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有「立委」透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有50位醫護因疫情要集體請辭。院方解釋稱,這是過完年的正常離職潮。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據「中央社」報導,院方表示,今年統計1至3月的離職護理人員共86人,比去年同期多9人,是春節前後因個人生涯規劃所致。按往年春節前後,都會有一波因個人生涯規劃的請辭潮,外界所稱並非屬實。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則表示,防疫專責的和平院區負壓隔離病房裡的26名護理人員都沒離職。
早前,臺衛生部門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曾針對此事稱,將進一步了解再回應。石崇良稱,防疫期間,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確會承受最大的壓力,特別是近期島內發生院內感染,衛生部門要求醫院1、2周內建立起員工關懷支持機制,重視員工心理反應。
就在當天,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承認,「社區感染是無法避免的」,所以現在的防疫工作是在跟時間賽跑,「要精確地避免病例快速往上跳,避免大暴發」。針對醫護壓力大的問題,他表示,「希望大家互相體諒,一起度過難關。」
目前全臺累計42名確診,其中1人死亡,12人出院。
延伸閱讀:
臺灣4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累計42人確診12人出院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目前全臺累計42名確診,其中1人死亡,12人出院,其餘病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下午舉辦記者會表示,針對北部醫院群聚案,已掌握接觸者404人,共採檢289人,其中6人陽性(案35至38及案41、42)、252人陰性、其餘檢驗中。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會對上述醫院群聚案抱持最大警戒,並對院外的接觸者展開疫調。
臺醫院內暴發感染引「小區感染」爭議 臺媒籲當局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臺灣出現第一起院內群聚感染。
臺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月29日累積到38例,其中4例被證實為院內感染。這4例都與第34例確診病例有關,這名患者延遲了12天的篩查及隔離,結果醫護人員初篩就有4人被感染。臺「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稱,深入了解後發現,相關接觸者有擴大跡象,截至3月1日上午已突破300人。
多所島內大學將於3月2日開學,由於臺灣已出現院內感染,許多媒體關心醫院是否暫停醫事科系學生實習。陳時中1日回應稱,站在防疫與醫學訓練角度,可以將課程適當分配,新手暫時先不要進醫療院所,在醫院外整備完成再陸續歸隊。臺「教育部」稱,如實習場所有感染情形,還沒開始實習的學生應該先暫緩。不少在醫院實習的學生人心惶惶,有學生稱「全臺最會在大醫院晃來晃去的學生就屬長庚」,還有人表示「在醫院胸腔科實習,看到疑似病例轉進來,每天都很害怕」。長庚大學因此向醫學院學生發出公告稱,考慮學生安全,醫學院學生自3月2日起暫停到林口長庚醫院見習及活動。
有島內輿論認為,院內感染意味著超級傳播者出現。臺灣抗「非典」專家蘇益仁稱,這次院內的感染者有護理人員、清潔人員,範圍更遍及急診、病房;消息一出,擔心有人因害怕跑出醫院,另一方面也擔心醫院出入人員複雜,相關接觸者更難以掌握。在醫院以外,社區已出現無症狀患者,更需提升至最高規格防疫
《中國時報》3月1日刊登的一篇評論稱,官方不主動篩查社區病例,總不承認小區已有感染,「住院診斷就會延誤,當然產生院內感染」。文章批評小區感染的聲音都因面子問題被打壓或否定,呼籲當局不要只專注有旅行史的旅客。文章稱,在上面的壓力下,島內對於最近幾起確診病例的關注都刻意聚焦在追查密切接觸者上,卻淡化其來源,很多老百姓以為都是因家庭聚集或境外移入而感染,然而源頭是小區感染的可能性卻非常高。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海外版 環球網 中新網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