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程天宏毅然出門前往火神山參與醫院建設,兩個月後一回家,就為家人做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孩子幸福的臉龐,就是他最大的滿足。陳亮攝
4月8日上午,武漢市解封後,首架起飛自武漢天河機場的離漢航班MU2527搭載40餘名旅客抵達三亞。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4月8日,武漢市漢口火車站,離漢離鄂通道重新開啟,途經於此的所有列車開始正常載客出行。在武漢滯留兩個多月的四川籍旅客在站前廣場張開雙臂擁抱小女兒,準備乘車回四川與家人團聚。本報武漢一線報導組記者 季春紅攝/光明圖片
武漢市武昌區南湖城管中隊隊長夏鳴陽,在結束了60多天繁忙的街道巡查工作之後,回家看望80多歲的老母親。麥圈攝
小飾品店店主結束了志願者的工作後終於在家中見到了自己的母親。麥圈攝
離家70多天的遼寧援鄂護士張霜,回家見到了因骨折而臥床的奶奶,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劉凱攝
陳冰潔和丈夫一起在武漢做志願者,大年初一後就再也沒有和女兒見過面。4月1日,終於見面的一家人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麥圈攝
76個日夜等待,英雄城市終於「重啟」,英雄人民迎來「重逢」。
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有人堅守陣地、有人逆行而上,甚至有人獻出生命,為的就是這久別的——重逢。
感染新冠肺炎仍堅持生產嬰兒的母親,堅守一線與85歲獨居母親2個月未相見的執勤民警,相識多年因抗擊疫情取消婚禮的志願者戀人,大年三十齣門便未再與家人團聚的火神山吊車工,逆行而上的援鄂醫生……他們,成千上萬的抗疫戰士,用生命搶救生命,用堅持換取希望,用守護贏得曙光。
經歷苦難才知幸福的分量,磨難過後才知平安的可貴。那些原本看起來平凡的景色,因重逢的意義愈顯絢爛。
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孩子的新手媽媽李清娥,抱著孩子流淚:「我終於感受到在自己肚子裡孕育了10個月的生命,是什麼觸感!」
害怕再也見不到女友的志願者黃海波,準備了一場求婚儀式:「感謝你,9年來的陪伴,嫁給我吧!」
大年三十頂著家人反對,奮勇出徵的吊車工程天宏,等來了兒子的一句:「爸爸,你去建雷神山醫院了,你是英雄,辛苦了!」
儘管距離撥雲見日、雲開霧散還有很漫長的徵程,但那些回到家的人們,那些懷著深切思念的平凡英雄們,都會因為這76個日夜而更加珍惜春日,珍惜用力愛過的人,珍惜用力愛過的城。
世間最美的相遇,是久別重逢。在武漢解封第一天,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攝美部聯合新世相、快手,走進全國各地,走進武漢大街小巷、機場車站碼頭,共同見證久別重逢的感動。
(本報記者 劉宇航)
本期統籌:畢玉才 蔡闖
本期策劃:劉文嘉 劉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