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石在中國古時稱為紫鴉烏或子牙烏,是一組在青銅時代已經使用為寶石及研磨料(Abrasive)的礦物。常見的石榴石主要為紅色,但其顏色的種類十分廣闊,足以涵蓋整個光譜的顏色。石榴石英文 "Garnet" 來自拉丁文"granatus" ("grain",即穀物),可能由 "Punica granatum" ("pomegranate",即石榴)而來,據英文音譯,國內少數人也稱之為「加內石」。中文名字石榴石,形象地刻畫了這個礦物外觀特徵,從形狀到顏色都像石榴中的「籽」。
常見的石榴石因應其化學成分而確認為六種種類[4],分別為紅榴石(Pyrope)、鐵鋁榴石(Almandine)、錳鋁榴石(Spessartite)、鈣鐵榴石(Andradite)、鈣鋁榴石(Grossular,變種有沙弗來石(tsavorite)及肉桂石(hessonite))及鈣鉻榴石(Uvarovite)。石榴石形成兩個固溶體系列:1.紅榴石-鐵鋁榴石-錳鋁榴石及2.鈣鉻榴石-鈣鋁榴石-鈣鐵榴石。
相傳,石榴樹來自安息國,史稱「安息榴」,簡稱「息榴」,並轉音為「石榴」。我國珠寶界,石榴石的工藝名「紫牙烏」。「牙烏(雅姑)」源自阿拉伯語Yakut(寶石),又因石榴石常呈紫紅色,故名紫牙烏。數千年來,石榴石被認為是信仰、堅貞和純樸的象徵。人們願意擁有、佩戴並崇拜它,不僅是因為它的美學裝飾價值,更重要的是人們相信寶石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使人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可以永保榮譽地位,並具有重要的紀念功能。 現今,石榴石作為1月誕生石,象徵著忠實、友愛和貞潔。
石榴石在銅器時代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寶石,當時古埃及人亦會以石榴石美化他們的服飾。前4世紀古希臘已經有以石榴石裝飾的手鐲。在1842年法國奧布省Pouan發現的寶藏(Treasure of Pouan)中,發現石榴石與一個5世紀日爾曼人戰士的骸骨一同埋葬。在英國萊斯特郡發現了一個5世紀的黃金石榴石吊飾。在一個6世紀的法蘭克人墓穴中,發現了一個以石榴石裝飾的夾發針(Hairpin)。在16世紀,石榴石被認為可以保護心臟免受毒素及瘟疫影響。在文藝復興至維多利亞時代由波希米亞出產的紅榴石為當時石榴石主要來源,而在19世紀後期,以石榴石裝飾的手鐲及胸針(brooches)特別普遍。
石榴石在《聖經》故事的傳說中擔當了一角,有說法稱挪亞方舟正是用石榴石照明。另外,有說法認為石榴石是古以色列人第一位大祭司(High priest)亞倫所佩帶的彩色胸兜(Hoshen)的十二顆寶石之一,代表猶大支派(Tribe of Judah)[24]。希臘神話中,哈底斯在交還珀耳塞福涅時給她吃下石榴籽,令她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回到冥界。因此石榴石代表了忠誠、真實及堅貞。另外亦有石榴石在《古蘭經》中照亮了第四個天堂的說法。
石榴石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中低檔寶石之一(綠色屬於高檔寶石)。顏色濃豔、純正,透明度高的品種是紫牙烏的佳品。它的折光率高,光澤強,顏色美麗多樣,是人們喜愛的寶石品種。世界上許多國家把紫牙烏定為「一月誕生石」,象徵忠實、友愛和貞操。西方人認為紫牙烏具有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在中東,紫牙烏被選做王室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