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3105,閱讀時間:約8分鐘
答:說起這個話題,好些人往往會「舔屏」那些「小鮮肉」「當紅小花」,但要論比他們更「神」的,卻是下面幾位有著「神仙選角」光環的中外老戲骨們。他們中的每一位,都不止塑造了經典的角色,更是各自時代的閃光記憶。
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的不朽經典《大獨裁者》裡,由喜劇大師卓別林塑造的「獨裁者亨格爾」。
這個角色的「神」處,不止是人物原型直指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也不止身兼「編劇導演製片」的卓別林,在影片裡完成了「一人飾兩角(理髮師查理與獨裁者亨格爾)」的神表演。更因主演卓別林與「原型」希特勒二人,各方面都「像到神」:都是生於1889年4月,生日才差了四天,相貌更是高度近似。以至於希特勒執掌納粹德國後,這二人「像得如雙胞胎」的事兒,還常被媒體拿來調侃。英國導演科克還給卓別林建議:「你可以利用與希特勒面貌相似的特點,編一部有關希特勒的電影故事。」
如此「神相似」,也叫希特勒大為光火。所以卓別林那些笑噴全世界的經典喜劇作品,也常年在納粹德國慘遭封殺。而1940年,被希特勒「封」了多年的卓別林,也終於拿出了「大招」《大獨裁者》。為了這部心血大作,卓別林查閱了大量關於希特勒的電影書籍,用了兩年的時間創作劇本,花了50萬美元(這在當時屬於巨款)製作道具布景,整個電影投資數百萬美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這個法西斯惡魔神還原。
卓別林的苦心沒有白費,1940年《大獨裁者》上映時,正是法西斯鐵蹄肆虐歐洲大陸的年月,銀幕上那滿嘴信口雌黃,做著吞併世界大夢的「亨格爾」,乃至圍繞在身邊的形形色色小丑,甚至臭氣相投的獨裁者「拿帕隆尼」,正是希特勒墨索裡尼之流的翻版。卓別林精心演繹的一個個精彩橋段,再次笑噴了全世界。法西斯虛偽的畫皮與嗜血面目,在笑聲裡被剝了個乾乾淨淨。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上映的1940年,雖然二戰已經爆發,但美國還沒參戰,嘴裡嚷著「言論自由」的好萊塢電影界,卻常年對納粹德國噤若寒蟬。所以《西線無戰事》等抨擊法西斯的電影作品,常年在美國遭到刁難封殺。卓別林籌拍《大獨裁者》時,就不止一次遭到好萊塢以及「美國電影攝製發行會」的阻撓警告。電影火遍全球後,卓別林立刻收到了法西斯黨徒的死亡威脅,那些跪舔法西斯的美國媒體上,更充滿了對他的攻擊……
但即使這樣,作為「神仙選角」的卓別林也沒有躲避,他甚至親自出現在美國的革命女兒大廳,面對現場囂張的法西斯黨徒們,面對「扔臭氣彈」「向卓別林開槍」等叫囂。他淡然的走到話筒前,在這場面向美國全國的廣播裡,朗讀了電影最後的經典演說。為什麼那一刻如此勇敢?以卓別林自己的話說,這部電影「是為了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們拍攝的,我希望他們看見人間還有正直和仁愛。」
此情此景,足以見證這部影片,乃至喜劇大師卓別林為何會被「封神」——不止因為這位藝術家精湛的演技,更因高貴的品質擔當。
而放在和平年代裡,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部中國電影裡的女主角,都要有著「神仙選角」的震撼反響:電影《牧馬人》女主角李秀芝的扮演者:叢珊。
在最近幾年的短視頻平臺上,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典電影《牧馬人》,經過了一些「短視頻創作者」的重新剪輯後,竟再次火熱起來。這個發生在上世紀河西草原上,一個「老右」與「逃荒川妹子」的愛情故事,故事裡兩個人「先結婚後戀愛」的特殊生活,寒苦草原上相濡以沫的情感,乾淨到晶瑩剔透的愛情,讓多少「90後」「00後」唏噓不已。影片裡的女主人公李秀芝,那位堅韌勤勞的女子,更是「實力圈粉」。
雖然在「短視頻創作者」們剪輯下,影片裡李秀芝的「戲份」變成了一個個「快節奏視頻」,但每一個細節都直擊人心。那「你要媳婦不要,要我就給你送來」的「情緣」,李秀芝因為「逃荒」來到草原的陰差陽錯遭遇。笑聲背後是時代的痛點。還有那與丈夫初識時「讓水」「分飯」等細節,那羞澀的眼神與沉默的表達。那「我從結婚的那一天起就給他改正了」「我把心都扒給他了」的甜蜜。甚至與丈夫送別時,背著兒子追出好遠的身影。簡簡單單,卻不知不覺看哭多少年輕人。
可以說,時年19歲的中央戲劇學院大二女生叢珊,將「李秀芝」這個角色,塑造成了超越時代的經典。說是「神仙選角」,當之無愧。
其實,在《牧馬人》導演謝晉的回憶裡,選中叢珊純屬是個意外——籌拍《牧馬人》時,謝晉試了多個演員都不滿意。偶然想起了曾陪同學應試自己另一部戲的叢珊,然後就拍了板——就她了!以謝晉自己的話說:「到哪兒都找不到這麼純靜的姑娘。」
可要想完成這個角色,只靠外形顯然不夠。為了能讓叢珊進入角色,謝晉也安排了艱苦的磨練——專門到寧夏農場和山丹軍馬場體驗生活,不是走馬觀花似的看看,而是要在老鄉們手把手的教導下,抄起傢伙鏟泥、活泥、幹農活,幾乎「百分百變身」成農村婦女。除了做重活外,謝晉還給男女主演(朱時茂與叢珊)布置多個小品作業,比如「孩子出世了」「北京來信」「離家前夜」等題目。想演好?一道道題「闖關」吧。
甚至,到了艱苦的拍攝階段,演員們不但要忍受簡陋寒苦的拍攝條件,而且每一場戲,都極少能「一遍過」。影片裡的重點橋段,往往都是導演先排一小時,演員們再私下琢磨一小時,然後才可以開機。叢珊還享受「特殊待遇」,有時導演謝晉還有配角牛犇(影片裡郭大爺的扮演者)會在開機前,在叢珊身邊朗誦一遍臺詞,幫助她「入戲」,終於促成了叢珊演技的飛躍——「神仙選角」的背後,是一秒一秒的精雕細刻。
而比起「選叢珊」的意外來,上世紀90年代裡一部古裝劇的經典角色,更堪稱「陰差陽錯」的「神仙選角」——電視劇《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
雖然在今天的觀眾眼裡,唐國強老師早已是「演遍上下五千年」的「神級」演員。但是在近三十年前《三國演義》拍攝時,「唐國強演諸葛亮」的消息一傳開,立刻就招來了滿滿的反對聲。畢竟當時的唐國強,還頂著「奶油小生」的諢名,與諸葛亮的仙風道骨差太遠。其實何止是觀眾?《三國演義》的主創團隊,一開始也只是考慮他「演周瑜」,後來哪怕定下他演諸葛亮,內部爭議也很大。導演張韶林更是對唐國強直言不諱:「很多人也對你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可以說,塑造諸葛亮的時候,就是少年成名的唐國強,演藝生涯的又一道艱難關口。為了幫唐國強「衝過去」,當時張韶林導演陪著唐國強,在昔日三國古戰場上走了一路,把「街亭」「五丈原」等地全走了一遍,一邊走一邊聊歷史,把諸葛亮的一生,都先親身「過」了一遍。剛經歷了大學進修的唐國強,也深度分析了這個角色。
然後就是拍攝,與觀眾想像的不同,《三國演義》的拍攝,並非按照劇情順序拍。為了提升效率,諸葛亮的「夏季內場戲」,都是放在北京郊區一個倉庫裡「集中拍」,還是在數九寒天裡開機。以唐國強的話說「說著話都哈氣」。可拍近景的時候,「有哈氣」豈不是要穿幫。於是就有了更奇特一幕:天寒地凍裡,演員們開拍前先吃幾口冰棍,然後咬牙完成拍攝,「先吃一口冰棍再說話,就沒有哈氣」。
而跟後面跋山涉水的艱辛比起來,這些又都成了小意思。《三國演義》的拍攝時間長達三年,唐國強本人就拍了兩年半,幾乎每一天,都是這樣艱辛的準備。然後,就有了那個公認無可超越的經典,今天還常被做成「表情包」的諸葛亮——所謂「神仙選角」,哪裡只靠導演的好惡?又哪裡指望老天爺賞飯?每一個經典形象的背後,都是無數紮實的努力與精心的付出。
演藝如此,每個行業的人生,更是如此。
參考資料:陳必祥《世界五千年》、謝晉《我對導演藝術的追求》、代琇,莊辛《謝晉傳》、魏道培《好萊塢與希特勒的合作》、鳳凰書品《圍觀名人故事:魯豫有約系列》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朝文社】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一直以來,《朝文社》都把做最好的歷史內容作為己任。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期待您能支持我們的茶品牌:漢周嚴選。點擊我們公眾號菜單欄的「買茶去」,添加微信就可選購各類優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