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為何要釣浮?核心要點在哪裡?

2020-12-11 野釣人老高

垂釣方法眾多,究其本質卻又一致性,即時刻確保鉤餌能夠處於魚的周圍,包括魚所在的水層。根據鉤餌所在位置、水層的差異,又有釣底、釣離底、釣浮等不同釣法。但無論如何,均是最大程度適應魚情變化。回到釣友的問題「釣友釣浮,怎麼調漂」為更準確、更全面回回到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 釣魚為何要釣浮

2、 釣浮是如何具體調漂

釣魚為何要釣浮

釣浮單從垂釣技術而言,因魚上浮,所以釣浮。但如果探究其原因,則要複雜得多,大致可分為主動釣浮與被動釣浮。

先說主動釣浮。魚的種類不同,活躍、棲息的水層也不盡相同,這裡面涉及魚的習性及自身的功能特徵,不再詳述。像常見的鯽魚、鯉魚,包括掠食類的黑魚、鯰魚等,都屬於底層魚,但並不表示底層魚只在水底活動,它也會遊弋到其他水層,但相對而言,在底層停留的時間更長久,垂釣這些魚以釣底為主;同理,屬於中、下層魚,即可釣底,也可釣離底;鰱鱅屬於濾食性魚,以漂浮在水錶的浮遊生物、藻類微生物為食,所以長時間活躍在中上水層,自然如果垂釣它們,絕大多數採用釣浮的方式。不難看出,主動釣浮更符合魚的活躍、習性規律。

再說被動釣浮。與主動釣浮相比,導致被動釣浮的原因眾多。比如冬季低溫情況下,依然攝食慾望的鯉魚、鯽魚多棲息在水底,垂釣也以釣底為主。個別天氣陽光輻射強勁,中上水層水溫提升,明顯高於中下水深溫度,鯽魚、鯉魚有趨溫的特點,此時多離底上浮,享受中上水層適宜的水體環境,這時需要及時改釣底為釣浮,獲得好魚情的機率更大。再比如夏季氣壓相比其他季節偏低,水體溶氧量少,如果遇到陰天,水體溶氧量進一步提高,這時鯽魚、草魚、鯿魚多因缺氧而離底上浮,嚴重時甚至上浮,這時如果再釣底顯然不合適,更應釣浮或釣水錶。另外黑坑揚竿時,前期高頻率投擲散炮,加之後期鉤餌不斷入水,餌料、窩料等細粉末充斥在各個水層,誘使魚在不同水層逐食、爭搶食物,也會導致魚離底上浮,這時需要考慮釣浮了。不難發現,被動釣浮,均是外界環境、條件發生變化,以至於魚群離底上浮,脫離了原有水層,釣魚人對這種情況應及時發現、及時調整垂釣方案。

釣浮是如何具體調漂

上文介紹了之所以釣浮的原因,正如釣友的問題,如何調漂以實現釣浮。

首先是重鉛沉底,直至剛剛露出漂尖。之所以重鉛沉底,主要是為了初步判斷水深,對垂釣水域有個大致了解,也為魚群離底上浮,預估可能在哪個水層提供依據。其次是下拉浮漂兩個子線長度進行浮漂調釣。這時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釣友可直接將浮漂下拉直至垂釣水層的長度;二是確定調目、釣目,如果預計餌料重4目,釣3目,那麼則調7釣3。最後是修剪鉛皮。先將重鉛上的鉛皮剝去修剪,再置入水中看是否露出7目,整個過程可能重複多次,不停修正直至露出水面是7目。然後雙鉤掛餌料,選用的餌料最好是比重相同、霧化低的顆粒餌,這樣方便調漂。入水後再通過修剪鉛皮,直至最後露出3目,就完成了這個釣浮,浮漂調釣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釣浮即可調7釣3,也可調8釣4都屬於調高釣低,到底選擇哪個更合適,這裡牽扯到多個因素,需綜合判斷、分析:有釣魚人使用習慣的原因,有的釣友則為觀察浮漂方便,要求露出高目;有的則要求浮漂入水、就位後更沉穩則釣的目數偏低;有時水中魚活性低、攝食不積極,輕口魚多,要求儘量提高浮漂的靈敏性,此時餌料不變的情況下,調高釣低,中間目數差值越多,浮漂靈敏度越高些。

另外釣浮搜索魚層,確定魚群所在的具體水層是重點。如果釣魚人發現水的表面不斷有魚星出現,魚口卻零星,需要下拉或上拉浮漂,不斷調整鉤餌所在水層的位置,尋找魚口最多、吃餌最迅猛的水層。如果魚層有些混亂,中上水層都用魚群的活動,建議釣行程。選擇一款行程專用漂,即長腳、長尾、棗核型浮漂,採用飛鉛釣法,上拉鉛墜至8字環10-20公分的距離。這樣操作無疑延長了子線長度,擴大了子線擺動幅度。鉤餌入水後,在水中緩慢下落,能夠在各個水層都用一定的滯留時間,兼顧到每個水層的遊魚。因這個過程,鉤餌類似於活躍在水體中的小蟲,極具動感,很容易激發魚的捕食慾望,而被其他吞食。

寫在後面

本文說首先從有些魚種需要釣浮的原因入手,接著分享了浮漂調釣的過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對實際垂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採用何種垂釣方法做了介紹。但即便如此,實際垂釣過程遠比本文描述的複雜,釣浮、浮漂調釣僅僅是垂釣的一個環節,像餌料搭配、窩料是否使用等等,也會影響魚情、漁獲,這些釣魚人都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相信這樣施釣,釣友會有更好的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淡水阿波線組搭配要點,夏季遠投浮釣草魚,別忘了還有這種釣法!
    前段時間介紹了磯竿滑漂釣組,在夏季遠投釣深水的時候非常好用,不但可以遠投還可以看漂相,比拋竿釣法會更有樂趣一些。滑漂釣組的靈感不知道是不是源自阿波釣組,反正比較類似。隨著釣魚技術的發展,原本用於磯釣的磯竿在淡水釣中經常出現,阿波釣組慢慢也被不少釣友所接受。
  • 【釣魚技巧】北方冬季釣魚要點分享,靈活掌握不愁釣不到魚
    只要有魚釣,在冷的天依然會出門。我也是釣魚人,所以甚至冬季釣魚不易,因此今天給分享一些冬季釣魚要點,只要釣友掌握這些,靈活運用的話不愁釣不到魚!長話短說了,釣友們往下看吧,今天分享的都是乾貨!
  • 釣魚技巧:選擇釣點,釣順風還是釣逆風?千萬別亂選,漁獲差距大
    釣魚在選擇釣點上到底選擇逆風,還是順風,或者是測風,是有一定規律的。雖然民間有逆風釣,頂水魚的說法,但是關於釣魚諺語往往覆蓋的只是一般規律,畢竟往往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季節氣候不同,在順風還是逆風上就有較大差距,比如垂釣目標魚不同,在順風還是逆風上也是不同的。
  • 民間野釣狠招數:珠珠釣遠投釣組搭配要點,小魚群中輕鬆釣大魚!
    不過我們釣魚的餌料有不同的顏色,顏色誘魚絕對是有說法的。一、珠珠釣遠投釣組的搭配要點1、珠珠釣的特色就在於珠子,魚在攻擊珠子的時候珠子會在鉤柄上移動,魚就咬到了魚鉤,所以珠珠釣上來的魚,珠子肯定是在魚嘴外面的。這就需要珠子的選擇了,釣大魚用大的,釣小魚用小的。
  • 立夏過後氣溫高,野釣草魚要釣浮,這些遠投釣浮方法,收穫有保證
    不過的節氣代表了不同氣候的來臨,在釣魚上也需要遵循不同的垂釣技巧。按照魚的習性來釣魚,收穫自然是有保障的。一、夏釣草魚進入夏季以後釣魚就完全不如春季了,原因說到底就是因為高溫導致的。常見的淡水魚中最佳攝食溫度基本都在15-25度之間,水溫過高的季節魚的進食狀態會差很多,外出釣魚基本也只有在早晚涼爽的時候才能有點收穫。
  • 如何才能釣到很多魚?釣魚有什麼秘訣?釣魚的四大核心要素
    有些釣友學習幾年的釣魚,釣技就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了;有些釣友釣一輩子魚,最後還是不會釣魚;還有些釣友是眼高手低,給別人指點釣魚時滔滔不絕,輪到自己上手就掉鏈子了。釣魚是個系統工程,需要釣魚人具有較高的悟性,深刻理解釣法,才能夠提升自己的釣技水平。那麼,究竟如何才能釣到很多魚?釣魚有什麼秘訣?下面,我們來講下釣魚的四大核心要素。
  • 夏季釣草魚,掛蘆葦葉釣浮,釣組搭配要點,草魚其實很好釣!
    所以釣草魚,使用嫩草、蘆葦葉子、蘆葦心兒、菜葉等都是比較常用的餌料,尤其是在夏季。一、選擇釣點草魚有逐溫逐氧的特點,相對於其他魚類而言,草魚對溶氧需求比較高。夏季高溫,會影響水中的溶氧,所以草魚會上浮到溶氧更為豐富的中上層,躲避在岸邊的樹蔭下、蘆葦叢中,等待大樹上掉下來的蟲子、果實,或者拉扯垂入到水中的蘆葦葉子。
  • 三伏天釣魚,注意用餌的這些要點,魚口好到沒商量,一釣一個準!
    首先來說味道要清淡,至於為何清淡,居然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水溫太高,魚的進食受到影響,魚更喜歡吃點味道清淡的餌料。第二種說法是水域中素食更為常見,所以越是大魚越是習慣了吃素食,這樣更容易填飽肚子。而且味道清淡的餌料,也能減少小魚鬧窩情況。不管原因是哪種,夏季用餌確實有獨特的特點。
  • 釣大魚最佳方法,滑漂釣組的搭配要點,帶漂遠投最適合秋天使用!
    秋季是釣魚的旺季,尤其是過了白露以後的仲秋階段。仲秋階段秋高氣爽,關於秋季氣候好的成語幾乎都是指的這個階段。到了晚秋,很多魚會陸續停口,所以仲秋時節是釣大魚的最好時候。此時的大魚進食時間長,進食量也大,垂釣起來相對容易很多。不過想要釣大魚,釣法一定要合理,所以今天介紹下滑漂釣組的搭配要點,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釣魚口訣夏釣篇!
    雷陣雨後,釣魚豐收釋:意思是夏釣的最理想天氣。夏天,雷陣雨後,涼爽宜人,水中溫度明顯下降,水中氧氣充足,岸上衝刷下來的食物增多,魚兒遊動、覓食非常活躍。若在池塘、湖泊、水庫下釣,魚兒便頻頻上鉤。若在江、溪、河下釣,要等到退水時,才是釣魚的好時機。故釣諺云:「大雨過後好釣魚」、「雨後放光,釣魚辰光」。大麥黃,釣魚忙釋:夏釣的最佳季節。
  • 秋天怎麼才能釣到大鯉魚?中秋釣鯉魚必須掌握的幾個要點
    中秋馬上快到了,釣魚人也即將開啟釣魚狂歡模式。對於很多的釣魚人來講, 秋季也是收穫大魚的季節,也逐步隨著秋季釣魚而進入一年釣魚的尾聲階段。不管你在野外還是垂釣園裡釣魚,鯉魚都是最常見的易釣魚類,秋天的大鯉魚膘肥體鍵,是食補佳品,紅燒大鯉魚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菜餚。
  • 同樣都是釣魚,為何別人比你釣得多,秘密在這裡!
    一個人釣魚沒意思,一個人釣魚不安全,所以釣魚的時候要結伴同行。我相信安全意識高的人,都會這樣去做!原因很簡單,這樣比較安全!釣魚如果你還在困惑,想知道為何跟別人差距這麼大,那麼請不要走開,我來帶你探索其中的秘密!
  • 【釣魚技巧】如何選擇釣淺還是釣深的五點經驗
    它們喜歡遊到岸邊比較淺的區域尋找食物,所以釣魚人會對魚習慣規律的總結了「夏釣深或夏釣灘」的說法。究竟如何選擇釣淺還是釣深,有釣友分享了以下五點個人的經驗給大家參考。環境、天氣、溫度等各種因素,重點要考慮魚的覓食習性規律。
  • 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好?
    鯽魚是一般釣魚人的入門級魚類,屬於易釣魚類。然而,很多老釣手都是鯽魚既容易釣,又難釣。為何會出現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呢?實際上,這說的是小鯽魚容易釣,大鯽魚難釣,養殖大鯽魚容易釣,野生大鯽魚難釣。那麼,怎麼才能夠釣到大鯽魚?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明顯?
  • 鯿魚就要釣浮?方法錯誤的浮釣,會讓你慘敗
    本文就圍繞這兩個核心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如何才能釣好鯿魚。鯿魚的捕食習性,是釣好魚的基礎魚屬於中下層魚種,其生活的水域,與體型較大的草魚相似,之所以說習性是釣鯿魚的基礎,大都來源於其生活水層的分布。相信釣友此時會異口同聲的回覆,釣浮就行了,不錯,的確釣浮就行了,但是,釣浮就能釣好麼?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用一個例子就能很好地說明。
  • 【釣魚技巧】天冷就要釣深水?錯,利用魚的趨溫性,冬釣水皮魚
    釣魚的時候最怕什麼?其中之一就是魚起浮,甚至許多釣友碰到魚離底就手忙腳亂了。而今天咱們反而要說魚起浮的極致程度——在水皮聚集的群魚,也被稱為「水皮魚」。尤其結合冬季,更需要詳細說說「水皮魚」該如何垂釣,此法應用得當,常見一個人用不了1小時,就能釣光眼前水面的一群魚。
  • 遊釣中美釣魚技巧:首次筏釣丹江口 垂釣生活賽神仙
    我們採取「筏竿釣浮、釣中、釣底交叉變換找泳層」,「磯竿、拋竿釣底(23至26米)」,「白天、晚上錯時釣」等方法,幾天下來有了不錯的收穫。最多的釣友收穫有40斤以上,另一位釣友收穫20斤以上,我的收穫最差,也就10斤以上吧。不過,我的磯釣竿喜獲一條6斤左右的丹江野鯉魚,拔得這次垂釣的頭籌,也算是個單尾重的冠軍吧。
  • 釣魚鉛墜釣墜兩大種類解說
    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釣墜是釣魚的一個重要部分,雖然魚不會注意你選擇的釣墜,但它們會對你如何以及在哪裡投放魚餌做出反應。 軟蟲釣魚人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並給予配重的鉛頭鉤同等的價值,因為他們做塑料選擇。不起眼的鉛塊是展示和定位魚餌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決定你釣了一天還是一無所獲。
  • 釣魚技巧:鯽魚離底釣行程,解析釣行程要點,黑坑野釣都能用得上
    介紹下關於釣行程的相關技巧,釣行程也叫釣翻身、釣截口、釣接口。從浮漂的角度來說,浮漂翻身站立,然後緩慢到位的過程有魚口,所以也叫釣翻身。從餌料的角度來說,餌料往下擺動被魚截住,或者叫被魚接住(截住),所以叫釣接口(截口)。從魚情的角度來說,魚出現離底上浮,就比較適合此類釣法。
  • 夏季遠投釣草魚的多種方法,可釣底可釣浮,讓你輕鬆釣獲大草魚!
    還可以搭配多種釣組,什麼單鉤、雙鉤、串鉤,全都都玩得起來。由於帶漂,所以釣浮釣底都可以,比手竿實用,比不帶漂的遠投釣法更好玩,畢竟釣魚如果不看漂,好像樂趣就少了很多。磯竿滑漂釣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滑漂釣組的搭配技巧,這個以前介紹過很多次,這裡只稍微介紹下。滑漂釣組的搭配其實很多變招,但是核心始終都是在滑漂上,浮漂需要在一定距離的魚線上滑動,這樣就能實現遠投的各種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