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利物浦的紅色比作瘋狂,那麼利物浦同城死敵埃弗頓的深藍就應該是憂鬱。
利物浦的瘋狂很容易理解,比如七八十年代那支令全歐洲聞風喪膽的利物浦,比如伊斯坦堡奇蹟的那支浴火鳳凰,再比如安菲爾德奇蹟的鐵血紅軍,等等等......
而埃弗頓的憂鬱就又談何說起呢?
尋本溯源,想要真正了解埃弗頓為何是憂鬱的藍色,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從頭開始說起。
埃弗頓作為英格蘭最古老的足球俱樂部之一,其年代感自然十足,而且從埃弗頓的隊徽上面就可以看到,埃弗頓作為利物浦這個小漁村的第一家正式足球俱樂部,其在成立時,我們大部分英超球迷那時應該還梳著清朝小辮在紫禁城外吃著燒烤(當然,這是玩笑話,大家笑笑也就算了)。
回到正題,要知道在19世紀80年代要想成立一家正式的足球俱樂部,光靠一個人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雖然當時約翰.霍爾丁已經擁有了一家釀酒廠和兩家酒館。
於是約翰.霍爾丁開始瘋狂的鼓動自己的一些朋友和一些足球愛好者,準備讓他們跟自己一起共創一片輝煌。
另一方面 ,當時利物浦這個小漁村可不光只有埃弗頓這麼一家足球俱樂部,比如還有布特爾,利物浦蘇格蘭人及利物浦漫步者這樣三支球隊,所以埃弗頓當時的處境還是挺危險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徹底淪落成一家業餘足球俱樂部。
可是,要知道當時年僅35歲的約翰.霍爾丁這個老油條,已經在利物浦這個小鎮的商業圈裡打拼了近25年,所以不管是在商業推廣方面,還是在給球迷們提供福利方面,約翰.霍爾丁的那套都非常吃香。因此很快約翰.霍爾丁的俱樂部便凌駕於其他三家俱樂部之上,並且還在利物浦市的古迪遜公園旁邊租下了位於安菲爾德路的一塊大場地,以此來參加英格蘭當時的初級聯賽。
都說一個人的舌頭和牙齒一天至少會打上千次的架,更何況一大群熱血青年。
熱情退卻,矛盾加劇,或許是約翰.霍爾丁過度對球隊的球迷推銷自己的酒水,或許是「江南皮革廠老闆帶著小姨子跑路,隨便還連夜帶走所有資產」的劇情,總之埃弗頓所有高層在一次會議之中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爭吵。
至此,埃弗頓這家俱樂部名存實亡,大部分球隊高層選擇和約翰.霍爾丁徹底鬧掰,而選擇留下來繼續跟約翰.霍爾丁幹的員工僅剩下當時埃弗頓的三名一線球員和霍爾丁自己。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家公司旗下主力幹將全部離開,那麼這家公司很有可能面臨倒閉的危險,然而約翰.霍爾丁並不這樣認為。
距離球隊高層出現分歧的第三天,由於約翰.霍爾丁的反對者已經在距離安菲爾德一公裡處的古迪遜公園另起爐灶,並且還提前佔用了埃弗頓這個名字。
所以感覺到事態嚴重性的約翰.霍爾丁,很快便組織自己的追隨者在自己的家裡開了一場緊急會議,會議指出:既然埃弗頓這個名字已經被佔用,那麼他們就更需要一個更具代表利物浦這個城市的球隊名字。
經過一陣激烈的討論之後,「利物浦FC」這個名字應運而生,而這一次會議也可以說是利物浦歷史上的第一次高層會議。
這裡補充一句,雖然利物浦和埃弗頓高層自古就看不慣對方,可是由於當時的球市情況和雙方球迷之間並沒有什麼大的矛盾。所以在早些時候,利物浦和埃弗頓的比賽很少出現那種火爆的鏡頭。因此,利物浦和埃弗頓的比賽也一度被稱之為「友誼的德比」。
顯然,從一支隊伍變為兩支隊伍,依然不能阻止埃弗頓和利物浦在英甲聯賽的地位,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分裂成兩支球隊後,還可以互相監督對方的成績(兩隊都曾輝煌過,兩隊都曾降過級)。
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英甲時代,利物浦這個城市的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埃弗頓球迷和利物浦球迷所組成,他們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男耕女織,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的小漁村......直到時間來到上世紀80年代。
80年代的英格蘭足球是屬於利物浦的紅色,他們激情,他們瘋狂,他們無所不能.....
「如果客隊能夠在安菲爾德取得角球機會,那麼客隊將不虛此行」。這是一句來自一位利物浦記者對當時利物浦球隊實力的回憶。
都說一個人最大的對手永遠是他的鄰居,顯然,利物浦跟埃弗頓的關係也是這樣。在看到自己的鄰居一年比一年實力更強之後,埃弗頓高層開始意識到應該加大對球隊的投入,不能讓死敵瞧不起自己。因此,在上世紀80年代,只要是利物浦與埃弗頓的比賽尤為激烈,隱隱有英格蘭第一德比的感覺。
時間來到1985年5月29日,當時正值如日中天的利物浦和意甲豪門尤文圖斯在布魯塞爾海瑟爾體育場進行歐冠冠軍的爭奪。
由於當時英格蘭球迷和義大利球迷不斷的互相挑釁對方,兩隊球迷爆發了嚴重的鬥毆事件,直接導致當時將近300多人受傷和39人因此喪命。
是的,讓利物浦損失慘重的海瑟爾慘案發生了。
雖然說利物浦和尤文圖斯的球迷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歐足聯僅僅只是處罰了利物浦俱樂部,而且為了懲戒英格蘭的足球流氓,時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竟然同意了歐足聯的處罰意見:
英格蘭所有足球俱樂部禁止參加歐洲三大賽事五年,利物浦俱樂部禁止歐洲三大賽事七年。
要知道處罰利物浦一家俱樂部就已經夠嚴重了,現在連英格蘭的所有俱樂部都受到了牽連。一時間海瑟爾慘案的所有過錯都指向了利物浦。而在反利物浦聯盟的所有球隊之中,當屬埃弗頓最記恨利物浦。畢竟埃弗頓好不容易力壓利物浦拿到84/85賽季的聯賽冠軍,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五年不能歐戰的結果。
頓時,埃弗頓球迷的謾罵聲和埃弗頓高層的譴責之聲響徹利物浦市,而且為了發洩對利物浦這支俱樂部的不滿,只要是跟利物浦的比賽,當時埃弗頓球員的就會像看到殺父仇人一般,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實力,更甚至還會出現只對人而不對球的場景。
也就是從85/86賽季開始,利物浦和埃弗頓的「默西塞德德比」一時間超越了英格蘭所有的德比比賽,而且這還是兩隊的一些大牌球星離開球隊的情況下。
當然,親姐弟之間又怎麼可能擁有如此這般如世仇的仇恨。
1989年4月15日,希爾斯堡慘案發生,利物浦在這一次慘案之中喪生了96名球迷,而在這96名英靈之中,不乏包含埃弗頓球迷的至親。
另一方面,由於《太陽報》的胡編亂報,硬生生將南約克郡警方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利物浦球迷,頓時利物浦再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頂點。諸多英國媒體又開始對利物浦俱樂部再次提出譴責,甚至還出現了要求利物浦俱樂部解散才能息事寧人的負面消息。
而這一次,在生命之前,埃弗頓上下不再糊塗,而是選擇和像自己的弟弟一般的利物浦俱樂部共進退,畢竟那因為南約克郡警方玩忽職守而喪生的96位英靈,幾乎全部都是他們的至親,而他們又怎麼可能讓他們的至親死不瞑目呢?
來到英超時代,由於兩次慘案對利物浦的打擊實在太大,利物浦在聯賽之中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統治地位,成績一落千丈。更甚至在千禧之年後,差點因為球隊高層的糟糕運營而徹底破產。
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們暫且不表。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利物浦的衰敗,本來應該是埃弗頓超越死敵的最好時機。
可是,或許是對自己那個臭弟弟不爭氣表示抗議,或許是看到自己的弟弟始終難以復興遲遲打不起精神來。
總之,自英超成立以來,雖然埃弗頓一直在加大投資,但是卻始終拿不出什麼值得驕傲的成績。
不過有一點卻一直保留到現在,那就是默西塞德德比的火爆場面。
而如今,隨著利物浦在渣叔克洛普手中終於實現了復興大計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那憂鬱的臉上仿佛終於浮現出了一抹久違的微笑......
(關於默西塞德德比,其實很多利物浦球迷經常抱怨表姐一個賽季只踢兩場正式比賽,可是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一個姐姐在不斷鞭笞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弟弟趕緊從沉淪中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