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標準化的方法學習英語越快越好。不規範的英語學習會嚴重影響以後的英語學習。小學英語零基礎比非標準學習好,因為前者更具可塑性。
一、三年級開始學英語還不算早
很多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語言學習,甚至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給孩子報了英語興趣班,不管他們一開始是否能學好,但越早進入英語環境,對孩子英語學習的影響越大。
三年級開始學英語,與那些早在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的孩子相比,他們已經拉開了距離。作為一個小學不打算出國的孩子,三年後開始學英語還不算晚。
2、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有一定道理
三年級的孩子,一年級就學會了拼音。在學習英語的這個階段,不用擔心拼音字母和英語語音符號之間的混淆。而且,三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在這個時候,他們可以學好英語,用好英語。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只會說英語,不會說漢語,那麼很難和不會說英語的中國孩子交流。然而,當孩子到了三年級時,他或她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漢語,並且可以寫很多漢字。在這個時候,他或她可以把英語轉換成漢語,這更有利於交流。
幾類孩子研究的啟示
第一類:從外地調回原籍的學生。
我們主要出口勞務。許多人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大城市工作。小學的孩子跟隨父母到當地學習。然而,受高考政策的限制,他們通常到了初中就要回老家。因為大城市的教育比我們農村的好得多。小學課程標準化,教師專業化程度高,一般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受正規的英語教育。小學畢業後,他們大多具有初步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當他們進入初中時,他們的英語學習與下一個七年級的學習基本上是天衣無縫的,很容易學,老師也不累教。
第二班:學過一點英語的本地學生。
但是我們當地的小學並不重視英語教學,但是一些小學也開設了英語課。英語老師通常是班上的語文數學老師。他們在課堂上教孩子們閱讀、閱讀和背誦單詞。因為他們不是專業教師,英語發音沒有保證。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完全忽視語法,直接把英語教成漢語。
第三類:本地學生零英語基礎。
當地也有一些小學名義上開設英語課,但事實上他們甚至不教英文字母。孩子們在英語學習中就像一張白紙。我兒子上了這樣一所小學。進入初中之前,他真的不懂26個英文字母,所以我的父親,一個英語老師,受到很多人的批評。
這三類學生在英語學習初期有很大的差異,從外地轉學到家鄉的學生學習最輕鬆,成績最好。因為我的教學從興趣和ABC開始,零基礎的學生在我的學校不累,但是他們的分數不如第一班的好。對於一些英語聽得懂但學得不好的學生,我通常要努力糾正他們的發音、讀寫方法和許多錯誤的學習習慣,在平時的考試中他們的表現也是最差的。
所以,我仍然認為,如果你的孩子能在小學接受標準的英語教育,越早越好。只要孩子能在小學打下紮實的基礎,將來的英語成績不會差。三年級是一個很好的時候,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