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朱塞佩·塔蒂尼

2021-02-08 MU藝術生活研究所

朱塞佩·塔蒂尼

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中文名:

朱塞佩·塔蒂尼

外文名:

Giuseppe Tartini

出生日期:

1692年4月8日

逝世日期:

1770年2月26日

職    業:

作曲家、小提琴家

出生地:

威尼斯共和國,皮蘭(現斯洛維尼亞境內)

代表作品:

《魔鬼的顫音》

所屬時期:巴洛克時期



在十八世紀前半葉義大利的小提琴音樂文化世界,塔蒂尼理所當然地高高站在集當時表演創作精華大成的盟主地位。 在塔蒂尼的音樂和性格裡往往可以分析出不少浪漫主義的成分。「他特具的藝術家天性是那種熱騰騰遏制不住的激動和夢想。心潮滾滾,忽爾樂入天堂,忽爾苦入地獄,心情轉變總是那麼突如其來,使人難以揣測。正因為他吸取了科列裡、維瓦爾第、洛卡臺利、威拉契尼、傑米尼亞尼以及其他前輩和同輩大師們的心得,之後把它們熔鑄成完整雄強的統一體,所以他的演奏藝術顯得是經過移山倒海,另有自己的天地。他藝術中所表現的意境深遠,善於變幻,不拘一格——既有奏鳴曲《被遺棄的達朵》(達朵是傳說中迦太基的女王和建國者)裡溫柔至極的抒情,又有奏鳴曲《魔鬼的顫音》裡烈火般的激情,既有A大調賦格曲中那種輝煌的競奏,又有巴羅克時期吟誦式柔板中那種莊嚴的哀悼,聽了使人感到十分驚訝。



因其終身孜孜不倦的努力,博採眾長,綜合了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音樂元素。例如德國音樂豐富的樂思和對位藝術,義大利弦樂音樂,特別是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簡練的主題、清晰的和聲布局、持續連貫的節奏,法國羽管鍵琴生動的織體、法國歌劇序曲鮮明的色彩和對旋律的裝飾,形成既具有個人特徵,又有國際性的音樂風格 。


從未進入學校修習任何音樂方面知識的塔蒂尼,是個完全靠自修學習的音樂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不僅創立了一所教授小提琴為主的學校,還培養出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據估計,他創作了近140多首的小提琴協奏曲及奏鳴曲,還有為數不少的三重奏;代表作品為《魔鬼的顫音》。


義大利作曲家塔蒂尼是巴洛克末期與古典前期小提琴音樂的代表人物,他曾經寫了許多表現小提琴技巧的器樂作品,他本身也是歷史上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塔蒂尼年輕時也做過許多荒唐事,例如,原本父母安排他進大學攻讀法律,但他卻執意放棄法律轉而學習作曲;還沒成年就與紅衣主教的親戚互訂終身私奔去了,原本他們打算逃到天涯海角,養幾隻小雞、小鴨安度餘生,後來卻只能躲到教堂裡避難。為愛走天涯期間他仍不忘鑽研小提琴演奏技巧,並拜名師門下學習作曲。

關鍵詞:


第一樂章:鬱鬱寡歡、沉靜哀傷;

第二樂章:飛揚奔放、流暢自然;

第三樂章:悲傷的小嘆息;

第四樂章:變化多端的樂段,情感豐富、技巧極為困難



神明託夢或在夢裡與靈魂對談這一類的「靈異事件」果然其來自有。早在三百多年前,巴洛克時代的塔蒂尼先生就曾經在夢裡面與魔鬼「交流小提琴的演奏技巧」,醒來後他怕大家以為他在「做夢」,還把這個「人與魔的交流心得」仔仔細細譜成了樂曲呢!


那晚塔蒂尼多喝了幾杯,昏昏沉沉地進入夢境後不久,便遇到一個鼻子尖尖鬍子翹翹,手裡還拿著一把小提琴的黑衣魔鬼要來跟他打擂臺,塔蒂尼不相信魔鬼的演奏技巧能勝過他,沒想到黑衣魔鬼竟當場示範了一段充滿雙音與三重音的高難度樂段,其中的顫音必須在兩條或三條弦上同時拉出,技巧之艱澀與完美「幾乎不是能達到的!」塔蒂尼聽完之後嚇出一身冷汗醒了過來,他拿起五線譜憑著模糊的記憶寫成了這首G小調《第四號小提琴奏鳴曲》,別名《魔鬼的顫音》。事後他把這首曲子拉給朋友聽,並向他轉述這個事件:「我感到迷惑、震驚,幾乎喘不過氣來,醒來後我抓起小提琴要追回夢中魔鬼的音樂卻徒勞無功。雖然這首《魔鬼的顫音》奏鳴曲無疑是我寫過的最好的作品,但比起夢中魔鬼演奏的樂段,還相差甚遠。


《魔鬼的顫音》共有4個樂章,第一樂章鬱鬱寡歡、沉靜哀傷;第二樂章氣氛一轉為飛揚奔放、流暢自然;第三樂章又是一個悲傷的小嘆息;第四樂章則是一個變化多端的樂段,情感豐富、技巧極為困難,要面面俱到地演奏好每個環節頗為不易,果然是「魔鬼」的冥想之作。塔蒂尼為後代無數小提琴演奏者留下了魔鬼示範的顫音,演奏者若沒下過一番苦工夫,實在難以跨越其門檻,完美地呈現這首樂曲艱澀完整的演奏技巧。

感謝色彩特別的你能和我在此相遇

Thank you for reading!:)

《魔鬼的顫音》

Lev Oborin _ David Oistrakh -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B_g5 _The Devil's Trill_ -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B_g5 _Devil's Trill_ (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B_g5 「魔鬼的顫音」)

僅簡單推薦了個人喜歡的部分樂章和部分資料,大家喜歡的話歡迎繼續對音樂家及其作品進行更多了解!

MU藝術生活研究所

相關來源侵權刪除

Bilibili :MU幕深

相關焦點

  • 朱塞佩·圖奇,「藏學之父」鮮為人知的行跡 | 事跡
    1948年,朱塞佩·圖奇(Giuseppe Tucci)最後一次進藏,在日記本裡,他留下了上述字句。1948年8月,朱塞佩·圖奇最後一次進藏,在拉薩與一位地方長官留影。義大利亞非研究院/IsIAO 圖朱塞佩·圖奇的名字與喜馬拉雅這個地名緊密聯繫在一起,他是上個世紀最鮮為人知,也是最博學的探險家之一。
  • 庫客現場 | 朱塞佩·威爾第的《法爾斯塔夫》
    2018年7月2日 19:30朱塞佩·威爾第《法爾斯塔夫》敬請期待www.kuke.com朱塞佩·威爾第1813年出生在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村子,父母在村裡開了一家小賣部,他們也沒有受過教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 十九世紀義大利畫家朱塞佩·德尼蒂斯作品欣賞
    Breakfast in the Garden - Giuseppe de Nittis 花園早餐 朱塞佩·德尼蒂斯(1846年2月25日
  • 塔蒂尼《魔鬼的顫音》| 用靈魂與魔鬼交易來的炫技名曲
    傳說塔蒂尼經常夢想學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有一次在夢中向魔鬼出賣了靈魂,用來交換琴技,於是魔鬼給他演奏了一段優美的曲子。夢醒之後,塔蒂尼憑記憶把這首曲子記了下來,便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這首曲子,由於曲中有很多優美而又極具難度的顫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顫音》。還有另外一個傳說是,塔蒂尼在夢中為樂隊招聘小提琴手,魔鬼來應聘,要求以靈魂為報酬,塔蒂尼要考他,他就給塔蒂尼拉了一首曲子。
  • 小鬍子胡塞佩·德·裡貝拉,17世紀西班牙暗色調主義畫家
    胡塞佩·德·裡貝拉,也被叫做小鬍子,25歲起便榮任那不勒斯總督的宮廷畫家。是一位17世紀西班牙紫金色黑暗派、卡拉瓦喬主義畫家及版畫家,出生於出生於克薩蒂瓦,生於1591年,卒於1652年。胡塞佩·德·裡貝拉尤其崇拜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提香。另外,17世紀卡拉瓦喬的藝術觀念和明暗畫法,對他影響尤為直接和深刻。
  • 呼吸肌訓練 (訓練方法 chapter1)
    呼吸肌訓練方法(chapter1) - 常見的訓練方法methods of respiratory muscles train (chapter1
  • 卡西法火焰 chapter-5
    -連載中-往期篇章卡西法火焰 chapter-1卡西法火焰 Chapter-2>卡西法火焰-chapter 3卡西法火焰 chapter-4
  • 豆瓣最高9.4分!這20部口碑電影才是真正的「意式風情」
    NO.11 最佳出價 The Best Offer 導演: 朱塞佩·託納多雷 編劇: 朱塞佩·託納多雷 主演: 傑弗裡
  • 9月4日AC米蘭新聞15則
    4.一些中間人向ac米蘭推薦他的經紀人朱塞佩·裡索提議他去米蘭擔任多納魯馬的後備角色。10.布拉希姆·迪亞茲的經紀人佩德羅·岡薩雷斯對接受採訪表示:「在馬德裡,他們沒有給他提供所需的空間,尤其是他所需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