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相城區黃埭鎮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工作總攬,統籌推進文明鎮村創建,堅持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用文化沃土滋養城市氣質,探索走出一條黃埭特色的文明創建之路。
在2018年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組織開展的精神文明創建典型測評中,黃埭鎮獲評2015—2017年度「蘇州市文明鎮」。
文化魅力涵育鄉風文明
黃埭老街,民居臨河而建,舊屋多為清朝和民國建築,斑駁的外牆,蕭然的石橋,都在訴說著這座古城的歷史變遷;熙餘草堂,建於清道光三十,2005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黃埭書場,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是蘇州最古老的民間評彈書場之一......作為與姑蘇城同齡的江南魚米之鄉,黃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圍繞文明城市創建,黃埭鎮堅持從優秀古黃埭特色文化中汲取營養,探索將千年古鎮文化、馮夢龍文化等文化因子,植入文明創建始終。用文化沃土滋養城市氣質,內外兼修,努力為城市文明「鑄魂」。
走在黃埭鎮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區、公交站臺、文體公園,乃至商場超市、沿街商鋪的外牆廣告面,處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文明創建主題宣傳標語。和公益廣告交相輝映的,是「千年古鎮,人文黃埭」等體現黃埭古鎮歷史文化的宣傳畫面。
據了解,近年來,黃埭鎮加快完善「三街兩園兩廣場」宣傳陣地建設,3年來已累計製作百米宣傳文化廊近20個,發布公益廣告上萬平方米。各村(社區)修改更新村規、居民公約,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納入其中,在鄉道、小區、樓道等處建設宣傳欄、告示牌,宣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導大家轉變生活觀念、抵制陳規陋習,爭做文明行為的踐行者。
同時,黃埭鎮還廣泛開展各類文明新風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拓展精神文明載體建設,道德講堂、相賢志願工作室在村(社區)實現全覆蓋,年均開展道德教育、評議等活動近30場次,包括「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評選、「文明家庭」尋訪、「星級文明經營戶」評選等。今年還深入開展「德耀高新區·榜樣在身邊」首屆先進典型尋訪活動,共徵集「身邊好人」162個、「文明家庭」38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截至目前,黃埭鎮累計獲評「中國好人」3名、「江蘇好人」2名、「蘇州好人」3名,「相城好人」12名。凡人善舉的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文化自信助推城市轉型
從「詩畫春申湖,人文古黃埭」到「黃埭高新區,創新新天地」,當古黃埭遇上高新區,古今文化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浸潤在千年文化長河中的古鎮黃埭,華麗轉身,轉型升級成現代科技新城。
2017年,黃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1億元、工業總產值459.6億元,均位於相城區各板塊前列。據了解,黃埭目前擁有上市(掛牌)企業11家、規上工業企業158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57家、年銷售超億元企業62家,目前正按照「一核兩片三區」產城融合新結構,加快建設光電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特色產業。
圍繞「高新產業和現代城市融合示範區」的發展定位,黃埭鎮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努力織就一幅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雙面繡」,將文化植入城市建設,融入市民生活,打造產城融合結構布局、文化惠民工程、美麗鄉村建設等。比如,殘疾人之家輔助性就業、憧憬幼兒園、古宮日間照料中心等社會化運作項目規範運行;春申中學中考均分全區公辦學校第一,黃埭實驗小學竣工,完成東橋公園文化提升工程;省內首家引進「環保管家」服務。
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家切實感受到這座城市更加文明了,生活更美好了。人們幸福感的逐漸攀升,也調動了各行各業、普通居民、中小學生等參與城市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踴躍性,各類志願者團隊應運而生,全鎮志願者註冊人數達到戶籍人口的17%以上。據了解,目前全鎮建有環保宣傳崗、文體活動崗等「兩崗」200多個,每年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千餘次,形成了大學生村官、假日便民、吉人描橋等志願者品牌服務隊伍,以文化促文明,以文明促發展,讓轉型發展的底氣更足,文化氛圍更濃。
文明新風滋養美麗鄉村
作為馮夢龍文化的孕育地和發祥地,黃埭鎮大力傳承和弘揚馮夢龍文化,深入開展馮夢龍文化「七進」活動,精心打造「夢龍清風」廉潔文化品牌,相繼舉辦「馮夢龍文化旅遊節」、發行刊物《馮夢龍研究》、拍攝電影《馮夢龍傳奇》,先後建成馮夢龍故居、馮夢龍紀念館等陣地,繼承和弘揚馮夢龍文化已成為當地百姓的共識。
今年10月份,馮夢龍村新添一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陣地——四知堂正式開館,以廉政教育為主題,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提高廉潔意識,築牢反腐倡廉、遵紀守法的思想防線,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提供精神力量。正在建設中的馮夢龍書院也將於2019年1月對外開放,將是全球收集馮夢龍相關書籍最全的圖書館和融讀書、藏書、刻書、文化教育於一體的全民閱讀基地。
黃埭鎮馮夢龍村還著力推進文化與農業、旅遊、生態融合發展,將通過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以馮夢龍文化為核心,堅定不移地走以鄉賢文化引領鄉村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據悉,未來,還將加快賣油郎油坊、廣笑府、山歌館、本堂民宿、馮夢龍耕讀文化園、馮夢龍廉政文化培訓中心等一大批特色產業項目設施建設。
為了進一步挖掘馮夢龍文化在家風傳承方面的豐富內涵,馮夢龍村開展了「文明戶」和「好家風戶」評選活動,讓馮夢龍文化植根村民的心中,從而涵養馮夢龍村的鄉風文明建設。村裡還組織整理馮夢龍修身齊家名言100句,徵集「好家風好家訓」,印製後送進每家每戶。
在2018年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組織開展的精神文明創建典型測評中,馮夢龍村獲評2015—2017年度「蘇州市文明村」稱號,同時,黃埭鎮獲評2015—2017年度「蘇州市文明鎮」稱號。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黃埭鎮秉持「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的理念,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做到創建依靠群眾,創建為了群眾,創建成果由群眾共享,推動鄉風文明進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加快建設「高新產業和現代城市融合示範區」提供積極的精神動力和充沛的道德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