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壇深度 |「歐洲中國隊」?兩招完成蛻變,英格蘭拒絕被碰瓷

2020-10-12 球玩意兒
  • 勒溫、考迪、丹尼·英斯三人紛紛貢獻國家隊處子球,英格蘭在最新一場國家隊比賽中3-0完勝威爾斯。
  • 曼聯右路鐵閘萬比薩卡在社交媒體偷偷改掉自己的國旗頭像向索斯蓋特施壓,但恐怕只能淪為一場鬧劇。
  • 德轉10月11日剛剛更新的國家隊身價榜,英格蘭力壓法、德、巴、比等一眾豪強,雄踞榜首。

有人說,這就是「三喵」真正蛻變成「三獅」的力證。

是的,你可以說只是一場友誼賽,對手也不過是實力平平且明顯已走上下坡路的威爾斯,贏一場球能代表什麼?

也是,一個右後衛位置供應充足,不代表其他位置同樣能有深厚的人才儲備。

同樣的道理,英格蘭球員的身價自從轉會市場誕生那天起就一直是公認的虛高,身價也從來都不代表球隊的實力。

但是,說得再多,你也很難否認,這一支英格蘭,的確一直在進步。

曾經被段子手們冠以「歐洲中國隊」頭銜的英格蘭,已經再也不是那個可以戲謔的對象了。

其實和過去很多所謂的黃金一代、超白金一代類似,現在這支英格蘭隊還沒有拿到什麼像樣的榮譽,球隊中也有不少球員正遭受質疑。

但我們之所以認為英格蘭已經不同往日,也不是張嘴就說。至少從青訓系統的搭建、戰術體系的革新和球隊管理的改變這三個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英格蘭正在邁向世界最頂尖的水準,但也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

2011年,英格蘭青訓的分水嶺

首先要說的,是英格蘭近年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青訓。

熟悉球玩意兒的朋友相信都有印象,我們對青訓這個話題,一直十分關注,也一直都強調青訓對於一支球隊的重要性。無論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不例外。

之前我們曾經深度分析過歐洲青訓聖殿拉瑪西亞的衰退和切爾西的後來居上,講過巴黎、曼聯等豪門的迷失和走過的彎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回顧這些精彩內容:

在當今足壇,要說青訓最出色的國家,主要有這幾個:

  1. 法國:目前處於人才井噴期,這其實相當於法國的足球人口紅利期。大量的非裔、南美裔移民及其後代撐起了法國足球的半邊天,這和上世紀開始的移民潮和法國足協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系統有很大關係。
  2. 德國:早些年充斥著東歐移民後裔的德國國家隊,在某種程度上和法國一樣,都吃到了民族大融合和移民潮的紅利。但和精細化培訓的法國青訓體系不同,德國對年輕球員的培養在某段時間內就像是批量生產模式,成材率高,但難免也會被詬病模式僵化和扼殺天性。
  3. 巴西:你不得不承認,足球就是一項對天賦要求極高的運動,青訓系統遠沒有歐洲列強完善的巴西還能源源不斷地向足壇輸送大批人才,靠的就是源源不斷天生天養的街頭足球少年。

當然了,巴西國內俱樂部的青訓系統也在不斷完善,但在系統化培訓和在街頭展露天性兩者之間的矛盾,反倒成了巴西人新的困擾。

至於本文的主角英格蘭,情況和德法巴等國又稍有不同。

一方面,英格蘭有天然的優勢:足球人口多。

如果說街頭足球是巴西足球的命脈,校園足球是日本崛起的秘訣,那麼社區足球就是英格蘭(乃至整個英倫三島)獨一無二的武器。根據Statista統計的數據,在英格蘭大約有210萬人每月至少進行兩次比賽。

而英足總公布的官方數據則顯示,自從2015年邁過千萬大關之後,英格蘭參與足球比賽的人數就呈現瘋狂增長態勢,其中超過80%都是成年男性。

數據來自英足總

此外,後備力量同樣不可小覷。英足總的數據顯示,英格蘭每個月有44.7%的11至15歲兒童和31.4%的5至10歲兒童都會下場踢足球。

雖然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無法成為職業球員,但無可否認,足球在英格蘭絕對可以被稱得上是全民運動,這為職業球隊的選材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英格蘭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球隊和固定比賽

另一方面,有了龐大的選材庫之後,系統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英足總和英超聯盟在2011年重金打造的EPPP計劃了。

EPPP,全稱Elite Player Performance Plan,國內習慣將其翻譯為英格蘭精英球員成長計劃。和過往的青訓計劃不同,EPPP計劃中,英足總完全放權,整個系統都有英超聯盟和職業足球聯盟共同推進,依託英超豪門豐富的訓練資源,為本土球員提供生存空間。

關於EPPP計劃,可能不少球迷知之甚少,但其特色相當明顯。而且和當年剛剛聲名鵲起的拉瑪西亞、克萊楓丹一樣,在許多措施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總的來說,EPPP計劃有兩大特點。

第一,英足總完全放權,只懂掏錢。

這一點和德國恰好相反,德國的青訓體系一直有足協主導和管理。而EPPP之下的英格蘭足球青訓系統,主要由英超聯盟和俱樂部主導,每支俱樂部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培養合適的球員。

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英格蘭青訓百花齊放的局面。

因此,現在我們既能看到像桑喬、麥迪遜這樣技術細膩的球員不斷湧現,奧多伊、羅斯·巴克利、本·奇爾韋爾等身體素質出色、帶有濃厚傳統英式風格的球員也不會被埋沒。

曼城、切爾西、曼聯為首的英超豪門,是EPPP最大的支持者,也是如今的最大受益者。而南安普頓、利茲聯等球隊,也依靠在青訓方面的累累碩果完成各自的升級。


當然了,英足總不是什麼都不用管的——他們得掏錢。

EPPP實行四年後,投入已經達到驚人的3.2億英鎊,英足總提供的補貼數量巨大。但在這個階段,成果就已經開始展現了:

  • 哈裡·凱恩和阿里已經在熱刺踢出名堂,逐漸展現巨星潛力;
  • 與此同時,阿諾德、桑喬、拉什福德這些少年,開始在各自的俱樂部完成升級。

而當首批人才成型之後,考驗EPPP系統生命力的時刻就到了。

好在,這個計劃的第二個特點,正是極其完善的系統化建設。

首先,英足總廢除了許多不合理的青訓限制規定,包括90分鐘車程限制(廢除了擴大的球隊的選材範圍);

其次,職業聯盟推動建立四級青訓營系統,每兩年對青訓營進行一次評級,等級越高獲得的補助就越多(當然了,掏錢的主要還是英足總);

此外,職業聯盟對球員的出場時間、轉會費,甚至各年齡段球員在英超、英冠、職業發展二級聯賽、青年足總杯等各項比賽的具體出場時間都作出了精確到分鐘的要求和限制。


在這一系列規則的制約下,沒有一支球隊在敷衍,因為他們不僅能從青訓中獲得肉眼可見的短期補貼,長期的收益其實也不需要等待多長時間。

成績不會騙人,過去這些年,英格蘭各級別青年隊在國際大賽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 2016年U19歐青賽以全勝戰績奪冠,5場比賽打進10球只丟兩球,還4-1大勝此前的青訓王者德國隊;同年在韓國進行的U20世青賽,英格蘭同樣以不敗戰績捧杯,當時在切爾西青訓梯隊效力的索蘭克獲得進球。
  • 2017年6項青年國際賽事,英格蘭5進決賽、四次捧杯,其中包括U17世青賽(曼城的菲爾·福登獲金球獎,利物浦青訓出身的布魯斯特榮膺金靴)。
  • 2016-2018年,英格蘭壟斷土倫杯冠軍。
  • ……

曾經的希望之星索蘭克

上個賽季,英超聯賽中也傳來好消息:一直被揶揄為聯合國軍的英超球隊們,在首輪聯賽中排出多達83名本土球員首發登場——這是近10年來最高的本土球員首發率。

雖然英格蘭青訓中不乏像索蘭克這樣逐漸泯然眾人的傷仲永,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球隊中出現的是越來越多的優秀苗子,索斯蓋特可以選擇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成功的青訓改革已經為英格蘭的崛起奠定了雄厚基礎。接下來要看的,自然就是索斯蓋特對球隊的調教和戰術改造了。

聯賽反哺國家隊,英格蘭是真正的典範

必須承認的是,索斯蓋特遠遠算不上一個戰術大師。

在國家隊層面,如今飽受爭議的勒夫,還有似乎從未得到過認可的德尚,至少都有累累功勳在手,而且曾經炮製過各種名局。甚至曼奇尼,在個人戰術造詣這方面都要較索斯蓋特更加出色。

但架不住的是,英超裡面有的是可以偷師的名帥。

最近幾年的英超,一直在上演教練界的諸神之戰

在徵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時候,索斯蓋特正是以熱刺的波切蒂諾和切爾西的孔蒂為模板,祭出一套(偽)三中衛和邊翼衛主導進攻的方案,加上對定位球戰術的純屬演練,硬是跌跌撞撞闖進了四強。

而索斯蓋特對凱爾·沃克、斯特林等人的使用,也處處可以看到瓜迪奧拉的戰術基因。

現如今,熱刺幫在國家隊雖然輝煌不再,但曼市雙雄和切爾西依然源源不斷地為英格蘭貢獻著人才,瓜迪奧拉等人的戰術試驗,也成為了索斯蓋特最寶貴的財富。

當然了,如今的英格蘭國家隊在絕對實力上還遠遠比不上曼城和利物浦這樣的頂級豪門,好在,索斯蓋特懂得靈活變通和看菜下飯。

對了,今年英超多了一位可能是當代足壇最懂靈活變通和看菜下飯的頂級名帥:安切洛蒂

同樣以俄羅斯世界盃時期的英格蘭國家隊為例,我們可以仔細看看索斯蓋特對定位球戰術的運用。

在那一屆比賽,英格蘭總共打進11球,其中8粒都來自定位球,這追平了1966年世界盃上葡萄牙創造的紀錄。

從數據上來看,英格蘭每10個角球就有7個能形成中目標的射門。時任英格蘭國家隊助教阿蘭·羅素詳細介紹過球隊在定位球戰術上的仔細部署:

「我們的準備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面,包括球員的所有跑位、阻擋,還有對方守門員和後衛的所有防守特點。」

在那一屆世界盃捧得金靴的哈裡·凱恩也承認,教練組對定位球的戰術布置,已經精細到了每一個可能出現變化的細節,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

裡奧·費迪南德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當年的所有英格蘭黃金一代,其實在戰術上存在明顯的缺陷,有人覺得此言是針對當時在南非世界盃潰不成軍的卡佩羅

英媒曾經報導過一個軼事:為了更好地破密集防守,索斯蓋特曾經專門分析了NFL(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和NBA的比賽,總結球員如何在狹小空間內創造機會。

看到這就難怪,連費迪南德也認為,索斯蓋特擁有此前幾任英格蘭主帥都不曾具備的特質:懂得學習以及融會貫通,也知道該如何揚長避短。

年輕,的確是索斯蓋特的優勢。他對戰術潮流的敏銳度,是英格蘭這些年的歷任主帥,如埃裡克森、麥克拉倫、卡佩羅和霍奇森們所不具備的。

事實上,聯賽反哺國家隊這個優良傳統,歐洲各支強隊一直都存在。移植Tiki-Taka的博斯克,不斷從海因克斯、瓜迪奧拉身上吸取戰術養分的勒夫,都是箇中翹楚。

當你整天都在賽場上看著瓜迪奧拉、克洛普、穆裡尼奧這樣的戰術大師鬥法,還能從安切洛蒂身上學習如何靈活調整陣容,並且這些人還在不遺餘力地為你培養年輕球員時,很難想像索斯蓋特會浪費這麼寶貴的財富。

還有最後一道難題

最後要說的,是令各支國家隊都非常頭疼的球員管理問題。

雖然走出來代表的自己的祖國(當然了,對於很對新移民來說並不是這樣的),但熟知足壇生態的球迷朋友相信都清楚,在高度職業化的西方足壇,俱樂部之間的隊友情誼似乎總比每年只集訓那麼幾次的國家隊要穩固得多。

往遠了說,當年「雙德」之間的關係,至今仍是一個敏感議題,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球評人士認為這兩大中場巨星不和削弱了國家隊的戰鬥力。

往近了說,斯特林和戈麥斯的鬥毆鬧劇還歷歷在目。更不用說馬奎爾、福登、格林伍德等太陽報頭版常駐嘉賓了。

和其他強隊相比,英格蘭的人員構成其實是最為複雜,且內部勢力劃分最為敏感的。

究其原因,無非是那個老話題:英超豪門林立,彼此之間的愛恨糾纏足夠撐起太陽報十年版面。

西班牙從來只有巴薩和皇馬分庭抗禮,只要兩隊的老大哥之間的關係處好了並從中斡旋(比如當年的卡西和普約爾),兩股勢力就能保持相對平衡的和諧狀態。

德甲和法甲這些年都是一家獨大,且兩國在海外效力的球員不在少數,國家隊內自然很難形成明顯的敵對陣營。

至於義大利,雖然意甲北方三強,羅馬雙雄,彼此之間都是多年的競爭對手,但私底下並沒有多濃厚的火藥味。而向來以海外軍團為主的南美諸雄,就更加不會有這個煩惱了。

相反,英格蘭隊內的情況真的十分複雜了。曼聯和利物浦的百年情仇,曼徹斯特雙雄的宿世恩怨,還有北倫敦的一對老冤家,都足夠寫一本血淚史。

斯特林和戈麥斯只是個例,但也是一種普遍現象的縮影:國家隊集訓時間短且英足總一直弱化對英超聯盟的直接管理,在職業球員工會權勢更盛的英格蘭足壇,如何馴服這些90後甚至00後的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絕對不會是一個簡單的課題。

相關焦點

  • 如果把亞洲足壇比作歐洲足壇,亞洲各國家隊相當於歐洲哪些強隊
    目前的世界足壇,歐洲位於最頂峰的位置,歐洲球隊無論是綜合影響力還是絕對實力都排在各大洲的首位。南美洲兩強巴西和阿根廷日漸衰弱,已無力對歐洲足壇構成威脅。而其他各大洲的足球水平差距就更大了,比如亞洲,最強的球隊放到歐洲,也只不過是一支弱旅。
  • 足球水平的迅速提高,為什麼英格蘭被稱為歐洲中國隊?
    閻世鐸的操作錯誤,被世界盃錄取的是集體功勞而非足協主席:米盧教練是被張璐找到的,他不被足協喜歡;抽籤的是張吉龍,他是亞足聯的一位足協老熟人,張吉龍敦促他修改規則,於是伊朗沙特抽到被放入小組,韓日沒有參加預賽,還拿了兩名參賽者的比賽名額。
  • 歐洲中國隊?亞洲英格蘭?不,我們不配和人家相提並論
    連續當了兩天的英吹,該吹的都吹了不該吹的也吹了,有一說一,這英吹真不好當啊,前面兩篇各種挖苦嘲諷的,不過都無所謂,前兩彈都是鋪墊,重點在本篇文章,對於中國足球的思考。既然以前飽受詬病的歐洲中國隊而今都能開百花齊放,那真正的中國隊又是否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出現人才井噴的盛況呢?我們有是否可以借鑑一下英格蘭足球從低谷到高峰的經驗,來發展一下中國足球呢?
  • 歐洲「中國隊」在三後衛中迷失
    當中國隊成為一個並不那么正面的"名詞"時,歐洲中國隊也自然帶上了一股怒其不爭的氣質,而三獅軍團在這方面也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即便近些年英格蘭足球在大賽上已經有所進步。凌晨的歐國聯中,英格蘭再負比利時,雖然少賽一場,但也無法再追上相互戰績佔優的丹麥,索斯蓋特過去帶領三獅軍團的表現尚是可圈可點,但在他迷戀上三後衛之後,英格蘭就有些開始迷失了自我。
  • 為什麼英格蘭曾經被叫做歐洲中國隊?
    【先別著急噴,把「英格蘭」換成「中國隊」再讀一遍?】​2018-19賽季英超,只有5支球隊的主教練是英格蘭人——無一例外的中下遊球隊。在英格蘭足壇,鮮有球員轉型教練後的成功案例,類似於穆裡尼奧、博阿斯、雅爾丁的學院派教頭更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索斯蓋特已然是大英年輕一代主帥中為數不多的箇中翹楚。
  • 英格蘭國家隊和中國隊的相似之處
    那有這樣強烈的足球氛圍,為什麼英格蘭國家隊在中國球迷圈裡會得到「歐洲中國隊」這樣一個恥辱的稱號?你英國只是把我們的發明拿去發揚光大了,還不過來叫爸爸,賜你「歐洲中國隊」還不是看得起你。2.在國內都有四隻超級勁旅:我們有——中國國家隊、中國香港隊、中國澳門隊、中國臺灣隊。英國有——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兩個國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肯定是:中國隊和英格蘭隊。
  • 曾經「歐洲中國隊」,而今已是人才輩出,足球真的要回家了嗎?
    說到人才輩出,人們可能會想到08-12年西班牙統治世界足壇時中場球星井噴的時代,也可能會說近年來的法國隊才是人才輩出,每個位置都有三四個世界級球星,還有人認為比利時黃金一代已是不可小覷的存在。但要論而今足壇青年才俊哪家多,英格蘭恐怕是當仁不讓名列第一,雖然英格蘭球員身價虛高,雖然這些青年才俊都還是小孩,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群小孩的未來已是不可限量。
  • 英格蘭鋒霸打爆世界冠軍!給中國隊上了血性一課
    在柏林的這一場英格蘭對陣德國的友誼賽,本身是一個雙方主教練測試排兵布陣和調試人員的比賽,但是誰能想到,兩支隊伍竟然奉獻了一場真刀真槍的進球大戰。或許是因為憋著一口氣,下半場開局起,英格蘭就逼搶的更加兇猛,哈裡-凱恩甚至在在中圈附近的時候,就開始向諾伊爾狂奔想要斷球,戰意之強堪稱最為兇猛的鬥犬。然而天不遂人願,隨著戈麥斯的一擊封喉,比賽,似乎又向著「歐洲中國隊」習慣性崩盤的路子發展……
  • 大英帝星突然井噴,歐洲中國隊要翻身?
    大英帝星,是對英格蘭球星們的調侃。名氣大於實力也成了英格蘭球員的標籤。英格蘭在世界盃上常年的弱勢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歸功於英足總在12年施行的「精英球員養成計劃」,虛假的帝星已經成為過去,真正的帝星開始井噴。各級青年國家隊屢獲冠軍。上屆世界盃也一雪前恥打入半決賽,創下自1990年以來最佳戰績。
  • 3-0,二線陣容完勝,歐洲中國隊崛起?3大新星紛紛斬獲處子球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英格蘭隊都被稱為了歐洲的中國隊,那就是牌面實力在是在足壇領域看上去很強,但往往在大賽中走不了多遠;中國隊在亞洲足壇曾經就是如此。然而隨著英超的不斷發展,源源不斷的人才如春筍般湧現,這也給英格蘭隊迅速崛起的機遇,在過去的2-3年時間裡,英格蘭隊迅速擺脫了歐洲中國隊的帽子
  • 哈登「碰瓷」打法已臻至化境,球隊戰績卻下滑嚴重,何時完成蛻變
    NBA自從進入小球時代以來,多變的戰術體系以及球員的不同特點都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示,如今聯盟中除了標準的進攻,最具有特點的兩類進攻方式:一類是以庫裡為核心的不講理式投籃,而另一類則是哈登為代表的碰瓷流。防守端:眼神防守惹來爭議哈登除了碰瓷經常被黑之外,還有就是防守端的弱勢表現,經常游離於防守體系之外,眼神防守,不積極協防,作為防守漏洞成為對手的提款機,也正是因為防守端的無力,一直被質疑是否配得上巨星稱號。
  • 全明星陣容卻成績慘澹,英格蘭男足為何淪為「歐洲中國隊」?
    如此慘澹的戰績與他們的全明星陣容形成了鮮明對比,英格蘭因此在國內得到了一個「歐洲中國隊」的戲謔稱呼。每次球隊被淘汰出局,英格蘭國內媒體與球迷們都會找一個「替罪羊」承擔責任,比如98年吃到紅牌被罰下的貝克漢姆,比如06年對裁判施壓要求罰下魯尼的C羅,又比如10年造成蘭帕德門線冤案的主裁判。
  • 巨星雲集,一手好牌被打爛,歐洲中國隊被悶平
    常言道,足壇有兩大假象,其一是義大利很弱,其二是英格蘭很強,這句話雖是玩梗但也是有其科學性在的,英超善於造星,素有歐洲中國隊之稱的英格蘭隊一直是星光熠熠,而意甲則低調的多,所以陣容往往看上去平平無奇,但實用性強。
  • 足壇國家隊身價排名:英格蘭10.4億居首,葡萄牙第七,中國隊亞洲第六!
    根據德國《轉會市場》最新統計,我們來看一看足壇國家隊身價排名情況,首先是前十位: 英格蘭(歐足聯)10.4億歐元 法國(歐足聯)9.14億歐元 巴西(南美足聯)9.07億歐元 義大利(
  • 歐洲足壇未解之謎!英格蘭到底強不強?
    英格蘭作為一支歐洲勁旅,在世界上擁有很多狂熱粉絲。而其國內聯賽英超也是球迷群體最多的聯賽之一。每一屆世界盃,歐洲杯前,英格蘭都被不少球迷寄予厚望。但他們的成績似乎總是差強人意。相比之下,另一支歐洲勁旅義大利則剛好與他相反,球隊多次在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卻能取得令人意外的成績。
  • 利物浦三十年等來英超冠軍,溫格曾九年無冠,盤點足壇知名冠軍荒
    對於利物浦球迷而言,過去的一周絕對是最幸福的一周,在經歷了三十年的等待之後,他們終於再次見證了球隊重返英格蘭足球頂級聯賽冠軍寶座的位置。曾幾何時,他們就是英格蘭足球的代表,曾幾何時,他們徵服了全歐洲,在歐洲賽場上橫掃一切對手,但從英超改制一下從來沒有拿到過冠軍獎盃,過去十多年甚至徘徊在聯賽的中遊,對於這支老牌豪門球隊而言,這樣的打擊持續了太久了。在去年紅軍再次完成在歐冠奪冠的偉業之時,甚至不少球迷都直接表示,相比於洲際冠軍的榮譽,球隊更加希望得到英超的冠軍。而事實上,在足壇歷史上,不乏豪門球隊在一段時間裡走背運。
  • 英格蘭的淚就是你的美 我們為何愛歐洲中國隊
    情結  歐洲中國隊?又一次不爭氣的被人「秒」了?連球迷打架都被人完爆?可是,沒關係,喜好和實力間並無必然紐帶,在很多人心中,有種情結就叫英格蘭,哪怕這麼多年來,她一次次的令你抱憾失望……  英格蘭的淚就是你的美  看著18歲的拉什福德坐在場下,恍然間就好像是看到了2004年歐洲杯的魯尼。
  • 2020FIFA年終世界排名:綽號歐洲中國隊的英格蘭第4,國足第75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2020年FIFA最後一期世界排名公布:歐洲紅魔比利時依然高居第1,新科世界盃冠軍法國隊位列次席,5星巴西第3,綽號歐洲中國隊的英格蘭第4,C羅的葡萄牙第5,西班牙,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義大利也都殺進前10。
  • 「歐洲中國隊」再次「出醜」,不對,是再次出徵
    而現在世界排名第四的英格蘭0:0戰平世界排名第16的丹麥,比分沒什麼可意外的,但話題並不少。素有「歐洲中國隊」之稱的英格蘭隊,在中國球迷心目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這個地位就和郭德綱與于謙的相聲裡于謙的地位一樣
  • 英格蘭足壇五大錯失的巨星轉會,球王馬拉度納居榜首,布萊克本兩次...
    下面我們聊一下在英格蘭足球歷史上,五大最終沒有成行的轉會交易,其中的主角個個都是足壇巨星,而球王馬拉度納則位居榜首! 當球迷們為之瘋狂和頂禮膜拜時,並不了解阿根廷球王當年登陸歐洲的首選目的地並不是西班牙或是義大利,而是當時英格蘭的二級聯賽球隊謝菲爾德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