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向變了,民進黨在島內支持率大不如前

2020-12-15 時代之聲V

編輯:晨星

蔡英文是臺灣地區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在今年「大選」,她又以817萬票連任,創下了臺灣歷史記錄。雖說民眾的呼聲很高,但是蔡英文連任後的表現並不如人意。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民進黨當局更是獨攬大權。在島內民眾的不懈努力之下,疫情情況終於有所改善,社會也能分出精力去重新審視民進黨,現在民進黨當局的支持率也發生了變化。

蔡英文支持率明顯下滑

自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就不斷的發表一些「樂觀新聞」,最終造成了口罩之亂、振興券之亂等問題的出現,但是由於民進黨「過於專權」,所以臺灣民眾並沒有因為這些事件而產生不滿。但是因為健保新制之亂以及蔡英文提名國民黨前臺東縣長黃健庭任「監察院」副院長等事情,令臺灣人民對蔡英文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漲。

雖然蔡英文已經將兩項提名決定收回,但是已經造成的影響卻是無法挽回的,目前臺灣民眾已經開始檢討蔡英文執政期間的所作所為,以往的執政優勢也將因此受到影響。更有親綠智庫進行民調,最終結果顯示較早期的蔡英文支持率,已經處於明顯「下滑」的狀態。雖然支持率還是高於反對率,但是較以往的高支持率已經出現了10個點左右的下滑。

「交通部長」談塞車再遭民眾反擊

而這一切僅是一個開始而已,隨之而來的就是端午連假,因為疫情長久憋悶的民眾,趁假日期間全部選擇外出旅遊,一時間造成了嚴重的高速公路堵車事件。而「交通部長」林佳龍在看到堵車情況後,表示「做個聰明路人」,這種言論出現後就引起了民眾的不滿,無奈之下林佳倫不得不臉書向民眾表示道歉,稱會「虛心自省」。

目前臺灣的風向已經在逐步變化當中,民進黨的支持率也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後續國民黨已經抓住時機,試圖在民進黨執政缺失上面進行攻擊。而蔡英文提名陳菊的事件將會令民進黨再次受到衝擊,最終風向會如何發展還是一個未知,但是短時間內民進黨的影響力是會有所下滑的。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峽導報。

相關焦點

  • 臺灣民調風向變了
    而這次的民意調查數據也與此前的調民意查形成對比,在之前的調查中,僅有35%的民眾認為在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府不會派兵協防臺灣,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島內的風向開始變了。對照兩份民意調查發現,臺灣民眾認為美國不會派兵協防的比例增加13個百分點。
  • 風向大變,臺灣牆頭草一面倒「拜」登
    美國總統大選戰況膠著多日,11月8日凌晨,多家美媒報導,在2020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已經獲得當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獲勝。有網友質疑,臺灣外事部門甩鍋甩得「好大力」。有網友表示:「不就是1450網軍(民進黨網軍)要栽贓是別人幹的嗎?」還有網友表示:「把臺灣百姓當白痴、還把美國當白痴耶!等著自食惡果吧!」更有意思的是,一夜之間,島內對美國選舉的風向似乎變了。有臺灣網友在島內PTT論壇發表名為《拜粉開始增加了》的文章。
  • 島內風向變了,蔡英文收到絕望消息
    近段時間,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據臺媒報導,美國國會參議院11日以84票贊成、 13票反對,通過「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包含「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等。此前該法案已被眾議院通過,只要經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就能生效。
  • 臺灣島內支持率那麼低,為什麼讓蔡英文、陳水扁下臺還那麼難?
    在當下臺灣政壇,想讓地區正副領導人下臺,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下臺的流程從李登輝算起,臺灣地區經歷了4任領導人,這些正副領導人從沒有一人提前下課。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島內實際上的「二把手」——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像走馬燈般地更換,幹得長的不過2年有餘,最短的不過只有百日。臺灣地區領導人下臺,從廣義上有兩種方式,一是自己主動請辭,另一種是被動下臺。
  • 臺灣輿論:民進黨當局將不能加入RCEP歸罪大陸是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備受臺灣社會關注,各界連日來對臺灣未能及時加入表達憂慮。民進黨當局卻稱臺灣不能加入RCEP,是因為大陸設下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阻斷臺灣加入。
  • 親綠民調紛紛顯示蔡英文支持度大降 島內風向變了?
    2020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以817萬高票獲勝,緊接著新冠肺炎在「防疫優先」下,全臺陷入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口中的「一黨專政」。但臺灣疫情趨緩,社會已開始監督民進黨執政作為,「交通部長」林佳龍「談端午連假塞車潮遭各界批評就是勢頭,而中國國民黨抗議「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之事的後續發展,將是關鍵。在2020年初防疫期間的5個月以來,雖相繼有口罩之亂、振興券之亂等大大小小的缺失,但臺灣社會輿論風向始終是民進黨佔盡優勢。
  • 臺灣學者:島內年輕人對大陸缺乏深刻認識,被媒體和有心人士帶風向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島內「反中」情緒,中國國民黨民調持續探底。歷史學者、臺灣吳鳳科技大學醫學健康學院院長兼教授楊志遠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年輕人對中國大陸缺乏深刻認識,被媒體和有心人士帶風向,塑造大陸的負面印象。
  • 民進黨高調宣稱:現在全世界都重視臺灣
    近日於臺灣地區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臺灣地區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就高調的表示,現在的臺灣在國際上的重要程度在上升,相較於此前的「角落生物」,現在的「全世界都重視臺灣」。自視甚高,臺實力與野心不配林佳龍就表示,當大陸崛起、中美兩個大國在各大領域之間進行對抗時,臺灣將會作為中美之間較量對抗之時的一個砝碼,變成一個可以決定中美之間誰輸誰贏的關鍵角色,也正因如此,林佳龍就推導出一個結論——臺灣目前處於一個關鍵時刻。
  • 臺灣社會怪象:仇恨越深,民進黨的支持率就越高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民進黨當局卻在此次疫情中,不斷的搞一些政治操弄,利用疫情來謀「獨」,甚至還學著美國來污衊大陸,聲稱大陸方面「隱瞞疫情」,最近還「碰瓷」了世界衛生組織。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副院長李振廣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中表示,現在民進黨當局一直沒有向民眾說實話,一直在迴避問題。現在還捏造假新聞,不斷抹黑大陸。說到底還是心中有鬼。李振廣指出臺灣社會怪象李振廣還在採訪中表示,現在臺灣社會出現一種亂象。就是兩岸之間的仇恨越深,民進黨的支持率就更高。
  • 美國任性「退群」,臺灣民進黨馬上變風向
    美國總統在5月30日正式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臺灣的民進黨們就像牆頭草一樣,一邊跟著美國指責世界衛生組織,一邊又希望能通過美國拉上這層關係繼而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但是從臺灣多家的媒體報導來看,民進黨目前對於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這件事引發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個是所謂的臺灣的外交部表示「沒有意見」持續關注事情的發展,而另一個是臺灣的衛福部長,他表示希望美國能夠儘快成立新的組織,進而帶上臺灣一起。
  • 民進黨能在臺灣永續執政?
    憑藉「防疫有功」,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滿意度接近55%,比兩年前暴增3倍。這兩年間,臺灣發生很多事,包括民進黨當局對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進行追殺,國民黨面臨生存危機;包括農會、水利會等持續遭「綠化」,綠營政客把持基層組織;民進黨逐步掌控島內媒體,不太「聽話」的中天新聞臺前幾天已吹起熄燈號。此外,蔡當局變本加厲,暗示將實行網絡管制。
  • 民進黨豪擲千億「保護費」讓臺灣變「債臺」
    這次公布的2021年度「總預算案」中,不斷曝光的債務問題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有島內輿論指出,一度自詡為「最遵守財政紀律」的民進黨當局如今債臺越築越高,黑手不斷伸向老百姓的「口袋」,欠下的巨額債務連子孫都難以償還。有臺媒指出,民進黨當局面臨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
  • 臺灣嗅到政治風向改變氣味:「討厭民進黨」正在發酵
    臺灣萊豬((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大戰將於明天攤牌,「立法院」24日將處理美國萊豬進口行政命令及相關修正草案,進行表決。執政的民進黨要求黨籍「立委」一致投票堅守價值,在野的國民黨力弱難擋,預計法案將無意外獲得通過。
  • 三句好話不如一棒棒!戰「疫」之後,收拾島內分裂分子時候到了
    以往,為了維持兩岸一家親的氛圍,大陸媒體很少報導臺灣的負面新聞,特別是島內社會針對大陸的。而在大陸的文化和媒體圈中,有一大批親西方的大V、公知,他們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把持著網絡話語權,這些人對臺灣的民主經驗推崇備至,當然更不會實話實說。
  • 如果大陸打過來,民進黨秒投降也不太意外
    民進黨近段時間在島內的民意支持率直線下降,主要是因為民進黨放開對於美國含瘦肉精的豬肉進口限制。尤其是其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現在在島內的民眾支持率已經跌破半數。
  • 蔡英文親美反得高支持率,臺灣民眾不明真相?民進黨從中作梗?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截止8月臺灣民調出現奇怪現象,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在歷經「立委」賄賂等事件後,依舊擁有較高支持率。有專家分析,這是民進黨近期過於頻繁的「親美」行為,使賄賂事件得以瞞天過海。
  • 中天關臺,臺灣新聞自由已死?島內輿論:民進黨當局終將自食惡果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對中天新聞臺「不予換照」,民進黨當局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國國民黨臺立法機構黨團昨天繼續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當局,黨團首席副書記長鄭麗文點出,中天關臺,這是民進黨當局選擇性對國民黨籍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秋後算帳,而其他新聞臺反韓挺英都沒問題,明顯是雙重標準的政治追殺。
  • 「臺北」變「臺灣」,盡顯民進黨野心
    近日,根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涉外部門高官曾厚仁表示,目前,民進黨方面正在試圖推動駐美機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直接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民進黨當局搞這種文字遊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此前,連「護照」上字體大小的更動,都要拿出來大吹特吹一番,這次也不例外。
  • 《環球時報》專訪臺灣島內三名資深人士:美國「變天」,將如何影響...
    從選前大力配合川普並希望其連任,到上周末美國大選局勢基本明朗後迅速向拜登表示祝賀,臺當局「押錯寶」帶來的不僅是尷尬,還讓一些人憂慮:未來美國新總統會不會搞「清算」?臺灣島內數名資深人士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當局熱衷於「押寶」實則是「沒有選擇的選擇」,眼下臺灣政治人物最該思考的事情,應該是向美國新總統證明自己並非「麻煩製造者」。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然而,島內民眾對此相當無感,輿論頻頻質疑:冰冷的GDP數字一直在漲,民眾所得卻不升反降,民進黨當局所謂的經濟政績,喊得震天價響,到頭來竟是如夢一場?臺灣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起色,島內民眾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得更好,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幾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