」。

年關將至,註定不平凡的2020隻剩下最後半個月。年初立的那些flag有的早已倒下,有的則仍在風中繼續飄揚。車企這一年,經歷了寒冬、低谷、逆勢上揚,最終結果究竟如何?

從完成度來看,12月的車企大致可分為三類:有恃無恐型、迎頭趕上型和啪啪打臉型。

以11月銷量為基準,「有恃無恐型」車企只需按11月的表現正常發揮,便可力保flag不倒;「迎頭趕上型」車企則需在12月奮力一搏,跳一跳、夠一夠,達到銷量目標;而「啪啪打臉型」車企頂著五星難度的月度銷量任務才能達標,最終多半只能任flag倒下。

東風領跑,被消費者「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東風汽車集團年初發布公告將2020年銷量目標定為315.8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65.5萬輛,商用車為50.3萬輛。東風汽車今年銷量呈現「商強乘弱」的局面,而乘用車板塊又主要依靠合資品牌支撐,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1-11月合計銷量超過173萬輛,佔集團總銷量的56.84%。

相比之下,東風悅達起亞就沒那麼「好命」,一方面是韓系車本身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受阻,另一方面,肩負起亞品牌旗艦重任的凱酷在更新換代之後雖然獲得了一定認可,但在強敵環伺的B級車市場,凱酷做到的「只能說是穩住銷量。」

長安汽車此前表示2020年的經營目標為實現產銷汽車超過191萬輛。今年以來,長安系自主品牌表現尤為亮眼,同比增幅均位於前列,1-11月銷量達到1362127輛,實現同比15.3%的增長。其中,CS75系列累計銷量為238156輛,同比大漲47.5%,暫居今年SUV銷量亞軍;轎車領域,逸動系列也拿出不錯的表現,目前累計銷量已達155565輛。

另一中國品牌長城汽車今年的表現稱得上是多點開花,哈弗品牌憑藉「神車」H6和大狗等,11月銷量突破10萬,達到10.18萬輛;今年隨著皮卡在各地的解禁,長城皮卡銷量一路走高,市佔率一度逼近50%;純電品牌歐拉在「貓」家族的加持下,實現銷量9連漲,11月銷售突破萬輛,達11592輛,同比增415%;高端品牌WEY的表現則稍顯遜色。

在這些「有恃無恐」的中國品牌中,紅旗的表現已無法用驚豔來形容了。在二線豪華的市場上一路走高,每月憑藉近乎或超過100%的增幅率先公布銷量,11月甚至超越凱迪拉克,一舉奪得二線豪華品牌的月度銷冠。如此招展,唯有紅旗。

日系品牌今年也保持著不錯的增長態勢。豐田方面,一汽豐田在亞洲龍、RAV4榮放、卡羅拉等TNGA車型的拉動下,前11個月銷售新車71.5萬輛;而廣汽豐田則憑藉凱美瑞、雷凌家族、威蘭達、漢蘭達等暢銷車型,1-11月累計售出新車69.3萬臺。

本田總體而言稍遜於老對手豐田,旗下主銷車型目前已全部完成更新,在國內市場的銷量進入穩步增長期,而銷量格局也基本定型:11月,雅閣、皓影、繽智、凌派、飛度、CR-V、思域、XR-V等8款車型月銷突破1萬,雅閣、CR-V和思域更是突破2萬。

到年關、躥一躥,吉利、廣汽迎頭趕上問題不大?

吉利想要完成132萬輛的銷量目標,12月還需售出15.4萬輛新車,參照11月15.05萬輛的表現來看,問題並不算大。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了吉利今年以來下滑的趨勢。儘管吉利目前仍穩坐「自主一哥」的位置,但11月,吉利與長城的差額僅為5000輛,並且長城來勢洶洶,近四個月均以微弱的劣勢緊緊跟住吉利。

廣汽在年初將預期銷量目標定為增長8%,後受疫情影響,將目標下調至增長3%。廣汽的主要銷量增長點依舊是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兩大合資品牌,廣汽本田今年為廣汽貢獻了39.48%的銷量,而廣汽豐田則貢獻了37.73%。自主板塊方面,今年廣州車展上廣汽埃安宣布作為獨立品牌運營,業內觀點認為未來廣汽埃安將與廣汽傳祺一起,組成「雙子星」,推動廣汽發展。儘管如此,想要完成212萬的銷量目標,12月需銷售28.5萬輛新車,對廣汽而言依舊是不小的挑戰。

一汽奔騰:立個flag,獨自唱涼涼,不過,一汽-大眾你怎麼回事兒?

2019年,一汽奔騰年銷量突破12萬輛,談及這一成績時,時任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柳長慶表示:「相對滿意,很不滿足。」於是,很不滿足的奔騰給2020定下20萬輛的「小目標」。

只不過,2020年並不是其產品大年,在經過一輪人事調整之後,營銷思路也發生了一些轉變,再加上產品陣型仍然相對單薄,讓奔騰以為的小目標變成了大挑戰。11月銷量僅為0.61萬輛,要想完成20萬的銷量目標,難於上青天啊。

一汽奔騰無法完成目標也就罷了,一汽-大眾竟然也完不成?!

今年以來,一汽-大眾的銷量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受「同行」襯託,奪得年度銷冠基本沒有懸念。

2019年,一汽-大眾憑藉212.99萬輛的成績,不僅一舉打了個翻身仗,超越上汽大眾成為年度銷冠,更成為整個市場中銷量唯一超過200萬輛的車企。基於對市場將進入整體企穩或微增態勢的判斷,一汽-大眾決定挑戰232.5萬臺的目標。大眾品牌在轎車領域有速騰、新寶來,兩款車型強強聯手,前11個月合計銷量超過67萬輛;奧迪品牌方面,A6L和Q5L持續霸榜,在細分市場中保持領先,其中A6L銷量更是大幅增長,並且有望奪得年度豪華車銷量冠軍。

如此強勢的一汽-大眾竟然很可能完不成銷量目標,只能說,2020的這隻「黑天鵝」破壞力確實足夠大。

由於上汽大眾今年的持續低迷,上汽集團的表現也跟著顯得很頹。雖然11月份上汽收穫了今年以來單月的最高增幅:10.7%,其中上汽乘用車榮威、名爵銷量達8.8萬輛,同比上漲28.4%;新能源板塊銷量更是暴漲224.6%。但是,上半年的打擊以及強勢合資品牌的低迷,都讓上汽集團年度銷量目標的完成難度變成五星級。

日產前11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降6.6%,成為日系「三巨頭」中唯一下滑的車企。究其原因,還是熱銷產品過於單一,軒逸11月銷量達到逆天的6.5萬輛,頂下了銷量的半邊天;SUV層面,奇駿、逍客11月銷量都超過了1.7萬輛,但總的來看,產品還是亟待更新換代。

比亞迪今年以來市值一路走高,但新能源「老大哥」今年以來的銷量確實頗為坎坷,直到比亞迪漢的上市才讓情況有所改善。

向來低調的奇瑞11月高調了一把,月銷量突破10萬輛,環比增長15.9%,同比增長36.4%。其中瑞虎SUV系列車型銷量創歷史新高,11月銷量達4.8萬,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16.9%。但是品牌力下降、資金承壓都讓本就不低的目標難上加難。

眾車企,不論差5萬、10萬還是50萬才能完成銷量目標,註定不平凡的2020都只剩下半個月啦!

相關焦點

  • 車企銷量目標完成度:誰家有恃無恐,誰被啪啪打臉?
    車企這一年,經歷了寒冬、低谷、逆勢上揚,最終結果究竟如何?從完成度來看,12月的車企大致可分為三類:有恃無恐型、迎頭趕上型和啪啪打臉型。以11月銷量為基準,「有恃無恐型」車企只需按11月的表現正常發揮,便可力保flag不倒;「迎頭趕上型」車企則需在12月奮力一搏,跳一跳、夠一夠,達到銷量目標;而「啪啪打臉型」車企頂著五星難度的月度銷量任務才能達標,最終多半只能任flag倒下。東風領跑,被消費者「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自主篇:2020年餘額不足,車企全年銷量目標完成度大盤點
    今天百姓評車就來盤點一下2020年主流車企的銷量完成度如何,能否給這個翻江倒海的2020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吉利汽車當前銷量完成度:77%完成全年銷量目標難度係數:容易吉利汽車作為自主品牌的帶頭大哥,其銷量情況基本上反映了行業的整體現狀。
  • 簡評各車企銷量目標完成度
    好在從後半年開始,我們終於盼來了希望的曙光,隨著社會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各大行業都在拼業績,如今離到年底還不到一個月了,那麼各家車企的銷量目標完成情況怎麼樣呢?奇瑞汽車當前銷量完成度:52%11月奇瑞集團銷量達101900輛,環比增長15.9%,同比增長36.4%,單月銷量和增速創近年來的歷史新高。
  • 23家車企年度目標完成率橫評:誰最焦慮誰最落寞?
    與此同時,在2020年汽車市場中翻滾了半年的車企們,也終於迎來了不得不面對的「期中考試」放榜時刻。 對於所有車企來說,2020年的開端是殘酷且公平的。在年初時,車企們豪言壯志的立下flag的時候,誰也不曾料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整場節奏。因疫情導致的停工停產、市場停滯輻射整個汽車上下遊產業鏈,給所有車企的銷量帶來了衝擊。
  • 車企銷量目標完成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連日來,車企陸續公布11月份銷量,在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車企所定銷量目標的完成率如何。蓋世汽車整理部分車企的銷量目標完成率以供參考。 長安汽車超額完成,長城日繫緊隨其後
  • 盤點即將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車企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車企都拼盡了全力為銷量而奮戰,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營銷手段隨著消費端做出了大刀闊斧般的改變,力求今年下半年的銷量能夠平衡上半年帶來的損失,在新浪汽車統計的10個在華主流汽車品牌中,有5個車企有可能完成年度銷量目標,這些車企都是誰呢?
  • 2020車企目標完成度:日產中國希望渺茫,長安、長城穩了
    12月已經過去一半,意味著2020年即將結束,距離公布年度銷量也越來越近。對於消費者來講,除了關註銷量排名,同樣也關注車企能否完成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根據已有數據,筆者發現,多數車企有望完成銷量目標。
  • 來看看主流車企今年銷量完成度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對於中國的汽車行業來說,真是又驚又喜,驚的是新冠疫情的巨大影響,導致大多數車企上半年幾無建樹,部分受到嚴重影響的車企甚至退市重組,喜的是下半年車市迎來「報復性」反彈,金九銀十過後車市仍然熱度不減,11月全國的乘用車銷量達到208.1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8.0%
  • 車企年度目標完成率排名,這家竟然只完成5%
    從車企完成率表現來看,今年表現最好的是長安汽車,數據顯示,11月其整體銷量為21.95萬輛,同比增幅達24.48%;幫助公司前11月銷量達到180.30萬輛,全年同比增長15.27%,成為為數不多雙位數增長的車企。
  • 車企年終銷量數據將出爐 奇瑞完成率或墊底
    隨著車企11月銷量數據的發布,各個車企的全年銷量統計基本上也接近了尾聲,2020年各個車企的銷量表現與年初所定的銷量目標差距如何,通過我們整理出來的這個表來預測一下,看看今年各車企的銷量完成率孰強孰弱。
  • 車企年銷量完成率排名發布,這家車企竟然連5%都沒做到?
    點擊上方電車之家官網閱讀更多資訊近日,乘聯會發布了11月份國內汽車銷量數據,今年11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84.7萬輛和277萬輛,環比增長11.5%和7.6%,同比增長9.6%和12.6%。具體到各家車企銷量如何呢?
  • 車企2020年成績單出爐,多家完成年度銷量KPI
    從各車企數據來看,「自主三強」中吉利汽車表現亮眼,已連續4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冠軍。吉利汽車2020全年總銷量達132.02萬輛,完成了2020年130萬輛銷量目標,並將2021年目標年銷量預定為153萬輛。但由於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吉利全年銷量同比仍有3%的負增長。
  • 車企2020年度目標完成率排名,長安、長城表現出色,而這家竟然只...
    2020年對於整個新車市場來說都是艱辛的,自年初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讓絕大部分車企都處於負增長的狀態。不過,得益於疫情形勢轉好以及汽車市場逐步恢復,多家車企也迎來了銷量回暖與轉正,對於年度目標更是有著十足的把握。
  • 年終考將至,車企年初定下的KPI能完成嗎?_易車網
    不過,即便車企打響收官之戰,新車促銷雙管齊下,但車市依然不容樂觀。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顯示,2020年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60.5%,較上月上升了6.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2020即將收尾,各家能完成年初立下的銷量flag嗎?
  • 車企銷量排行出爐:宏光MINI擊敗特斯拉;日產靠軒逸苦撐_易車網
    車企在新車上市的時候有多興奮,銷量排行出爐後就有多緊張。今年的汽車市場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詞來形容,可謂「大開大合」。年初時沉寂了幾個月的市場,儘管在下半年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各家車企這幾個月也是佳報頻傳,但從全年目標完成情況來看,依然存在很多變數。
  • 否認「車企消亡論」有些草率,銷量為零、銷量不足千輛的車企扎堆
    當汽車行業形勢一片大好時,誰唱衰車市誰就可能成為靶子被群毆,殊不知他們的眼光跟常人的眼光差別,就在於他們看到的是本質,而常人看到的則是表象。前幾年,有關「車企消亡論」,被車企大佬說出口時,人們都不會相信,甚至認為他們說這些話只是為了出風頭,博眼球。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就認為,「未來只有2-3家車企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 2020車企年度KPI完成度:長安汽車達標無虞 北汽新能源不足一成
    從多家主流車企已經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11月份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狀態。其中,東風、吉利、長安、長城、江淮等5家車企集團在完成目標銷量方面已無懸念。不過,由於第一季度受到疫情的較大影響,部分車企實現年度銷售目標仍有難度。
  • 北汽新能源「失速」:年銷量或不足3萬輛 僅完成目標5.4%_易車網
    近日,北汽藍谷(600733.SH)發布公告,子公司北汽新能源11月銷量為1754輛,相較去年同期的7005輛,下滑74.9%;前11月累計銷量為24877輛,相較去年同期的11.4萬輛,同比下降78.18%。按照當前的銷量來看,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或不足3萬輛,僅能完成目標的5.4%。公告顯示,北汽新能源的產能達18.5萬輛,2020年的產能利用率或將下滑至約15%。
  • 2020年度目標衝刺 這些車企實現「V型」反彈
    但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國內車企穩步復工復產,中國汽車市場在下半年恢復了元氣,銷量呈現「V型反彈」,多家車企迎來了銷量回暖與轉正。根據多家上市公司2020年最新業績匯總統計,銷量實現正增長的車企雖然佔少數,但仍有不少車企有望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 2020年銷量KPI|6成車企負增長,明年會「灰飛煙滅」嗎?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汽大眾位列前三,但是銷量卻遠遠不及去年,竟然足足少了35萬輛,這要是對於其他車企,簡直是致命性的打擊。原因大家應該不難猜到,在中保研測試中,帕薩特"一幢成名",連途觀L也兵敗而歸,這無疑是導致上汽大眾銷量驟減的直接原因。但是帕薩特在前不久的測試中又把丟失的顏面賺回來了,明年上汽大眾銷量回升也是情理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