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那一年,少年馬英堯離家出走了,他在一家磚廠沒日沒夜搬了一個月的磚,賺了三百塊錢,他把自己搬磚掙來的錢交給大巴司機,換了一張去東莞的車票。
"我會成功的。"蜷縮在逼仄狹小的車廂裡,馬英堯暗暗發誓。
一、夢開始的地方
馬英堯是家中最叛逆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一輩子靠著種地養活一家人,對於兒子,父母的期待也不過是好好讀書,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娶妻生子,過平凡的一生。
但是馬英堯不樂意,80年出生的他趕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翻天覆地的時期,電視上每天播放著南方城市奔波忙碌的人群,他看著那些城市在電視機裡模糊的影子,仿佛看到了自己追求的美好未來。
他瞄準了電視上的招工廣告,那是一家位於廣東東莞的工廠,和他的老家河南南陽相隔萬裡,為了這次遠行,他和父親大吵一架,父親放話不會給他一分錢,於是17歲的他選擇搬磚掙路費,300塊的工資,足夠他交付路費,還夠添置一身新衣裳。
他在大巴上過了三天三夜,大巴司機為了多賺點錢,在不大的車廂裡拉了八個人,還塞了滿車廂的黃豆,馬英堯擠在這些黃豆上顛簸了三天,長途跋涉讓他劇烈的暈車,每次司機一停車,他就下車開始吐,吐的嘴唇發白。折騰三天之後,胃酸都要吐出來的馬英堯終於來到了東莞。
東莞發達的城市建設讓馬英堯讚嘆不已,在中介的安排下,馬英堯進了一家製鞋廠當工人,這份工作並不輕鬆,一天要在流水線上從早站到晚,重複著一個機械的動作,不過工資的確很高,對於年輕的馬英堯來說,他並不怕辛苦,但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仍然讓他產生了一些不甘心。
千裡迢迢來到東莞,難道就為了做一個普工?這樣的生活除了工資略高一些,和在老家種地又有什麼分別?
二、艱難的創業史
馬英堯決定改變,他不再簡單地重複工序,而是緊盯著流水線上的每一個步驟,閒下來他就去找老工人請教:為什麼存在這個步驟?這個工序要達到什麼目的?就這麼勤勤懇懇學了兩年,他終於從普工轉到了技術崗。轉到技術崗的他又開始琢磨設計,做起了工廠的製版師,工資翻了十倍。
這讓馬英堯意識到設計、創意原來有這麼大的價值,他決定做一個設計師,於是工作幾年之後,他離開了待遇優厚的製版師崗位,選擇報班學習設計,再次回到東莞時,他已經是一名專業的設計師了。
從製鞋廠積累的經驗讓馬英堯決定自己創業,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辦了一家製鞋作坊,工人只有不到十個,製版、設計、會計、送貨,老闆都是馬英堯一人擔任。雖然規模小,每個月拋去支出,也能掙上好幾萬。
馬英堯年輕能幹,人緣也好,產品質量更是拿得出,小作坊辦了沒幾個月,訂單便像雪片一樣譁啦啦飛過來。馬英堯也一鼓作氣,不斷擴大規模,把小作坊發展成了大工廠,員工僱到了200多個,一年可以賺到好幾百萬,成了廣東當地有名的製鞋老闆。
可是,人生總是充滿波折,正當馬英堯的生意蒸蒸日上時,遙遠的美國,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爆發了,各個國家的貿易都遭受重創,馬英堯立足未穩的工廠遭受重擊,只得關門大吉。
那段時間,製造業是受打擊最大的,馬英堯想要重新站起來,只能把目光放在其他行業上。雖然一夜之間回到了一窮二白的境地,但馬英堯並未因此消沉,他很快收拾心情站了起來,尋找自己的下一個新起點。
三、開創新的事業
馬英堯選擇的新起點是一個他之前從未接觸過的行業——連鎖酒店。隨著人口流通的加快,連鎖酒店必然有著巨大的升值空間,馬英堯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雖然毫無經驗,但馬英堯拿出了當年在製鞋廠學技術的毅力,他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奔波,住遍了大大小小每一個城市的酒店。
旅程結束之後,馬英堯運用自己的設計功底開始畫圖紙,他邊畫邊思考,這些酒店設計背後的小心思,從家具的擺放到燈光的亮度,每一個細節都是留住客人的關鍵點,想明白了這些細節之後,馬英堯開始著手開創自己的連鎖酒店,他給自己酒店的定位是舒適、親民、方便,並且主要針對中小城市。
經過一段時間的計劃,馬英堯的第一家"尚客優快捷酒店"在山東青島開業,這是馬英堯對連鎖酒店市場的第一步試探,青島的酒店試營業幾個月後,馬英堯下了結論,自己對於酒店的定位是成功的,可以在其他地方繼續開拓市場了,馬英堯決定自己要在五年之內,開滿100家尚客優。
馬英堯把酒店的種種要素進一步優化,開始了自己的商業擴張。在馬英堯的努力之下,尚客優快捷酒店已經遍布全國,加盟商達到了上萬,它的開設速度甚至超出了馬英堯的預想。
在2009年,馬英堯就提前達成了開滿100家連鎖酒店的目標。如今,門店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馬英堯本人更是身家過億。
縱觀馬英堯的創業史,不難發現,這是一個絕對的聰明人,他的眼光和創造力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頭,從17歲搬磚攢路費開始,他就一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從未放棄過對自己人生的追求。
成功絕非偶然,即使沒有尚客優,馬英堯這樣的人也同樣可以成功。品牌的成功需要運氣,更是因為背後掌舵人的智慧,商場沉浮不定,但一個人的眼界、智慧、心境永遠都是他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