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禁止國內象牙商業性貿易」實施一周年之際,中國海關象牙緝私宣傳公益大使、演員黃軒在其主演的公益廣告中提示旅客不要攜帶象牙及其製品出入境,以免觸犯法律。
1月21日,在海關總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支持下,國家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預防象牙走私的公益廣告《紀念品有可能成為罪證》。
黃軒在片中提示在境外旅遊或務工的中國公民:「如果有人向你兜售象牙作為旅遊紀念品,千萬別上當,它們有可能成為罪證。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請拒絕一切非法野生動物製品。」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WildAid獲悉,該公益廣告和海報將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出入境口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多個城市的機場、火車站,以及通往中國香港、緬甸、越南和寮國的口岸城市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投放。
「為向公眾普及『象牙禁令』,2018年初野生救援與國家林草局合作推出了姚明的《以法律之名,讓象牙不再是商品》的公益廣告。此次再次與海關總署和國家林草局合作推出新公益廣告,旨在進一步使公眾了解法律,配合執法部門預防犯罪,從而終結象牙非法貿易。」野生救援北京首席代表史蒂夫說。
2018年1月1日起中國全面禁止國內象牙商業性加工和銷售活動,成為全球打擊象牙非法貿易措施最嚴格的國家,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2018年9月發布的《禁貿下的需求——禁令後的中國象牙消費研究(2018)》和《禁令後的中國象牙市場(2018)》報告,中國象牙禁貿令實施8個月已產生顯著成效。研究發現:9成的受訪者表示支持象牙禁貿;過去12個月內對象牙製品消費大幅減少。
少數西方象牙消費國,如美國,也採取了限制象牙國際貿易和關閉國內象牙市場的措施,但遠不如中國嚴格。為全面貫徹實施象牙禁令,中國政府從國內、國際兩個層面採取措施。2018年,國家林草局聯合外交、文化、海關、市場等部門多次在北京、天津、湖北、雲南、福建、江蘇、浙江、廣東等地開展檢查和宣傳工作,以確保該項措施執行到位。同時,國家林草局聯合海關總署等部門赴坦尚尼亞、馬拉威、莫三比克、尚比亞、烏幹達、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開展了瀕危物種保護宣講會,呼籲公眾遠離象牙等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
此外,中國海關已連續三年開展 「國門利劍」聯合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瀕危物種走私。據中央電視臺報導,2017年7月,中國海關和公安部門在茂名、莆田等地成功打掉2個特大跨國走私象牙團夥,抓獲嫌疑人22人。該犯罪團夥在非洲購買象牙,運輸至周邊國家後,通過夾藏、繞關等方式走私至廣東並銷往福建等地牟利。該案涉嫌走私象牙數噸,價值高達上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