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高鐵西九龍站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2018年內相繼開通,香港入境處引進新款的多功能e-道,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過關時間只需8秒,比傳統插卡式快4秒。每條成本約18萬元港幣的新e-道,還新增非觸控式讀卡功能,對應香港新身份證,減少插卡損耗,而且加強安保及加入「藍燈」識別正常運作的e-道,避免市民重新排隊等候。
香港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駱偉民表示,新e-道將新增非觸控式讀卡,但仍會保留插卡式閱讀器及沿用指紋通關。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記者 周峻峰/攝
據報導,香港入境處助理處長(信息系統)駱偉民26日表示,高鐵西九龍站、港珠澳大橋的出入境關口,共計有超過100條全新設計的e-道,2019年啟用的蓮塘/香園圍口岸將設置約28條。
駱偉民稱,新e-道過關時間比傳統插卡式由12秒加快至8秒,主要因為讀取速度較快,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適合大多數人的高度,不用彎腰放卡。若用新證過關,無論插卡或非接觸式,只需將有圖像一面朝下方(卡背晶片朝上)放置,即可讀取,如放置錯誤,屏幕會有提示,待讀卡成功後進入第二道閘按指紋就可過關。
駱偉民介紹,非觸控式讀卡可解決過去因某種原因「吞卡」情況,也令身份證更耐用。未換領新身份證的香港市民,則仍需插卡過關。新增的燈光識別,「藍光」代表正常運作,「紅光」是維修中,過關人士從遠處看已能分辨,避免重新排隊等候。
新e-道讀取數據加強安保,需兩把「鎖匙」才開啟傳輸功能,當新身份證放置閱讀器上,會產生一條一次性加密密鑰以建立信道,閱讀器從晶片提取第二道密鑰,才會傳輸。閱讀器和身份證若距離兩毫米,便已不能讀取,防止隔空盜取數據。
羅湖管制站、港澳碼頭第一代e-道已運作約14年,入境處未計劃更換新e-道。駱偉民稱,現有管制站2016年才申請撥款裝置更新以配合新身份證運行,盼望「物盡其用」,舊e-道壽命用盡或廠商無配件,才考慮全面更換。
此外,被問及新e-道是否會同時採用面部識別及指紋的雙重生物特徵認證,駱偉民稱,港人10多年來都是用指紋過關,繼續採用比較方便,現在不是推行面部識別的好時機,但會按照未來情況實際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