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遇到好人時,要懂得結善。遇到壞人的時候,請及時遠離。
一個人成熟的開始不是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而是能夠做到遠離一些人,如果你想有一番作為,這兩種人請趁早遠離。
1、內心陰暗的人
內心陰暗的往往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容易被負面能量和情緒所操控,進而做出一些超越邊界,傷害他人的事情。
這類人的通常變現就是幸災樂禍,尤其喜歡挖苦諷刺處於受傷害的人,沒有同情心。更甚者,敏感多疑,喜歡記仇,哪怕是你一句善意的批評,他都會念念不忘。
2、只會利己,不懂利他
懂得利他的人不是不會利己,而是懂得利他等於利己,相信價值守恆的定律,把收益交給時間。而只會利己的人只注重短期收益,試想一下一個有好東西只會獨享的人,你會喜歡他嗎?
最能體現「利他」的,有一部顛覆三觀的電視劇《天道》。
《天道》中葉曉明,為人精明,善於揣度,北京格律詩初創時,在葉曉明的帶動下,迅速打開局面,一票同行都敬他三分。
劉冰,除了愛慕虛榮,辦事還算靈活,葉曉明交代的事情都能很好地完成。
但是他倆最後都失敗了,除去認知和見識,最主要是因為他們將個人眼前利益至上。同樣是退股,而馮世傑卻以資抵債為王廟村留了一手,正是利他的初心,最後又重回了格律詩。
馮世傑是一個非常懂得感恩的人,他找到到高人丁元英的初衷就是帶領鄉親們做點事,脫掉貧困的帽子。
哪怕是最後實在承受不了而退股,他最關心的還是為王廟村,為王廟村留下了可以繼續發展的設備。王廟村的未來永遠是最大的事,這個是他的初心,從未變過。
劇中最後的命運安排,無疑是對「利他」最好的詮釋,馮世傑這樣出身底層的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最值得學習的。
那怎麼樣才能「見天道」?
那就需要開天眼,能夠剝離政治、經濟、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別,再如實觀照政治、經濟、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顛倒過來。
當你看懂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你就擁有了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就能夠在你想做的任何事中找到規律,並按著規律按圖索驥,最後到達自己的理想聖地。
結語
丁元英從私募基金一夜暴富;操盤格律詩大戰樂聖的背後,其實是對規律的洞察與遵循,最後如實運用。
這個世界有很多迷霧,只有那些能見自己、見他人、見天道之人,才能看穿這迷霧下的本質,才不會被表象的東西所欺騙,最後走上真正的康莊大道。
人窮不可怕,人知識不完善也不可怕,只要懂得思維轉變,精進自己,早晚會有一番大作為。
《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或許只有這種能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靜得下心的人,才寫得出這樣的絕世好書。
豆豆的作品,商戰是表,對世界的探索,對人性的研究才是其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她的書,被震撼的緣故。豆豆絕對不是傳道解惑之人,而是那種帶著你「開天眼」的人。
如果你喜歡《天道》,喜歡豆豆的思想,不妨買一套豆豆三部曲回去閱讀,裡面飽含《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到「見路不走」,豆豆的作品不會讓你失望。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值得你一生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