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金原油過山車對衝基金追漲殺跌 你是「搶跑冠軍」還是「接盤俠」?)
「來得快,去得更快。」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感慨說。
1月9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釋放緩和中東緊張局勢的言論,黃金與原油價格因此雙雙大幅跳水。截至9日19時30分,NYMEX原油期貨主力合約跌至57.75美元/桶,回吐中東緊張局勢升級以來的所有漲幅;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跌至1547.75美元/盎司,較剛剛創下的過去7年以來最高點1613.3美元/盎司,大幅回落逾60美元。
「這背後,是大量事件驅動型對衝基金獲利退出。」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中東局勢緩解,支撐原油、黃金持續飆漲的最大推動因素不復存在,這些對衝基金若跑得不夠快,就會虧損。
這次中東緊張局勢升級,演變成對衝基金短線追漲殺跌的盛宴。一開始,他們就押注美伊不會爆發全面戰爭,一是2020年正值美國大選年,貿然發動戰爭或不利於選情;二是多數國家不願看到中東局勢惡化,導致油價飆漲衝擊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前景。
RJO Futures高級商品經紀人Bob Haberkorn向記者透露,目前不少事件驅動型對衝基金獲利不菲,部分在1540美元/盎司與60.5美元/桶追漲黃金、原油期貨,在10日凌晨逢高拋售後,僅此一項投資回報就超過15%,但也有不少高位追漲的投資者不幸成為「接盤俠」,目前浮虧超過4%。
「這次行情讓多數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意識到,有必要加快資產分散配置步伐,以應對新一輪地緣政治風險。」Bob Haberkorn說。
本周,通過陸股通流向A股的北向資金也趨於增加。Choice數據顯示,1月以來的5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在A股市場的累計加倉額達237.93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88.22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149.71億元。
「由於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以往對衝基金在美股報團取暖的獲利模式變得行不通,他們不得不尋找新的高性價比投資方向。」安本標準投資(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投資策略總監Maxwell Gold指出。當前A股低市盈率與人民幣國債高收益高信用評級,成為他們轉型的重要選擇。
事件驅動型對衝基金獲利不菲
不同類型對衝基金的態度「涇渭分明」: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認為中東局勢不會持續惡化,乾脆作壁上觀;事件驅動型、大宗商品型與量化投資型對衝基金大張旗鼓買漲原油、黃金期貨,甚至個別事件驅動型基金經理喊出黃金價格有望突破1700美元/盎司。
上述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透露,事件驅動型對衝基金急於炒作「大賺一筆」,緩解2019年業績不夠理想的窘境。Eurekaedge最新數據顯示,對衝基金2019年的平均回報率為6.96%,大幅落後標普500指數同期28.9%的漲幅。
「但此次中東緊張局勢升級初期,原油與黃金漲幅分別不到6%、4%,遠低於預期。」上述對衝基金經理說。
Capital Economics公司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賈森·特維發布最新報告稱,若美伊開戰,可能令全球GDP減少至少0.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伊朗經濟崩潰以及油價飆升衝擊。
「他們一方面強調中東緊張局勢可能趨於更緊張,另一方面卻不再追漲,不少機構已經買入大量執行價在1610美元/盎司上方的7天期COMEX黃金看跌期權,以及執行價在65美元/桶上方的NYMEX原油期貨看跌期權期貨。」上述對衝基金經理指出。
8日凌晨,伊朗發射飛彈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引發原油黃金價格快速上漲,拉開了基金殺跌獲利的序幕。
Bob Haberkorn透露,在NYMEX原油期貨突破65美元/桶後,大量空頭期權期貨頭寸突然執行,導致原油期貨漲勢受阻,進而呈現高位回落趨勢。這種上漲乏力的狀況,同樣出現在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漲破1610美元/盎司後。其中真正沽空套利的,是此前大舉追漲的事件驅動型、量化投資型對衝基金。
在9日凌晨川普釋放緩和言論後,黃金、原油期貨市場幾乎看不到「多頭」,只看到大量獲利回吐盤湧現。
「事件驅動型對衝基金做了兩手準備:若9日凌晨伊朗飛彈襲擊造成美軍人員傷亡,將大幅調高沽空原油、黃金期貨期權的執行價格,比如將NYMEX原油期貨沽空頭寸執行價調高至70-73美元/桶;反之就套現沽空頭寸獲利離場。」Bob Haberkorn說。
目前,多數對衝基金獲利不菲,普遍投資收益在8%以上。但也有不少高價追漲者蒙受逾5%的浮虧。
「隨著局勢趨於緩和,高價追漲者想解套離場,可能要等上相當長時間。」Bob Haberkorn認為。
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加快分散投資
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儘管沒有參與短線低買高賣的投機行為,但不得不對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做出調整,包括加快資產分散配置步伐。
一位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美股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力度減弱,引發美股抱團取暖式投資風險日益增加,他們原計劃在一季度末前,將新興市場資產配置比例調高4-6個百分點。但由於中東緊張局勢升級,不得不在1月底前完成50%的調倉工作。
因為中東緊張局勢升級衝擊全球經濟前景,金融市場風險偏好下滑,導致美股估值偏高風險加劇,因此儘早完成資產分散配置,能更有效地規避美股高估值泡沫破裂的風險。
此前,貝萊德智庫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龐文博(Ben Powell)指出,中國資本市場不僅規模龐大、流動性較強,且與其他全球資產的關聯度相對較低,加之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2020年將是全球投資者從戰略上考慮配置中國股票和固定收益類資產的絕佳機會。
在過去一周,北向資本通過陸股通加倉A股的步伐驟然提速,1月以來流入A股市場的北向資金達237.93億元,助力10日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觸及2019年8月以來的最高值6.9257。
在Maxwell Gold看來,這一方面得益於中國股市、債市與全球資產的波動相關性偏低,呈現較高的避險港效應;另一方面A股平均市盈率不到15倍,低於全球平均水準;此外,人民幣國債在同等信用評級債券中收益率最高,呈現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除了加倉人民幣資產,東南亞資產也成為分散資產配置的重要方向。當前全球經濟增長的逾50%動能,來自東南亞與中國。
「藉助地緣政治風險短線低買高賣,未必每天都能碰上。只有分散投資尋求資產多元化配置,才是獲取穩健長期回報的根本之道。」Maxwell Gold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