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中國人的統一場理論

2020-12-22 周易新聊齋

第七講:天地人:中國人的統一場理論

秋日

[宋] 程顥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程顥是北宋時期的理學家,其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所謂「存天理,滅人慾」,原本與今天的極簡主義低碳生活相類似,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不過後代效仿者以此上綱上線,以此把欲望視為一切罪惡的根源,則過矣。過猶不及,這就是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這首詩無疑是程顥的得意之作,詩人一覺醒來,太陽已經高升,他不覺得自己蹉跎時光,而是悠閒地體照萬物,不慌不忙,從容淡定。睡眠充足,可以走一走看一看,也可以發會兒呆,沉思一下宇宙萬物。想到天地之外無形的東西,想到世間的風雲變幻,靜觀其變,悠閒自得,不悲不喜,無求無欲,在詩人看來這就是「豪雄」。豪雄不是武能安邦,文能定國的那些能臣猛將,而是順天樂命的「人」!

一、宇宙「三才」:天地人

這就是馮友蘭先生提出的「天地境界」:「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在馮友蘭看來,天地境界的人不僅能盡人倫人職,而且能盡天倫天職,即能事天、樂天。

言歸正傳。

《易經》中把天地人視為「三才」。在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卦,都包含這三個基本要素。從下數,第一爻第二爻,被稱為地才,第五爻第六爻被成為天才,人居其中,第三爻第四爻反映人的活動特徵。我們以「既濟卦」為例。

既濟卦是六十四卦中的地六十三卦,字面意思為已經過河,代表事情已經成功,功德圓滿,但易經講究盛極而衰,會發生新的變故或者遭遇新的風險,因此要振作精神,迎接新的挑戰。

《說卦傳》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三才中,最下兩爻成為「地道」,柔剛代表你的基礎運,或者反映你的現實條件以及立身處世的作為,古語說「柔弱乃立身之本,剛強乃惹禍之胎」,反映的就是地道精神:柔順;最上兩爻代表「天道」,陰陽代表著變化不定的外部條件,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未知因素。人處在中間,表示人一方面要腳踏實地,立足現實條件,發揚地道精神,順應現實,俗話說:「有多少湯泡多少饃」,只有充分利用現實條件,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另一方面,人還要隨時把握外部風向,注意「天道」變化,或者進取,或者守成,與時俱進(退)。否則「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乾.文言),則會釀成大錯。

古人云,不知易不可為相,不無道理。

董仲舒《立元神》中說:「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禮,不可一無也。」天地人,作為世界的三個要素,共存共生,不可缺一。

二、天地人與統一場

「三生萬物」,世界萬物總是處在矛盾統一體中。

學者朱萬祥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三個基本因素構成,是根據事物的基本結構提出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如地球的基本結構是地殼、地握、地核;細胞的基本結梅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原子的基本結構是中子、質子、電子;光有「紅、綠、蘭」三元色;化學有「酸、鹽、鹼」三大類;空間基本結構是「長、寬、高」三要素;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數有正數、零、負數三基數,諸如此類。大量事實表明,宇宙間的事物由三個基本因素構成,這個結論是可以成立的。(1)

人們發現自然界的微觀粒子之間僅存在四種相互作用力,即萬有引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這是世界上有名的統一場理論,愛因斯坦是最早研究統一場理論的人。統一場理論研究這四種力之間的聯繫,試圖尋找能夠說明和解釋這四種相互作用力的統一模型。

那麼,人類社會是否也具有統一場呢?

這種思想推及人類時候,天地人就是人類社會的三個基本因素,「天地萬物,皆為一體」這就是易經中的基本思想,也可以視為這是中國人的統一場理論。一如李白所言:「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在這天地之間,人與萬物包容共生,和諧共贏,才是真正的「豪雄」。

變動不居的世界,在真正的儒家學者看來,從來都是一個 「生生不已」的世界,即 《大易》所謂 「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謂易」,不僅自身就是一個有機生命的活體,而且充滿了 「生物」、 「成物」的創造性活力。即使是人的創造性活力,本質上也植於天地,不能從天地剝離出來,退墮為無生氣的存有。人是天地創造性地流行發用過程之中必有的結果,人的創造性目的本質上即是宇宙目的。 一方面人在究極根源處本來就與天地一體,人的創造精神即是天地精神落實於自我生命中而有所展開的表現 ;一方面天地「生物」、「成物」固然不能不轉化為現象界千殊萬別的生命形態,但無一不是相互依 賴和可以彼此感通的存有。因而如同人的位格即稟有天地精神,必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尊嚴一樣,作為天地大化一體流行發用必然產生的現象,無論任何生命形式——包括低級的生命形式和高級的生命形式——亦都不能不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當然也就同具發育生長的宗教性生命尊嚴。(2)

正是這種觀念,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思想把「天」、「地」、「人」融為一體的「生命一體觀」,按照馮友蘭先生的思想這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和「覺解」,自覺地把人等同天地的一員,視為宇宙的一員。

和合文化是中國傳統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國人的大道。《禮記·樂記》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人類的和諧根本意義是與天地的和諧相處,沒有和諧就沒有萬物化生,就沒有人類的未來。就個體而言,人只有將身心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平心靜氣,樂天知命,才能感受到「道通天地」的奇妙。

三、從天下大同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天地人,就是中國人的統一場,也是中國人心中的大道。作為天地之子,人還是萬物靈的靈長。《禮記 ·禮運》:「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者也。」人是天地之德的體現者,要自覺感應天地,去理解「天之職」和「人之職」,惟有如此,才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繫辭傳)

作為頂天立地的「人」,追求大道,就是要道法自然,實現與自然萬物的統一,實現人間大同。

《道德經》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處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人要實現與萬物的統一,除了要突破與天地萬物的對立和差別,還要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實現與天地萬物的和諧共處,就是長久以來人類的難題和焦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鍵要素,就是人類要減少自己的貪慾。正如聖雄甘地所言,「大自然可以滿足人類的需求,但不能滿足人類的貪慾!」

具有包容性、開放性的以儒、道為主導的中華文化,強調「天人合一」「有容乃大」,不斷擴展、 鞏固中華共同體的認同,體現出包容並舉、兼收並蓄的特點。中華哲人提出「贊天地之化育」「仁者以天地 萬物為一體」,展現出「天人一體」的宇宙情懷;中華 傳統天下觀是整體性、關聯性的,把關懷投向全人類。在梳理、總結傳統哲學中「天下為公」與世界「大 同」「以和為貴」與「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等思想的基礎上,費孝通先生提出現代社會共同體中的構建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3)

學者王鳳顯認為,人與天地(自然界和社會)共生共存,這三者共同遵循著客觀的自然規律不停頓地運動發展著。這種自然規律是不依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鐵的規律。人有生老病死,不管其個人的社會地位如何,都服從著這同一自然規律。人的主觀努力不可缺少,但畢竟仍是客觀的自然規律發揮作用的條件之一。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就其本質而言,也仍然是物質的和客觀的一種自然規律。因此,個人的欲望越少,或者說個人的意念越是接近和符合客觀的自然規律,那麼,也就在更大的程度上越是能夠達到天人合一。(4)

學者謝玉堂認為,人們常將太極、陰陽、五行作為道家的表徵。我覺得道家思想的精髓在於「道」的認識和闡述;在於它「虛」、「靜」的本體論。「道」左右著事物的發展變化。對「道」的認識就是對社會基本規律的認識,只有認識了「道」,才能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我們也須要從歷史觀點具體分析,從人類的發展史而言,現代科學文明,正是積累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智慧,我們研究《周易》絕不能把《周易》視為「絕對真理」的科學,甚至盲目自大,認為現代科學,我們都「古已有之」,但也不能把《周易》說成「偽科學」,因為他們正是站在他們當時歷史現實的基礎上,達到了當時人類所能攀登地高度,從而為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這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今天的文明,也正是從他們創建的基石上一步步走過來,如果我們來取虛無主義態度,把前人的業績說成「偽科學」,未免數典忘祖。(3)

註:

(1)朱萬祥:事物的基本結構「一分為三」.J.廣西社會科學, 1987年第3期:101

(2)張新民.先秦儒家的生態哲學觀——以 「天人合一」及 「天、地、人三才」觀為致思論域貴.J.州文史叢刊,2015年 第3期:38—39

(3)李後強黃進.從統一場理論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J.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7年1期:116

(4王鳳顯.天地產沌—讀《老子》談天人合一隨筆之三.J.社科縱橫,1999年第6期:41

(5)謝玉堂。《周易》哲理與現代權力決策層次的最佳組合.J.周易研究,1993.02:34

小貼士:

金錢卦:用硬幣佔卦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出自南懷瑾《易經雜說》):

取三枚硬幣,規定一面(正面)為陽,一面(亦或者)為陰。然後將三枚硬幣向上拋,等他們落下觀察。

(1)物以稀為貴。如果三枚硬幣中兩枚朝陽一枚朝陰,就記錄一個陰爻(——);反之,如果兩枚朝陰一枚朝陽,就記錄一個陽爻(—),如果三枚都朝陽,可以記為陽爻「—」在其旁加注「9」字,代表這是一個動爻,可能「陽轉陰」;反之,如果三枚都是陰面,可以記錄為一個陰爻(——)在其旁註上一個「6」字,這同樣是動爻,同樣可以「陰轉陽」。

(2)如此類推,進行六次,由下向上記錄,就會成為六十四卦中的一個,根據對應卦來判斷吉兇禍福。如果有一個動爻,就看這一具體對應的卦辭。如果兩個就看上面的卦辭。如果三個動爻或者沒有就看本卦的卦辭。如果四個以上,就看變卦的卦辭,以最下一個沒有變動的爻為主。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未能完成的統一場理論,物理學家依然在探索,且初見成效
    愛因斯坦的夢想依然有人追隨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無疑是那個年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人到晚年的時候,他曾苦苦的追尋那難以解釋的統一場,試圖用理論統一所有的自然力量,但最後也是以失望而告終。
  • 統一場是愛因斯坦的遺恨,泡利說:上帝撕碎的東西,不能人為拼合
    1915年,在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之後,同樣的情形再次出現,他的興趣又開始轉向一個更為宏大的目標——統一場論。愛因斯坦建立統一場論的目的,是要將他的引力理論,即廣義相對論,與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統一起來。如果能成功,統一場論將成為愛因斯坦的巔峰之作。愛因斯坦的進展並不順利,沒有任何一個實驗的結果能證明引力和電流磁場之間存在關係。
  • 張祥前和網友關於時間、空間、統一場論的討論
    您的理論(指張祥前創立的統一場論,百度張祥前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始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統一場論中認為粒子帶的電荷是粒子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程度,當質量隨粒子的運動速度變化,時間也會隨速度而同步變化,所以,粒子的電荷不隨速度變化,統一場論可以證明量子效應是光速不變決定的,是時空同一化方程(就是時間的本質是空間光速運動)決定的,量子效應可以用統一場論來解釋,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以後我會陸續發文章來闡述這個問題。】
  • 愛因斯坦:不好意思推翻了你的理論(下)
    愛因斯坦:不好意思推翻了你的理論(下)愛因斯坦的後半生,可以說是奉獻給兩件事:一是「統一場論」的發展,一是倡導世界和平。統一場論是一個將電磁現象和重力理論整合在一起的理論。愛因斯坦自己認為相對論有 3 個發展階段:狹義相對論 — 牛頓運動定律的修正廣義相對論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改造統一場論 — 廣義相對論的推廣他不倦的思索研究了 30 多年而終未成功,晚年他曾感慨的說:「統一場論將被遺忘,但在未來會被人們重新發現的!」
  • 道法自然,天地人三才並行---浮數法預測彩票簡介
    但依然符合浮數法理論。自2017年浮數法預測橫空出世後,一直在解決四象問題及進行不斷優化。終於今年算是有個初步的解決方法,目前正在不斷的優化中。總體看來,目標應該是可遇及可求的。如2019年03月14日雙色球開獎
  • 中青報社重點培育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新聞發布會
    (8月23日,《天地人心·王陽明》首次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相關領導嘉賓上臺共同參與啟動儀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天地人心·王陽明》由李偉導演,通過戲劇化、藝術化,深入淺出地闡述心學哲理,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王陽明對心學的實踐與傳授。
  • 一年級上《天地人》聽課筆記
    陳曉靜老師《天地人》課堂《天地人》是一年級上識字課的第一課,這篇課文的內容只有6個字,我以為這個識字課很簡單。陳老師出示課本中的水墨畫,讓學生說與自己看到的畫的不同,讓學生觀察看到了什麼,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引入了「天地人」。二、看書說信息。對一年級新入學的學生來說,一切都是未知。陳老師的教學填補了對課本內容認識的空白。教學生讀課文序號、課文標題、課文內容、生字等等信息。教學生如何指讀,集中注意力。
  • 天地人:國立故宮博物院珍寶展來雪梨了!
    布蘭德博士(Dr Michael Brand)說:「『天地人-國立故宮博物院珍寶展』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天人合一』,即人類與自然在宇宙中和諧共處的哲學理念。在我們今天面臨當代生活的環境挑戰時,這一理念極具現實意義。」
  • 中國青年報社重點培育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辦首次新聞...
    《天地人心·王陽明》由李偉導演,通過戲劇化、藝術化,深入淺出地闡述心學哲理,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王陽明對心學的實踐與傳授。這是一部歷史正劇,是以王陽明為文化傳承的一個切入點,是重塑國人精神、建立文化自信的通俗正本,將成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光明與燦爛的實際範例。
  • 無字天書(三)先天八卦與天地人的規律
    無字天書是規律,道不遠人,天地人之間的全息規律,天地人之間的互相影響 天是天道,天心,佛,大愛,天體星辰,父母明師,
  • 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的動態理論》直接說愛因斯坦理論是錯誤的
    其實今天要講的是關於他的引力理論,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以來,在光線彎折和水星進動點的觀測實驗取得了較大的勝利,基本宣告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是自洽的。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愛因斯坦建立了新的時空觀,建立了可與光速相比擬的高速運動物體的規律,創立相對論。
  • 饒平天地人汕頭大學站親子遊學招募啦~~
    地址:饒平縣黃岡鎮沿河北路龍新花園A座10-11號商鋪 電話:0768-8881788 0768-7500336QQ :943281731更多諮詢可加小天客服號微信號:TDR8881788長按、添加天地人旅行社
  • 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
    【閱讀全文】來源:紹興晚報2020-08-29回放 | 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已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廣媒)字第89號立項報備,中國青年報社、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重點培育,並聯合紹興漢寧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寧波漢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
  • 天地人三網合一,九九歸根!
    天地人盤總三局,宇宙星際全出動。等待號令要做事,宇宙星際人來到。助道科技向前進,製造無私無欲人。天地共享清淨地,不讓汙濁毀地球。宇宙空間來淨化,揮手之間事辦成。赤城本是紅城意,紅城對應紅山地。紅城本是紅牆境,牆裡牆外都圍城。黑河白河紅河水,黑龍白龍紅龍在。三龍聚首合一龍,金龍再現出法道。赤城蚩尤所在居,元靈炁裡藏真身。道法兵法戰神尊,黃帝部族是龍關。易如反掌道法真,布陣排兵天門陣。
  • 大話西遊2全新鳳巢副本大戰天地人玩法全服上線
    大話首部動畫片《大話之少年遊》提及,北俱蘆洲的鳳巢地形複雜錯落交織,一旦進入可能難以脫離,且其中更有天地人三大戰神守衛,常人無法接近,魔族的人為什麼硬要歷經險阻前往鳳巢?  難道被封印了五百年的白骨仙才是魔族真正的目標?媚靈狐等了五百年,逆天魔虎頭怪亦是雙雙登場,對戰天地人,魔族到底在籌劃什麼?
  •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 遼使給出的下聯是: 「三才天地人」 天、地、人合稱「三才」,是中國一個傳統說法,由來已久。 當時宋朝才士甚多,但聽了這個下聯,全都倒吸一口涼氣:好刁啊!
  • 相對論和統一場論中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
    這篇文章介紹統一場論時空方程和相對論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一,統一場論基本原理:宇宙是由物體和它周圍空間構成的,不存在第三種與之並存的東西,一切物理現象都是我們對物體在空間中【或者是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一種描述。
  • 山高水長,湖海一家——海南天地人聯合百果園捐贈菠蘿助力湖北抗疫
    近日,海南天地人聯合百果園向武漢2家醫院、27個社區、29個醫療隊共捐贈出11餘噸金菠蘿,為湖北武漢抗擊疫情添一份力。據了解,此次捐助群體包括武漢市第一醫院和第九醫院的醫護人員,及武昌區關山街社區與東湖高新技術園區所覆蓋的來自多地的援助醫療隊等一線抗疫人員。
  • 回收率90%,天地人膜法回用處理工藝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
    天地人與磁縣鑫盛煤化工有限公司的合作正是在此契機下達成。在此項目中,天地人針對高濃廢水採用寬通道抗汙染卷式膜組件(DTL-RO)在系統末端進行高倍濃縮,在試運行期間系統連續30天平穩運行,得到業主的充分認可,最終順利完成項目竣工性能驗收。鑫盛項目工藝流程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