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在保級路上有驚無險,讓泰達球迷心力憔悴,但也彰顯了施蒂利克「保級大師」的功力。而在上賽季,天津泰達徹底換了一種活法,「重主輕客」的戰略定位讓球隊在主場便砍下了30分的保級生死線,奧體中心除了輸給聯賽前三的恆大、國安與上港之外,其餘12場比賽9勝3平,魯能與蘇寧均在這裡翻船,泰達的主場的確不是「惹不起」。不過相對主場的強勢,泰達後半程8個客場比賽居然僅有1場勝利,其餘7戰全部落敗,客場蟲的特點也比較突出。而衛冕季的上海上港在失去武磊之後並未得到及時的進補,一來是當時轉會市場普遍溢價,二來是俱樂部對於新賽季的定位不夠明確,所以賽季初雙線作戰的上港一度在4後衛與三中衛體系之間不斷徘徊。但不論是呂文君、李聖龍,或是陳彬彬,均達不到武球王的得分高度,最終讓佩雷拉痛定思痛的決心變陣,上港由此進入了三中衛時代。除了季初「胡胖」的減重之殤外,作為BIG4球隊中傷病次數最多的球隊,上港這個賽季的傷兵滿營的確多了些,由此也開始出現部分媒體公開質疑佩雷拉高頻衝擊戰法的耗材成本問題。而在艾克森回歸恆大之後,夏窗加盟的阿瑙託維奇始終融入遲緩,戰術效果遠遠低於教練組的預期。最終單賽季第二次戰術重組失敗的上港後程乏力,在三強爭霸賽中逐漸掉隊,最終排名中超第三名。
天津泰達:戰術中軸線重組!
作為聯賽控球率第六高的球隊,天津泰達場均輸出11.5次突破(排名13位)和9.2次關鍵傳球(排名11位),每場比賽製造12.7次射門機會(排名第8位),球隊的機會創造能力並不弱。不過11.3%的進球轉化率跌至聯賽第10位,球隊的機會把握能力有待提升。而坐擁著中超最高的空中成功對抗數據,卻只在定位球得分中打進6粒進球,球隊的高空轟炸優勢並未得到客觀的體現,泰達的得分手段還不夠豐富。雖然進攻端對於外援的依賴已是中超聯賽的普遍現象,不過喬納森(13球2助攻)、華格納(12球2助攻)與阿奇姆彭(9球9助攻)三人的進球比重佔到了全隊的79%,是聯賽16支球隊中最高的。在外援主導的三叉戟身後,泰達的進攻策動核心是買提江(1球6助攻)與趙宏略(5助攻)。他們兩的存在,進一步解放了鄭凱木(4球1助攻)善於前插參與進攻的得分特質。
天津泰達場均輸出21.6次搶斷(排名第10)、9次攔截(第6)、19.3次解圍(第8)和3.3次撲救(第6),場均只給了對手11.9次射門機會,是中超排名第五少的。不過上賽季泰達一共丟了45粒聯賽失球,球隊12.6%的失球轉化率排名跌至第九,可見球隊的抗擊打能力還有待提升。而且從失球來看,泰達運動戰丟了32球,是中超排名第六多的球隊,可見他們的退防速度是存在一定問題的。一定程度上講,強調控球與主動進攻本就是一把雙刃劍,陣型的前移雖然能夠增強機會創造能力,不過防線身後的空檔也會越來越大。不過得益於超強的空戰優勢,泰達的定位球失球聯賽第2少,空中管制的能力還是蠻強的。上賽季施蒂利克的防線構架大概是杜佳鎮守龍門,榮昊-楊帆-劉洋-趙宏略從右至左。作為隊內綜防能力最強的球員,楊帆還輸出了隊內最高的搶斷數據(場均2.5次),以及最高的解圍表現(場均4.2次),攔截能力也是隊內第三多的球員,堪稱是泰達防盾體系的絕對中流砥柱。
泰達在今年失去了三位絕對的戰術核心球員,買提江遠走上港、楊帆加盟國安、華格納意外解約,泰達的戰術中軸線面臨徹底的重組。如果說樸韜宇的出現值得期待的話,那麼楊帆留下的空缺就真的是無人能補了。正如上文所言,楊帆是泰達防彈的中流砥柱,上頂防守的第一人,球隊防守彈性的關鍵所在。而不論是巴斯蒂安斯,或是免籤的雷騰龍,都達不到同樣的戰術效果。而且楊帆與買提江的離隊會引發一個連鎖反應,泰達的退防與壓迫效果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就人員配置來看,這個賽季的施蒂利克顯然需要在戰術打法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不然如果照搬上賽季的傳控理念,泰達將會在防守端吃大虧的。這裡也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泰達上賽季面對BIG5的成績是2勝8負,除了主場2-1險勝蘇寧和魯能之外,面對前3的球隊都被雙殺,球隊的硬仗能力還需要提升。至於火線加盟的肖智,的確是華格納離開的無奈之舉,35歲的老兵雖然精神可嘉,但無奈年齡太大,不可能達到後者的戰術效果。唯一值得期待的,可能是從申花加盟的劉若釩(21歲),希望這個賽季快速成長起來。
上海上港:強援加盟,戰力升級!
作為中超上賽季通過反擊進球最多的球隊,上港場均輸出13.3次突破(第七位)、9.9次關鍵傳球(第六位),場均製造13.1次射門,球隊的機會創造能力跌至第七位。不過數量不足效率補,上港上賽季的進球總數(62球)能夠排名第二,自然靠的就是冠絕中超的最高進球轉化率(16%)。如果大家覺得不夠直觀,我們不妨比較一下中超前三名球隊的這項數據,排名榜首的恆大進球轉化率是14.9%、排名次席的國安是12%,上港的優勢一目了然。作為上海上港的巴西雙子星,胡爾克(10球6助攻)和奧斯卡(9球13助攻)一直都是佩雷拉戰術體系的關鍵基石所在。在「武磊後遺症」初期,正是「歌王」李聖龍忽然異軍突起,在聯賽、中協杯和亞冠三線開花轟入5球。隨後在阿瑙託維奇遲遲找不到狀態的時候,又是李聖龍在季末連入4球,幫助球隊最終排名第三。至於夏窗空降上港的「大殺器」「肥瑙」(9球3助攻),不夠系統的備訓計劃,以及特立獨行的性格特徵,都讓他的融入顯得更加的漫長。不過奧地利伊布的機會把握能力依然犀利,即便是在鮮有打滿全場的情況下,阿瑙依然交出了9球3助攻的數據,他的進球轉化率(33.3%)甚至比離隊的艾克森(19.9%)還要高出接近13個百分點,終結能力不容置疑。唯一的障礙,就是自己的情緒管理。
上海上港上賽季的失球數只有26球,與國安並列中超第二少。上港場均輸出22.2次搶斷(第5多)、8.9次攔截(第7多)、20.4次解圍(第6多),場均只給了對手10.8次的射門機會(第3少),8.1%的失球轉化率是中超第三少,佩雷拉強調快速退防後的半場壓迫質量還是值得信賴的,但前提是犧牲了進攻端的投入。不過上港也有一項防守數據是比較辣眼的,上賽季球隊僅有60次撲救,是中超16支球隊中最少的。不過上賽季的上港幾乎被傷病潮把後場肆虐了遍,魏震、傅歡、蔡慧康、王燊超、艾哈邁多夫,佩雷拉拆東牆補西牆的各種忙活,顯然成為了中超最忙的補鍋匠。艾哈受制於上賽季的外援政策限制,更多的出現在亞冠賽場,蔡慧康一個人簡直忙不過來,這讓上港的腰位隱患越發凸顯。好在隊內「搶斷」最多的奧斯卡尚能反哺防守端,他充沛的體能有效閉合了上港腰位的戰術隱患。不過上賽季上港在逆境情況下的追分能力比較一般,8場先丟球的比賽,只拿到了1勝3平4負的成績。
冬窗上港從天津泰達免籤了買提江(1球6助攻),這也堪稱是一筆超值的轉會神操作。善組織、能拉邊、可傳中的新疆球王是泰達上賽季隊內關鍵傳球第二多的球員,而且他一度還是球隊搶斷次數最多的球員,能夠憑藉強大的跑動覆蓋能力給予對手足夠的壓迫限制。而全北現代的主力前鋒洛佩斯(27歲11球7助攻)在2月也順利空降上港,從他的技術特點來看,有速度、能帶球、敢突破、會傳中的洛佩斯是巴西比較典型的全能型前鋒。而且走位靈巧、善於穿插的洛佩斯並不喜歡佔據太多的球權,更多時候他都在作為一個球權過度的分皿器存在,關鍵時候也有著一腳不錯的做餅能力。冬窗加盟球隊的,還有長春亞泰的主力中衛於睿(27歲身高187Cm)。於睿的空戰優勢是非常突出的,曾經隨著亞泰在中超兩個賽季拿到過6球3助攻的表現。除了具備帶刀屬性之外,於睿在防守時上搶及時、攔截得力、解圍果斷,正面防守能力是非常強悍的。不過身側防守和轉身偏慢,這是高大中衛的通病,如何改善自己這方面的弱勢,將決定於睿在上港的未來發展空間。
預測陣容
戰術前瞻:泰達捉襟見肘,上港兵強馬壯!
雙方此役均無主力傷缺,不過泰達這邊的主教練施蒂利克(賽季結束退休)昨天才剛剛結束隔離,這個夏天一直都待在國外,球隊訓練一直都是遙控指揮,效果如何的確很難預測。在三名外援當中,阿奇姆彭和喬納森訓練正常,但巴斯蒂安斯7月24日才解除隔離,球隊此役的戰力捏合也是充滿憂慮。而上港這邊,阿瑙託維奇7月13日解除隔離,據說此役首發的可能性不大。不過胡爾克、奧斯卡、艾哈和洛佩斯一直都在隨隊訓練,依然能夠保證四外援的配置。需要注意的是,上港由於打了亞冠資格賽,買提江、洛佩斯等新援早已經完成了磨合期,球隊的戰力捏合效果顯然會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