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上帝只救自救之人。」他要告訴我們,世界上真正能拯救自己和幫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面對困境,如果一個人不懂得自救,上帝也救不了他,也就是「自助者,天助之」。
當面臨困難的時候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遠離悲觀的想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
而遇到事情就是一副聽天由命態度的人,既承擔不了生活的責任,也會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最後無疾而終。
01發揮自己的能力,自己就是貴人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許多貴人相助,但最大的貴人卻是自己。只有自己肯上進,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闖出自己的一片藍天。
現實中也發生過許多求人不求己的故事,均說明了人在任何時候必須要靠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最艱難的時刻,真正的救世主就是我們自己。遇到問題不要抱怨、不要依賴別人,自己積極地動腦筋、想方法,我們會在無意中發現,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馬雲說過:「如果早起的那隻鳥沒有吃到蟲子,那就會被別的鳥吃掉」。
如果在危險的時刻自己不能救自己,那麼遲早有一天自己也會淪為別人眼前的口中餐。
生命中其他敵人都能夠戰勝,唯獨自己最難戰勝。保持自己的自由,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比去依靠別人更穩妥。
02走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開始
這個世界上錦上添花的總比學中送炭的多,如果自己表現得足夠堅強,別人都會來鼓勵你;如果表現得柔弱,或許貴人自會離你而去。
《平凡的世界》裡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不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崇尚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
孫少平一直不願意一輩子呆在雙水村這個窮圪嶗裡,想到外邊的世界看一看。孫少平不管外邊攬工有多難,幹活有多累,都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在外邊闖出一片天。
一路走來,從陽溝大隊的曹書記一家到大亞灣煤礦,從大亞灣煤礦再到惠英嫂一家,從惠英嫂再到礦區區長,孫少平遇到了不少的貴人,這不光是結果他本身辛勤的勞動,也和他與人交往的高尚禮儀相關。
當人處於某個瓶頸的時候,是否能走出,不在乎環境本身,而在於如何去面對它。假如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一切,早晚會迎來勝利的曙光;假如故步自封,那麼勝利只是白天的一個夢而已。
古人曾說,這世上總有容人的地方,總有解決的辦法,要麼時間未到,要麼良機未來,關鍵在於敢不敢邁出第一步。
03助己亦是助人,助人亦是助己
在一個人面對困難時會有兩種不同的選擇:一個是千方百計地尋求親戚朋友的幫助;另一個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難關。
兩種不同的看法決定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遇到困難就先尋求幫助,不光造成對別人的依賴,也會造成使自己慢慢喪失處理問題的能力。
而遇到問題先「求己」的人,不會把麻煩別人當成常態,也不會因為對方拒絕幫助而顯得尷尬。
所以在困難面前,先冷靜的審時渡勢,保持清醒的頭腦,儘量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這樣既照顧了別人的態度,也能幫自己度過難關,增強子自己的責任感。
助人亦是助己,當別人遇難難題時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以幫助別人為己任,這是一種胸懷。如此次疫情中的鐘南山和李蘭娟院士,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眼中不光有自己的安危,還有普天之下的人民。
04保持自助的心態,為人生揚帆
也許我們本身的力量就很弱小,可是你只要鼓起面對失敗的勇氣,起碼在和困難鬥爭的過程中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套在每個人自己腳上的腳鏈,也只有自己能解脫。
其實,當前景不太光明的時候,如果我們試著往前看,就會發現,陽光總是那麼燦爛,希望就在自己手中。擁有自信、自助的心態,我們才能在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上,順利前行。
-END-
嗨!我是海是背對著的天,希望您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