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圍墾森林」的下一個「奇蹟」

2020-12-16 中國杭州

  奔競不息的錢塘江畔,有一片廣袤美麗的沙質平原,因位於錢塘江之南,故名「南沙」。這裡是湧潮開始的地方,也是蕭然大地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地方。

  20世紀50年代開始,蕭山人開始向益農閘外丘錢塘江灘涂圍墾,創造了50多萬畝人工造地的奇蹟。從此「益農」兩字刻進了人們的心裡。

  半個世紀過去,當激情澎湃的錢江大潮一路向前,益農這片「圍墾森林」正在「長」出另一個讓人驚嘆的「奇蹟」——一個齊聚榮盛、恆逸、萬向三家「頂配版」企業的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它是全省為數不多的「萬畝千億」產業園區,也是蕭山4286產業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片37.4平方公裡的熱土,將承載著蕭山建設項目引領、產業高端、循環生態的先進位造基地使命,競雄大灣區時代。

  

  為什麼是益農? ——打造全省為數不多的「萬畝千億」產業園區

  在產業和城市骨架外擴的大灣區時代下,如果在杭州灣大灣區內的錢塘新區、濱海新區和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三大戰略平臺連結區域畫一個「圈」,這個「圈」正是綠色智造產業新城。

  事實上,這個「圈」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

  2015年,依託榮盛集團成為杭州化纖產業重鎮的益農被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選中」,鎮域中北部37.4平方公裡的區域被劃入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範圍。益農拓展區塊的初衷是利用當地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發展空間較大等優勢,實現資源、項目和政策的聚焦。此後,蕭山之東的益農正式敲開了產業發展的「未來之門」。

  2019年4月,蕭山區發布「4286」產業載體建設行動方案,蕭山開發區益農拓展區塊與蕭山開發區橋南區塊成為「2」中的兩大產業基地,主攻發展動能轉換,為蕭山平臺經濟「破題」。

  為了儘快騰出拓展區塊的土地以充分保障重大項目落地的用地要求,蕭山開發區與益農鎮用最短的時間,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拆遷,累計投入30多億元,完成產業單元內約1300戶農戶及25家企業的徵遷工作,其中長北、利圍兩個村整村拆遷。目前,拓展區塊已經徵遷清零,土地已經全部流轉。

  如果對照浙江省關於「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在萬畝土地創造千億元產值」的定義,這片拆出來的連片土地,有望成為蕭山一個「頂配版」的「萬畝千億」產業發展平臺——目前,綠色智造產業新城的產業單元規劃範圍達14.8平方公裡,面積相當於一個蕭山國際機場。按照「園中園」的思路,這14.8平方公裡的產業單元又將重點打造一個2平方公裡的纖維新材料產業基地和4平方公裡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以及產業服務綜合體、產業鄰裡中心等一系列配套功能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山作為工業大區、強區,需要發揮化纖、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基礎優勢,在產業高端化、數位化、智能化方面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為杭州打造製造業強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擁有化纖智造、汽車零部件等良好產業基礎的益農為這種「支撐」提供了可能。

  正如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佟桂莉曾表達對益農的新理解:這一區塊是蕭山非常重要的、面向未來的產業發展空間,事關蕭山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事關蕭山發展的未來希望,這是一個沒有退路的決策。

  

  為什麼是綠色智造? ——引領「蕭山智造」的創新高地

  今年一季度,益農鎮規上工業逆勢上揚,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0.58億元,同比增長23%,位於全區第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86億元,同比增長29%,同樣位於全區第一。

  是什麼撐起兩位數增長?大企業,大項目。

  即使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位於綠色智造產業新城的浙江榮盛控股集團年產110萬噸的滌綸絲生產線始終開足馬力生產,4000多名工人堅守在一線,保持著正常的日均生產量。石油化工以及下遊的聚酯產業都是連續性生產的企業,各生產線均需人員24小時留崗保持連續生產運營,榮盛集團也不例外。

  在舟山成功布局世界級的綠色石化基地闖進民企「三桶油」無人區之後,李水榮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產業鏈要從豎做到橫,現在「豎已經做到煉油」,接下來要考慮的是「橫向怎麼發展」。

  這一次,李水榮把「橫向發展」的嘗試,放回了益農。在綠色智造產業新城,目前榮盛旗下的盛元化纖二期項目正在逐步推進,包括「年產9萬噸功能性差別化纖維項目」、「年產9萬噸免染環保纖維項目」、「年產30萬噸阻燃系列聚酯長絲技改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0多億元。榮盛將在這裡建起高端智造的示範工廠,同時新建研發中心、聚合車間。投產後將新增就業1000餘人,新增銷售收入50億元,創造利稅1億元。

  除了榮盛,目前加入綠色智造產業新城「頂配朋友圈」的還有萬向、恆逸兩大行業巨頭。

  不久前,恆逸集團下屬杭州逸宸化纖有限公司以3.25億元拍下益農鎮民圍村區塊陷入停滯的「半拉子工程」——錦遠新材料項目。經過主廠房改造、道路雨汙水改造、設備更換安裝調試,目前廠區內的5條生產線全線投入使用。

  而萬向集團錢潮軸承有限公司則投資1.058億元在原先的大自然總部區塊,建起汽車零部件的先進智造基地。按照萬向未來的目標規劃,到2026年,一個年產值達50億元的全國軸承行業智能製造標杆工廠將在新產業園區矗立起來。

  能夠吸引這麼強大的「陣容」,除了承載蕭山未來汽車產業、纖維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之外,也有其自身內部結構升級的需要——騰籠換鳥助力昔日的益農小鎮走上產業「逆襲」之路。目前,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高端乘用車智能製造示範項目、浙江聯達化纖有限公司年產110萬噸新材料纖維項目、浙江恆逸聚合物有限公司年產140萬噸功能性纖維新材料升級改造項目均入圍了2019年省級重大產業項目。

  事實證明,用高起點完善產業規劃,用高標準優化空間規劃,綠色智造產業新城正在集聚一流的、環保的、綠色的數字工廠、智慧工廠。它將以未來汽車產業、纖維新材料為重點,打造世界級纖維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基地和應用產業創新中心。

  

  為什麼是產業新城? ——走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2020年元旦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綠色智造產業新城指揮部正式掛牌。現場還成立了一支「施工隊」,由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擔任指揮長,開發區四個局室以及益農鎮負責人擔任副指揮長,指揮部設立一辦三組並常駐辦公。

  除了推動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外,這支「施工隊」將加快推進要素保障、配套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如以國土空間規劃完善為契機,積極謀劃下一步規劃用地空間的拓展;有序有力推進「三縱五橫」道路建設,並圍繞重大產業項目做好水、電、氣、熱等配套建設。

  而隨著產業新城的不斷發展,未來當地企業和就業人口的總量和結構都將不斷升級,對產業新城內生活服務配套的數量和層級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積極布局高端產業集群之外,構建創業創新的人居生態環境,集聚更多創新要素,是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從「產業基地」邁向「產業新城」的必然路徑。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邏輯,去年十月,蕭山區人民政府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中化正式以意向「戰略合作方」的身份加入綠色智造產業新城開發建設。目前,由中化集團與藍城設計作為代建方的益農安置房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加快建設。

  今後,產業新城將創新開發建設模式,通過債券融資、引進實力雄厚的央企參與建設等多種模式推進開發建設,帶著「產、城、人」的思路,在這裡配套更完善的產業空間、研發創新空間、交流服務空間、配套服務空間和藍綠生態空間,「用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來策劃、設計、建設產業新城,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產城融合新業態。」

  半個世紀前,「勇立潮頭」的蕭山人在益農向洪潮宣戰,向滄海要桑田;半個世紀後的今天,蕭山要在綠色智造產業新城創造下一個奇蹟,向時代要未來。(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一促三比拼】益農:綠色智造產業新城邁大步
    近日,蕭山綠色智造產業新城指揮部召開綠髮公司實體化運作部署會,明確下階段目標任務。綠髮公司實體化運作,是產業新城建設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浙江綠色智造產業新城規劃面積37.4平方公裡,是全省為數不多的產業大平臺。近年來,益農鎮黨委、政府積極主動、全力配合,推動產業新城穩步建設。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蕭山實踐】打造綠色經濟 綠色...
    通過「騰籠換鳥」淘汰落後產能,執行激勵、倒逼機制,建設綠色智造產業基地,加速數字經濟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等創新舉措,蕭山掀起了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加快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良性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海寧尖山:灣心崛起智造新城
    這裡有杭州灣生態智造新城,變身「未來製造」和「未來產業」發動機;這裡有嘉興最大的綜合性內河碼頭,通江達海,加速融入大灣區;這裡是國家園林城鎮、浙江省第一批美麗鄉村示範鎮,生態宜居、果香四溢。潮起尖山,緣定黃灣。近年來,隨著區鎮合一、合署辦公,實現了由全市地域最小鎮向「萬畝千億」產業大平臺的轉變。
  • 中電科技布局杭州灣 海寧尖山將崛起一座「生態智造新城」
    「我們有廣西北海產業園和海南生態軟體園的成功經驗,對於海寧尖山新區的杭州灣生態智造新城是非常有把握的。」中國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杭州灣生態智造新城項目總經理李文濤在接受杭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談起尖山新城的未來規劃時這樣表述了他對這座「生態智造新城」打造信心。
  • 尖山新區(黃灣鎮):灣區崛起一座現代工業新城
    1997年4月26日,為了更好地治理江患、穩定江道,決定在錢塘江尖山河口實施尖山治江圍墾工程,第一車石料拋撒而出。自此,廣大圍墾人冒酷暑、戰嚴寒,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最終在2005年4月26日成功完成尖山河口的兩期圍墾任務,實現圍塗6.3萬畝。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南昌將打造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
    「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謀劃「十四五」,南昌市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未來五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創新型城市,基本建成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
  • 招商賦能「升級版」合巢產業新城建設
    今年以來,以「創新智造高地,綠色田園之城」為發展目標的合巢產業新城持續以項目做「引擎」築巢引鳳,激蕩起建設發展的澎湃動力。截至目前,合巢產業新城正式籤約項目32個,總投資174.5億元。 產業鏈招商 「鏈」動智造集聚 為推進重點產業招商,合肥產業新城圍繞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建鏈,「鏈」動產業集群,激發發展新動能。
  • 成都淮州新城「智造新谷」已全面進入招商階段
    淮州智造新谷項目,已全面進入招商階段。據悉,該項目作為產城融合的新型示範區,由金堂縣興金工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6.9億元,佔地241.74畝,建築面積20.19萬平方米。淮州智造新谷效果圖淮州智造新谷的工業標準化廠房一共是10.11萬平方米,其中有11棟單層廠房、11棟多層廠房。
  • 惠州灣產業新城劍指大灣區數智高地
    昨日,惠州市政府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籤訂惠州灣產業新城合作建設框架協議。至此,按世界級水準建設的惠州灣產業新城橫空出世,劍指粵港澳大灣區數智產業聚集新高地、生態立園標杆引領區。 觀察人士指出,作為新時代展示惠州新擔當新作為的核心載體,惠州灣產業新城這個超級平臺將成為大灣區新功能培育重要增量極,引領惠州中心擴容、強心向灣。
  • 佛山網評 |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握手深圳智造,激發未來無限可能
    佛山網評 |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握手深圳智造,激發未來無限可能 2020-12-23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下一個五年,南昌重點打造空港新城、高鐵新城、九望新城等五大區
    未來5年南昌發展目標「四區一樞紐」「五大功能片區」「中國智造新城」「數字經濟『一號工程』」……12月12日,南昌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不斷提及的新名詞,透露出南昌市未來發展的新方向。謀劃「十四五」,南昌市明確提出,圍繞實現「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
  • 未來之城龍港新城吹響大開發大建設號角
    坐擁4.43萬畝江南海塗圍墾工程,龍港新城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龍港市開局之年,龍港新城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起點,吹響了大開發大建設號角,一座宜居宜創業的現代生態濱海新城逐漸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李培勇從事塑料薄膜行業已經有20多年,今年年初,他把工廠從龍港城區搬到了位於龍港新城的華鴻智造新城小微園,廠房面積從原來的7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現在的3000多平方米。
  • 浙江國際創新設計與智造研究院實現意向籤約
    王剛 攝   中新網浙江新聞12月14日電(張斌 胡丁於)14日,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政府、濱海新區管委會與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共建浙江國際創新設計與智造研究院(下稱研究院)意向籤約儀式於2020中德高端製造峰會上舉行。根據初步方案,研究院將建立中德商貿合作專家智庫,探索產業整合提升、轉型升級新方向。
  • 浙江衢州:綠色發展活力迸發
    「如今,外界評價起衢州,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起勢』。」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日前在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中表示,這幾年,衢州以大花園建設為統領,高標準抓好生態保護,高起點推進「兩山」轉化,走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 從「製造」到「智造」 浙江的「變通之道」
    去年11月1日,由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三個浙江省級政府部門牽頭,聯合開展了名為浙江製造「百網萬品」的活動,旨在促進浙江製造企業與網絡營銷平臺深度融合,推動浙江製造高質量發展。如今,這個活動也暫告一個段落。
  • 福山區召開「智造芯城」現場辦公會,加快打造花園式產業新區
    12月12日上午,區委書記祁小青到「智造芯城」現場辦公,理思路、謀發展,統籌推進基礎設施、片區開發、重點項目建設等有關工作,加快打造花園式產業新區,助力「雙城驅動」戰略落地落實落到位。區領導於水泉、孫韶波、王福穎參加會議。
  • 總投資達215億元,龍港新城快速推進項目建設,跑出「新城速度」
    今年以來,龍港新城牢牢扭住項目建設不動搖、不放鬆,將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作為重中之重。爭時間、搶速度,全力推動項目建設,使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一波接一波的項目建設熱潮,在新城這片熱土上湧動。2020年龍港新城35個重點項目實現開工,總投資達215億元。
  • 擔負綠色使命 發展「綠色智造」
    為實現綠色製造,公司主動放棄性價比更高的化學蘆葦漿;加大與人們生活關聯度更高的紙種開發,推進「以紙代塑」,用紙品改變生活,積極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開發的環保複印紙、輕型紙、書刊紙、膠版紙系列產品、微量塗布紙系列產品等,都是典型的綠色環保產品。公司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汙染治理技術和設施,「三廢」排放指標均優於國家標準,公司進入「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走出了一條「綠色智造」可持續發展之路。
  • 洋口新城綠色產業數據港項目開工建設
    施工現場如東新媒體訊(全媒體記者 張平)近日,總投資5億元的如東洋口新城綠色產業數據港項目開工建設綠色產業數據港項目是洋口新城PPP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如東西北部地標建築,集數據中心、監控、辦公、會議、展示功能於一體。
  • 雙博智造秉持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增加再生資源利用附加值
    (原標題:雙博智造秉持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增加再生資源利用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