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文化與佛教文化:一花一世界一蘭一君子

2021-02-13 竹蘭禪茶佛


要說起蘭花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結合。目前根據史料記載,可以了解到的的蘭花文化與佛文化的結合最早是在唐朝。

五代十國時詩僧貫休就開始種蘭花並且寫蘭花詩。由此開始很多寺廟裡都有蘭園,直到如今各大名山中大都種有蘭花。歷來藝蘭家中也不乏僧侶。至今仍傳世的蕙蘭名種『金贍梅』,就是清乾隆時由文思院翠峰和尚選育出的品種。創於唐元貞年間的廣東汕頭靈山寺,其鎮寺之寶就是靈山寺壁蘭,一直傳世至今。到了宋代蘇東坡看到寺廟裡的蘭花,寫道:「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偶得之。解脫清香本無染,更因一嗅識真如。」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國也有「見蘭悟禪」之說。而同樣和中國文化有著深遠姻緣的泰國、新加坡等國,蘭花和佛的結緣就更是遍處可見了。現代佛教活動中有蘭花參與或蘭花活動中也有佛教參與,其中第十五屆中國(樂山)蘭花博覽會上舉辦方就辦了一場以佛教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晚會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而目前在湖州師範學院舉行的三遠蘭花展將蘭花和佛教較好地結合起來,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正在湖州師範學院舉行的 三遠蘭花畫展,吸引了很多來自20多個國家的蘭花愛好者前來以及眾多學生。

『空谷幽蘭絕美人,凌雲俊竹真君子』

蘭花文化與中國的傳統宗教儒釋道都有很大的淵源,是由於蘭花的品質中的幾大特點與這些宗教在精神上的觀點有很大的相通之處,與佛教則是其清靜、禪定和出世。蘭花生於空谷幽林,環境清靜,無街市的喧鬧,所以賞蘭要靜心明性,不為外物所染,保持禪定。

蘭花特點在於「定」與佛教中的「戒、定、慧」中的「定」是同一含義。蘭花的傳統名品的欣賞要點在於瓣型的正,花色的素花瓣的無型和花色的雜亂,與佛教之中的戒也有很大相似之處。僧人修得身心空性之時,品位蘭花的幽香,飄逸的蘭影對於修禪有很大的益處,就是我們世俗之人從養蘭賞蘭中也能養成蘭花的遺世獨立,安於淡泊,樂於恬靜的品格,脫離世俗煩惱,獲得清靜無比的快樂。

佛教中的「一花一世界一蘭一君子」、「見蘭悟禪」之說是非常有道理的。

佛教中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叫「蘭盆會」,現在在新加坡,到了這個盛會的日子裡,就可以發現很多和蘭花有關的點綴。然而,這時一個翻譯錯誤所造成的「傳統」。新加坡的英譯是根據印度梵文「Ull ambana」的故事意譯的,「Ull ambana」若意譯,應是「救(人於)倒懸」之意,與餓鬼無關。其實,「Ull ambana」早在中國晉朝的時候即已從佛經翻譯過來,用的是音譯「盂蘭盆會」,簡稱「蘭盆會」。「Ull ambana」的確很難意譯,用音譯是聰明的。因為「蘭盆會」的首字是蘭,後來在蘭盆會上都有蘭花裝飾,是漢化了的Ull ambana了。

蘭 禪 一味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稱為海天佛國,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盛唐以來香火鼎盛的普陀山,山上供奉著觀世音,山上也遍生著蘭蕙,春夏的青山綠水染著一份清高澹泊的芳香,意思十分的幽遠。普陀-洛迦山,梵語中的意思是:一朵美麗的小白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說,這美麗的小白花很可能指的就是蘭花,理由有二,一是普陀山上盛產蘭花,二是普陀山上的小白花除了蘭花,其他的小白花都不為人所關注。 

 

2004年的11月 普陀山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觀音文化節,當時在普陀山的白華樓舉行了一場全國規摸的「佛蘭*慧馨」蘭文化博覽會,蘭事雅集,翰墨生香,來自全國蘭花界的精英匯聚普陀山。在這個聽佛經,品佛茶,觀盛世勝景,聞海天佛國的幽幽蘭香活動開幕之時,戒忍大和尚特意寫了一副字——《禪蘭一味》,送給舟山蘭文化研究會留念。戒忍方丈曾概括地說蘭花和佛教的關係:「蘭是禪花,非有禪緣,不結蘭緣。蘭是靈物,能卜兇吉。室濁則蘭萎,屋兇則蘭枯。蘭有佛性,不論貴賤,平和同仁」。九華山亦是佛教名山和蘭花產地,保護蘭花或開發蘭花應從佛教文化的角度出發,不能只是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大量採挖,那麼不久將來蘭花這一物種將從九華山區消失。 

普陀山淨昊(日字下文)法師是名動海內外的講經法師,著名的觀音文化的研究者,他在他主持的隱秀庵,也是一位愛蘭人。淨昊(日字下文)法師說:蘭是禪花。觀音文化與蘭文化結合是慈悲的心香。如果以花比喻心性,古人稱:梅為清友,菊為靜友,蘭為禪友。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以花比喻人生境界,則蘭是禪花。明朝普陀山元志和尚詩云:「昂昂逐曰追風骨,芳草橫眠海角春。說的就是那一種曠達與幽遠的人生境界。

中國花卉協會蘭花分會副會長、著名蘭文化研究者劉清湧教授在和戒忍大和尚座談時提出:蘭與佛之間精神相通,意趣接近,有解不開的因緣。戒忍大和尚說:寺廟古稱蘭若,說的是如幽蘭般吉祥馨香的所在。蘭花敬佛,是六供之一。戒忍大和尚還講了一個白雲庵蘭僧的故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普陀山很僻靜的白雲洞邊有一個結茅為廬的白雲庵,庵裡住著一個老僧,老僧原是上海灘富家子弟,海外留學歸來後,就在普陀山出了家。老僧愛蘭成痴,庵堂的庭院裡遍種蘭花,在白雲、潮音、蘭香裡修行,98歲時坐化,面容氣色栩栩如生。

蘭花和修心養性

戒忍大和尚在談到他為什麼喜歡蘭花的時候,特意給大家講了一個佛教的經典故事:「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戒忍大和尚說,「金代禪師說得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礙。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修行的人養了蘭花,將更容易悟懂佛的真諦。 

慈禧太后喜歡蘭花,並把蘭花融入靜養的功課中。西太后美容養顏的秘方之一,就是心靜。心靜的前提,是有一個幽雅安靜的環境,有一個素雅整潔的靜室。她的臥室一塵不染,她的更衣室十分整潔,她的修心靜室更是素雅溫馨,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蘭香。西太后對於蘭花真正是一腔痴情。她讓侍女抄錄了不少有關蘭花的文句和美詩,如:「寸心不大,自香多香;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芳草春已歇,素心將遣誰?清風搖玉環,涼露滴蒼玉;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等等。她的寢宮,因為她的緣故,常年飄蕩著蘭香。西太后喜愛蘭花,更痴情於素心蘭,於是,宮裡宮外,都想盡千方百計去弄素心蘭,一旦獲得,便喜不自勝。

佛門名山蘭花多 

 

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山上有品種繁多的蘭花。同樣在四川,有座昭覺寺,座落在成都市北的青龍鄉,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素有川西「第一禪林」之稱。1919年,朱德曾在昭覺寺避難,與當時方丈了塵法師相交甚深,他住在現寺內的八仙堂。離寺後曾贈「應世人間」匾額給昭覺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多次贈蘭花等物予寺。 

福建省福州市湧泉寺南側有回龍閣、羅漢臺、佛閣等景點。在回龍閣前的放生池中,塑有高大漢白玉石滴水觀音像,甚是壯觀。閣後有 「蘭花圃」。1961年,朱德委員長和當時的副省長陳紹寬前往參觀時,朱德指著古楓樹說:「蘭花長在樹上」,眾人不信,即派和尚上樹,果然從樹上採下寄生蘭花,後培植成園。朱德委員長題書「蘭花圃」3字。如今新蘭放蕊,花香四溢,成了新的景點。


寶蓮寺是香港境內地勢最高的一所寺院。寺內種有三十多株數十至百齡的大桂花樹。桂樹下栽植著各色蘭花,營造了一個蘭桂相配,四季飄香的盛景。寺中主持在談到種桂養蘭時說,種養處是參拜的主要殿堂,花香四溢,可加強參禪時的淨化,增添了神聖之感。

淘寶店鋪二維碼,打開手機淘寶掃一掃

微信二維碼

相關焦點

  • 一蘭名師吳永勝|家有一蘭 香蘭入室|質樸文靜 淡雅高潔
    〖本網訊〗(亞洲日報記者黃桂章 亞洲合聯網 報導) 記者專訪「家有一蘭 香蘭入室」被世人蘭謄「一蘭」名師吳永勝,華人著名非遺文化口技傳承人、美食家、畫家、演員、「鵝肉伯」美食藝術創始人吳永勝令書畫、口技音樂、美食文化完美結合,融為一體!向世界人們展示古東方文化之美!
  • 蘭稱國香,蘭為君子,北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蘭花?一文讀懂
    北京人當中,喜歡蘭花的不在少數。往年中山公園蕙芳園早春舉辦的蘭花展,總是吸引眾多遊人。蘭室裡一盆盆葳蕤舒展的蘭草,在萬木蕭疏的早春呈獻著誘人的碧綠。一朵朵顏色淡雅、貌不驚人的小花,將醉人的清香溢滿整座殿堂。
  • 中國蘭花的種類中國蘭花的歷史和文化
    蘭花的品性代表了高潔,這一直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精神象徵,無數人都想成為一位品行高潔的君子,而蘭花做到了。蘭花的歷史可以說是比較久遠的,雖然對於蘭花的起源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它的喜愛。我們通常所說的蘭花指的就是中國蘭花,其包含了非常多的品種。
  • 蘭花文化:蘭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蘭花象徵著什麼品格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蘭花一直都有著高雅純潔、忠貞不渝之意,同時它還有著豐富的藥用、觀賞、食用和文化價值。一、蘭花花語和象徵意義1、蘭花的不同花語花在中國意指女子蕙質蘭心,氣質如蘭,男子淡泊名利,溫文爾雅。中國蘭花的花語是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為熱烈、友誼和自信。
  • 蘭花又被偷了,南靖一蘭園被盜,偷盜蘭花何時休?
    蘭園內的蘭花被盜後,園主林基福第一時間報了警,並記錄了被盜蘭花的品種和數量明細,在晚上20:47分更新了朋友圈徵集線索,南靖惠生活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希望他的蘭花能早點找回,也儘快將偷盜者繩之以法,有線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儘早為蘭友挽回損失。
  • 一花一世界:十大名花的「花語與花詩」
    點擊標題下方唐詩宋詞,一鍵免費關注      【蘭花】花之君子的蘭花——天下第一香花語:永恆的美、無盡的愛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 【√一花一世界】千代蘭
    千代蘭主要生長在較為溫暖的地區,,植株較為矮小,植株的大小僅及萬代蘭的一半,它的花色鮮豔且千變萬化,,是萬代花新屬蘭的中型"烏舌萬代蘭"(Ascocenda)。千代蘭花色繽紛悅目, 全年都有開花的品種, 但大多數集中在春季或夏秋, , 花色的變化很豐富, 有多種顏色。其植株耐旱性特強, 喜愛在戶外陽直射下生長, 不需特別的設備和管理。
  • 中國蘭花.建蘭名品. 蘭花盆栽 金邊素心蘭花卉盆栽
    讓世界知道中華Let the world know ChinaA8生活文化傳播A8 Life:love the life that we want 根據有關專家研究,蘭屬蘭科植物全世界有1000多屬20000多種,其中可供觀賞的也有幾千種。我國習慣將蘭花分為兩大類,即澤蘭(稱熱帶蘭更確切)和中國蘭花(簡稱國蘭)。西方稱中國蘭花為東亞蘭。
  • 花中「四君子」之一蘭花,品種你知多少?苗種挑選小竅門是什麼?
    蘭花是 「四君子之一」,它擁有著淡雅的色彩,給人帶來一種幽靜,花香悠遠、清而不膩、冷豔而絢麗芬芳;它姿態優雅不豔麗也不張揚,卻象謙謙君子,含蓄中透露著高貴,似乎象徵著一切美好的事物。生活中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蘭花也因有高潔的品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被譽為最有品位的一種花卉。
  • 傳統文化中,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說的是什麼?
    傳統文化中,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說的是什麼?清代文人畫風靡,作為文人表達文人情趣,宣揚文人思想的繪畫,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更是其中常見題材!梅蘭竹菊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是氣節崇高的象徵,也代表四季(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四君子各有特色,並非徒有虛名,我們來看看吧。梅:它迎寒而開,豔於百花凋後,它美麗絕俗,卻不與群芳爭列,故歷來被用來象徵恬然自處、傲然不屈、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
  •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的蘭花文化
    蘭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第四, 其和「梅、竹、菊」並稱為四君子。 喻詩文之美為「蘭章」。 喻友誼之真為「蘭交」。我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是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比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等,也就是通常講的「中國蘭」。
  • 四君子之蘭花國畫欣賞 中國畫蘭花中的精品佳作
    花中君子蘭花,美的別出心裁,素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稱,是我國古老的名貴花種之一。蘭花不僅香味怡人,舒展的蘭葉更是優雅多姿,如此香幽氣清的蘭花,深受畫家喜愛,成為了國畫中常見的題材。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當代詩人畫家——鄭曉京筆下的寫意蘭花國畫!
  • 花中四君子都有啥?竹非花,為何也能獨佔一君子?
    那麼朋友們知不知道,花中也有四君子?花中的四君子,說的就是中國古詩文中常常提到的梅、蘭、竹、菊。他們都是憑藉什麼本領被人們歌頌為君子?在我們的印象中,竹子不是花,又怎麼能獨佔一君子?梅花迎寒獨自開,剪雪裁冰,美麗絕俗,一身的傲骨,具有傲霜鬥雪的特質,常常被比喻成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徵。毛澤東在詞《卜算子·詠梅》中說到: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 6種蘭花太愛開,一開一大片,變成「花瀑布」,太美了!
    蘭花是很多人喜歡的花卉,蘭花以清幽著稱,有君子之花的美譽。其實,蘭花中也有不少品種愛開花,特別熱鬧,花量不少還很大,一開就變成了花瀑布,一起來看看吧!-大花蕙蘭-大花蕙蘭是一些大花型附生種蘭花為親本,經過多代雜交選育出的花型大、色彩豔麗的新品種,大花蕙蘭具有花序碩大,開花繁多,花色豐富的優點,常常一開就是幾十朵,開於枝頭,顏色自然清新,熱鬧非凡。大花蕙蘭高貴典雅和雍容華貴,是很常見的年宵花,有吉瑞祥和的寓意,因此被很多人喜愛。
  • 上海蘭文化簡述
    我們可以看到,這100多年裡,選出的蕙花明顯比前近200年多,而且春蘭的選育也有受到愛好者關注.選蘭的社會階層已完全不同於清前期,有錢有閒者有文化,如律師,買辦,醫生,出版商,企業家等佔居蘭花舞臺。  此階段的蘭花出版工作也空前繁榮,有劉楠的《蘭譜》,清芬室主人著的《藝蘭秘訣》,世界書局的《秘本蘭蕙譜》,吳恩元,唐駝的《蘭蕙小史》等。
  • 蘭花的象徵意義,蘭花代表什麼
    她是一種精神、一種藝術、一種情懷與境界,是植根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的一種文化。其品格風範已成為中國人民理想人格的象徵。  中國蘭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的精神氣質,象徵不為貧苦、失意所動搖,仍堅定向上的人格。愛國詩人屈原養蘭、贊蘭,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與小人同流合汙,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氣節。
  • 蘭花文化:蘭花的寓意和象徵,高潔典雅/手足之情和民族愛國情懷
    蘭花品性高潔,近千年來一直為文人墨客所稱頌,它還和梅花、竹子、菊花一起被稱為花中四君子。蘭花的寓意和象徵意義也非常高。它象徵著手足之情、高潔典雅、堅貞不渝、還有愛國民族之情和高遠志向。
  • 蘭花:王者之香,君子之品
    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孔子中國人對於花的理解與熱愛,往往是從對生命的領悟中得來,花之情就是人之情。在中國人眼中,百花中,最為獨特的當屬蘭花。蘭花被稱為國蘭,有王者之香,君子之品,不僅能愉悅感官,更可寄以心曲。
  • 掛蘭花國畫有什麼作用 想要營造文化氣息 就選國畫蘭花
    國畫不僅可以起到美化家居環境的效果,也是高雅品味與審美的體現,同時還可以為你營造出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甚至還能改善家居風水等等……總之,在家裡掛畫的好處數不勝數,那麼蘭花國畫掛在家裡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蘭花國畫掛在家裡有什麼效果吧~一、客廳掛蘭花圖 高格幽幽、典雅大氣典藏系列 鄭曉京老師四尺橫幅花鳥畫《斟春圖》(作品選自:易從網)畫家筆下的蘭花,常與其他題材搭配到一起,清雅素潔的蘭花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能表現出優雅的姿態
  • 外來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一)
    佛教這種外來思想文化和我國原有思想文化的關係一種外來思想文化的傳入和原有思想文化的關係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然而研究這個問題卻又非常重要。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哲學思想(實際上是整個文化和整個社會)有一很大的變化,而印度佛教的傳入可以說是它發生很大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