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中有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孫中山說過:「 做人最大地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國家是每一個國人的根,一株株幼苗在土壤的滋養之下成長為參天大樹。故,「做人不能忘本」我們應該時刻懷著一顆愛國之心。
在我國的體壇中,代表國家在奧運會上拿獎的運動員越來越多。而在這些榮譽的背後,都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栽培。大部分運動員都是滿懷一腔愛國熱情的,但也不乏有一些「見利忘義」的運動員。
其中,就有一名曾在國家舉重隊受到重點培養的運動員。為了獲得更大的榮譽她不惜成為中國體壇叛徒,在改名換姓後為異國爭光,忘恩負義的她如今也遭到了報應,這個人就是姚麗。
在我國的東北地區,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大多性情豪爽,東北女子也都是真性情的人,天生就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
1985年時,姚麗在東北遼寧地區出生了,在她的身上就有著東北人所特有的風格。東北女子自然喜好的東西也與其他地方女子不同,從小姚麗就對舉重情有獨鍾,在別的小女孩還在玩布娃娃時她玩的就是沙包了。
從小,姚麗就有著強健的身體和巨大的力量。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姚麗還在童年時就已經是東北少兒隊的一員了。在父母和身邊人都認為她已經很厲害之時,她卻從未因為這些誇讚而有一絲鬆懈,反而是更加努力的練習舉重。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一晃姚麗就上初中了,這時她的舉重技能已經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同時她也代表東北隊去參加過大大小小的舉重比賽,獲得過不少獎項。但這些獎項在姚麗心裡卻無足輕重,她想要的是走上更大的舞臺。就在這時,她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
在姚麗讀初中之時,有一次她參加了學校的舉重比賽,在比賽中的她再一次以最好的成績獲得了冠軍。當時在場的觀眾中,就有國家隊教練朱明武,尚在遼寧當教練的他「慧眼識英雄」一眼就看中了姚麗的舉重天賦。於是,朱明武把她帶進了省隊中,並對她加以培養。
當時,在朱明武的魔鬼訓練之下,姚麗的舉重成績有了飛快的進步,她也成了朱明武的愛將。當朱明武要去湖南帶隊時,資歷尚淺的姚麗也被他一起帶了過去,成為了湖南隊的一員。
在湖南隊裡,姚麗算得上是年齡最小的一個但她卻也是很努力的一個,這時的她依舊信心滿滿,為了能有更大的進步她每天都將時間用在練習上,任何的辛苦對這時的她來說都是值得的。在姚麗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她的舉重成績突飛猛進,成為隊裡出色的舉重隊員。
「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在舉重上,拼盡全力的姚麗也終於因為她的天賦而被國家隊選中,成為國家隊一員的姚麗也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了一步。
「在強者的世界裡,唯有變得更強才不會被淘汰。」在人才濟濟的國家舉重隊裡,縱使天賦再高的姚麗到了強者的世界裡也只能算個「初生牛犢」。一開始,在高強度的訓練之下,姚麗的成績還在穩步上升,漸漸的她也遇到了舉重生涯的瓶頸期。
實際上,遇到舉重瓶頸期的姚麗也曾因此止步不前而陷入困境之中,為了更好的突破她被送到了外國繼續深造。殊不知,這一次的出國卻讓姚麗從此消失在國家運動員的名單上。
起初,尚在瓶頸期的姚麗一度陷入了恐慌之中,她深知,如果自己無法找到突破口那麼自己的舉重生涯也就會止步於此了。察覺到姚麗狀態後,她的教練朱明武就讓她停下了訓練,讓她先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
接著,朱明武便開始為姚麗尋找解決的方法。在帶過無數舉重隊員的朱明武心裡,他認為一個運動員想要突破瓶頸期,最好的方式就是換一個全新的環境去接受新的訓練。於是,他向姚麗推薦了去國外學習的建議,為了能更快有突破的姚麗很快就同意了。
2005年,在朱明武的安排之下,她和另外一名舉重隊員一起踏上了去哈薩克斯坦的深造道路。不曾想,這一去卻讓姚麗從此跟中國畫上了句號,消失在中國運動員的名單內。
一開始,來到哈薩克斯坦的姚麗在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後,她緊張的心情也被平復了。身處異國的她感到了在國內從未有過的輕鬆,在哈薩克斯坦舉重隊中接受新的訓練後,正如朱明武所預料的一樣,姚麗很快就突破了自己的瓶頸期,,她的舉重成績一度上升。
接著,成績出色的姚麗也引起了哈薩克斯坦隊教練的注意,為了能將這名大將收入麾下,他對姚麗提出了許多極具誘惑的條件。他表示,只要姚麗能更改國籍成為哈薩克斯坦舉重隊正式的一員,他會全力培養她讓她獲得最大的榮譽。
本以為,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姚麗不會被名利為蠱惑。不曾想,她竟是直接地答應了。原來在姚麗心裡,國內舉重隊的競爭壓力太大,就算她的舉重成績再好也很難有展示的舞臺。
於是,姚麗毅然選擇成為哈薩克斯坦的一員,放棄了中國的國籍,改名為馬內扎。在哈薩克斯坦隊成為重點培養對象的她,很快在比賽中大放異彩。
就這樣,姚麗開始參加世界舉重比賽,2010年時,她先後在安塔利亞世錦賽和廣州亞運女子賽上奪得了63公斤級舉重冠軍。
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中,姚麗以245公斤的成績,再一次打破了奧運會女子舉重的紀錄,並奪得了63公斤級舉重冠軍,而這時她代表的是哈薩克斯坦國。姚麗之所以能獲得今天這般成就,離不開早期中國對她的栽培。
實際上,姚麗的父母和國人對她的成績還是支持態度的,但在看到姚麗「忘恩負義」的表現後,這樣的她被國人所不恥。
最初,在國內的朱明武和姚麗的父母知道她更改國籍的舉動後,雖然表示疑惑但還是表示理解的。畢竟,她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再後來看到她在比賽場上的表現後,大家對她能獲得這麼大的榮譽還是表示開心和支持的。殊不知,姚麗的心卻早已變了。
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姚麗在上臺領獎接受採訪時,她全程都是用英文回答各國記者的問題。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一位中國記者認出了姚麗,於是他沒有像別國記者一樣叫她馬內扎而是用姚麗這個名字詢問她獲獎感受時,姚麗卻絲毫不回應這名記者,並要求記者用英文向她提問題,否則就拒絕回答的行徑。
在接下去的採訪中,馬內扎更是傷了所有支持她的國人的心。身為地地道道中國人的她竟直言自己是哈薩克斯人,表示自己只在中國生活過幾年,但自己跟中國毫無關係,她的心只在哈薩克斯坦。
不可置否,馬內扎的這一番言論不只是和中國劃清了關係,也將國人對她的最後情面毫無保留地丟掉,這樣的馬內扎在國人眼裡就是「白眼狼」的存在。
曾幾何時,中國悉心培養之下,才有了今日站在頒獎臺上的馬內扎,但她卻為了所謂的「名利」捨棄了自己的祖國。
馬內扎的舉動讓國人引以為恥,無數的謾罵聲撲面而來,在網絡上的她被無數人所抨擊,她的母親也因此和她斷絕了母女關係。就在馬內扎以為能過上前途無量的生活時,報應卻找上了她。
在馬內扎繼續代表哈薩克斯坦參加國家級比賽時,卻被比賽方檢測出了服用運動員的大忌——興奮劑。因此,她也失去了比賽資格,被遣送回哈薩克斯坦國。
最終,馬內扎的結局就是被列入了運動會的黑名單。她的舉重生涯,也畫上了句號。
在姚麗的舉重生涯中,因為一時的名利她選擇更改國籍,和中國劃清關係。最後「忘恩負義」的她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她的故事也告誡人們,做人不能忘本。
在當今趨於利益化的社會裡,很多人會為了一己之私作出有違道德的行徑,到最後卻也自食其果。只有時刻記得自己的根在哪裡,勿忘本心才能擁有一個好的品格,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參考資料:《增廣賢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