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跡是否工整即可看出這個人的學習素質和涵養。從小學階段,語文老師反覆強調要認真寫字,把字寫好,並不是強人所難,也不是給家長找麻煩,而是真的在為學生打好寫字的基礎。明確書寫的規範,讓學生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找到寫字的規律,不是要人人都當書法家,而是把字寫工整、寫整齊,為了在考試中佔據更多優勢。大家看看2020年武漢市理科狀元的字,你就能明白,為什麼人家語文可以考出146分的高分?
其實很多同學,在小學階段並不知道自己的為什麼寫不好字。老師眼裡的不認真,家長眼裡的不愛學都是寫字寫不好的原因,這個原因太抽象了,學生也理解不了。所以在一遍遍反覆背要求重寫、要認真寫的作業中,寫字寫不好的同學始終建立不起來寫字的自信,也不明白到底是哪做得不好。久而久之,自己也會給自己貼上寫字難看的標籤。我們看看在考試中,因為字跡潦草是怎麼扣分的:
改善字體、字跡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尚且還可以通過認真寫作業、寫字帖來糾正。到了五年級以後,隨著學業任務的繁重,我們整日沉浸在書山海洋中,做筆記、刷題,根本沒時間練字,也很難再把字寫好。只有把字帖用對,我們才能把字寫好。衡水高中狀元字帖,經典的龐中華字帖,都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字帖,為什麼?因為這些字帖都是手寫的,是有溫度的,符合我們的書寫習慣。千萬不要選擇列印體,你就是寫100本列印體字帖,也很難練出乾淨整潔的字跡來。
01高年級學生字帖少練,多用練習本或者答題卡來練字
對於中學生來說,少用字帖練字其實是給大家節省時間。因為中學生的學科學習太多了,十幾門功課,還有中考的壓力,每天拿出15分鐘來練字真的很寶貴。我們就需要明確練字的目的,就是為了迎合考試,在考試中不能因為字跡的問題而被扣分。所以我們應該拿練習本或者答題卡來練字,注意字的大小整齊、字的間距等,一筆一划寫清楚。尤其是在寫作文的時候,我們要用小方框作文紙來練字。這裡告訴同學們一個小技巧:在作文紙上練字,可以練習標點符號的書寫習慣,以及把字寫滿格,能夠練出筆體。
小學生還是可以用字帖練字,每天也至少保證15分鐘以上的練字時間,多用田字格來練字。小學語文的學習目的主要是熟練掌握生字詞,用田字格每天抄寫生字詞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小學階段就把寫字的功底打好,肌肉對書寫的規律有了記憶,在書寫過程中,就形成自己的寫字風格。不管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我都不建議學生們練習行書,把字寫清楚、寫工整,才是在考試中不被扣分的原則。
02小學階段要重視握筆的姿勢
剛入學的小學生,每個人對寫字能力的控制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寫得很工整,家長把這個經驗歸納為入學前進行了系統的練習。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我們要遵循他們成長發展的規律,有的學生即使在入學後,他的肌肉控制能力還是沒有發育完整,這個時候不管怎麼練字,都寫不好。這也是我們常在一二年級的作業裡,看到學生的字體,大的大,小的小,一會大一會小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在小學階段重視握筆的姿勢,在寫好字之前,學生們就要有正確的書寫姿勢。寫不好字的同學,90%都是hi因為握筆和坐姿不正確,這一點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耐心督促。能夠早建立書寫的意識,就早一些進行練習,家長多一些耐心,不要認為寫了一個學期,這個字還沒寫好,寫好字是需要過程的,給孩子一些時間,靜待花開。
03不是成為書法家,而是把字寫清楚
練字不是讓孩子成為書法家,當然如果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去書法班練字,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字,效率可能會更高一些。學生對於寫字的理解和感受,更直觀和容易理解。不過我建議三年級以後的學生可以去書法班練習寫字,更好地理解字的結構和搭配。寫字真的是一個長期練習的學習技能,尤其是在既定的時間裡,我們練字,這樣的寫字效果才好。
家長可以指導學生在暑假階段,15分鐘抄寫練習50個生字,把握好寫字的節奏和速度,這才是讓寫好字的優勢充分發揮在考試中。每一個高考狀元誕生的背後,都是學習過程中的不懈努力。練字也一樣,沒有人能夠天生把字寫好,不想在考試中吃字跡潦草的虧,就堅持把字練好吧。關於練字,你還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