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卸任保守黨黨首後的繼任者之爭如火如荼展開。當地時間6月10日晚,10位候選人名單得到確認,由於保守黨是英國執政黨,根據英國相關規定,首相辭職後,執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黨魁將自動出任首相入主唐寧街十號,接任黯然離場的特雷莎·梅。
這一長串名單中,有不少中國讀者熟悉的名字,比如「中國女婿」外相亨特,前倫敦市長詹森,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大臣戈夫等。
宣布參與保守黨黨首和首相職位角逐的10名候選人 圖源:天空新聞網
一起來了解下這場黨首之爭。
簡單說,分兩步,從保守黨議員到保守黨黨員。
根據1922委員會決定的競選規則:第一輪投票將於當地時間6月13日開始,候選人需要在第一輪投票中至少贏得16票、第二輪(6月18日)至少贏得32票,才能晉級後續選拔。名單刪選工作會一直持續到6月22日,屆時只會剩下兩名候選人。最後由英國16萬保守黨黨員選出黨首,最終結果在7月22日之後正式對外公布。
沒錯——是否繼續「脫歐」。
這10位候選人公布的競選綱領中,都提出了解決國內問題的計劃,但「脫歐」問題仍佔主導。除了綱領,資質對於候選人來說同樣重要。十位候選者中,誰的從政經驗最豐富呢?
1. 前外交大臣 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
資料圖
口齒伶俐、頂著雞窩頭的鮑裡斯曾當過記者、倫敦市長和外交部長,本周還得到了川普的支持,目前他是候選人中的領跑者。鮑裡斯·詹森是強硬的「脫歐派」,此前曾表示不論「有協議還是無協議」,英國勢必要在10月31日脫離歐盟,還表示或延期支付390億英鎊的「脫歐分手費」。
他還公布了一份具體的減稅計劃。在接受採訪時他說,如果他當選英國首相,他將為年收入五萬英鎊以上的人,大幅削減收入所得稅的稅率,把最高稅率40%的年薪起薪點,從目前的5萬英鎊提高至8萬英鎊。
2. 外交大臣 傑裡米·亨特(Jeremy Hunt)
資料圖
現任外交大臣傑裡米·亨特是候選人中從政經驗最豐富的,從文化大臣到衛生大臣,再到外交大臣,這對競選來說,算是加分項了。
在「脫歐」問題上,亨特在2016年的脫歐公投中是「留歐」派,但此後改變立場支持「脫歐」。亨特此前曾表示,如果英國採取正確方法,歐洲人會願意重談協議。
此外,亨特還是中國的「洋女婿」,他的妻子露西亞·郭來自中國西安。
3. 環境大臣 麥可·戈夫 (Michael Gove)
資料圖 來源:彭博社
現任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大臣的麥可·戈夫在2016年就曾是詹森的競爭者。
戈夫自2005年以來一直擔任薩裡希思地區(Surrey Heath)的議員,他曾是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一位主要盟友,但後來在2016年歐盟公投中全力支持脫歐運動。他以激進的教育大臣的身份而聞名, 在擔任教育部長的幾年裡,對考試和課程進行了重大改革。
2017年6月,戈夫出任英國環境大臣,為特雷莎·梅的歐盟協議戰鬥,而不是跟隨其他英國「脫歐」人士跨出政府的大門。
在「脫歐」問題上,戈夫表示若能達成更好的協議,他會考慮延期「脫歐」,把「脫歐」日期延至明年底。不久前,他在宣布參選保守黨領袖時承諾,如果當選將向300萬歐盟民眾免費提供英國國民身份。
4. 衛生大臣 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
資料圖
衛生和社會工作大臣馬特·漢考克是位候選人中最為年輕的。這位前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喜歡將自己視為英國議會最懂技術的政治家之一,他也是第一位擁有個人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的議員。
漢考克曾為留歐公投造勢,但現在他被脫歐派大臣們視為盟友,最近他敦促議員們支持退歐協議草案。比起競爭對手,他的計劃更詳細,包括與歐洲達成一項全面的自由貿易協議,成立一個「愛爾蘭邊界委員會」來幫助解決邊界問題。
漢考克沒有將重點放在「脫歐」上,認為保守黨必須擺脫「脫歐」困擾,為英國打造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在宣布競選時,他表示希望能吸引年輕的選民。
5. 前下議院領袖 安德裡亞·利德索姆 (Andreade leadsom)
資料圖
因為反對特雷莎·梅的「脫歐」協議,上個月剛辭去英國下議院領袖職務的安德裡婭·利德索姆是兩位女性候選人之一。利德索姆曾擔任英國能源事務大臣、環境大臣,在2016年的保守黨黨首競爭中曾是特雷莎·梅的勁敵,但最終她主動退出,隨後擔任下議院領袖職務。
利德索姆堅持英國在10月31日「脫歐」,甚至為此提出「三步脫歐計劃」,包括引入相關法案確保歐盟公民在英國的權益、為北愛爾蘭「後備協議」提出其他替代安排、與歐盟領導人在9月初舉行會談以確保有序「脫歐」。
6. 國際發展事務大臣羅裡·斯圖爾特(Rory Stewart)
資料圖 圖源:BBC
羅裡·斯圖爾特今年5月被提升為國際發展部部長,這是他在內閣中的第一個職位,此前他曾擔任監獄部長。更早前的斯圖爾特職業生涯多種多樣,曾擔任外交部外交官、作家和哈佛大學教授。
羅裡·斯圖爾特稱自己是「反鮑裡斯·詹森」候選人,指責詹森等人的「脫歐」承諾不切實際。斯圖爾特曾經是留歐的支持者,但是他表示接受英國退出歐盟,但英國不能無協議「脫歐」。同時,他希望能考慮留歐派選民,讓國家再次團結到一起。
7. 前議會多數黨領袖 馬克·哈珀(Mark Harper)
資料圖 圖源:the sun
曾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的馬克·哈珀從未在特雷莎·梅的內閣擔任職位,但目前他將此作為自己的優勢,表示與梅政府劃清界限。
哈珀在領導能力的競爭上並沒有太多優勢,但他有著強大的拼搏精神。2014年,因他家的清潔工被發現沒有有效籤證,他辭去了移民部長一職,然後擔任了不到一年的殘障事務部長。曾經做過會計師的他在2016年是留歐派,但目前他也沒有排除無協議「脫歐」的可能,只是他更希望英國有協議「脫歐」,並支持延期。
8. 內政大臣賽義德·賈維德 (Sajid Javid)
資料圖
作為巴基斯坦移民後裔,內政大臣賽義德·賈維德的身份與其他候選人有著較大差別,如當選,他將會成為英國第一位非白人首相。 賈維德曾是銀行家,從政後曾擔任英國文化大臣、社區與地方政府大臣等職務。
賈維德在2016年「脫歐」公投期間支持留歐,此後逐漸轉變為支持「脫歐」。賈維德稱,他並不贊成無協議「脫歐」,而希望能與歐盟達成新的協議。
9. 前脫歐事務大臣 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
資料圖
多米尼克·拉布曾是特雷莎·梅親自挑選的脫歐事務大臣,但他在上任4個月後就辭去了這一職務,表示無法憑良心支持梅首相的協議。
拉布曾是一名律師,他也是堅定的英國脫歐者,早在2016年公投前他就呼籲英國離開歐盟。作為強硬「脫歐派」,拉布表示英國必須在10月31日脫離歐盟,如果議會試圖推遲或阻止英國「脫歐」,他會建議暫停議會。
10. 前工作和養老事務大臣艾絲特·麥克維(Esther McVey)
資料圖
作為一位英國脫歐支持者、前電視節目主持人,麥克維2018年11月辭去了政府工作和養老事務大臣的職務,以抗議梅首相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認為脫歐協議不尊重公投結果。
麥克維是堅定的「脫歐派」,堅持英國必須在10月31日退出歐盟。
當地時間13日,在所有投票結果統計完畢後,鮑裡斯·詹森以114票贏得了英國保守黨黨魁第一輪投票。
根據官方計票統計結果,前外交大臣鮑裡斯·詹森以114票遙遙領先;現任外交大臣傑裡米·亨特以43票排名第二位;現任環境大臣麥可·戈夫獲得37票,排名第三。此次投票共獲得313張選票,這意味著每一位保守黨議員都參加了投票。
成功「晉級」下一輪投票的候選者 圖源:BBC
另有三人所獲支持不超過17票, 被淘汰出局。他們分別是前黨鞭馬克·哈珀、前下議院領袖安德裡婭·利德索姆和前工作和養老事務大臣艾絲特·麥克維。
來源: 新華網 海外網 澎湃新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