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寺

2021-02-08 達洋的加拿大留學

 

     大連是個新興城市,名勝古蹟不多,但也有一些古老寺廟散落在我市各區域,市區內最古老寺廟當屬坐落於西崗區唐山街與通山街交會處的松山寺。松山,是綠山腳下一座由黃土堆積起來且上面生長松樹的土山崗,傳說唐貞觀年間這裡山清水秀、松風呼嘯、風景獨特,有人便化緣在此建廟並依山取名松山寺。日本殖民大連時期我市地名多具有殖民色彩,但因寺廟存在這一帶仍叫松山町和松山臺,解放後改為松山街和松山坊。我市歷經各種交替和俄日殖民統治後地名大多有變化,而唯一沒變的就是松山寺這個廟名。

     松山寺原屬金州廣寧寺下院,這裡很早以前是個規模不大的和尚廟。在漫長一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不知入住過多少僧侶和迎送過多少香客,也不知修繕、維護了多少次廟宇牆瓦以及更換了多少次僧舍門窗,但香火始終沒有中斷。

    

    大連開埠建市前,我市因受地理影響,三面環海市內僅有幾個小村落、人口不多屬偏僻之地。自清乾隆、鹹豐、同治、光緒年間始又屢次大修,這裡最終形成佔地2100平方米,格局緊湊、精巧別致、古色古香的寺廟建築群。每年農曆四月十八舉行廟會。

    

    解放後這座青燈古廟依然香火嫋嫋、梵音悠揚、信徒絡繹不絕。「文革」時期「破四舊、立四新」,尼姑被掃地出門住民房,廟宇被毀,還動員裡面六位尼姑還俗,在原寺廟靠街面地方蓋起了一排牆體是紅磚、房頂是石棉瓦廠房,這裡變成紅巖街道一處紙盒廠,剩下的幾位尼姑也被安排到這裡當工人。

    

    當時禁止念佛,但幾位虔誠尼姑佛心不改,就關門堵窗悄悄念經嚴守出家人戒律,「文革」結束時,這裡尼姑僅剩兩位,當時動員她們去別的寺廟去,但老尼姑界魁法師執著地堅守這裡一心向佛,經協商紅巖紙盒廠騰出兩間房子給她們做佛堂和僧舍,後又經當時大連佛教協會等多次起草申請與政協委員共同努力,紙盒廠搬走後恢復廟號歸還廟宇部分地產,在這已有一千三百餘年歷史古寺廟舊址上重建大雄寶殿,恢復了往日莊嚴,每天眾僧齊聲唱誦,祈求這座城市更加繁榮、昌盛。


相關焦點

  • 松山衝頂松山寺
    故老相傳,松山寺為三角山龍門資教寺(俗稱三角寺)「內十三場」之一,歸其管轄。凡「內十三場」各寺觀犯戒的僧人道士,都解送到松山寺受審。昔時,松山寺坐西北向東南,有一進兩重共六列正殿,旁邊另建有寮房供僧人居住。和三角寺一樣,寺內主要奉祀慈應祖師。慈應祖師因求雨有應,宋仁宗和高宗皇帝先後對其賜額「龍門」「資教」,至今在蘄春及周邊一帶留下眾多傳說。
  • 來自市中心的梵音-大連松山寺
    但在咱們大連有這麼一座寺廟,與以往我們認知的寺廟不同位於市中心,它就是唐山街的松山寺!相信只要路過唐山街的小夥伴對松山寺還是不陌生的,尤其是松山寺的高大挺拔的佛塔,在唐山街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看得到!但裡邊的佛國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 江西《松山寺》功德碑名單
    捐贈不分形式,一塊磚,一片瓦,一包水泥,一匡河沙,分分都是誠心;一扇窗,一扇門,一根梁,一條脊,樣樣都是支持;一支角,一張扁,一副聯,一座殿,款款都是護助,松山寺的諸佛菩薩護法龍天都會保佑你平安吉祥,所求如願!
  • 【佛教聖跡】中國篇●遼寧大連 松山寺【鬧市中的淨土 千年古剎 超級袖珍的廟宇】
    大連松山寺始建於唐代,是大連市中心唯一的千年古寺。