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俗話也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有些時候,好的主意、方法是別人想出來的,所以,你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當然,聽取他人的意見,並不等於採納他人的意見,主意還是要自己拿,決定還是要自己下,只是強調走自己路的同時,適當聽取別人的意見。具體而言,做人,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要懂得以下六種聽取他人意見的智慧,來學習下吧。
一、做人,要克服固執已見的毛病
做一個有主見的人,當然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有主見並不是說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在別人的意見確實合理也確實對自己有利時,就一定要能接受,否則就是固執已見了,而固執己見,是做人最大的一個毛病和缺陷。
二、三人行,必有我師
早在兩千多年,孔老夫子就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揭示了這樣一個做人的道理,生活中從來不缺少可以為我們提意見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向別人學習,多聽別人的意見,從中吸取有益的部分,拋棄有害的部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只有不斷學習,善於聽取,才能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當然,聽別人的意見就要能聽其合理的部分,一些人的一些意見往往有好有壞,有合理有不合理的,這就需要我們要能有選擇地聽取。
三、眾人拾此火焰高,要多聽聽眾人的意見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做人千萬不能獨斷專行,要多聽聽眾人的意見,儘管你可能比他們每個人都聰明,都有能力,但是,他們每個人也總有著你沒有的優點,能提出你所沒想過的想法,所以,切不可剛愎自用,不把他人的意見當回事。
四、走自己的路,也聽聽別人怎麼說的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名言影響了很多人,特別是追求特立獨行的年輕人。這句話固然很有道理,但顯得過於絕對,因為別人說的假如是好的意見,哪怕再刺耳,再不中聽,也還是要用心聽聽的。太過追求特立獨行的人,要麼是天才,要麼是因為社會閱歷還不夠豐富,摔的跤還太少,碰得壁還不夠重,而天才永遠是少數。一旦栽了幾個大跟頭,多碰幾次壁,就會發現,「聽人勸,吃飽飯」,這句老話才更有道理。
五、聽取別人意見,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個人再聰明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把事情考慮的完美無缺,總有自己沒有把握好的地方,而且,常常是身處危險之中卻不能自知,這時,旁觀者的意見往往能使你促醒,更好地保護自己。
六、不恥下問,不如你的人,也可能會想出你想不出的主意
聽別人意見不能擇人而聽,請教別人不能太注重對方身份高下,要對事不對人,只要是好的意見,都可以聽聽。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思考模式,他們的主意的確比較多,建議也的確比較好,對大局的了解也比一般人清楚,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有些時候,不如你的人,也可能會想出你想不出的主意,所以,也要多多諮詢,不恥下問。(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