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體矚目「神十一」飛天:中國的航天事業加速崛起

2021-02-18 人民網澳新頻道

神舟十一號飛船於17日早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搭載兩名航天員成功發射升空。外媒稱這是中國朝獨立建設空間站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足以與美國、俄羅斯等老牌航天強國比肩,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崛起。海外媒體回顧了中國航天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稱中國航天能取得今日的輝煌成就,離不開60年來的不懈努力。此外,與神州十一號同步升空的兩位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的履歷、採訪等也成為國外媒體目光的焦點。

 

獨立建設空間站「預演」航天技術與美俄並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視頻、圖文形式報導神州十一號發射。

 

《朝日新聞》網站報導稱,神舟十一號飛船的發射升空是中國為了在2022年完成獨自的宇宙空間站建設和運營儲備必要的技術。雖然在宇宙空間站方面,美俄以及有日本參與的國際空間站(ISS)走在了前面,但若這次試驗進展順利的話,中國獨立建設空間站將成為可能。同時,神舟十一號飛船的這次發射以及相關試驗也可以說是面向宇宙空間站建設的「預演」。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中國正在大力發展太空計劃,旨在趕上美國和俄羅斯已有的太空能力,並超過亞洲對手印度和日本。在所有這些國家中,太空計劃是巨大的國家自豪感的源泉。

 

CNN還稱,「一旦國際空間站停止服務,中國可能是唯一擁有永久太空站的國家。歐洲太空人據說已經在學習中文,但除非美國政策有變化,不然美國太空人不太可能參與。」(中國從2011年起就被國際空間站擋在門外,當時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由於國家安全原因,禁止美國與中國的航空計劃有任何接觸。)

 

韓聯社評論稱,目前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足以與美國、俄羅斯等老牌航天強國比肩,神舟十一號的發射將為中國實現建成空間站的目標奠定良好基礎。韓國《亞洲經濟》則認為,中國航天的發展速度遠超美俄;到2020年左右,中國將成為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的領導者。

 

韓國YTN電視臺則稱,中國在發射載人飛船方面經驗豐富,在航天技術上遙遙領先於韓國。除建造空間站外,中國還計劃在2021年之前登陸火星啟動火星探測計劃。對此YTN電視臺評論稱,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加速崛起。

 

承前啟後中國長遠航天計劃最新進展

 


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 News):中國發射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

 

《讀賣新聞》網站則以「中國發射載人飛船並以火星探測為目標」為題報導稱,中國的載人宇宙飛船發射始於2003年的「神舟五號」,這次是第6次。中國正以2022年為目標,積極為獨立建設宇宙空間站做著準備。文章說,以「宇宙強國」為目標的中國,同時提出了2018年實現世界首次的月球表面探測及2021年進行火星探測的計劃。

 

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 News)報導說,這次任務是中國努力建立永久空間站的一部分。中國希望這個由幾個太空艙組成、但小於國際空間站的站將在2020年初完成。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天宮二號及其前身天宮一號是中國實現終極目標的模型。中國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永久的20噸級空間站,預計將於2022年送入軌道。

 

《雪梨先驅晨報》消息回顧了中國自東方紅一號發射46年來的航天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稱中國第六次載人航天任務——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是中國長遠航天計劃的最新進展。

 

自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以來,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11艘神舟飛船以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韓國《國際新聞》認為,中國航天能取得今日的輝煌成就,離不開60年來的不懈努力。

 

聚焦中國航天人責任重於鮮花掌聲

 


路透社網站新聞:神州十一號發射前,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鏡頭前揮手。

 

BBC記者史蒂芬·麥克唐奈在酒泉發射中心目睹了神州十一號發射。他說,神州十一號飛船由長徵2F火箭發射升空,這為全中國帶來了極大的自豪感。

 

在麥克唐奈的採訪中,太空人景海鵬說:肯定有壓力,晚上我夢裡都是它。我想的不是鮮花掌聲和榮譽,而是自己在知識和技術方面還有什麼薄弱的地方。

 

韓國《亞洲經濟》以《三度飛天的50歲「老將」景海鵬》為題,對景海鵬進行了詳細報導。景海鵬生於1966年,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他此前曾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船任務,擁有豐富的飛行經驗。

 

路透社也對神州十一號的兩位太空人給予關注。路透社報導稱,太空人陳冬接受採訪說:「本次任務的特點是時間長,試驗多。將聚焦提升在軌的應急情況處理能力,醫學急救和互救能力以及空間實驗能力。」路透社稱,這將是景海鵬第三次執行太空任務,他將作為本次任務的指揮官,並將在太空中度過自己的50歲生日。

 

最長時間駐留向2022年建成宇宙空間站邁進一步

 



《紐約時報》網站用「Thumbs Up」(讚許、勝利)一詞為神州十一號飛天「點讚」。

 

美國《紐約時報》以「神舟11號升空,開啟中國時間最長載人飛行」為題,介紹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情況。文章說,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在空間實驗室中駐留30天。這將是中國航天員迄今在太空中駐留最長的一次。這是中國第六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搭載飛船的運載火箭計劃於兩天後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中對接。

 

《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中國開啟時間最長載人飛行任務,旨在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探索」文章。文章說,隨著兩名太空人踏上最長載人之旅,中國進軍太空的步伐又邁出了一步。運載兩名太空人的火箭將於兩天後與空間實驗室對接,並且在空間實驗室中駐留30天。這是中國實現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建設計劃的關鍵步驟,也是中國更廣闊的太空計劃的一部分:中國有信心將太空人送往月球以及在火星上著陸無人探測器。

 

文章中提及,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錶示祝賀。習近平還鼓勵說:「不斷開創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新局面,使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說,神舟十一號的發射開啟了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神舟十一號是景海鵬先生的第三次太空航行。文章尤其提到,他將在軌道上慶祝50歲生日。在2013年的載人航天任務中,三名中國太空人在軌道上度過了15天,並與天宮1號太空實驗室對接。推進中國空間計劃是中國政府的一個優先事項,習近平主席呼籲國家建立自己的空間力量。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稱,執行此次神舟十一號航天任務的2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約一個月時間,是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向著中國在2022年左右建成第一個宇宙空間站又邁進了一步。報導強調,中國堅持以和平為目的,大力發展航天事業。


相關焦點

  • 獻禮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 國家級玉雕大師孟慶東參與打造《中國飛天寶璽》
    中國航天60年來取得的成就世界矚目,《中國飛天寶璽》經由中國航天員中心獨家授權使用中心標識、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徽標、此次參與任務的兩名太空人籤名的紀念藏品,正是對航天事業60年輝煌成果的有力見證。
  • 《大國飛天》開機 全景展現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
    國際在線消息:12月6日,電視劇《大國飛天》在北京舉辦了「夢想啟程」主題發布會,正式宣布開機,並於現場發布兩張「飛天夢」概念海報。該劇首次以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工程、空間站研製以及未來火星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描繪了近三十年、兩代航天人的青春奮鬥群像,是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的電視劇。
  • 《大國飛天》開機,凌瀟肅耿樂主演,展現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之路
    《大國飛天》開機,凌瀟肅耿樂主演,展現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之路進入12月,有不少好劇接連上映,主演陣容和主創團隊都很強大。最近,又有一部電視劇宣布開機,講述的是關於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故事,從題材上看,是年代劇的感覺。
  • 《大國飛天》夢想啟程 凌瀟肅耿樂組隊中國航天人
    、浙江廣播電視局作為指導單位的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電視劇《大國飛天》在北京航天城禮堂舉辦了「夢想啟程」主題發布會,正式宣布開機。該劇首次以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工程、空間站研製以及未來火星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描繪了近三十年、兩代航天人的青春奮鬥群像,是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的電視劇。
  • 《大國飛天》夢想啟程,凌瀟肅耿樂組隊中國航天人
    昨天,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國家航天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廣播電視局作為指導單位的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電視劇《大國飛天》在北京舉辦了「夢想啟程」主題發布會,正式宣布開機。
  • 致敬中國航天人 楊利偉助力《大國飛天》夢想啟程
    由張蠡執導,凌瀟肅等演員領銜主演的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電視劇《大國飛天》日前在京宣布開機。該劇首次以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工程、空間站研製以及未來火星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描繪了近三十年、兩代航天人的青春奮鬥群像。
  • 《大國飛天》正式宣布開機 凌瀟肅耿樂組隊中國航天人
    該劇跨度長達20多年,展現了當代中國的航天科研成果和對未來航天事業的展望。  凌瀟肅飾演的方嘯天是一名心懷航天員夢想卻被調配為總控室骨幹的叛逆天才;耿樂飾演的林澤是方嘯天的上司,情商比較低、愛鑽牛角尖;吳健飾演方嘯天的哥哥方撼天,是中國第一代預備航天員。
  • 楊利偉助陣《大國飛天》開機儀式 凌瀟肅、耿樂組隊中國航天人
    騰訊娛樂訊(文/三禾)12月6日,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國家航天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廣播電視局作為指導單位的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電視劇《大國飛天》在北京航天城禮堂舉辦了「夢想啟程」主題發布會,正式宣布開機。
  • 首部全景展現30年航天奮鬥史,《大國飛天》飛出國劇新高度
    極富想像空間的海報,正式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時代畫卷,寓意歷代航天人「擇一事,終一生」的使命感,彰顯出的航天夢、家國情懷、奮鬥精神催人奮進。飛出題材新高度:首部全景紀實中國航天新時代打造宣傳抓手積蓄正能量作為我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的電視劇,《大國飛天》故事背景從90年代延續至2020年,前後跨越近
  • 王建新榮幸參演廣電總局重點批示航天題材主旋律電視劇《大國飛天》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同樣也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高光之年,中國開啟火星探測、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等等大大小小的航天科研偉績成果纍纍,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國富力強的時代背景後,是不計其數的航天無名英雄在默默付出拼搏著
  • 《大國飛天》全景展現「中國航天」
    電視劇《大國飛天》日前在京宣布開機,該劇首次以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工程、空間站研製以及未來火星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描繪了近三十年兩代航天人的青春奮鬥群像。
  • 神十一載人飛船中這些零部件來自「景德鎮造」!
    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到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一號,中國進入航天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
  • 凌瀟肅主演《大國飛天》開機 描繪近30年航天夢
    由張蠡執導,凌瀟肅等演員領銜主演的中國首部全景展現新時代航天事業電視劇《大國飛天》日前在京宣布開機。該劇首次以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工程、空間站研製以及未來火星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描繪了近三十年、兩代航天人的青春奮鬥群像。凌瀟肅飾演的方嘯天是一名天才型航天人員,發布會現場他不僅講述自己為該劇做的努力,也參與作畫遊戲描繪兒時心中的航天飛行器。
  • 55載馭火飛天 為中國航天金牌動力發放合格通行證
    測控設備精度不斷提升,試驗技術水平接連邁上新臺階,給液體火箭發動機發放合格飛天通行證成為165所幹部職工的神聖使命。全所幹部職工始終堅持以質量贏得信賴,以質量謀求發展,為國之利器保駕護航。55年不斷厚植技術實力、攀登科技高峰,165所以建設「四個一流」試驗技術研究所為牽引,以一流的技術引領航天液體動力試驗事業創新發展,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騰飛貢獻智慧和力量。
  • 李錦記與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合作的3D航天食品印表機研製成功
    出席移交儀式的領導在現場合影 李錦記是蜚聲海外的著名醬料品牌,1888年,李錦裳先生在廣東省南水發明了蠔油,創辦了李錦記。跨越三個世紀並獲得矚目成功的李錦記,一直深以民族企業的身份而自豪,並致力於推動中華民族的崛起。李錦記與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結緣於2012年。
  • 《大國飛天》開機 凌瀟肅耿樂吳健心懷航天夢想
    《大國飛天》發布會現場1905電影網訊近日,由張蠡執導的《大國飛天》在北京航天城舉辦了「夢想啟程」主題發布會暨開機儀式。演員凌瀟肅、耿樂、吳健等人悉數亮相。在其中,凌瀟肅扮演的方嘯天是一名航天骨幹。早在2018年,吳健拍攝航空航天題材電視劇時曾經在這裡度過了三個月的時光,與劉旺、張曉光、王亞平等航天員進行過深入交流與學習,完成了很多航天員專業訓練:逃逸塔訓練、轉椅訓練、水下失重訓練以及常人難以承受的離心機訓練等等。吳健回憶道,航天員的訓練異常艱苦,要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與身體素質考驗,每一位航天員都是名副其實的「超人」。
  • 飛天老將吳健攜凌瀟肅耿樂領銜航天巨製《大國飛天》一展國之雄風
    《大國飛天》是由張蠡執導,凌瀟肅、耿樂、吳健、侯長榮、王建新、何晴、徐百慧、林源、劉恩尚等主演的當代都市劇。該劇講述了在1996年長三乙發射爆炸、衛星返回失利等接連打擊下,一群青年航天科學家在老一輩專家的帶領下,衝破重重障礙,攻破層層科研難關,獲得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故事。
  • 從追夢到圓夢,從疑惑到理解,聽航天人的故事,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中華兒女的「飛天夢」,與中華民族的歷史一樣悠遠,早在明朝,就有人嘗試利用火箭飛天。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在茫茫太空,奏響了來自中國的「東方紅」樂曲,也開啟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自強不息、逐夢太空的徵程。今天的「與共和國同行」,讓我們走進目前中國最年輕的航天發射場,聆聽幾位年輕航天人的故事,共同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
  • 新中國五十周年特稿: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三航天大國
    新中國五十周年特稿: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三航天大國   航天科技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和綜合性的高科技群體,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國防力量的重要標誌。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依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很快發展成為名列世界第三的航天大國。   中國航天事業創建於一九五六年。
  • 景海鵬:中國首位再度飛天的航天員,他的貢獻不輸楊利偉
    在2003年,我國首次完成載人航天的夢想,是我國對地球之外的第一次偉大探索,而楊利偉作為第一個進入太空之人,更是功不可沒,第一艘飛船順利升空,全國矚目。對於00後的人來講可能他們年齡尚小,但並不妨礙這個偉大實踐在他們長大後依然得到傳播。因為在後來,這件事情被載入史冊,從小我們就能學習到關於中國航天事業的裡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