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菲菲又懷孕了,喜悅與憂心同時襲向她和老公,孩子要不要留著,留著後又怎麼辦?!
菲菲從小到大一直很優秀,985211院校本碩連讀,畢業後進入外資銀行工作,目前年薪45萬。老公是同校本碩博連讀,在一家科技公司做技術總監,年薪30萬。
他們有一個兒子正讀幼兒園,生二胎對他們來說理論上不會有什麼壓力,雙方父母也都建議二人把孩子留下來,菲菲老公也想要,但他更尊重菲菲的想法,猶猶豫豫思考了兩個多月,最終菲菲還是選擇流產。
選擇了二胎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她職場上目前正處於上升期,下面很多人都盯著她,一旦懷孕生產,她的晉升通道甚至是原職就會被頂替。
當她生完孩子,請保姆和公公婆婆一起照顧孩子,自己已經過了35歲,再回到原來的崗位薪資也會極其艱難,工資低於1萬的工作好找,超過2萬的工作非常難找,競爭也極其激烈。
收入大幅減少,家庭開支卻在增加,勢必影響家庭生活質量,更影響兩個孩子的教育,菲菲可不願意讓自己辛苦養育的孩子將來落入社會底層,而多一個孩子,落入社會底層的概率就會大一點。
更何況,她也沒看出生了兩個孩子的父母過得比只生了兒子的公婆好,何必讓自己徒添未知的風險。
當代社會生育率降低,很大程度上在於女性的崛起,能夠拒絕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01.女性生孩子付出的成本太高
現在的社會提倡女性自由、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年輕美麗,而這些哪一個不與生孩子相悖!
懷孕後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咖啡酒精麻辣燙所有好吃好喝的垃圾食品都不敢碰,所有空氣不好的地方絕不敢去,化妝品也不大敢用。為了寶寶的營養好拋棄自己對身材的追求,孩子出生後,為了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陪伴孩子,帶孩子去各種公園遊樂場。
事後還得花一年甚至兩年汗流浹背腰酸背痛的重塑身材,即使上班或者外出旅遊腦子裡想的都是自己的娃在家好不好,哪裡還有自己的精神獨立。
每多生一個孩子,女性付出的成本(美貌、事業、金錢)就會更高一些,生活質量就會下降一點,而這卻與當代女性的追求相悖,所以女性生娃意願下降。
02.減少孩子落入社會底層的機會
以前的人喜歡生孩子,窮人也喜歡生孩子,因為以前大家都窮,都在底層,孩子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都在一個水平線上,而多一個孩子就多一個衝到上面的希望。
但是現在,貧富差距很大,社會分層也較明顯,每一層次的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更上一層樓,但對於很多人能夠維持現狀已經很難,多一個孩子所分擔的精力和金錢就更多一些,向上一層的概率更少,落入下層的機率更大。
沒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入社會底層,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混到底層上方的中產階級。
於是他們便集所有優勢教育撫養唯一的一個孩子,這也是一種社會性的焦慮。
03.見識過生了孩子父母的苦
這一代人有很多父母生了二胎甚至三胎四胎,但也有很多父母只有一個孩子,生了二胎的父母現在過得也並不見得比獨生家庭好,相反各種矛盾不斷。
對於孩子,父母的生活狀態是影響孩子選擇的關鍵,父母因為孩子受了苦,孩子長大後大都不願再多生孩子,而上一代父母養育孩子哪一個不是備受艱辛!
社會進步,生育率降低是一個必然趨勢,但最終必然會達到一個平衡,我們不可能按照30年前的社會狀況來要求現在的人去選擇生或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