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與會代表: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一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如何讓西洋棋在學校中更好發展,如何讓西洋棋教育更好地應用於學生培養。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有關「學生西洋棋培養與全面發展」主題的內容。
現在我是在大學工作,大學很重要的工作都是與科研、成果轉換、服務社會和人才培養緊密相連。作為西洋棋在大學的作用,我想更多的是突出科研課題引領和人才培養。十一五期間,西洋棋教育方面工作曾作為中國教育學會領導下的一個課題;十二五期間,我們的課題是北京市省部級的重點課題,首都體育學院作為執行負責單位,中國西洋棋協會、國內一些後備人才基地以及大興第九小學作為課題協作單位。
北京師範大學傳統的西洋棋課始於2006年,已經堅持了8年時光。我們的學生有的已經走向社會,不少同學利用自身西洋棋特長在後續學業中有了很好的發展。有一位現在是北大光華學院的研究生非常有意思,大學期間他就立志考北大光華學院,第一次沒考過筆試,第二年勉強踩著入門線考進了面試。如何才能在面試中得到老師的認可成功晉級呢?後來這名學生告訴我說:「老師啊,我發現你講的課太有用了,我面試時用西洋棋對局時的策略去思考老師下一步棋要幹嗎,他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我再去回答。於是,我就成功了。」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欣慰地看到這些沒有一個是我們所謂的「尖子運動員」、「專業後備人才」和「苗子」,沒有任何一個人拿過冠軍背景的學生,在他們的成長曆程當中,西洋棋教學活動帶給他們這麼多益處。這些學生現在已經天各一方了,但是只要他們有機會都會聚在一起下棋,一起分享西洋棋帶給他們的快樂。應該說,下棋對他們的幫助,對他們成長能發揮的作用真正達到了終身受益的水準。
我們經常講,西洋棋教育活動應該對更廣義層面的學校教育發揮作用,畢竟冠軍只有一個,未來多少年我們能出現的冠軍級別選手也是能數出來個數的。但是西洋棋受眾的人群,受益的人群,將是一個無限量幾何級別增長的人群基數。
現在社會上有一個特別敏感的環境問題叫霧霾,學校的室外體育課就勢必受影響改變為室內體育課。如果把西洋棋歸入到靜態的運動,智力的運動,那麼這個項目在學校的發展最大亮點就是室內體育課。把這一塊的功能發揮好,西洋棋教學活動就真正意義做到了服務學校教學,服務社會建設。在我任職的首都體育學院,無論是在教育部的國培計劃還是體育總局傳統校培訓,從科研課題的研究方向設定方面,都已經把室內體育課納入其中。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經常有人問,謝軍你到了學校,已經好幾年了,你們學校的西洋棋做成什麼樣了?這裡也跟我們從事教育的同行分享一下:西洋棋在我們國內的專業體育院校裡是零起點狀態,過去幾年我們學校從課題的立項方面和整個教研室建設方面開始起步,西洋棋課程列入常規全校公選課,下一步著手正在進行的是課題研究和教材開發。這裡,也歡迎我們在座的各位來自全國各地,無論是中學,小學,學前還有培訓機構的教育同行,一起來加入到西洋棋課程推廣和研究的工作行列之中。
我們一直在講學校建設是「一校一品」,實際上「一校一品」應該說是建最好品質的學校,不過我們更多時候會把「一校一品」理解成一校一特色。來看一下國外的學校,這裡是《紐約時報》2012年的一張報紙,美國教育部領導參加54所學校開學儀式(的新聞),那麼它放在了24版,頭版放的一條是「發現號」太空梭退役,再有一個就是一所中學獲得了全國高中西洋棋團體錦標賽的冠軍,這個冠軍的等級分量可能跟世界冠軍、職業冠軍的應該沒法比,但為什麼在《紐約時報》能放這麼大的位置呢?因為318中學(獲獎學校)不是一所名校,某種意義上它是美國的問題校,生源來自貧困線以下收入的家庭。這個學校曾經問題很多,包括暴力,吸毒,犯罪等等。後來,校長非常有眼光地把西洋棋作為了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項目,就像我們剛才很多校長介紹的一樣,就是把棋類的教育能納入到學校總體的建設規劃當中,起到引領的作用。318中學經過一年又一年的建設,現在這個學校在美國算得上一所名校了。最近,好萊塢也根據這個學校發展的真實故事為藍本拍了個大片,讓小小的棋子改變孩子一生的故事廣為流傳。
國外已有不少實驗證明了西洋棋教育活動對青少年成長過程發揮的積極作用。研究表明,學棋的孩子在4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在個人綜合能力方面將發生飛躍式進步的變化,並遷移到其他領域。在北京市的省部級重點課題中,我們也是把青少年智力非智力因素作為一個研究的突破口進行測試,以大興九小為牽頭實驗基地對學生進行前試和後試,力圖用數據來證明西洋棋教育對於中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作用。
屈指算來,自己離開一線棋手身份、離開世界冠軍賽已經有十幾年了,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到現在也已經二十二年了。伴隨著職業跨界轉型,自己現在的工作內容與過去做棋手時完全不同,職業競技體育不是一個終生職業,轉型是運動員和棋手需要面臨的考驗。運動場是培養學生品格非常好的場所,批評錯誤,鼓勵高尚,陶冶性情,激勵品質,體育訓練最大的收穫不僅是選手在專業技能方面形成某種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能力能夠遷移到其他領域,也就是它運動場上得來的可貴的品質,體現在人生諸多其他的領域當中。相信伴隨著棋藝教學研究工作的不斷推進、總結和提升,越來越多的品學兼優、具有一專多能的學生不斷湧現,這也是我們學校教育工作所追求的一個共同成功的教育模式。
小棋盤,大世界。葉江川老師是我在運動員期間帶我很多年的教練,也是一直以來這樣要求我的。記得做棋手的時候他總是要求我不要只局限於棋盤上的得失,不要僅局限於某個比賽的勝負。現在,應該說我的工作領域已經跨出了棋盤,但是我深深領悟到了運動遷移這樣一個作用。西洋棋變成自己骨子裡永遠分不開的東西,做棋手時習得的棋譜和各種棋藝技戰術等專業知識並沒有直接幫助到我,但它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教會我在棋盤外怎麼樣去與人合作,怎樣去以永不言敗的精神堅持奮鬥。
教育心理學中有這樣的理論:給我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合適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教育,假以時日,我將還給社會一名「天才」。這個天才是打引號的,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往往把天才神話了,往往我們只看到了所謂的成功,成功者被認定是天才。但實際上天才的標準應該是什麼呢?就是每個人達到他能力水平所能達到的上限,那麼他就達到了自己的天才水準。
現在的中國孩子成長得很辛苦,從幼兒園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到小學、中學、大學、求職,環環都充斥著競爭。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能把棋的功能發揮好,讓孩子們從小小的棋盤裡獲取一生用之不盡的才能是非常重要的。西洋棋作為一項智力體育項目,一種人類文化傳承的精華,對教育實踐來講更是一種有用的工具。相信未來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特別是對於現在辦學已經有了西洋棋特色、具有非常好基礎的學校,西洋棋教學活動在未來學校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應該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這裡,還要特別強調的就是教育工作一定不要急於求成,因為人的培養是最簡單的,也是最複雜的工程。為什麼說簡單呢?就是一個孩子即便不接受太多的教育,只要有吃有喝就能長大。當然,這個孩子最終長成什麼樣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因素。那麼為什麼又說教育是最複雜的工程呢?因為儘管人們精心設計、規劃,似乎把路徑已經安排得很周密,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其他因素發生作用。所以,在孩子培養方面非常重要的就是興趣引導,實踐育人,就像西洋棋中兵的精神——扎紮實實努力,勇往直前。把教育的每個步驟做實,可能短期看不到明顯的效果,但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去成長,施以正確的方法、合適的內容,最終一定會有收穫。
因為時間的關係呢,我想在最後分享一個好萊塢著名的動畫片圖片作為結束語。一說到教育工作者,給人的印象應該是和藹的、可親的、善良的、笑容滿面的等等,所有讓人們能感覺到溫暖的詞彙都應該有所體現。用一首小詩送給學校的西洋棋特色教學活動:「一校一品一盤棋,全面發展始為基。黑白世界謀突破,小兵升變譜傳奇。」
在此也特別地感謝在座的各位教育同行對西洋棋事業的支持和長期的一線工作實踐!無論過去棋手的謝軍,還是現在大學教師和管理工作者的謝軍,只要有機會,只要能盡微薄之力,無論在哪個工作領域,我願意奉獻自己的專業特長,與大家一起在西洋棋建設的這條路上一起前行,共同擔當,幸福分享。
轉自西安市朱霞棋藝俱樂部雁翔路分部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