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劉一寧
1月14日一大早,楊大璞跟往常一樣,洗漱完畢後就坐在藤椅上,等養老護理員黑麗萍上門。聽到敲門聲,楊大璞趕緊起身,邊把黑麗萍迎進屋邊說:「妞,我的胃有點不舒服,今天早上就熬點玉米粥,配點青菜吃吧。」
今年88歲的楊大璞是鄭州國棉一廠的退休職工,和老工友們一起住在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街道辦事處杜康社區國棉一廠家屬院。「我身體一直不好,沒找老伴兒也沒有孩子。」楊大璞說,真沒想到這把年紀了,政府還那麼關心他,送個「閨女」來照顧他。
楊大璞是一名孤寡老人,行動不便且患有多種慢性病。在鄭州國棉一廠工作、生活大半輩子的他不想「挪窩」,不願意到養老機構生活,怎麼辦?鄭州市中原區民政局根據省、市相關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鄭州晚晴社區託老互助中心派養老護理員上門為他服務,每天一對一服務3小時。
「早上來之前,我都會先給楊大叔打個電話問問有啥要買的東西沒,有的話就順路帶到家裡去。」黑麗萍說,她已經在這個家裡幹了3年,每年365天一天都沒落下。平時幹活的時候楊大璞就站在她身邊跟她聊天,把她當最親的人。
黑麗萍除了幫楊大璞準備一日三餐,還要洗衣服、洗腳、剪頭髮。前幾天,鄭州市老舊小區暖氣改造進行到楊大璞住的這棟樓,黑麗萍不僅忙上忙下找施工人員,還把家裡來了個徹底大掃除。
「以前,家裡只有一個暖氣片,楊大叔經常用著暖氣穿著棉襖。現在加了兩個暖氣片,家裡暖和多了,再也不用擔心他夜晚睡覺著涼了。」黑麗萍說,拆舊暖氣片裝新暖氣片時,隔壁的老工友也主動來幫忙,幫她把弄得一團糟的屋子收拾利索。
提及現在的生活,楊大璞連說了三遍「很滿意」,可是黑麗萍卻忍不住替老人操心。「入冬時,楊大叔生病在醫院住了好多天,我都在醫院照顧他,同病房的人還以為我是他閨女。」黑麗萍說,離開楊大璞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擔心。對生病住院的老人來說,每天3個小時的陪護顯然不夠,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提供更多專項服務給這些老人,讓他們面對疾病時依然能安享舒心的生活。
兩會留言板
在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同時,需要強化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的銜接,提升養老機構的配套服務水平,實現機構、社區與居家的良性互動。讓老年人在社區內享受醫養結合服務,不僅能減輕大醫院就診壓力,還能實現家門口「養老」變「享老」。
——鄭州愛睦家護理院院長王守廣
要加強對各項惠老政策的宣傳,加大政府購買居家上門養老服務的投入,逐步擴大老年人受益群體的覆蓋面,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發展體系,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安。
——鄭州市中原區民政局老齡辦主任魏瑞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