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撐起老人的脊梁——脊柱外科專家錢列科普系列

2021-01-19 騰訊網

專家簡介:錢列,仁濟醫院脊柱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骨科博士,熟練掌握脊柱外科各種常規開放及疑難複雜手術(頸椎、腰椎、胸椎前後路減壓內固定手術)。

隨著社會老齡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摔倒逐漸成為每個家庭常見的問題。由於老年人往往存在較嚴重的骨質疏鬆,所以一旦摔倒可能會引發多種骨折,其中以脊柱壓縮性骨折多見。以往脊柱壓縮性骨折都以保守治療為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老年人做脊柱骨水泥手術已經是很普遍的事了,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椎體骨折和臨床上常用的骨水泥手術吧。

1. 什麼是脊柱壓縮性骨折?會對老年人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椎體壓縮性骨折給老年人帶來的危害有兩大方面,一是身體的損傷,二是心理的創傷。

身體的影響:首先表現在骨折區域劇烈疼痛和神經牽涉痛,表現為腰背痛、胸痛、肋骨痛和腹痛。再者骨折影響是身體活動受限,最常見是上床、下床和翻身困難。此外,由於椎體骨折時,椎體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於椎管內,使得脊髓或馬尾神經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嚴重者將導致癱瘓。

心理方面影響:疼痛和活動受限對心理創傷很大,表現為無助感和情緒低落,對生命感到失望,尤其是身邊的親人認為是小毛病,不注意病人的感受,病人有被忽視的感覺。根據文獻統計,美國每年椎體骨折50~75萬人,政府每年要花費150億美元。上海作為我國較早進入老年化社會的城市,由骨質疏鬆症和腫瘤引起的椎體壓縮性骨折日益增多,僅上海市老年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總患病率達21% (男15.58%,女23.45%),由此造成家庭和社會巨大醫療負擔。

2. 對於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鬆性壓縮性骨折,臨床上有哪些治療方法呢?

老年椎體壓縮骨折早期傳統的方法有:(1)保守治療,就是藥物加上臥床休養,這種治療方法對輕度壓縮的年輕的老年人有效;(2)常規外科手術固定(3)微創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缺陷:對高齡和壓縮程度重的病人不是最佳選擇,對於後者,臨床初步統計顯示,30%的病人癒合不良,長期臥床可導致壓瘡、肺炎、鈣流失加劇等併發症。60%的病人畸形癒合,表現為楔形變、駝背,導致脊柱不穩定,增加了再次骨折的風險。外科手術缺陷:老年人耐受性差,固定容易鬆動。目前臨床上對於高齡骨質疏鬆病人輕微外傷引起的骨質疏鬆性壓縮性骨折,多採用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 (PVP)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等微創手術治療技術。

1994年PVP被維吉尼亞大學率先介紹到美國,從那時起成為一種治療疼痛性椎體疾病的常用方法。PVP是在高清晰度的影像設備引導下,用細針經皮膚穿刺入骨折椎體,於實時透視下將骨骼粘固劑(骨水泥)注入病變椎體,增加椎體耐壓強度、提高脊柱穩定性,緩解或消除疼痛,預防椎體塌陷發生或發展的一項新技術。

而PKP技術則是PVP技術的改良與發展,在1999年伯克利的骨科醫生Mark Reiley研製出一種可膨脹性擴骨球囊,該技術在影像設備引導下,經皮細管穿刺椎體,先用球囊或撐開器將壓縮椎體撐高,在椎體內部形成空間,再於透視下將骨骼粘固劑(骨水泥)注入病變椎。這樣可減少注入水泥所需的推力,並且可以明顯恢復被壓縮椎體的高度。目前兩種方法都廣泛在臨床應用,主要用於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治療,尤其PKP技術越來越受到患者歡迎。

3. 微創手術治療有哪些優勢?

骨水泥是一種用於填充骨與植入物間隙或骨腔並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由於它的部分物理性質以及凝固後外觀和性狀頗像建築、裝修用的白水泥,因而得名。骨水泥注射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優勢:

精準:高清晰度影像設備引導。

微創:局部麻醉避免全麻帶來的額外風險,穿刺技術,無須切開,高齡老人也可以耐受。

恢復快:兩種方法治療後的臨床結果都取得了另人滿意的效果,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疼痛緩解率在90%以上,腫瘤性骨折疼痛緩解率在85%以上,90%以上的病人術後2天後即可下床活動。

總之,老年骨質疏鬆症椎體骨折一老年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病率高,常規開放手術創傷大病人不宜耐受手術,且術後內固定易鬆動,很難達到堅固穩定;而保守治療由於長期臥床易導致得褥瘡等併發症,且長期臥床後康復困難。椎體成型微創治療解決此類患者病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具有切口小,創傷少,恢復快等優點。只要遵從醫囑,合理的進行術前準備和康復訓練,「骨水泥」可以說是撐起老人脊梁的不二之選。

專家介紹:

錢列,仁濟醫院脊柱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骨科博士,熟練掌握脊柱外科各種常規開放及疑難複雜手術(頸椎、腰椎、胸椎前後路減壓內固定手術)。長期開展脊柱微創手術,並取得很好的效果。

擅長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脊柱畸形等脊柱疾病的診斷及以手術為主綜合治療;開展脊柱微創治療: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體成形治療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通道輔助下減壓固定治療腰椎退變性疾病等脊柱微創治療。

擔任

脊柱外科雜誌編委,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上海骨科分會脊柱微創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創傷骨科委員,中國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脊柱康復學組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脊柱傷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脊柱內鏡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脊柱內鏡學組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脊柱分會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脊柱畸形學組委員。

學術科研

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上海市科委等各級項目多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4篇,其中SCI收錄10篇;參編著作10部,其中《現代脊柱外科學》《頸椎外科學》《脊柱手術入路學》等脊柱專著已成為許多骨科醫師常用的參考書籍。

相關焦點

  • 咳嗽也能引起脊柱骨折?微創「骨水泥」撐起老人脊梁!
    長期從事脊柱外科臨床一線工作,形成了脊柱疾病微創治療的專業特色,對脊柱各類疑難雜症有獨到的診療經驗。擅長: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腰椎管狹窄症、頸椎病、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黃韌帶骨化症、 脊柱骨折外傷的常規和微創手術治療。在長期脊柱外科臨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手術風格,對各類脊柱疑難雜症有獨到的診療方案。
  • 城醫技術|脊柱關節外科應用經椎弓根骨水泥釘技術治療骨質疏鬆性...
    近日,城陽人民醫院脊柱關節外科成功應用經椎弓根骨水泥釘技術治療一例骨質疏鬆性骨折致脊髓壓迫病患者,取得滿意療效。1個月前,劉阿姨突感腰背痛,疼痛逐漸加重,本來可以活動的右下肢也逐漸失去知覺,甚至大小便都有些費力,到脊柱關節外科就診,李亮副主任醫師接診後,經過詳細查體、詢問病史,結合胸腰椎MRI等檢查,診斷劉阿姨為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並胸椎骨折。
  • 濟醫附院骨科兼脊柱外科主任孟純陽:仁心妙手鑄就健康脊梁
    孟純陽,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首屆名醫聯盟常務理事、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山東省科技創新人才、山東省臨床精品特色專科「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學科帶頭人、濟寧市首批知名專家等。
  • 探討脊柱外科熱點難點!山東省醫學會骨科疾病線上學術交流會舉行
    為深入探討脊柱外科領域熱點、難點問題,促進相關經驗交流,山東省醫學會於9月26日上午舉辦骨科疾病線上學術交流會。會議邀請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馬學曉,骨科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微創學組副組長、解放軍第九六零醫院骨病科副主任宋若先,骨科學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微創學組副組長、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劉新宇,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新與轉化學組青年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閻峻做客直播間進行專題講座。
  • 泰安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讓脊柱側彎患者挺直脊梁
    而現在中心醫院脊柱外科不但向脊柱「微」、「精」、「細」發展,同時也在不斷佔領「高」、「大」、「難」的脊柱側彎治療高地。入院後,邢女士通過一系列入院檢查,被初步診斷為「退變性脊柱側彎」。退變性脊柱側彎(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骨骼成熟以後,由於椎間盤及雙側椎間小關節等嚴重退變引發非對稱性椎間隙塌陷、椎體旋轉性半脫位或側方滑移在冠狀面上形成側凸(大於10°),在矢狀面上表現為腰椎前凸消失及節段性後凸。
  • 劉曉光——一個脊柱外科專家的家國情懷
    而他所帶領的北醫三院脊柱微創團隊近年來開展的以經皮脊柱內窺鏡為代表的脊柱微創技術,也居於國內外前列。在外科手術中,退行性胸椎管狹窄症的手術風險要比頸椎、腰椎相關疾患的手術風險高不少,尤其是它的致癱率相比其他手術高出很多。因此,有許多外科水平其實非常高的醫生,因為退行性胸椎管狹窄症高居不下的致癱率帶來的深深的挫敗感,而使自己手術時候患得患失。
  • 六旬老人摔了一跤脊椎四處骨折,醫生竟用這種「水泥」讓他重新站立
    摔「斷」了的脊梁2020 年的 5 月,對於張先生來說是迄今為止最難熬的一個月。60 餘歲的他因為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和抗炎藥,長期服藥的副作用讓他患上了嚴重的骨質疏鬆。5 月初的一天下午,如常騎電瓶車回家的張先生因駕駛問題不慎摔倒,當時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但是回家後,他發現自己的脊梁「斷」了。
  • 我院骨外科召開第二屆骨科沙龍暨椎體成形術專題討論會
    8月6日,我院骨外科第二屆骨科沙龍暨椎體成形術專題討論會在門診五樓小會議室召開。會議由紀委書記尤利亨主持,參加會議的有骨外科、胸外科、康復科、介入科等相關專業科室人員。於會專家對椎體成形術的手術指徵、禁忌症、手術技巧、併發症的處理及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等方面進行熱烈的討論。
  • 中美脊柱外科青年人才聯合培訓項目在北大人民醫院正式啟動
    2015年11月15日,中美脊柱外科青年人才聯合培訓項目啟動及揭牌儀式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杉、脊柱外科主任兼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海鷹教授,哈佛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脊柱外科Kirkham B. Wood主任、Thoms D. Cha教授、Louis Jenis教授及李國安教授共同出席啟動儀式。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挺直脊梁、不斷向前」的脊柱骨科
    目前已發展成以脊柱疾病為專業特色,技術全面為基礎的專科,已成功開展各種高難度、複雜脊柱手術,在實踐中重視中西醫聯合,每年收治病人3000例左右,開展脊柱手術接近2000臺,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和患者口碑,成為華南地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脊柱專科。此外,骨傷中心二骨科(脊柱骨科)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骨傷學科臨床教學基地,每年培養大量中醫骨傷學科優秀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
  • 罕見:漣源老人腸子卡進腰椎命懸一線 點讚:10科專家合力救治妙手回春
    臨行前 , 李爺爺和家人找到婁底市中心醫院15病室脊柱外科主任陳良龍博士等醫護人員 , 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 就在5個多月前 , 李爺爺竟因為腸子卡進腰椎間隙這罕見的病症一腳踏進了鬼門關!經過婁底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普外科等10科專家的聯手救治 , 李爺爺又得以重生!
  • 金城脊柱微創論壇暨甘肅省醫師協會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會議在甘肅...
    論壇現場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11月28日,「金城脊柱微創論壇暨甘肅省醫師協會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會議」在金城蘭州召開。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張志明教授致辭近年來,隨著基礎研究的進展、工具器械的改良、診療水平的提高,脊柱外科領域疾病的診治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快速發展。我院骨科同事以本次會議為契機,主動與上級醫院專家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廣徵博採,以技術為紐帶,堅持科技創新,在脊柱相關疾病治療方面實現互通互聯,全面提升我院骨科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為保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 常德一醫腦科中心與全國著名神經脊柱外科專家開展交流活動
    紅網時刻常德8月26日訊(通訊員 楊增)為打造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的學科,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科中心神經脊柱亞專科與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脊柱脊髓學組副組長,國際內固定脊柱學會(Ao Spine)國際講師、中國地區首席教育官,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博士生導師陳春美教授開展深度合作
  • 罕見:漣源老人腸子卡進腰椎命懸一線
    罕見:漣源老人腸子卡進腰椎命懸一線 點讚:10科專家合力救治妙手回春 臨行前,李爺爺和家人找到婁底市中心醫院15病室脊柱外科主任陳良龍博士等醫護人員,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就在5個多月前,李爺爺竟因為腸子卡進腰椎間隙這罕見的病症一腳踏進了鬼門關!經過婁底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普外科等10科專家的聯手救治,李爺爺得以重生! 漣源老人腹痛輾轉求醫數日未排便 李爺爺今年73歲,家住漣源農村。
  • 國際脊柱外科專家陶惠人教授受聘為西安大興醫院骨科名譽主任
    7月24日,國際脊柱外科專家,原第四軍醫大學(現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陶惠人教授骨科名譽主任聘任儀式在西安大興醫院舉行。會議由張貴和副院長主持。「陶惠人教授打開摺疊人生的高度,就是大興醫院的明天!」
  • 國家級頂尖脊柱外科專家齊聚深圳,共同研討脊柱畸形治療!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柯澤楷 2020年11月1日,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脊柱外科專業委員會主辦,深圳大學總醫院承辦的「深圳脊柱畸形高峰論壇」暨廣東省繼續教育項目「脊柱畸形診治技術最新進展學習班」、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項目在深圳舉行
  • 突發劇烈腰背部疼痛,警惕脊柱轉移性腫瘤
    放化療為姑息治療手段,疼痛緩解率約為60%,一般兩周後起效,但不能改善因腫瘤破壞而造成的脊柱不穩,甚至延緩骨的癒合。 開放性外科手術方式多為病灶刮除聯合內固定,對出現惡性脊髓壓迫症候群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其因創傷大、併發症率高、恢復時間長等缺點難以被患者接受。
  • 罕見:漣源老人腸子卡進腰椎命懸一線|莫崖冰|婁底市中心醫院|腰椎...
    罕見:漣源老人腸子卡進腰椎命懸一線點讚:10科專家合力救治妙手回春(患者與醫務人員握手致謝)12月14日,李爺爺即將康復出院了。臨行前,李爺爺和家人找到婁底市中心醫院15病室脊柱外科主任陳良龍博士等醫護人員,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脊柱外科開科啦!
    為了更好地診斷和治療脊柱脊髓疾病,促進神經脊柱專業發展,在醫院各級領導和行政後勤部門的支持下,經過緊鑼密鼓地籌備,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神經脊柱外科於2020年10月22日正式開科,並於即日起收治患者!
  • 半島都市報:青大附院嶗山院區脊柱外科主任西永明——德藝雙馨,助...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李珂西永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導師,脊柱外科嶗山院區病區主任。青島市優秀青年醫學專家,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國家衛生健康委首屆「醫德風範 傑出青年」,「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全國「中青年十佳骨科醫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