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拼搏奮進全運精神,凝聚追趕超越西安力量。如今距離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越來越近,作為承辦開閉幕式和大多數比賽的西安早已行動起來,7月20日,市體育局邀請擔任過全運會、軍運會、青運會總督導、顧問的上海體院教授劉清早為十四運獻策。短短一天時間走訪四站,劉教授對市體育局在場館建設階段嚴把工程進度和體育工藝所做的各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對賽事組織運營精準定位,提供了很多寶貴的「乾貨」。
第一站:秦嶺國際高爾夫球場
秦嶺國際高爾夫球場風景秀麗,南依山巒起伏的秦嶺,北與著名的佛家聖地「草堂寺」相望,距市區31公裡,這裡將成為第十四屆全運會高爾夫球的比賽場地,目前配套酒店正在施工。劉清早教授當天在市體育局分管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首先考察了高爾夫球場和配套設施建設。
從接待大廳到餐廳,從更衣室再到球場、住宿酒店,劉教授幾乎走遍球場每個角落,這位經驗豐富、觀察敏銳的專家現場提出四點建議:準備啟動機構建設,設立單項競委會;準備做好工作對接,建議場館列出諸如房間平面圖等設施清單;著手功能區準備,包括貴賓室、新聞發布廳等;抓緊基本設施施工,希望明年三月前全部完成。「 我們一定要提前『踩點位走流線』,所謂流線無非就是人員、物資、車輛,三個流線都搞好了,辦運動會就沒問題!」劉清早教授說。
第二站:閻良攀巖滑板場館
離開秦嶺高爾夫球場,驅車來到位於閻富大橋以東,石川河南側的西安閻良石川河戶外極限運動中心,這裡承擔著十四運攀巖場地和滑板場地場館比賽任務,由於屬於十四運新建項目,所以今年5月才開工建設,此時工地上仍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劉清早教授現場詳細了解工程進度情況,得知該項目計劃9月10日竣工,9月30日完成工程驗收後,他又反覆強調,「這裡的完成驗收要包括體育工藝的驗收,咱們這邊辦兩個項目就要對接兩個中心,我建議要以國家體育總局項目中心的專家意見為主。此外我看到了正在修建的場館,那麼場館外的功能區在哪裡?這同樣很重要,競賽用房至少四間,貴賓室、安保、醫療、興奮劑檢測,甚至包括停車場等都需要提前規劃好、留好地方。」
第三站:西安城市運動公園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承辦過99年的四城會,為了辦好第十四屆全運會,需要進行翻新和信息化改造。場館從去年6月29日正式開工到今年6月30日完成建設任務,目前正進行局部功能優化提升工作,信息化機房與各系統進入對接調試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運動公園原先只舉辦19歲以下五人制籃球,可今年4月又臨時接到承辦三個制籃球任務,目前正在抓緊進行場地設計提升工作,儘快開工建設,預計9月30日完成場地改造施工。
步入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劉清早教授感慨良多:「我心情很高興,因為看出了場館準備的狀態,希望10月底能進一步完成體育工藝驗收。與其他很多場館比較,咱們這個館最大優勢是處在人群密集區,我們不僅要辦好全運會,還要為老百姓辦實事,打造『老百姓身邊的體育場』。舉個例子來說,如果10月底完工,現在封閉到明年顯然不合適。我們還是應該對老百姓開放,一方面兼顧健身,讓老百姓享受全運福利,另一方面開放場館就需要做好保護工作,我建議在進入場地穿鞋種類以及禁菸等事宜上必須嚴格要求。全運開幕前三十天進入鎖閉期,場館再進行一次全面檢修。」
第四站:西安奧體中心
西安奧體中心下轄主體育場、綜合性體育館、遊泳跳水館,這裡將舉辦十四運開閉幕式以及遊泳、田徑等諸多項目的比賽,目前「一場兩館」已經竣工交付。劉清早教授建議:「現在要抓好收尾工作,外部收尾優先做,內部標示可以晚一步抓,因為要等到單項競委會布局後才能確定,體育工藝建議由總局田管中心、遊泳跳水中心來驗收。接下來重點就是從場館建設向賽事組織運營方面轉變,包括人員組織,團隊構建等,這些都有著龐大的工作量。」
劉清早教授在看完奧體中心體育場後還特別強調了開閉幕式的重要性,「開閉幕式板塊非常重要,一定要抓好每個細節。我們接下來肯定還要搞測試賽,我建議是明年搞,具體什麼時間可以採取『倒排』原則,就是從開幕時間往前推,根據開閉幕式指揮部提供的合練彩排時間來具體安排。此外,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這麼好的體育場館,『後全運時代』怎麼布局也需要提前考量,可以申辦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盃足球賽等。」
走訪結束時,市體育局表示,將在專家的指導下,牢牢把握場館工程進度和體育工藝兩大關口,繼續加大對十四運比賽場館的督導檢查和協調推進工作,確保我市承擔的十四運場館設施按期交付,體育工藝達到全運會競賽組織要求。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瑞 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