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結束後、成績公布前的這段時間,有兩件事鬧得沸沸揚揚, 一件是預估錄取分數線,另一件是各種版本的押中高考真題,尤其是後者,不停見之於各類媒體。一些培訓機構和教輔機構,更是把押中多少分的高考真題當作重磅宣傳資本。
總之,一時間關於押中高考題成了圈內最熱門話題,那麼,高考試題真能被押中嗎?高三老教師:別信,沒有那個可能性,且看如下分析——
1、高考題的創造性,遠非一般題目所能比
就目前來看,關於理綜1卷物理最後一道大題、江蘇卷英語完形填空的爭議最為明顯。但是在筆者仔細研究這兩道題後,可以肯定地說:這不算押中真題,而只是相似。相似和完全一致是兩個概念,高考題是圍繞著考綱中給出的考點命制的,一個考點會有很多種考查方式,相似屬於正常。
而且,當你仔細研究這些所謂的押中的題目後,就會發現,兩者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具體的思維模式上,要求不會一致,高考題更具有創造性,也就是考生常說的:高考題就是有些特別,看上去會做,但又特別靈活,要完全做出來並不容易。
2、高考真題有它的開放性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語文作文題目嗎?漫畫最後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這幅漫畫在高考前一個月的時候就在媒體上廣為流傳,難道命題人員就沒有發現嗎?肯定不會,只是他們認為這並不影響考查效果。
同樣的,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也是高考詩歌鑑賞真題,但這首詩《唐詩三百首》中就有,估計背下來的考生就有不少。然而,等你看了這道題的考查題目後會發現,就算你背下來還是不會回答給出的問題,或者高質量回答出。
看上去相似,實際上差別很大,這是高考真題的厲害之處,也是它的難度所在。我敢說,就算有學生考前做過了理綜卷上的那道物理題,高考時的這道「孿生題」很有可能依然不會做。
3、高考題命制中的強大查重功能,足以避開真正的「押中」
很多人都認為高考題在高考前三個月就命制好了,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個時間很有可能是考前十天左右,因為高考試題的印刷速度非常快,考前印製能來得及;另外的原因是查重——如果真有模擬題和高考真題完全一致,畢竟這種可能性是有的,那麼高考題就會換掉該題。
高考是國家考試,擔負著為國選材的重任,試題的科學性、嚴謹性都是不容懷疑的;高考試題是一個團隊的智慧結果,這一點遠非模擬題能比。如果我們把所謂的押題看成是趣味性的話題,這無妨,要是較真起來就意義不大了。
作為即將要面對高考的學子、家長,希望不要被押題迷惑雙眼,而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培養好高考所需的能力,特別是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必能順利做出高考題,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