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給騰訊MLB。
隨著運動家遊擊手馬庫斯-西米恩將球船向二壘,封殺了紅襪一壘跑者安德魯-貝寧坦迪,全場觀眾歡呼雷動,老捕手喬納森-盧克羅伊第一個衝上來,然後是一壘手馬特-奧爾森以及所有隊友一擁而上,主角肖恩-馬奈亞被圍在中心瘋狂慶祝,因為這名26歲的年輕投手剛剛完成了大聯盟歷史第297場「無安打比賽。」
按照規則,一名投手或幾名投手,至少投完九局,未被敲出任何安打的比賽,便可算作一場無安打比賽,其中隊友失誤、四壞球報送和觸身球等等都無法破壞一場無安打比賽。職棒大聯盟自從1876年以來一共143個賽季裡,一共出現過297場無安打比賽,粗略算下來,平均每個賽季兩次左右,看似完成難度極高,但出現的規律可以說是毫無規律可循,有時候連續兩個月出現,有時候隔著兩年都難以出現。
完成無安打比賽的球員們
史蒂夫-卡爾頓、羅傑-克萊門斯、唐-薩頓、湯姆-格拉文、特雷沃-霍夫曼、格雷格-馬杜克斯、佩德羅-馬丁內斯、約翰-斯莫爾茨等等等,這些令我們耳熟能詳名字,第一個共同點是他們均是入選了棒球名人堂或差點入選名人堂的偉大投手,但第二個共同點卻是,終其漫長職業生涯受人敬仰,他們卻從未投出任何一場無安打比賽,多少有些抱憾退役的意味。
215人完成過一次無安打比賽
——完成無安打比賽的球員當中,有無名小卒,也有名人堂投手,其中就有24名名人堂投手只完成過一次無安打比賽。
——曾在1992年以終結者身份贏得MVP的運動家終結者丹尼斯-埃克斯利,1997年在印第安人剛出道時曾以先發投手的身份完成過一次無安打比賽。
——威爾遜-阿爾瓦雷斯在21歲,職業生涯的第二場比賽就完成了生涯唯一一場無安打比賽,隨後此人籍籍無名,生涯只入選過一次明星賽而已。
——2007年紅襪的克雷-巴克霍爾茲在職業生涯的第二場比賽也完成了生涯唯一一場無安打,出道即巔峰,本以為前途光明的「八扣子」也逐漸消失在人潮中。
——2010年響尾蛇的德國投手埃德溫-傑克遜投出149球完成無安打,這是有球數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31人完成2次無安打
——巨投蘭迪-詹森曾在1990年和2004年為水手和響尾蛇完成無安打比賽,跨度長達14年。
——效力辛辛那提紅人的荷蘭人約翰尼-範德米爾曾在1938年6月11日和15日連續兩場先發投出無安打比賽!這可能又是一個幾乎無法打破的紀錄。此人也因此得了「雙無安打」的綽號。
——除了此前提到的諾蘭-萊恩和範德米爾以外,阿利-雷諾茲(1951)、弗吉爾-特拉克斯(1952)和馬克斯-謝爾澤(2015)曾在單季常規賽兩次完成無安打。
——英年早逝的「外科醫生」羅伊-哈勒戴曾在2010賽季投出兩場無安打比賽,一場是來自常規賽中的「完全比賽」,另一場則是對陣紅人的國聯分區賽,沒錯,能完成季後賽無安打比賽的神跡,也只能是哈勒戴這種級別的投手了。
——野茂英雄是唯一一名兩次完成無安打比賽的亞洲投手。
——史上僅有五名球員分別在美聯和國聯完成無安打比賽:諾蘭-萊恩、賽-揚、蘭迪-詹森、野茂英雄和吉姆-邦寧,而最後的邦寧不僅入選了名人堂,還在退役後從政,成為甘迺迪時期的國會參議院。
——前紅襪捕手傑森-瓦裡泰克和前費城人捕手卡洛斯-魯伊茲均是作為捕手接到過四場無安打比賽,兩人深厚的配球和指揮功力可見一斑。
拉裡-科科蘭、賽-揚、鮑勃-費勒——3次
作為大聯盟剛剛成立時的上古巨星,科科蘭曾在19世紀末完成三場無安打比賽。「颶風」賽-揚作為歷史勝投王,曾為克利夫蘭印第安人的前身蜘蛛隊完成一場無安打,隨後加盟紅襪後,又在接近40歲的時候為紅襪奉送了兩次無安打表演。而作為印第安人史上最偉大的投手之一,「子彈」鮑勃-費勒用其無比鋒銳的速球,也在四五十年代完成過三次無安打比賽。
桑迪-庫法克斯——4次
作為史上最偉大的左投之一,史上最年輕入選職棒名人堂的球員,庫法克斯只在大聯盟效力過12個球季,巔峰期也僅僅是25歲到30歲,從1962年到1965年短短的幾個賽季內,庫法克斯連續四個賽季完成無安打比賽,大都會、巨人、費城人、小熊成了倒黴蛋,若不是手臂傷病太過嚴重,這名猶太投手的無安打場次絕不可能僅僅只是4場。
諾蘭-萊恩——7次
擁有無數榮譽加身的諾蘭-萊恩先生,從19歲投到46歲,「常193青樹」在職棒大聯盟效力了27個賽季,讓他足足累積了7場無安打比賽!1972賽季加盟加州天使隊並逐漸步入巔峰期的萊恩已然送出了9場完封勝,然後進入1973季先是在五月中旬對陣堪薩斯城皇家的比賽中完成生涯首場無安打比賽,兩個月後又在對陣底特律老虎的比賽中再度上演神跡,並在1974季和1975季各完成一次驚人演出,這名球速爆裂且體能充沛的巨投,在三十歲之前已然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加盟休斯敦太空人的第二季,也就是1981年,萊恩投出生涯第五場無安打比賽,超越桑迪-庫法克斯成為大聯盟無安打比賽最多的球員。1989年萊恩加盟了生涯最後一支球隊、並在未來買下這支球隊的股份——德州遊騎兵,而1990年和1991年,年過四十的萊恩仍是送出兩場投球超120球的超級比賽,將自己的無安打場次定格在7場!前無古人,後也很難有來者。考慮到萊恩的所有無安打比賽均是1968年投手丘降低以後完成的,這成就更加偉大。
團隊無安打比賽
除了天神下凡般的個人演出以外,大聯盟歷史上還出現過11次多人聯手完成的團隊無安打比賽。
1917年,「球神」貝比-魯斯效力紅襪時還是一名專職投手,對陣華盛頓參議員隊的比賽中貝比-魯斯上場便四壞球保送了一位打者上壘,立刻與主裁發生爭執的魯斯被罰出場,臨危受命的厄尼-肖爾不僅製造雙殺打解決了壘上的跑者,還一路大殺特殺,用「完全比賽」的方法解決了所有26名打者。魯斯不負「球神」之名,以完全抱大腿的戲劇化形式完成了史上首場團隊無安打比賽。
由於未被擊出安打的球員通常不會被換下,所以接下來一次團隊無安打比賽直到1967年才重現江湖,隨後五十年裡教練對投手的使用更加的科學和理性,團隊無安打比賽才逐漸多了起來。
2003年費城人的羅伊-奧斯沃爾特、皮特-門羅、科克-薩爾盧斯、布拉德-利吉、奧克塔維奧-多特爾和比利-華格納六人聯手完成無安打比賽,人數創下歷史之最。2012年水手隊也曾完成過六人接力的壯舉。
最近一次團隊無安打比賽是2014年,仍是費城人隊,科爾-哈默爾斯108球投完前六局,隨後傑克-迪克曼、肯-賈爾斯和喬納森-佩帕邦一人一局搞定所有打者。
完全比賽
英文中「完全比賽」的說法是「Perfect Game」,直譯過來就是「完美比賽」。顧名思義,相比於無安打比賽,完全比賽中也不能以四壞球保送等形式讓打者上壘,必須是「來一個幹掉一個」。歷史上僅有23場完全比賽的誕生,大概平均每六個賽季才出現一次,而且沒有任何一名投手能做到超過一場完全比賽,要知道面對大聯盟級別的打者,27上27下著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上世紀李-裡奇蒙德和約翰-沃德在1880年相繼完成完全比賽,可由於難度太高,這一等是直到1904年賽-揚的出現才再度完成完全比賽。1968年以前大聯盟擁有超過20公分的高聳投手丘,投手本身牛高馬大,如此高點來球造就了投手壓制力一流打者頻頻出局,比分奇低的「難看比賽」,可很奇怪的是,在這之前完全比賽出現的頻率並不高,反倒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不到20年光景,大聯盟已經出現過7場完全比賽,其中包括菲利普-亨博、馬特-凱恩和「國王」菲利克斯-埃爾南德斯在2012賽季完成過三次完全比賽的壯舉。
球隊無安打比賽
歷史上哪只球隊奉送的無安打比賽最多?洛杉磯道奇!由於歷史悠久,庫法克斯個人貢獻了四次,加上2014年克爾肖和約什-貝克特單季兩次,道奇的25場無安打比賽要遙遙領先大聯盟。
波士頓紅襪和芝加哥白襪以18次居於次席。前文說了紅襪同樣是聯盟創始球隊之一,紅襪擁有史上首次團隊無安打,加上賽-揚、野茂英雄等大投手的支援,18次無安打並不奇怪,只是現在紅襪還有一個月時間,不然距離上次瓊-萊斯特的無安打比賽,快要過去十年了。
白襪隊並非是一支擁有頂級投手歷史傳統的隊伍,但總能有些無名之輩在某一天撞大運一次次地意外完成無安打比賽,其中馬克-伯爾利在十年前貢獻兩次無安打成為了最大的功臣了。
印第安人隊貢獻14次無安打比賽,聯盟第八多,但距離倫-巴克的完美比賽過去快要37年了,近年來人丁興旺的投手輪值,也未能為印第安人打破「乾旱期」。
作為大聯盟歷史最偉大的球隊,紐約揚基隊一直信奉的「炮轟解決問題」,所以在投手並沒有太多歷史傳統的情況下,11次無安打比賽已然不少了。
聖地牙哥教士建隊49年,沒有任何一場無安打比賽,而且屢次經受差一個出局被破功的慘劇。
特殊無安打比賽
1940年,鮑勃-費勒在印第安人賽季揭幕戰便完成了無安打比賽,史上唯一一次揭幕戰無安打比賽。而野茂英雄在2001年4月4日賽季第二場比賽中投出無安打,這是史上日曆年上最早的一次。
由於賽季最後一日很多球隊無心戀戰,導致史上有5次賽季最後一日的無安打比賽,最近一次來自2014年國民隊的喬丹-齊默曼,而一年以後馬克斯-謝爾澤在十月完成了史上最晚的一次常規賽無安打比賽。
史上共有22名新秀完成無安打比賽,除了此前說過的威爾遜-阿爾瓦雷斯和巴克霍爾茲以外,2015年克裡斯-海斯頓是最近一個以新秀身份完成無安打比賽的。
1964年休斯敦小馬點45隊的肯-詹森在九局比賽裡投出無安打,但由於隊友連續的失誤,導致球隊輸球,詹森也成為了歷史上首位投出無安打比賽卻輸球的球員。
無安打比賽為什麼那麼難?
先來做一筆算術題,如果說每名大聯盟打者的打擊率為0.26,那麼也就是說投手有0.74的機率讓對手無法擊出安打,看上去很高,但要連續讓27名打者無法擊出安打,粗略一算,大概是0.3%的機率,可事實上現今大聯盟比賽完成無安打比賽的機率只有0.082%,怎麼就這麼低?
上到美國職棒大聯盟,下到隨便哪個國家的小學生比賽,只要是六局過後,先發投手還未被擊出安打,隊友們便會開始「孤立」投手,而且決口不提「無安打比賽」幾個字,此乃棒球場上最基礎的迷信,投手通常會受到賽場內外極大的施壓。而回到球場後,由於一名投手投到六七局,用過百球後,體能和手臂幾乎是強弩之末,很難再保持開場時的球威。至於對手,被完成無安打比賽算得上是個不小的恥辱,所以在比賽末段,對手會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非要擊出安打不可。所以在精神壓力、體能和對手的三重壓力下,投手通常便很難跨過這道坎。
除了本場無安打比賽以外,運動家投手肖恩-馬奈亞本季另外四場先發中,有三場是至少投滿7局且僅丟1分,可以說這場無安打比賽,是對馬奈亞進入職業生涯年的一場褒獎,可完成這項壯舉,實力是唯一的要求嗎?
此前說過,許多偉大投手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無安打比賽,而且如果您看過足夠多的無安打比賽,您就會發現,似乎經常會在第八局或第九局,隊友們總能奉送一次超美技防守,所以成大事者,除了個人實力、隊友支持以外,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於——運氣。
無安打比賽果真是一項可遇不可求的無上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