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孔子訓誡自己的兒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可見文化修養對一個人口才的重要性,蓋春秋之時,每有發言:必引用詩句,所以一個人對詩的了解程度決定了他是否有開口的機會。今天雖然要求有所不同,但文化修養始終是一個人口才的憑依。
01
即使經歷了東西方文化的大衝撞後,人們依然會對說話能夠引經據典的人抱有敬意
,比如網上曾經盛行的那個段子,文化人面對美景的感慨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一些粗俗的感嘆。
但是因為很多人中學時代對古文的生疏和排斥,單純的引經據典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厭倦和反感,
就像是那句「都都平丈我,學生滿堂坐。鬱郁乎文哉,學生都不來」的調侃。
由此可見,在豐富自身文化修養的同時,還應該懂得「接地氣」,
用普通百姓能聽懂的話、喜歡聽的話來說,
才是取得成功的秘訣。比如火遍全網的北大「最土」女生李雪琴,對於她的爆紅有網友曾總結原因:不怕人有文化,就怕有文化還接地氣。
▲李雪琴照片
李雪琴,1995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市,網絡紅人,脫口秀演員
。
人們最初認識這個女孩是源於她的一則喊話視頻
,當時李雪琴站在清華大學的校門口,隔空喊話明星吳亦凡:「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吳亦凡隨後也在視頻中如是回覆:「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兒,你看那燈,多亮!」
於是李雪琴就此被稱為追星錦鯉,
她在視頻中一本正經的搞笑,而此前完全不認識這個女生的吳亦凡也接了她的梗,使得她在網上一時大火。
李雪琴就此出名了,出名後自然也得到了網友們的大力關注。
▲北京大學校門
李雪琴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專業,之後又赴美留學,在紐約大學讀研
,卻因為一些私人原因而辦理休學歸國。之後李雪琴在網上陸續喊話吳亦凡、郭艾倫、楊鳴、李彥宏等人,都收到了回應,因此走紅的速度很快。
有北大學歷的李雪琴當然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但為什麼又會有「最土」女生之稱呢?
02
事實上這並不是貶義的稱呼,李雪琴一向喜歡自嘲,她長相平平、身材平平、打扮平平,所以在外貌上沒有任何加分
,把她扔進人堆裡絕對認不出來。
而北大裡何等人才濟濟,李雪琴在其中就就是最普通的一個,
可以說沒有任何能讓人關注的點。但是真沒特色的人恐怕也難以進入北大,
李雪琴在外貌上沒有任何優勢,但她能夠脫穎而出,憑藉的是她的內涵。
▲李雪琴照片
先前因為喊話視頻,李雪琴很是火了一次,後來參加《脫口秀大會》,李雪琴又再火了一把。有句話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說的就是李雪琴這樣外表平平卻腹中有錦繡的人,
她無愧是一個有趣的女生。在《脫口秀大會》上,李雪琴給人的印象就是永遠面無表情,
用一本正經的神情講最有趣的段子,別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而李雪琴永遠都是一本正經,者形成了一種反差萌,很容易博得觀眾的好感。
▲李雪琴接受採訪照片
觀眾們喜歡的是李雪琴的「接地氣」,她不是那種被包裝出來的女神,而就是普通大眾的一員,所以平凡的長相反倒成了優勢。而她的話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加上一副東北口音和很有代入感的文字,觀眾又怎會不喜歡呢?在舞臺上,李雪琴永遠是一副喪喪的表情、涼涼的口氣,讓人很難想像說出的話竟能戳爆人們的笑點,簡直就是一股清流。
▲李雪琴寫真照片
李雪琴的成功自然離不開她深厚的文化修養。她曾說自己的段子都是現寫的,這很不容易,要知道很多脫口秀演員其實都有庫存的段子,
能做到現寫的人少之又少,而李雪琴現寫的段子基本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饋。這是因為她不單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還不乏對生活的思考,
這些段子基本與生活相關,很能引發人們的共鳴。
結語
用大張偉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天才卻不自知的女生。有人質疑她為何能去北大,她自嘲說自己但凡正常點、好看點就上不去北大。而當別人問起她為何不好好實現價值當脫口秀演員時,她卻認為不是任何事都得衡量價值,那本身也不符合北大的價值觀,君不見昔日之北大屠夫乎?李雪琴,就是一個有點意思的女生,會講點兒有意思的故事而已,這是她自己的定位。這種價值觀又有何不可呢?
參考資料: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