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言教語
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
若是想在人才市場佔據優勢,最簡便的辦法便是提升學歷。
現如今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
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多少年輕人都打算讀研甚至讀博。
正因如此,考上大學在多數人眼中已經變成了常事。
以前哪家有了大學生那簡直就是「全村人的希望」,是全村孩子的榜樣。
可現在反倒是考不上大學的孩子會成為家長口中的反面教材。
可見我國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多大的突破。
只不過對於很多家庭來講,供一個大學生讀四年書並非易事,這四年花的錢還真是讓普通家庭有些吃不消呢!
學費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學校越好,學費越低;學校越差,學費越高」。
這句話其實非常有道理。
多數公辦本科院校的學費都在每年6000元以下,當然了,這並不包括校企合作專業與中外合作專業。
若是能夠考上公辦本科院校,於普通專業就讀,每學期的學費也不會超過3000元,大多數家庭都能夠承擔得起。
可如若考上了公辦本科院校,卻因分數不夠只能在校企合作或中外合作專業學習,學費就會高至萬元左右,這可真不是一筆小數目。
專科學校的學費也比較高,多數在7000~8000元,少數在9000元上下,一般不會過萬。
學費最高的就是獨立院校了。
獨立院校並非公辦學校,所以學費與公辦學校簡直不屬於同一檔次,大多都在每年萬元以上。
若是在獨立院校中就讀校企合作或中外合作專業,學費甚至能突破2萬大關。
所以大家還是好好學習吧!
只有考個好成績才有機會被公辦本科院校錄取,才不會給家庭帶來太大負擔。
這裡我們就取公辦本科院校的學費,一年6000元,4年就是24000元。
生活費
前段時間大學生生活費表出爐後獲得了極為可觀的熱度,引起了網友的眾議。
2019年,大學生的平均生活費在1200元左右,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甚至能高達4000元以上,這幾乎抵得上一個工薪階層的月工資。
我們來合理的算一下大學生每月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費:
一日三餐每天約需30元,一個月就是900元;生活用品每月大約需150元;購買水果、零食也需要150元,還要加上必要的社交費用與班費等日常支出。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想讓大學生在學校裡生活得舒服一些,不需要為必要的開支發愁,每個月大約需要1500元,在一線城市就讀的學生或許需要更多。
這裡我們就取大學生月生活費為1500元。
每年在學校裡待10個月,4年共在學校裡待40個月,約需60000元。
住宿費等雜費
其實大學生的住宿費還是蠻低的,除了個別學校外,多數學校的住宿費每年僅需600元到800元。
幾乎每個專業都需要購買一些專業用品,比如藝術類大學生需要購買畫板、畫紙、攝像機等。
其他專業的大學生也需要購買專業用書,考試季還要刷題,這都需要用錢去買。
我們就按住宿費每年600元,生活雜費每年1000元來算,共需6400元。
把以上三項加起來,我們會發現大學生的花費確實很多,除去採購服裝等費用外四年也最少要花接近10萬元。
若是加上大學生採購服裝、化妝品、護膚品以及各種手辦、周邊、追星花費、遊戲花費,至少要加上2萬元。
一個家庭一年就要為大學生提供3萬元。
這都快趕上小城市一個工薪階層的年收入了,由此就可以看出父母供養大學生有多麼不容易。
更何況我們並沒有誇大事實,每筆數目都非常貼合實際,比較符合現在大學生的消費現狀。
現如今攀比之風盛行,很多大學生都熱衷於購買各種奢侈品,甚至會為了追星花費大量的金錢。
我們不能否認每個人都有購物慾望,也不能否認追星確實是某些學生的業餘愛好。
可是說是在這些事情上花費太多金錢,無疑會給父母帶來更大的壓力。
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千萬不要過度消費,更不能因為攀比一再向父母要錢,絲毫不體會父母的辛勞。
更何況大學生大多都已經成年,大學的學習生活也並不是特別忙碌。
通過兼職減輕家庭壓力
如果想讓手頭寬裕一些,就不應該向父母伸手要錢了,而是想辦法利用課餘時間兼職。
一是為了給自己賺點生活費,二是為了提前適應社會競爭。
切身實際的感受父母有多麼不容易。
勤工儉學
相信每所學校都會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崗位。
雖然每個月的工資並不多,只有幾百元,但對於大學生來講也足夠用了。
而且這些崗位的工作大多都比較容易勝任。
比如去圖書館整理圖書,或者是利用課間清理一下教室的垃圾,到食堂做幫工等。
花費的時間並不多,只需要幹點雜活就能獲得回報,真的蠻不錯。
大家千萬別認為在勤工儉學崗位上工作是丟人的事兒。
沒有什麼比勞動更光榮,利用自己的雙手掙錢本身就很值得驕傲。
如果大家做勤工儉學的意願,最好一開學就去導員那裡說明自己的情況,導員自會盡力為你爭取崗位。
做家教
大學生在家教領域是比較吃香的。
一是因為大學生剛剛經歷過高考,對現在的教育體制比較了解,對書本也比較熟悉;二是因為大學生尚未離開校園,仍處於學習狀態,即使經驗不足也能把孩子教好。
幾乎每所大學都有專門的家教群。
大家不妨找學長學姐打聽一下,選擇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家教去做,每周只要花費幾小時就能賺到不少錢,還是不錯的。
大學是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的過渡。
希望每位大學生都能度過充實的校園時光,也希望大學生都能體諒自己的父母,既不要養成過度消費的壞習慣,更不能成為拜金主義者。
本文內容【立言教語】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和分享,請勿抄襲或搬運,為你講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幫助的教育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