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暢景美生活方便 群眾幸福感滿滿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提升城市管理邁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0年12月04日
非熱熔施工的雙組份道路標線
西鹹智慧停車服務系統
日益提升的秦漢新城城市環境
整改後乾淨整潔的秦柳路
最近,居住在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蘭池二路附近的居民發現,這裡變得更美了。棋盤花紋人行橫道線、隱藏式檢查井蓋、仿古配電箱、非熱熔雙組份道路標線、修剪整齊的綠化樹叢……蘭池二路秦苑七路到新城管委會東側規劃路段正在悄然變化。
前來秦漢新城管委會辦事的群眾還發現,這裡車位增加了,停車方便多了。「以前找車位經常要花半個小時,現在可以在免費車位上停放,不用再繞到其他地方,也不害怕有違章。」駕車來辦事的市民羅衛說。
一個城市的發展,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服務人民所需,成為秦漢新城城市建設管理的核心價值。近年來,秦漢新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圍繞「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總體目標和「五項要求」站位,推動構建城市建設發展新格局,以高站位規劃、高水平發展、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走出了一條「品質秦漢」發展之路。
以示範道路為抓手 促進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為統籌推進規劃建設品質和城市管理水平「兩個提升」,秦漢新城堅持規劃先行,強調城市建設標準,強化精品意識,提升城市品質。
秦漢新城以精品示範道路創建為抓手,結合秦漢人文元素,突出「創新為先、美麗為基、特色為重」的創建工作要求,拉高標杆築精品,打造了蘭池二路秦苑七路到管委會東側規劃路段這條管理養護好、示範帶動強、特色創意新的精品示範樣板路段。示範道路創建工作包括道路人行道整體形象提升、箱體樹坑美化、路緣石修補、標識標牌增設等主要內容。
在精品示範道路創建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秦漢新城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結合曲江新區、高新區等地的先進管理經驗,認真探索城市道路養護新標準,以「對標先進、體現精品、爭創一流」為目標,充分體現秦漢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從細小環節入手,力求每個細節都做到「零缺陷」。
此外,秦漢新城還加快城市道路橋下空間提升改造進度,確保年底前全面實現橋下空間「用途規範、設施安全、拆牆透綠、環境整潔、色調統一、信息透明」目標。同時,新建的市政道路在設計、施工階段還充分借鑑海綿城市理念,優化排水系統建設方案,加大建築垃圾再生產品的推廣應用。
秦漢新城在鞏固已完成的施工圍擋整治成果基礎上,每周開展施工圍擋巡查,持續鞏固普速鐵路問題點位整治成果,加快完成西銀高鐵沿線彩鋼房加固、鐵路兩側200米範圍內取水井封閉、房屋拆遷等整治,確保年底前完成普速鐵路沿線兩側100米範圍內景觀提升工作。
從「一位難求」 到便利智慧停車服務
近日,蘭池大廈智慧停車服務系統上線運行,為前來政務大廳辦事的群眾提供更便捷的停車服務。
在秦漢新城,公共臨時停車場的引導指示標識越來越多,一般距離300米左右就會有明顯指引牌、指示標識等。
最近,機場城際線長陵站周邊新劃了不少停車位,方便市民停車。渭柳地下停車場、渭柳商業街非機動車道和商鋪門前,也增設了不少臨時免費停車位。
停車越來越便捷,這是市民的真切感受。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漸成為新寵,同時也出現新的問題:有錢買車,無處停放,出行方便,停車麻煩。
車輛增多,停車成了一件犯難的事。「一位難求」是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城市管理集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秦漢新城多部門聯合,對「停車難、停車亂」等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緩解停車難問題。
為進一步緩解停車難,持續改善群眾出行環境,秦漢新城出臺了多項措施,對公共臨時停車場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極大緩解了市民的「停車難」問題,佔用人行通道、隨意設置停車場的現象大幅減少。
秦漢新城還根據道路車流通行情況,合理設置公共臨時停車泊位,目前轄區納入新區統一管理的公共臨時停車泊位29處,可向市民提供泊車位2578個。
為加快解決蘭池大廈停車位不足導致車輛亂停放問題,秦漢新城利用閒置場地設置了臨時停車場,綠化地面約7000平方米,提供免費停車泊位200餘個,從源頭解決了存在問題。
在增添停車泊位的同時,秦漢新城還引入智能手段,並發動轄區企業、酒店,結合實際情況採取有償或無償方式對外開放停車區域,進一步緩解停車難問題,為市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捷。
周陵轄區伊諾酒店作為西鹹新區範圍內首個接入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的企業,將停車場接入了「掌泊西鹹」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群眾可通過公眾號和小程序查看停車場位置、空餘車位並導航前往。
集中整治秦柳路 既化解矛盾又方便群眾
渭柳佳苑是秦漢新城目前最大的居住小區,住戶近3萬人。
今年年初,隨著常住人口的增加,地攤經濟較為活躍,出現了佔道經營現象,主要路段的人行道基本被佔道經營行為非法佔用,給小區群眾出行帶來不便。
每天下午6時左右,100多流動攤主來到秦柳路旁,開始一晚的營生。
這些流動攤販自發的夜市,東半邊擺放著遮陽棚,棚裡售賣各類食物,肉夾饃、匯通面、炒拉條、滷煮、炒細面、燒烤、奶茶……應有盡有。
小吃攤點南側,有幾十個攤主販賣雜貨、玩偶、服飾、電器零件等產品。順著秦柳路往南,還有美甲、裁縫、手機貼膜等攤點。
特色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雖方便了部分群眾需求,卻也影響周邊居民的居住環境。
察覺這種現象後,秦漢新城對佔道經營亂象進行綜合整治。同時,為滿足方便小區群眾的生活需求,窯店街道在旁邊閒置空地上建設了7000平方米臨時攤點集中經營市場,引導100多戶個體經營戶入駐經營。
流動攤點治理行動,既規範了攤販的經營行為,解決了閒置人員就業需求,還充分利用了閒置土地,方便了群眾的日常生活所需,同時還避免了交通、衛生、擾民等矛盾。
為持續提升渭柳佳苑生活環境,相關部門聘請了第三方公司處理垃圾,每天有專業人員指導群眾進行垃圾分類。渭柳佳苑建有專門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亭,通過垃圾分類獎勵的積分,可以兌換一些生活小商品,激發群眾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熱情。
秦漢新城在進行城市管理提升的同時,還積極學習借鑑其它地方的先進經驗,持續加大力度,鞏固整治成果,逐步解決影響群眾生活的難點問題,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治理水平。
「小區周邊綠化好,交通也方便,連新裝路燈都看著大氣,附近幾個公園挑著逛,走哪看著都美。」家住秦漢新城渭城街道擺旗寨附近的郭女士對現在的居住環境讚不絕口。
新建成的擺旗寨口袋公園裡,栽種有廣玉蘭、油松、國槐等喬木以及灌木,植物搭配充分考慮不同季節顏色的多樣化,「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同時配合附近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道路設計,空中俯瞰,成了一條五彩斑斕的「項鍊」。
管理提升一小步,群眾幸福一大步。
面對群眾的新期待,秦漢新城將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努力讓城市空間、自然與人文融合互動,創新城市發展理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睿智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