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

2020-12-12 觀光君V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導讀】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我們吟詠這些詩詞,就像在與歷史對話。讓我們放下紛擾的一切,靜靜地讀一首詩詞,開啟一段美妙的旅程。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明代史監《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雲渡遠溪時作團。

花落經台鐘梵寂,袈裟香靄翠雲蟠。

——明代:史監《五臺山和韻》

【作者】

史監(1434—1496)蘇州府吳江人,字明古,號西村。於書無所不讀,尤熟於史。論千載事,歷歷如見。對時事及時人言論,得於聞見者,勤於筆錄。文章紀事有法。詩學魏晉。弘治、正德間,吳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鑑次之。有《西村集》。

【山西忻州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朝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臺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2007年,五臺山被評為國家5A旅遊景區。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

據傳說,五臺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曾建有紫府廟,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唐代高僧慧祥在其《古清涼傳》卷上,引《仙經》云:五臺山,名為紫府,常有紫氣,仙人居之。其《傳》卷上又說:晉永嘉三年,雁門郡後人縣百餘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 步驅而不返,遂寧居巖野。往還之士,時有望其居者。至詣尋訪,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為仙者之都矣。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始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臺內山多地廣,河流縱橫,選址建寺很重要。《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

相傳迦葉摩騰、竺法蘭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佛「舍利」,此外,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漢明帝為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顯通寺的前身。從此五臺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大孚靈鷲寺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北齊時,五臺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臺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臺望海寺、南臺普濟寺、西臺法雷寺、北臺靈應寺、中臺演教寺。也因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臺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不同。

東臺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臺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臺法雷寺供獅子吼文殊、北臺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臺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從此以後,凡到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臺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臺。此時,五臺山之名已在北齊史籍中大量出現。

唐代,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餘人。此時的五臺山,不僅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這是五臺山在中國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臺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主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為佛教信徒所尊崇。當時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聖像。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臺山為佛教聖地,所以五臺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隨著佛寺的興建和擴大,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貞元年間,合山僧尼達萬人之眾。寺院的興旺發展引起對社會、經濟的重大負面影響,唐武宗遂於會昌五年(854年)下詔廢佛,命令拆毀寺廟,勒令僧尼還俗。綜計中國拆毀大小寺廟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僧尼還俗二十六萬餘人,收回土地數千萬頃。

五臺山亦不例外,僧侶散盡,寺廟被毀,史稱「會昌毀佛」。唐宣宗即位,又再興佛教。規定五臺山的僧數仍達「五千僧」。實際上,加上私度和遊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縱觀歷代五臺山的僧侶人數,以唐代為最多。寺廟林立,僧侶若雲,這也是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標誌。

唐代五臺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另一個標誌,是外國佛教信徒對五臺山的無限景仰和競相朝禮。唐朝經濟繁榮,國勢強盛,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臺山還受到印度、日本、朝鮮和斯裡蘭卡等國佛教信徒的景仰。朝禮五臺山和到五臺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五臺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現存宗教活動場所共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朝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五臺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羅睺寺、碧山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圓照寺、殊像寺、金閣寺、南山寺、龍泉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從宗教活動場所的角度,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寺院的有11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廣仁寺、黛螺頂、觀音洞。

五臺山佛教組織以寺院為單位,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青廟中又有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分。子孫廟按師徒關係實行家傳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擔任職事。

歷史上五臺山青廟多屬子孫廟。十方廟可以接待四方來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雲遊,組織管理實行選賢制。根據中國佛教協會頒布的《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原來的子孫廟均已不實行家傳制而改行選賢制,子孫廟和十方廟已無明顯的分別。

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五臺山保存下了世界上鮮有的古建築群、罕見的佛教造像群、獨特的佛教音樂,被譽為「文殊信仰中心」、「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寶庫」、「中國佛教造像藝術展覽館」、「中國佛教音樂奇葩」,積澱了非常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版權聲明:本文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僅供學習交流,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出塞》,雲旅遊山西忻州雁門關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王昌齡《出塞》,雲旅遊山西忻州雁門關。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崇山,古城新韻!9月4日10時,帶你「雲遊」旅發大會舉辦地——忻州!
    雄關崇山,古城新韻!9月4日10時,帶你「雲遊」旅發大會舉辦地——忻州!「誰不說俺山西美,金牌導遊帶您遊」主題宣傳活動「晉北鎖鑰」忻州,探訪雄關崇山,感受古城新韻,同時,金牌導遊員(講解員)們將於9月4日聯袂獻上一場直播活動,帶著廣大網友雲遊忻州。
  • 山西 11 忻州:五臺山
    上五臺頂,叫大朝臺,只有虔誠的朝聖者和戶外愛好者會花兩三天時間去徒步,也可以坐車朝臺,壟斷的高昂價格讓我望而卻步。我們在五臺山的行程,就以此為主要看點,參觀沿線部分寺廟,以殊像寺、五爺廟一帶為中心,半天走南線至南山寺,一天走北線至碧山寺,最後一天去臺外看唐構佛光寺和南禪寺,遊人漸少,建築和彩塑卻愈加精美,幸福感是逐漸上升的。
  • 來山西旅遊只知道平遙古城,去過這3處經典景點,才算沒白來一次
    說到山西,可能首先出現在很多朋友的腦海裡, 山西的「煤老闆」,山西的陳醋似乎成了山西的代名詞,其實山西是旅遊勝地,很多遊客除了知道山西的平遙古城、中國的四個古城之一外,還推薦為地道的山西人,作為其他三個古典景點。
  • 你去過五臺山嗎?如果沒有那就去一次,一定會讓您不虛此行!
    你去過五臺山嗎?如果沒有那就去一次,一定會讓您不虛此行!你去過五臺山嗎?山西五臺山是我國唯一個青廟、黃廟的佛教道場。它香火旺盛,跪拜者來自四方。當進入寺廟那一聲聲渾厚的南無阿彌陀佛,那陣陣清脆的風鈴聲,你會肅然到一種境界。
  • 山西:五臺山景區內隨意抽菸,別讓文明旅遊被煙「點燃」
    山西:五臺山景區內隨意抽菸,別讓文明旅遊被煙「點燃」 2020-08-05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原忻州市長張懷文也來了:五臺山碑學研究院揭牌成立並召開碑學傳承與發展研討會
    9月1日,五臺山碑學研究院在五臺山花卉山莊揭牌成立,標誌著我省書法隊伍又一支生力軍的崛起。  碑學大師孫伯翔先生的弟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周如璧先生任該院院長。  原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現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原忻州市市長、山西大眾書畫院副院長張懷文,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邵佩英,五臺山管委會副主任韓秀峰共同為五臺山碑學研究院揭牌。
  • 住貝殼忻州五臺山風景區酒店,開啟觀名勝與朝山之行
    忻州市,位於山西省中北部,擁有「摔跤之鄉」 、"中國八音之鄉" 「中國雜糧之都」 、「中國觀光旅遊投資競爭力百強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 、「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示範城市」 等城市名片。忻州的五臺山遠近聞名,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帶著一顆虔誠的心來,獲得一顆自由的靈魂,而貝殼忻州五臺山風景區酒店(Shell Hotel)是您最好的停歇之地。
  • 女子圍甲忻州公益行暨第2屆五臺山棋禪大會開幕
    8屆「中信置業杯」中國女子圍甲聯賽忻州公益行開幕式於山西忻州泛華酒店隆重舉行。:華艦體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曉春,新華社山西分社黨組書記于振海,中信銀行太原分行行長程普升,中車太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史洪斌,華艦智運(山西)體育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振東,山西省圍棋協會主席郭志強,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大和尚,山西出版集團原副總經理安小慧,山西省圍棋協會常務副主席周杰,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副總經理梁智。
  • 人說山西好風光,鍾靈毓秀看忻州
    山西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近年來山西著力打造黃河、長城、太行山三大旅遊板塊,而忻州是山西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黃河、長城、太行山三大旅遊元素之地。黃河入晉第一灣——老牛灣在忻州,長城精華在忻州,太行之巔在忻州。忻州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也是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
  • 你想去五臺山遊玩嗎?提前做好攻略,盡情去玩耍吧!
    你想去五臺山遊玩嗎?提前做好攻略,盡情去玩耍吧!去五臺山遊玩 ,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我們是去年八月份中旬,三個朋友三個家庭一起去的五臺山,那時風景正是最好時節,人也特別的多,進入大景區後基本到處是車和人。
  • 山西旅遊時,必去的兩個景點,不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
    自從中國經濟世界第二以後,我國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業餘時間也不再局限於家中或者城市周邊,畢竟現在交通十分便利,從一個省到另一個最多也就兩三個小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在周六周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全國景點那麼多,到底應該去哪個?
  • 以三「心」換二「意」 五臺山快速推進徵遷工作
    ——五臺山綜合整治進行時系列報導之二忻州網訊(王浩宇 梁春霞)從11月份開始,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出臺了一項重要舉措,對核心景區的四個行政村十個區域(八個自然村、兩個居民點)內確需徵收的土地、建(構)築物以及附著物啟動實施房屋徵遷工作,涉及961戶,以全面優化空間布局、提升景區旅遊品質、豐富旅遊業態、促進景區可持續發展
  • 五臺山的幾個神異現象,科學都無法解釋
    乾隆聽說五臺山僧人作風不良,想去親自查看,到五臺山,看到一個和尚在河裡洗澡,旁邊還有許多女人,乾隆一生氣,一支箭射過去,和尚負箭跑了,乾隆追上去,到了菩薩頂上,僧人不見了,就看到文殊菩薩背後有一隻箭。五臺山就有了帶箭文殊。
  • 忻州景區——五臺山之普壽寺(尼眾佛學院)
    來源:吳傑強無極攝影忻州景區——五臺山之普壽寺(尼眾佛學院)吳傑強 圖普壽寺坐落於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位於臺懷鎮中心地帶,東靠玉帶般秀麗的清水河,西倚靈鷲樣壯美的菩薩頂,南近聳立雲端的大白塔,北望「華北屋脊」的葉鬥峰。
  • 悅讀忻州:詩裡詩外情正濃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宰相張商英還把五臺山詩寫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元祐三年,他逗留五臺山兩月,撰寫了五臺山志書《續清涼傳》,並作《詠五臺詩》六首,包括總詠五臺和分詠東、南、西、北、中臺各一首,歷代和者不絕。明代僧人覺同曾搜集和詩編為《五臺山倡和詩集》,該書雖已散佚,但以《詠五臺詩》為標題和結構的詩作層出不窮,掀起了經久不衰的五臺山熱。我在
  • 莫高窟文殊堂《五臺山圖》
    此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畫是西壁的巨幅五臺山圖,這是敦煌壁畫中規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圖,也是最大的全景式歷史地圖。此圖長13米,高3.6米,畫中詳細描繪了東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五百裡的山川地形及社會風情。圖中所繪城郭、寺廟、樓臺、亭閣、佛塔、草廬、橋梁等各類建築170多處,是十分珍貴的古代建築史料。
  • 去五臺山旅遊,遇見「美貌尼姑」搭訕,導遊:千萬不要高興
    這裡也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著名的寺院、樓閣眾多,光宗教活動場所就有86處,歷史上也有多朝皇帝前來參拜,這也成就了五臺山獨特的佛教文化氛圍。特別是每年開春之際,大量的遊客、香客都會慕名而來,朝聖祈禱來年的順遂。去過五臺山旅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欣賞五臺山秀美的風光時,總是有「美貌的尼姑」搭訕,起初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幸運,居然這麼有佛緣,第一次來這裡,就被佛祖「點名」了。
  • 一個景點帶火一個城市,重慶,杭州,樂山,忻州紛紛上榜
    你可以因為重慶的民國風採喜歡重慶,你也可以因為獨特的山城文化和現代化的建設欽佩此地,但洪崖洞的存在,把重慶旅遊推向了高潮,把重慶推向了世界。所以是洪崖洞帶火了重慶。並且在歷史上,西湖和杭州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五代到宋代這個區間。從蘇軾開始,西湖邊成為杭州第一風景名勝,所以西湖帶火了杭州毋庸置疑。
  • 梁思成和林徽因苦苦尋找佛光寺的敦煌《五臺山圖》
    那麼,當年如一束黑暗中的火光,指引梁思成和林徽因專程到山西尋找佛光寺的敦煌《五臺山全圖》,到底是怎樣一幅跨越時空的傑作?據記載,長慶四年(824年)吐蕃贊普使者向唐王朝求五臺山畫樣,開成五年(840年)日本僧人圓仁朝拜巡禮五臺山,同時的汾州和尚議圓巡禮完之後,請畫博士畫五臺山化現圖一幅贈給圓仁,讓他帶回國供養,於是五臺山圖便東傳日本,西入吐蕃。實際上,西傳的地方並不僅在吐蕃,還傳到了河西及中亞一帶,五臺山便成為佛教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