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和衡陽師範學院都位於湖南省衡陽市,而衡陽市只是湖南省地級市,人口700多萬,GDP3000多億元,如此規模的城市能有10所高校存在,確實實力不俗。這個成績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促成的,一方面是因為衡陽市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另一方面則是衡陽人文氣息比較突出。
南華大學能落戶衡陽市,就是因為衡陽市的礦產資源所致。1955年,中南地區第四航測大隊在衡陽發現了大浦礦區,隨後同蘇聯籤訂協議,在衡陽開設鈾礦,也就是後來的712礦。正是因為發現了鈾礦,高層非常重視,才調動了中南大學相關專業在衡陽市組建了南華大學。南華大學成立至今,為中國核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他的優勢依舊是核科學方向。
南湖大學,當年雖然是保密學校,但是學校也非常熱門,因為學校畢業之後待遇非常好,可以留守712礦,或可在其他涉核領域單位工作,這在當時都屬於大「熱」門,舉個例子。712礦工人待遇都非常高,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每個工人,每月都有白酒一斤、茶油一斤半、白糖一斤半、豬肉八斤,而且每天必須有一大杯牛奶。當年國內溫飽也才剛剛解決,能有如此待遇已經很高了,而且工資也特別高,有各種補貼,相當於現在熱門單位待遇。
衡陽師範學院前身是1953年以衡陽中學為基礎改建的衡陽師範學校,後期通過多次合併學校升級為本科高校。但是,這所學校一直屬於地方性高校,而且針對的主要是衡陽地區的基礎教育學校,因此發展相對較慢,相對實力也比較弱。總體來看,南華大學的綜合實力完勝衡陽師範學院,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