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可能是上熱搜最多的老師了,從「被生病」「被請假」到疫情中「被逼瘋」。網友們調侃,戲謔,甚至略帶嘲諷,家長、學生甚至是同行都認為體育老師是教師隊伍鄙視鏈最下遊的「生物」。
人們在慢慢發現體育課的重要性。曾經,一方面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社會和學校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學生課業負擔過重,休息和鍛鍊時間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由於體育設施和條件不足,學生體育課和體育活動難以保證。
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多次表示,在病毒感染的初期,並沒有特效藥物可以進行針對性治療,最關鍵還是看每位患者的身體體質,依賴每個人的免疫能力。系統體育鍛鍊可以增強人體體質,提高抵禦病毒侵蝕的能力,很多人這才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人們常常認為,體育老師教的只是跑跳等初級的運動技能,但事實上遠不止如此,在系統的體育教育中,體育老師要教會學生高度的自律、管理時間的能力以及不服輸的拼搏精神,當然還有團隊合作意識。
因為他們從未忘記,「體育」二字後面,「教師」兩個字為他們賦予的責任。
一個人的孤單vs一群人的狂歡
疫情期間,體育老師上網課的話題,上了熱搜,一段呈現體育老師和學生的視頻被轉發了很多次,有網友評論,學生眼裡的老師,是一個人的「孤獨表演」,而在老師眼裡卻是「群娃共舞」。
網友和學生一樣,都是隔著屏幕看到體育老師的「表演」,而他們在背後付出的艱辛,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任職於北京人大附中的狄托老師,體育教齡近9年。他從未想過某個學期的體育課會在線上教學。
在他看來,體育教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多數時候需任課教師與學生直接教、學互動,而線上教學,老師無法看到屏幕前學生的表現,技術教學難度大。
從確定本學期開展線上教學,到課程正式上線大約有10天的時間,大多數老師對於視頻編輯技術較為陌生,對於各科老師來說,單機位一次錄製似乎都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體育課更是如此。
「線上教學的所有動作都要我們體育老師親自做示範,為了儘可能的讓學生感受到動作的標準,需要多機位的展示,設備不夠的時候要調整角度。」
狄托老師表示,當一次動作呈現完成後,自己感受到吃力就會在剪輯時縮短強度或是改變動作內容,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要重新錄製。
「一節線上的體育課,我們體育老師要經過8-10個小時的拍攝錄製時間,後期要花費1-2天的時間去剪輯,在每一次網絡授課後都要及時收取學生的反饋,以便後期授課的調整。」
回顧自己製作線上課程的時候,狄托老師坦言,最困難的便是尋找符合教學內容的素材。
相同的問題也困擾著上海南洋模範中學體育教師羅益峰,他負責高中部體育課籃球專項的教學工作,同時也負責校初中部籃球隊的帶隊工作。
「線上的體育課,如果是體能、力量、或是健身操的訓練還相對容易,但是籃球課特殊,它要接觸球啊。」
每次上課前,羅益峰都告訴學生,去跟鄰居打好招呼,告訴他們這節自己是籃球課,並要對影響到鄰居們的休息和生活表達歉意。
籃球教學一旦轉到線上就需要大量的視頻資料作為支撐,單純通過教師個體的展示,由於空間的限制,很容易讓學生出現枯燥感和跳脫感,羅益峰對此大傷腦筋。
羅益峰找來了一些NBA的精彩視頻做內容分享,沒想到學生們很喜歡,「教學平臺邊上的評論區,學生們聊得特別起勁。」
多年的籃球教育工作讓羅益峰想到了Jr. NBA。
Jr. NBA是NBA的全球青少年籃球發展項目,多年來一直在通過基層籃球活動提高籃球運動在青少年中的參與度,在提升青少年和教練員籃球運動水平和執教能力的同時,讓更多青少年體悟這項運動帶來的樂趣。
今年3月,Jr. NBA小程序推出居家籃球課,為各校體育老師提供網課內容支持,也幫助學生可以實現居家鍛鍊、強身健體。Jr. NBA居家籃球課共分為16節,由籃球專項技巧著手,採用NBA球員在青少年時期,乃至成為職業球員後最常使用的各項訓練。
如獲至寶的羅益峰下載了全部課程,並再度分析研究,將其中內容充實到自己的籃球課上來,一節普通的傳球課,羅益峰花費了一周的時間來製作。
讓他欣慰的是,本以為在家只能用籃球面對牆壁訓練的傳球動作,卻得到了學生的喜愛。
面對登上熱搜的話題「一個人的孤單VS一群人的狂歡」,無論是狄托還是羅益峰都表現得很平靜。
「大多人不理解體育教育進而不理解我們體育老師,但這個現象在逐漸改變,會好的。」
「看著學生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從未覺得孤單,我也從來不是一個人。」
體育老師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筋肉人
人們常常會對某一個群體產生刻板印象,在學校中最容易被臉譜化的莫過於兩個群體,一個是德育主任或是教導主任,他們常常編織著學生們的「童年噩夢」。
另一個則是體育老師,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他們是一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筋肉人,甚至有人偏執地認為,體育老師是混在教育隊伍中的「學渣」。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人們更多的將目光投向文化課授課的教師,而對於體育教師則是長期以來的「理解缺位」。
實際上,在如今,一名體育老師,遠不是這樣簡單。
經過嚴格系統的高等教育是體育老師的充分必要條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開設體育教育專業的大學有不少,如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等50餘所高校開設了體育學學科。
在成為一名體育老師之前,他們要在學校中全面的學習如教育學、心理學、人體科學、學校體育學、體育鍛鍊、訓練與競賽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體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接受如運動營養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育社會學、體育倫理學、體育哲學這些不為人們所熟知的課程。
根據國家教育部門制定的每100名學生需配備一名體育老師的標準,事實上小學體育老師的缺口始終存在,即便是上海這樣的發達城市,數據統計顯示體育老師的缺口依然高達三成。
知乎上的一個問題,代表了大眾對於體育老師甚至是體育教育的「誤解」
「體育老師需要備課嗎?」這個問題被瀏覽了23萬餘次。
一位體育老師回答很簡短卻很有力,「當然要備課,因為我是老師。」
體育老師的備課並不輕鬆,而且需要高度的專業性才能完成。不僅要明確課程標準,認真吃透教學大綱和教材,把教材中隱含的運動樂趣充分地挖掘出來,還需要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學生有充分了解,針對於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法和內容,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場地、器材、運動設施進行分析和考量,提高場地利用率,併合理使用器材,除這些內容外,安全保障和應急備案同樣重要。
即便是在疫情期間,體育教師的備課也是十分嚴謹的。
狄托表示,「疫情期間,整個體育教研組一同討論和設計授課形式和內容,最終確定6-8個主題為一個系列內容,從而確定具體授課主題,教育組下設備課組,所有最終的動作和課程環節的細節討論,都需要備課組3位體育老師的反覆討論和確認。」
隨著疫情被控制,中小學陸續複課,體育老師們的準備早就開始。
「開學後,大部分學生半年沒有劇烈運動過,要在保護他們安全情況下,通過訓練逐步恢復學生身體形態、機能、素質等多方面體能。」狄托認為,作為體育老師在這個時期內要同時注意學生的運動負荷的形式,讓他們可以慢慢回到運動場上。
為了讓學生們在校期間接受更專業,更系統的體育教育,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授課形式上,體育老師們仍然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
為提升教學水平,3年前,狄托參加了由Jr. NBA協辦的全國中小學校園籃球教師培訓營,在那裡,有著籃球教學經驗豐富的外籍導師擔當教練,而參訓老師可以通過親自帶課、現場實踐的環節獲得提升。培訓教材均使用由NBA參與開發的全國中小學校園籃球教學指南《訓練指導手冊》。
「我所任職的人大附中是籃球強校,至今我們還參考使用著Jr. NBA開發的《訓練指導手冊》。」狄托說。
事實上,體育教育不斷在向著專業性、科學性、系統性發展,體育老師所有的教師一樣,關注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允許你犯錯,再教你怎樣站起來
體育這門課程是中小學的必修課,在成長上,從身體的鍛鍊到性格的影響,乃至人格的進一步完善和對社會的適應來看,對於每一名學生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來國家教育機構不斷出臺各項制度保障體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和實施,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這樣的改變讓羅益峰很感慨,「現在人們對於體育教育的觀念在不斷改善,我小的時候體育課經常會被佔掉,如今不會了,學校都很重視體育課。」
採訪中發現,無論是新近入行的年輕體育教師還是在教育崗位上耕耘了近30年的老教師,都對自己的工作表達了高度的肯定和熱愛。所有的體育老師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通過體育課和鍛鍊,找到興趣愛好並形成終生鍛鍊的意識和習慣。
孟家森已經在上海南洋模範中學擔任了26年的體育老師目前也是南模中學高中部籃球隊的帶隊主教練,他道出了自己對於體育教育的理解。「體育蘊含了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團隊、協作、克服困難能力、執行力、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成長中最最重要的,尤其是帶運動隊,感受更是非同一般。所以我認為體育是最好的教育。」
今年1月,孟家森率領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籃球隊拿到了Jr. NBA聯賽上海站的總冠軍,完成了三連冠,孟家森也再度拿到了最佳教練的獎項。「Jr. NBA校園籃球聯賽」作為NBA傾力打造的青少年籃球賽事平臺,以提高籃球運動在青少年中的參與度為主旨,藉助賽事為載體,搭建出校園籃球文化溝通與實踐的橋梁,鼓勵更多青少年能夠主動加入到籃球運動中,感受它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孟家森認為,「Jr. NBA校園籃球聯賽」這個賽事平臺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舞臺,相比起其他的賽事它更加規範與嚴謹,通過比賽,能夠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專注力和執行力,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非常重要。
同時也圍繞「不止為贏」的賽事主題,以籃球為觸點在勝負之外創造出更豐富的感觸與經歷,讓青少年在體驗中收穫成長,感受Jr. NBA「團隊、關愛、決心、尊重」的籃球運動精神。
正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改變了很多人對體育教育的影響。就連孟家森自己的兒子,自幼練習鋼琴多年,升入高中後找到自己的父親希望能加入籃球隊,接受籃球訓練。
法國著名教育家保爾·格朗在《終身教育引論》中提出「如果把體育只看成是學校這一段的事,那麼體育在教育中也就變成了插曲」,我們認為學校體育應為終身體育做好啟蒙教育,而體育教師正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啟蒙人。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體育老師將培養學生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力和習慣為主導思想,把終身體育意識真切地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讓每位學生終身受益。
在狄托看來,體育上比賽有輸有贏,也有受挫,但體育上的挫折和犯錯的成本是低的,再低的成本,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也是一種好的資歷。
「體育教育的最大的魅力所在就是允許學生去犯錯,並且教授他們如何再重新站起來。」
作為教育工作者,面對誤解和調侃,體育老師很少解釋什麼,在他們看來比向網友解釋更重要的是讓每一名學生學有所得。
為了減少偏見,加深理解,今年,Jr. NBA連續第二年發起#集合謝謝老師#話題,再次為體育老師而發聲,讓這群體育教育實踐者的付出獲得更多人的認知和認同。
通過一部「體育老師的2020年」的微紀錄片,讓人們重新從鏡頭出發,認識這個群體,並對他們衷心地道一句:「謝謝老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與此同時,廣大體育教師也可以在9月10日-10月10日期間,進入「JrNBA助理教練」微信小程序免費申領Jr. NBA免費提供的1000份NBA HOOP PARK籃球公園禮包。
而面對校園體育教學中,籃球場地和運動設施略顯短缺的情況,Jr. NBA目前已經在全國捐贈了將近50片籃球場,在今年教師節期間,Jr. NBA還將為湖北省捐贈兩塊全新籃球場。除此之外,Jr. NBA至今已經向全國校園籃球特色校免費提供超過12000份籃球教學工具包,包含籃球、錐桶、身高尺、口哨、教學海報等必備教學用具。嶄新的球場與運動設施,將切實有效的助力體育老師的教學工作。
體育老師的2020年還未結束,隨著新學期的開學,體育老師們依然在運動場上迎接著孩子們的到來。
相信,當體育老師再次登上熱搜的時候,人們會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