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擔擔麵

2021-03-04 隴西視野

由於工作的緣故,我對定西(實指安定)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風土人情,飲食習俗,比較了解,常聽周圍的人說定西無「小吃」。其實,小吃還是有的,只不過是沒有以本地名命名的「名吃」罷了。

就拿多數人喜愛的麵食來說,都是冠之於外地名字,蘭州牛肉麵,臨洮熱涼麵,隴西大肉麵,岷縣羊肉麵片,就連隴中人喜食的漿水飯也冠之以通渭雜糧面。正因如此,我發現定西人的的確確沒有特別「好的一口」,更談不上為鍾情於一食而「要死要活」。

同樣是工作的緣故,我漸漸對定西周邊地方的吃食留意了起來,比如一直心嚮往之而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隴西擔擔麵。在寫這篇文章前,我始終以為擔擔麵為隴西所獨創所獨有,甚至我還想到了說不定是幾百年鞏昌府食文化的遺風,信心滿滿準備寫一篇關於擔擔麵的考證文章。那曾想,上百度一查,很是「沮喪」,原來擔擔麵的歷史在天府之國的成都,源於挑夫們在街頭挑著擔擔賣面而得名。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百度詞典上介紹完「成都擔擔麵」一欄後,在介紹「其它各地擔擔麵」時,只列舉了「隴西擔擔麵」。儘管如此,我還是寧願相信好吃的成都人是從我們這邊將擔擔麵傳過去的,為什麼不是名震一方的軍功世家汪世顯祖孫三代替蒙元攻城略地,鎮守西南的時候將家鄉的擔擔麵傳到了「天府之國」呢!

第一次的事兒總是會令人印象深刻,我第一次獨自吃隴西擔擔麵的情形也是如此。那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初冬的早晨,天剛麻麻亮,我在隴西大街上找尋地道的擔擔麵飯館。以我多年的經驗,這時候如果有人從不同方向走向哪家麵館,那十有八九應該是本地最正宗最地道的了。我隨著幾個人進入了一家「隴西擔擔麵」的館子,門面是極普通、極樸素、極簡約的那種。讓我驚異的是,在一角有幾個身背書包的小學生正在吃著飄著熱氣和肉味的擔擔麵,還時不時冒出一句兩句隴西話的鄉音,不知為什麼,頓感親切和踏實,就這家了!

於是我放心地一邊等著上面,一邊觀察起來。做面的過程和做涼麵有幾分相似,怪不得聽人說隴西擔擔麵其實就是隴西熱涼麵。面不是「擀」,也不是「壓」,而是「扯」,一個「扯」字,道出了這種面製作中的所有奧妙和無盡的美妙!

扯麵師傅看似在有條不紊地玩雜耍,但常言說的好啊,「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之前的和面、醒面、溜條環節中,肯定是下了大氣力的。黃亮筋道的面扯好進鍋出鍋撈出上案涼溫入碗,然後便是帶一點祖傳秘方色彩澆的「湯汁」,或是再加肉、加腸、加蛋。

湯汁是經過數小時熬製的濃稠亮晶富含蛋白的滷,有人也叫面滷或澆頭。大肉和肥腸是幾種秘料煮製出來的,再加上幾葉菠菜和幾根紅蘿蔔細條,老闆娘麻利地像彈琴一樣將十幾種定碗調料依次調入,於是一碗色、香、味俱全,香氣撲鼻,滑溜可口,酥香微酸,濃鬱微辣,沁人心扉的擔擔麵就來到了你的跟前。

吃上一碗爽遍全身,走出飯館回味無窮,高興一天!

相關焦點

  • 木門月▷隴西系列
    當安定人早上吃著蘭州牛肉麵,隴西人早上依然是 「擔擔麵」、「餄餎面」。那些外地來的冒牌「牛肉麵」、「岐山臊子麵」、「山西刀削麵」等,往往「門前冷落鞍馬稀」,不幾日,就關門大吉了。就像蘭州人固守著「蘭州牛肉麵」,隴西人總是固守著「鞏昌」、「隴西」或「李氏」的什麼什麼,這不能不說是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然而,舌尖上的事,誰能管得了呢?竊以為,從舌尖上,可看出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
  • 隴西 李氏文化發源地 千年藥鄉養生地
    隴西,西出長安第一郡;隴西,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璀璨明珠!隴西,天下李氏發祥地,四大郡望居其首!隴西,曾因一度是隴右政治、文化、軍事中心而聲聞四達!
  • 甘肅隴西小吃,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真是流連忘返。
    作者:姚文春 說起隴西小吃,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回味不斷的臘肉韭菜包子 隴西涼皮
  • 南昌好吃的擔擔麵
    @Sunflower曉晴:象山北路口公交車站後面的 成都擔擔麵 味道好 特製醬料特別棒 擔擔麵有 小 中 大 碗 可以選擇加辣不加辣 加蔥和加香菜 除了擔擔麵還有好多湯麵粉 肉餅湯 排骨湯3、系馬樁成都擔擔麵@朝氣蓬勃滴擰巴摩羯女:必須還要有系馬樁家的呀~!在縱橫四海網吧旁邊,八中後門對面。
  • 三世擔擔麵
    老陳怒了,他辭掉了編制,跑去街頭幹起了個體戶,用扁擔挑著銅鍋和煤球爐,沿街叫賣肉臊面,現賣現煮。他說這不是豬肉麵或牛肉麵的問題,是honor問題。 看到這裡你們大概已經猜出了,這肉臊面就是當今全國十大名面之一的擔擔麵,因被老陳挑在扁擔上叫賣而得名。而老陳因為駝背拱起猶如山包,被街頭巷尾的頑皮小孩喚作「包包」,這就是陳包包和擔擔麵的由來。
  • 正宗擔擔麵做法!
    擔擔麵是四川著名的漢族傳統麵食。用麵粉滾製成麵條,煮熟後撈起炒碎的肉末。麵條又薄又薄,泡汁酥脆,鹹而香辣,香氣撲鼻,十分可口。
  • 隴西人了解一點隴西歷史
    秦孝公十三年(前349年),「改諸邑為道」,置豲道,治所在今隴西縣東南,為今隴西境最早的縣級行政建置。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年),設襄武縣(治今縣城東南5裡處)、首陽縣(治今縣城西50裡處),今隴西境有襄武縣、首陽縣和豲道。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設蘭幹縣(治在今隴西北部)。此時,今隴西境有襄武縣、首陽縣、蘭幹縣和豲道並存。
  • 美食地理中國丨擔擔麵
    四川擔擔麵是四川省成都市和自貢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川菜系,該菜品起源於自貢市 ,由麵粉、紅辣椒油、芝麻醬、蔥花等材料製作而成,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 隴西李氏
    古時隴西亦稱隴右,泛指隴山以西今甘肅省西部地區(註:隴山,即六盤山,六盤山以西稱為隴西,以東為隴東)。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世為理官,到了周朝時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師。秦漢時期設置隴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秦國名將李信等著名將軍。
  • 我曾經以為在日本吃擔擔麵,是一種錯誤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樣一種食品:擔擔麵。擔擔麵起源於四川,在成都和自貢都非常出名。我雖然沒去過成都,但是在北京的「川辦」等等川菜館子,也經常點上一碗來吃。怎麼說呢,中國的擔擔麵有時候有湯,有時候沒湯;有時候有紅油,有時候沒紅油,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哪種擔擔麵是「最正宗」的。但是以我的理解,所有的擔擔麵都非常辣 —— 辣到普通人吃的時候會嚇一跳。
  • 隴西李氏文化
    李氏演變 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後人尊他為隴西李氏的始祖。 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 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
  • 世警會運動員愛上成都美食:吃擔擔麵 豎大拇指
    火鍋、串串、擔擔麵、龍抄手、鍾水餃……作為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美食之都」稱號的亞洲城市,成都對吃從不含糊。  近日,位於高新區中和鎮的中壘棒壘球俱樂部準時開賽,獲準在中壘棒壘球俱樂部運動員餐飲供應區服務的企業——老字號提督街擔擔麵、新希望·華西乳業、壹丁咖啡、麥當勞等,紛紛早早到來,檢查前一天的準備工作是否還有疏漏,檢查菜單是否統一翻譯製作、檢查電線線路是否通暢,「保障世警會運動員及家屬的用餐,不能有任何疏忽!」
  • 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古隴西的得名,就因狄道故城其東有隴坻,隴水而得名。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
  • 隴西李氏 紮根狄道
    從此,狄道成為拱衛隴西郡及保衛秦都鹹陽通住西北的重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漢襲秦制,隴西郡治仍在狄道。於是,從戰國到秦漢時期,凡492年(實475年),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就是說,秦漢時的隴西,是以狄道為治所,郡轄地包括現在的臨洮、隴西、蘭州、定西、渭源、通渭、天水、靜寧、秦安、甘谷、禮縣等廣袤的土地。
  • 李姓:隴西李氏傳奇
    李氏演變 秦代隴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後人尊他為隴西李氏的始祖。 李氏成為隴西郡的名門望族是由李崇祖孫三代人創基的:李崇之次子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 漢朝時,隴西李氏出了兩位重要人物: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
  • 日本人也愛吃擔擔麵?深受島國喜歡的中華美食
    擔擔麵(たんたんめん) 擔擔麵起源於四川,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愛上了四川人的擔擔麵。生活在東京的華人,把擔擔麵進行了改良。日式擔擔麵使用了日本拉麵的湯底,湯底加入了豬油。
  • 【隴西書畫】楊朝棟書法
    楷書四條屏    隴西,地處甘肅東南,隴山之西,渭河上遊,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始設隴西郡起,距今已有2280年的歷史。在慢慢歷史長河中,歷代建制頻繁變遷,轄地亦有增減,隴西曾經作為隴右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其地位顯要,聲聞四達,清乾隆元年縣誌稱:「隴西地跨西北,土厚水深,自羲皇肇跡以來英豪輩出」,「隴西古稱多才山川之粹聚焉」。廉褒、封衡、姚萇、趙璟、王德等一批歷史人物都曾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留下了顯赫功績。
  • 隴西和平解放回憶錄
    我們商定:王仲陽找線與地下黨遊擊隊聯繫;我向國民黨隴西駐軍方面刺探前方戰況。7月上旬,國民黨120軍劉漫天師由臨洮、隴西東調作戰:諸馬(馬步芳、馬鴻逵)接兵部隊雲集西,將全縣15個鄉、鎮長押縣中學拷打勒素,脅迫偽保、甲長日夜挨戶抓兵,雞犬不寧,民不聊生。舊縣府人員大部逃跑。7月底,國民黨120軍由隴南退到隴西,劉漫天師在隴西埡兒峽一帶設防。
  • 黃小飛​‖ 隴西行記
    隴西行記 圖文/黃小飛庚子鼠年,仲夏末日,餘暉映照,予抵隴西。隴西者,謂在隴山之西。此地東接通渭,西鄰渭源,南連漳縣,北通安定,實乃四塞之國,兵家必爭之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始置隴西郡,漢初設襄武縣,隋改隴西縣,至今已逾千年。隴西別名「中國藥都、李氏故裡」,誠為王子安所云「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矣。僕世居狄道,距此不過二百裡之遙,然從未造訪,鄙陋如此,殊可嘆也。
  • 【詩詞】隴西行
    1、隴西行:古代歌曲名。2、貂錦:這裡指戰士。3、無定河:在陝西北部。4、深閨:這裡指戰死者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