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上港被淘汰之後,廣州恆大即將迎來客場挑戰浦和紅鑽的比賽。
眾所周知,浦和紅鑽今年聯賽成績糟糕,如果恆大再被他們淘汰,那很多媒體和評論恐怕要用日本保級隊橫掃中超之類的字眼來做文章。實際上,絕非這麼簡單。浦和紅鑽今年保級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中超聯賽和日本J聯賽到底有哪些差異?格局不同的背後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呢?
日本J聯賽一共有18支球隊,排名17、18的直接降級,第16名要進行保級的附加賽。截止目前的第27輪結束,浦和紅鑽積32分,距離第16名的鳥棲砂巖有4分的優勢,能否提前保級還有懸念。
浦和紅鑽今年在聯賽的成績糟糕,是因為對陣各種不同檔次的球隊都不理想,對陣倒數球隊的勝率只有50%,對陣5-9名的7場比賽只打入3球,攻防兩端都有缺陷。不過,浦和的沒落早有預兆,他們17年排名J聯賽第7,因此失去了第二年的亞冠資格;18年排名聯賽第5,距離第9也只有3分的領先優勢,是靠著天皇杯冠軍才獲得今年的亞冠資格。
同時,浦和的狀況此前中超球隊也有先例。比如2016賽季山東魯能的狀態不佳,聯賽半程時甚至排名倒數第一,但他們在亞冠卻殺入8強,小組賽主客場雙殺15賽季日本J聯賽排名第一的廣島三箭;而17賽季的蘇寧易購聯賽遇到傷病困擾,但亞冠小組賽5勝1負拿到小組第一,同樣斬殺了日韓球隊。可以說,亞冠與聯賽成績並無直接關係,亞冠比賽全看臨場發揮。
浦和紅鑽今年在聯賽的頹勢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強隊的沒落,其實在世界範圍內的聯賽中都很常見。單看日本J聯賽,最近10年有10支球隊都是曾經出現在亞冠聯賽的強隊,都曾在一段時間內統治過J聯賽,但這些強隊最近10年都有成績糟糕的時候,甚至東京FC、柏太陽神等5支球隊降級過。
不過,日本球隊降級之後總能馬上反彈,最多2年就會重返J聯賽,大阪鋼巴和大阪櫻花甚至在回到J聯賽的首個賽季就直接衝到聯賽第3,重新搶到第二年的亞冠資格。而15賽季殺入過亞冠8強的柏太陽神,18賽季降級,今年目前排在J2聯賽的榜首,已經基本可以確定重回J聯賽。
反觀中超聯賽,近10年先後有13支不同的球隊在亞冠賽場出現過,已經有4支球隊遭遇了降級,天津權健改名為天津天海之後目前排名聯賽倒數第二,也有很大的降級風險。
比起J聯賽球隊,中超強隊一旦擺爛,往往是球隊資金問題導致的全線潰敗。建業降級後重回中超但一直是弱隊;人和經歷各種困擾才回中超,現在又排名倒數第一;綠城和亞泰至今沒有回到頂級聯賽,球隊的陣容和資金實力都已大不如前。
在俱樂部如何長久維持這方面,中超球隊確實值得像日本、韓國的球隊學習,從甲A到中超,能保持下來的血統少之又少。不過也要看到的是,日韓經濟本身就是寡頭統治的格局,這些經濟寡頭掌控了大多數的頂級球隊,而中國近30年都是日新月異的經濟騰飛時代,更迭很快本身就是社會特點,而積累和沉澱正在悄然進行。
除了自身調整能力,中超聯賽和日本J聯賽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在2010-2014賽季,中超聯賽球隊在亞冠的競爭力明顯不如日本J聯賽,在恆大異軍突起的時候,他們靠著一己之力獲得了多次小組賽第一,甚至13年闖入決賽拿到1次冠軍;但是,J聯賽球隊獲得了更多次數的小組第二,闖入16強的機會遠多於中超球隊。不過,日本球隊那時的整體能力也不強,基本在16進8都會被淘汰。
10-14年,中超球隊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原因是,真正的聯賽強隊只有國安、魯能和恆大,國安和魯能在亞冠的發揮也不理想,其他獲得亞冠資格的球隊都不具備雙線作戰的實力,要麼提前放棄亞冠,要麼聯賽成績大受影響最後滿盤皆輸。15年之後,中超球隊的寡頭格局逐漸形成,恆大、上港、魯能成為亞冠主力軍,國安和蘇寧易購現在的勢頭也很猛。
而J聯賽球隊則缺少固定的豪門,10-14賽季,大阪鋼巴和廣島三箭進入亞冠聯賽的次數相對較多,但基本是輪流坐莊的格局,沒有絕對強隊。
15賽季之後,浦和紅鑽和鹿島鹿角進入亞冠的次數最多,不過不一定是靠聯賽積分。浦和紅鑽、鹿島鹿角、大阪鋼巴等球隊都曾憑藉天皇杯晉級亞冠。
中超聯賽的實力固化,讓強隊恆強,直接提升的是中超球隊在亞冠賽場的競爭力,15-19賽季,中超球隊在小組出線、晉級16強和8強的數量上都領先日本球隊,只是因為賽制問題,淘汰賽內耗太大,影響了晉級半決賽的發揮。上港幾次被日本球隊淘汰,都有意外因素,並沒有明顯的實力差距。
不過,階級固化的格局確實給中超聯賽提供了一些思考。自從中超開始,一直到10-14賽季,國安、魯能一直是強隊,頻繁奪冠並且基本停留在聯賽前4,恆大靠著數額驚人的投入才突然崛起,代價是其他球隊始終強大不起來。到了15-19賽季,恆大、上港、國安、魯能和蘇寧易購基本包攬了聯賽前四的地位,其他球隊想改變格局進入第一集團已經非常困難。
相比之下,日本J聯賽在10-14賽季基本上是混戰局面,最近5年,鹿島鹿角、川崎前鋒的持續性稍微好一點,但只有鹿島鹿角做到了聯賽、亞冠同樣出色,川崎前鋒基本上只顧聯賽、一直放棄亞冠,浦和紅鑽、大阪鋼巴等球隊則在走下坡路。
日本球隊持續更新換代的原因來自更多的人才儲備,幾支強隊瓜分一波人才後,其他球隊可以通過自我培養、挖掘新人、轉會交易等方式建立新的王朝,迭代速度更快;而中超聯賽的人才儲備還有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線球隊崛起的能力。隨著國內青訓體系的逐步完善,幾年之後,新人一旦井噴,中超的格局將有新的變化,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